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遇到很大的困难,要么企业不合作,要么企业容纳不下众多学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理论与实践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难题与尴尬。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工厂
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教育在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都早有開展并取得成功经验,它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企业培养和招聘优秀员工的主要来源。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优秀人力资源储备并建立良性循环。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人才储备和培养上面获得主动权,校企合作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企业可以早期发现和了解优秀的学生,缩短员工融入公司的时间,不但可以降低企业招聘成本与风险而且缓解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培养周期长的状况。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校企合作存在模式
模式一: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模式二: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模式三:“订单”式合作。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
三、目前校企合作中的主要困惑
第一,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许多地方政府不支持,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第二,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学校与企业一边热一边冷,无经费保障。要么企业不合作,要么企业容纳不下众多学生。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
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实训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教学工厂”的目的是:(1)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2)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促进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学习的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4)是学院职业培训能力的开发、提升以及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教学工厂”的方法是:(1)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2)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3)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4)能够使教师紧跟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在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工厂”的发展模式:(1)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手段。(2)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将随着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与时俱进。(3)不断促进“教学工厂”模式的提升,加深教学与企业环节相结合。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工厂
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教育在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都早有開展并取得成功经验,它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企业培养和招聘优秀员工的主要来源。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优秀人力资源储备并建立良性循环。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人才储备和培养上面获得主动权,校企合作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企业可以早期发现和了解优秀的学生,缩短员工融入公司的时间,不但可以降低企业招聘成本与风险而且缓解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培养周期长的状况。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校企合作存在模式
模式一: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模式二: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模式三:“订单”式合作。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
三、目前校企合作中的主要困惑
第一,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许多地方政府不支持,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第二,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学校与企业一边热一边冷,无经费保障。要么企业不合作,要么企业容纳不下众多学生。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
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实训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教学工厂”的目的是:(1)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2)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促进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学习的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4)是学院职业培训能力的开发、提升以及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教学工厂”的方法是:(1)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2)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3)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4)能够使教师紧跟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在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工厂”的发展模式:(1)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手段。(2)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将随着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与时俱进。(3)不断促进“教学工厂”模式的提升,加深教学与企业环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