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的公众形象是指党展现给公众的风貌和公众对其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印象和评价。政党的公众形象是衡量公众信任度和支持度的重要尺码,也是构成政党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关系着政党的政治前途和命运。
因此,许多国家政党格外重视并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以影响公众对党的态度和认知,从而谋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外国政党形成了带有一定普遍性但又不失特色的做法。
外国政党公众形象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许多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给政党的形象建设带来新挑战,使一些影响和困扰政党形象的因素更加凸显。
(一)一些党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僵化、守旧,影响公众对政党形象的感知。理念和政策反映了政党的理论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主张,是一党区别他党的重要标志。理念和政策解决的是“代表性”和“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公众认识政党性质的关键因素。如果政党的理念和政策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满足公众的利益和愿望,党就容易得到公众的信赖和拥护,有助于树立和形成良好、积极的公众形象,扩大政治影响力;反之,如果政党的理念、政策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失去了“代表性”,就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与信任,给公众留下消极、负面的印象,面臨生存和发展危机。
(二)许多党的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公众形象受到损害。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民众的支持。政党一旦染上官僚主义“恶习”,就会导致民众对政党疏远,甚至失去民众支持,自毁政治前程。南非非国大领导人就曾表示,党执政后的最大风险就是“党民关系”转化为“官民关系”。这种转换,将会扭曲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即从“服务者”转化为“统治者”,给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就是因为在执政过程中盛行官僚主义,导致党严重脱离民众,颠覆了共产党人的“公仆”形象,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丧权亡党的悲惨结局。
(三)政党腐败问题缠身,公众形象受到玷污。政党腐败问题充斥着全球各个角落,在许多国家,政党都被民众视为利用公共权力捞取本集团和个人私利的最腐败的组织,腐败问题也成为严重损害政党公众形象的因素。
2009年,“透明国际”组织在经过长达5年的公众调查后,公布了《2007年全球腐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政党、议会等是最腐败的机构。政党的腐败损害了公众利益,削弱了政党的公信力,玷污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还会威胁民众对现行政治体制的信心,使社会不满和矛盾酝酿、积聚。因此,政党要想塑造好的公众形象必须在反腐败问题上有所建树。
(四)大众媒体的传播导向给公众评价政党形象带来影响。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加速发展,现代传媒在影响公众价值判断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公众常常在媒体影响下,对政党作出评判。大多数政党的形象通过媒体传播能够得到充分展现,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在与传媒打交道的过程中,政党既可能因为受到媒体的“追捧”而声名大噪,也可能因为遭到媒体的穷追猛打,形象一落千丈。如何运用传媒优化党的形象,是现代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
外国政党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有效做法
歧党的公众形象是动态发展的,时常随着政党的自身变化,以及公众对其认知的变化而变化。鉴于此,许多国家政党无论现实形象的好与坏,均针对影响其公众形象的主要因素,结合自身情况和诉求,从理念推广、形象设计、作风培养等方面人手,并辅以必要的舆论宣传手段、民意评伯机制,全力打造和维护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一)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理念,树立特色鲜明的政党形象。国外不少政党注意通过精心设计党标、党徽、宣传口号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诠释党的纲领理念和政策诉求。蒙古人革党为凸显本党民众利益代言人形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扩大社会福利、改善民生等民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政策举措,从而在民众心目中牢固树立起“亲民爱民”的政党形象。新加坡人行党以白底、蓝圆、红色闪电为主要元素设计其党徽,目的是向民众传达党廉洁从政、崇尚和谐、团结进取的理念。人行党党员在重大活动中一律身着白色衣裤,既是警示自身,也是要向民众展示其清廉政党的形象。2005年,卡梅伦在出任英国保守党领袖后,对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现代化”改造。为宣传好党的新理念、新思维,卡梅伦把党标上的火炬图案,改为“一棵生长在蓝色土地上、枝繁叶茂的绿色大树”。其寓意有三:一是突出党根植社会,是大众而非精英的党;二是强调保守党是绿色政党;三是表明党善于管理经济,有能力给英国带来繁荣。保守党对党标的形象解读,使民众“耳目一新”,让民众看到了一个“百年老党”的活力与生机。
(二)全方位包装领导人,塑造政党公众利益“代盲人”形象。领导人是政党的核心,公众习惯通过他们的言行判断政党组织形象的优劣。因此。许多政党都把领导人的形象包装作为政党形象包装的重要环节。它们通常的做法是,建立专业的顾问团队,指导领导人如何完善自身形象、如何在各种大众媒体面前亮相、如何通过政治演说争取公众支持等。波兰民主左派联盟党为争取青年群体支持,也对领导人进行了有效包装。2010年6月,格一纳皮拉尔斯基出任党的总统候选人后,民左联党着力打造其青春帅气、朝气蓬勃的形象。该党为纳精心制定了“共同建设波兰”的竞选口号,以引起青年选民共鸣。同时建议纳以青年人喜爱的语言做竞选演说,并以青年人十分喜爱的摇滚乐录制宣传光碟——《就是他》。竞选宣传时,十万张宣传光盘在短短数天内就被索取一空,与其他政党候选人宣传材料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由于策略得当,包装到位。纳一举成为波兰政坛的第三弓人物,重新确立了民左联党的政坛中坚形象——“波兰左派是政坛中不可或缺的政治方量”。巴西劳工党全力推举新一代领导人迪尔玛·罗塞芙参与总统大选,并根据其能力出众、作风硬朗、政治廉洁但又不苟言笑、缺乏亲和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形象进行改造和包装。劳工党聘请曾参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工作的一家网络公司担任竞选顾问,负责形象的总体设计和改造。竞选团队对罗进行演讲技巧培训、为罗进行整容服饰搭配等个人形象塑造,突出其女性温情特征,强调其具有爱心,将是“一位照顾巴西的母亲”有效改变了罗以往的僵化形象,获得多数民众认可并赢得总统大选。
(三)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民众、服务民众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打造党的公众利益“守护者”形象基层组织和党员是党联系民众的纽带,它们与民众接触最多,给民众的印象最直接。基层组织和党员通过日常工作,有效联系和服务民众,可以切实拉近民众与党的距离,深化他们对党的亲近感。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把加强与民众联系,争取民众支持落实到实际行动和日常工作中,各级 领导干部经常分赴全国各地,深入田间地头和城市社区,访贫问苦,解决民众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基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定期召开群众见面会,与百姓拉家常,了解民众关切并答疑解惑。这些场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宪盟是关心普通民众的党,强化了宪盟的亲民、爱民形象俄罗斯统俄党为树立党服务民众的形象,自2008年起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办普京“公众接待站”。各地基层组织负责人和议员轮流“坐堂”接待民众,为来访者解决住房、看病等问题,并及时汇总民众诉求供普京参考,此举既保证了各级组织与民众的经常性联系互动,又可以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增强了统俄党尊重民意、关心民生的形象
(四)严惩党内腐败,塑造政党清正廉洁的公众形象针对普通民众对政党腐败问题深恶痛绝的态度,一些政党注意从打击腐败、预防腐败等多个层面,向民众传递党反腐的意愿和决心,试图努力塑造“清廉为民”的公众形象2003年,匈牙利社会党政府二号人物基部长,被媒体曝光利用职务之便,为其拥有股份的律师事物所争取大型国有企业的业务合同并涉嫌从中谋利。为避免殃及党的形象,社会党批准了基什的辞职要求,并随即出台一系列防腐反腐措施。社会党要求所有在政府担任部长的党员,必须公布本人最近5年来在有关公司任职和拥有股份的情况,同时該党在1个月内制定和通过了“透明口袋”法,加强对出任公职党员的财务监督和审计。社会党的系列举措维护了党的形象,提高了党的威信。古巴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践行其廉洁立党的理念。2006年,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圣地亚哥省省委第一书记阿洛拉蒙特遭群众举报,涉嫌向商店索取财物以及酗酒、酒后驾车等问题。古共查实后,迅速开除阿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处以十二年监禁,平息了民怨。同时,古共以此为契机开展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以坚决有力的行动制止了腐败现象对党的形象的侵害。
(五)完善党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外界传递党的客观信息,助力党的形象建设。政党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在努力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公共舆论客观、准确地评价政党。为此,国外不少政党打造属于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围绕一些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主动”地向民众公开本党的原则立场、应对举措等客观、真实的信息,防止舆论误读误判,以正视听。捷克主流政党一般通过新闻发言人谈话、新闻发布会和网络信息发布三种渠道对外发布信息,树立党的公开透明形象。每逢突发事件,捷克有关政党主管媒体工作的副主席、新闻部和议会党团三者紧急商议确定发布口径,在一小时内召开临时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发布相关事件的权威信息,防止媒体进一步炒作和公众质疑。罗马尼亚社民党为明确传达党的声音和诉求,增进公众对党的理解和认知,要求新闻发言人列席领导层召开的所有会议,并经常与党主席进行沟通和磋商,掌握党的权威信息,在信息发布中以事实引领民众准确评价该党。
(六)顺应媒体社会发展趋势。利用媒体影响民众对政党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国外政党大多将媒体作为塑造形象的重要工具,有意识地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引导媒体报道基调。许多政党领导人通过在主流报刊杂志发表文章、透过电视发表讲话等方式,扩大党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一些政党还突出利用网络视频、社交网站等直接与网民沟通,避免平面媒体对涉党信息的扭曲,增加公众对党的客观认知。埃塞埃革阵注意利用媒体报道,展示党的政治开明、开放,以及民族主义政党形象。埃革阵经常性地通过国营媒体现场直播或转播党主席、梅莱斯总理接受反对党议员质询以及埃革阵与反对党开展政治协商和对话的内容。同时通过党主席亲自撰文等形式驳斥外界对本国人权、民主、对外经济合作等领域的不实报道,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力争在民众中形成埃革阵是民族利益代言人的形象。英国工党注意利用媒体,彰显新工党的革故鼎新。党的领袖布莱尔在2001年大选中,利用媒体场合做了29场演讲、4场一对一访谈。工党还举办26场全国新闻会议,发表5个选举宣言和5个选举公告。通过大规模的媒体曝光和宣传,深入宣传了工党的变革形象,同时也在公众中塑造了布莱尔有思想。有能力的个人形象。
(七)建立健全党的形象评估和修复机制。以民意取向为参考指导党的形象塑造工作。公众的评价是政党塑造形象最重要的参照指标,因此许多国外政党十分注重收集民众对党的政策、党组织和领导人形象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评估,作为修正政策和改善形象的依据。在收集民意方面,国外政党大多借助现代媒体、利用民调方式,快速有效地了解民众对政党认知的变化。韩国民主党在上届总统大选和议员换届选举中双双遇挫,主要原因是奉行“中间路线”的“骑墙形象”引发民众反感。在充分评估和论证后,领导层决定顺应民意,为民主党的形象重新定位,即在未来政坛上要更加突出“左派”和“进步”形象;展示领导人更加强势、对政府更有批评意识的风格。此后,民主党积极团结其他中左翼小党,全力争取占国民人口70%的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在地方选举中屡有斩获。实践证明,这一准确定位为民主党扭转连选连败困局、重塑公众形象发挥了关键作用。2010年8月,智利发生重大矿难后,执政的争取变革联盟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党的最高领导人、总统皮涅拉亲临营救现场,部署救援工作,并为被困矿工和营救人员打气鼓劲。政府在全力投入营救工作的同时,坚持信息透明公开,让民众随时了解营救进程。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向全世界直播被困矿工的生活起居情况。经过长达数月的艰难工作,被困矿工全部获救,智利执政党和政府成功塑造了尊重生命、关怀民众的负责形象,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
综上所述,政党的公众形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党的思想建设,也涉及到党的各级组织、领导人和普通党员的作风建设。同时,党的公众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形象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国外政党的经验和做法表明,任何政党都必须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围绕国家和民族利益提升自己的问政、施政能力,培养全党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政党才能树立起丰满、高大的整体形象,并转化为强大的感召力,赢得民众的认同和信任,夯实党的社会根基。
(责任编辑:王栋)
因此,许多国家政党格外重视并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以影响公众对党的态度和认知,从而谋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外国政党形成了带有一定普遍性但又不失特色的做法。
外国政党公众形象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许多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给政党的形象建设带来新挑战,使一些影响和困扰政党形象的因素更加凸显。
(一)一些党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僵化、守旧,影响公众对政党形象的感知。理念和政策反映了政党的理论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主张,是一党区别他党的重要标志。理念和政策解决的是“代表性”和“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公众认识政党性质的关键因素。如果政党的理念和政策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满足公众的利益和愿望,党就容易得到公众的信赖和拥护,有助于树立和形成良好、积极的公众形象,扩大政治影响力;反之,如果政党的理念、政策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失去了“代表性”,就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与信任,给公众留下消极、负面的印象,面臨生存和发展危机。
(二)许多党的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公众形象受到损害。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民众的支持。政党一旦染上官僚主义“恶习”,就会导致民众对政党疏远,甚至失去民众支持,自毁政治前程。南非非国大领导人就曾表示,党执政后的最大风险就是“党民关系”转化为“官民关系”。这种转换,将会扭曲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即从“服务者”转化为“统治者”,给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就是因为在执政过程中盛行官僚主义,导致党严重脱离民众,颠覆了共产党人的“公仆”形象,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丧权亡党的悲惨结局。
(三)政党腐败问题缠身,公众形象受到玷污。政党腐败问题充斥着全球各个角落,在许多国家,政党都被民众视为利用公共权力捞取本集团和个人私利的最腐败的组织,腐败问题也成为严重损害政党公众形象的因素。
2009年,“透明国际”组织在经过长达5年的公众调查后,公布了《2007年全球腐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政党、议会等是最腐败的机构。政党的腐败损害了公众利益,削弱了政党的公信力,玷污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甚至还会威胁民众对现行政治体制的信心,使社会不满和矛盾酝酿、积聚。因此,政党要想塑造好的公众形象必须在反腐败问题上有所建树。
(四)大众媒体的传播导向给公众评价政党形象带来影响。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加速发展,现代传媒在影响公众价值判断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公众常常在媒体影响下,对政党作出评判。大多数政党的形象通过媒体传播能够得到充分展现,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在与传媒打交道的过程中,政党既可能因为受到媒体的“追捧”而声名大噪,也可能因为遭到媒体的穷追猛打,形象一落千丈。如何运用传媒优化党的形象,是现代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
外国政党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有效做法
歧党的公众形象是动态发展的,时常随着政党的自身变化,以及公众对其认知的变化而变化。鉴于此,许多国家政党无论现实形象的好与坏,均针对影响其公众形象的主要因素,结合自身情况和诉求,从理念推广、形象设计、作风培养等方面人手,并辅以必要的舆论宣传手段、民意评伯机制,全力打造和维护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一)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理念,树立特色鲜明的政党形象。国外不少政党注意通过精心设计党标、党徽、宣传口号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诠释党的纲领理念和政策诉求。蒙古人革党为凸显本党民众利益代言人形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扩大社会福利、改善民生等民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政策举措,从而在民众心目中牢固树立起“亲民爱民”的政党形象。新加坡人行党以白底、蓝圆、红色闪电为主要元素设计其党徽,目的是向民众传达党廉洁从政、崇尚和谐、团结进取的理念。人行党党员在重大活动中一律身着白色衣裤,既是警示自身,也是要向民众展示其清廉政党的形象。2005年,卡梅伦在出任英国保守党领袖后,对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现代化”改造。为宣传好党的新理念、新思维,卡梅伦把党标上的火炬图案,改为“一棵生长在蓝色土地上、枝繁叶茂的绿色大树”。其寓意有三:一是突出党根植社会,是大众而非精英的党;二是强调保守党是绿色政党;三是表明党善于管理经济,有能力给英国带来繁荣。保守党对党标的形象解读,使民众“耳目一新”,让民众看到了一个“百年老党”的活力与生机。
(二)全方位包装领导人,塑造政党公众利益“代盲人”形象。领导人是政党的核心,公众习惯通过他们的言行判断政党组织形象的优劣。因此。许多政党都把领导人的形象包装作为政党形象包装的重要环节。它们通常的做法是,建立专业的顾问团队,指导领导人如何完善自身形象、如何在各种大众媒体面前亮相、如何通过政治演说争取公众支持等。波兰民主左派联盟党为争取青年群体支持,也对领导人进行了有效包装。2010年6月,格一纳皮拉尔斯基出任党的总统候选人后,民左联党着力打造其青春帅气、朝气蓬勃的形象。该党为纳精心制定了“共同建设波兰”的竞选口号,以引起青年选民共鸣。同时建议纳以青年人喜爱的语言做竞选演说,并以青年人十分喜爱的摇滚乐录制宣传光碟——《就是他》。竞选宣传时,十万张宣传光盘在短短数天内就被索取一空,与其他政党候选人宣传材料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由于策略得当,包装到位。纳一举成为波兰政坛的第三弓人物,重新确立了民左联党的政坛中坚形象——“波兰左派是政坛中不可或缺的政治方量”。巴西劳工党全力推举新一代领导人迪尔玛·罗塞芙参与总统大选,并根据其能力出众、作风硬朗、政治廉洁但又不苟言笑、缺乏亲和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形象进行改造和包装。劳工党聘请曾参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工作的一家网络公司担任竞选顾问,负责形象的总体设计和改造。竞选团队对罗进行演讲技巧培训、为罗进行整容服饰搭配等个人形象塑造,突出其女性温情特征,强调其具有爱心,将是“一位照顾巴西的母亲”有效改变了罗以往的僵化形象,获得多数民众认可并赢得总统大选。
(三)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民众、服务民众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打造党的公众利益“守护者”形象基层组织和党员是党联系民众的纽带,它们与民众接触最多,给民众的印象最直接。基层组织和党员通过日常工作,有效联系和服务民众,可以切实拉近民众与党的距离,深化他们对党的亲近感。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把加强与民众联系,争取民众支持落实到实际行动和日常工作中,各级 领导干部经常分赴全国各地,深入田间地头和城市社区,访贫问苦,解决民众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基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定期召开群众见面会,与百姓拉家常,了解民众关切并答疑解惑。这些场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宪盟是关心普通民众的党,强化了宪盟的亲民、爱民形象俄罗斯统俄党为树立党服务民众的形象,自2008年起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办普京“公众接待站”。各地基层组织负责人和议员轮流“坐堂”接待民众,为来访者解决住房、看病等问题,并及时汇总民众诉求供普京参考,此举既保证了各级组织与民众的经常性联系互动,又可以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增强了统俄党尊重民意、关心民生的形象
(四)严惩党内腐败,塑造政党清正廉洁的公众形象针对普通民众对政党腐败问题深恶痛绝的态度,一些政党注意从打击腐败、预防腐败等多个层面,向民众传递党反腐的意愿和决心,试图努力塑造“清廉为民”的公众形象2003年,匈牙利社会党政府二号人物基部长,被媒体曝光利用职务之便,为其拥有股份的律师事物所争取大型国有企业的业务合同并涉嫌从中谋利。为避免殃及党的形象,社会党批准了基什的辞职要求,并随即出台一系列防腐反腐措施。社会党要求所有在政府担任部长的党员,必须公布本人最近5年来在有关公司任职和拥有股份的情况,同时該党在1个月内制定和通过了“透明口袋”法,加强对出任公职党员的财务监督和审计。社会党的系列举措维护了党的形象,提高了党的威信。古巴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践行其廉洁立党的理念。2006年,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圣地亚哥省省委第一书记阿洛拉蒙特遭群众举报,涉嫌向商店索取财物以及酗酒、酒后驾车等问题。古共查实后,迅速开除阿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处以十二年监禁,平息了民怨。同时,古共以此为契机开展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以坚决有力的行动制止了腐败现象对党的形象的侵害。
(五)完善党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外界传递党的客观信息,助力党的形象建设。政党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在努力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公共舆论客观、准确地评价政党。为此,国外不少政党打造属于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围绕一些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主动”地向民众公开本党的原则立场、应对举措等客观、真实的信息,防止舆论误读误判,以正视听。捷克主流政党一般通过新闻发言人谈话、新闻发布会和网络信息发布三种渠道对外发布信息,树立党的公开透明形象。每逢突发事件,捷克有关政党主管媒体工作的副主席、新闻部和议会党团三者紧急商议确定发布口径,在一小时内召开临时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发布相关事件的权威信息,防止媒体进一步炒作和公众质疑。罗马尼亚社民党为明确传达党的声音和诉求,增进公众对党的理解和认知,要求新闻发言人列席领导层召开的所有会议,并经常与党主席进行沟通和磋商,掌握党的权威信息,在信息发布中以事实引领民众准确评价该党。
(六)顺应媒体社会发展趋势。利用媒体影响民众对政党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国外政党大多将媒体作为塑造形象的重要工具,有意识地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引导媒体报道基调。许多政党领导人通过在主流报刊杂志发表文章、透过电视发表讲话等方式,扩大党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一些政党还突出利用网络视频、社交网站等直接与网民沟通,避免平面媒体对涉党信息的扭曲,增加公众对党的客观认知。埃塞埃革阵注意利用媒体报道,展示党的政治开明、开放,以及民族主义政党形象。埃革阵经常性地通过国营媒体现场直播或转播党主席、梅莱斯总理接受反对党议员质询以及埃革阵与反对党开展政治协商和对话的内容。同时通过党主席亲自撰文等形式驳斥外界对本国人权、民主、对外经济合作等领域的不实报道,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力争在民众中形成埃革阵是民族利益代言人的形象。英国工党注意利用媒体,彰显新工党的革故鼎新。党的领袖布莱尔在2001年大选中,利用媒体场合做了29场演讲、4场一对一访谈。工党还举办26场全国新闻会议,发表5个选举宣言和5个选举公告。通过大规模的媒体曝光和宣传,深入宣传了工党的变革形象,同时也在公众中塑造了布莱尔有思想。有能力的个人形象。
(七)建立健全党的形象评估和修复机制。以民意取向为参考指导党的形象塑造工作。公众的评价是政党塑造形象最重要的参照指标,因此许多国外政党十分注重收集民众对党的政策、党组织和领导人形象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评估,作为修正政策和改善形象的依据。在收集民意方面,国外政党大多借助现代媒体、利用民调方式,快速有效地了解民众对政党认知的变化。韩国民主党在上届总统大选和议员换届选举中双双遇挫,主要原因是奉行“中间路线”的“骑墙形象”引发民众反感。在充分评估和论证后,领导层决定顺应民意,为民主党的形象重新定位,即在未来政坛上要更加突出“左派”和“进步”形象;展示领导人更加强势、对政府更有批评意识的风格。此后,民主党积极团结其他中左翼小党,全力争取占国民人口70%的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在地方选举中屡有斩获。实践证明,这一准确定位为民主党扭转连选连败困局、重塑公众形象发挥了关键作用。2010年8月,智利发生重大矿难后,执政的争取变革联盟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党的最高领导人、总统皮涅拉亲临营救现场,部署救援工作,并为被困矿工和营救人员打气鼓劲。政府在全力投入营救工作的同时,坚持信息透明公开,让民众随时了解营救进程。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向全世界直播被困矿工的生活起居情况。经过长达数月的艰难工作,被困矿工全部获救,智利执政党和政府成功塑造了尊重生命、关怀民众的负责形象,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
综上所述,政党的公众形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党的思想建设,也涉及到党的各级组织、领导人和普通党员的作风建设。同时,党的公众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形象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国外政党的经验和做法表明,任何政党都必须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围绕国家和民族利益提升自己的问政、施政能力,培养全党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政党才能树立起丰满、高大的整体形象,并转化为强大的感召力,赢得民众的认同和信任,夯实党的社会根基。
(责任编辑: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