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新闻与微小叙事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关于话语与图像、元叙事与微小叙事等观点为媒体改进新闻报道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主要表现在平面媒体中对视觉元素的强调和微小叙事方式的采用等方面。
  【关键词】后现代 利奥塔 话语 图像 叙事
  
   利奥塔是一位杰出的后现代理论家,他的一系列著作都致力于宣扬后现代观点。他抨击总体化和普遍化的理论方法,捍卫理论领域及话语中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在他诸多极富见地的观点中,有关图像及叙事的观点对创新新闻报道不无启发。
  
  一、视觉新闻
  
  在《话语·图像》一书中,利奥塔提出了对理论话语的非议,他指出,既存的东西并不是文本,在它内部有一种密度,或者说有一种基本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供人们去读的,而是供人们去看的。在这里,“读”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即寻求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而“看”却是一种直观的感性活动,它追求视觉的冲击而非隐含的意义。利奥塔反对文本主义,即反对文本和话语优于经验、感官及图像的看法,他主张感官和经验优于抽象物和概念。
  利奥塔认为,图像与艺术是表达欲望的最佳工具,欲望在初级过程(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直接的、无意识的本能过程)中,图像是其直接的表现途径。与此相反,话语所遵循的是“次级过程”(由现实原则所支配的过程),它依照自我的规则和理性程序而展开,用话语表达的欲望受到了语言规则的构造和限制。话语比图像要来得抽象、理性化,且墨守成规。
  “图像优于话语”,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视觉所带来的直接冲击力,整个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在大众媒介中,相比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报纸,电视则集图像、画面、声音、文字于一体,给受众呈现的是立体、多层面的信息,在传播中占据优势。为了在日趋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拥有稳固之地,报纸顺应受众“读图”的心理需求,在版式设计上下功夫,例如一些都市报的头版经常是这样设计的:一张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大幅照片,大字号的抢眼标题,重点新闻的导读等,整个版面文字很少,重在呈现尽可能多的视觉符号。在其他版面上,线条、色彩、线框等多种视觉元素也常作精细处理。
  在用心做好新闻版面的同时,为了与电视媒体竞争,报纸还提倡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视觉化思维”,多采写现场新闻与新闻特写。这就要求记者用心观察新闻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然后用文字向读者呈现出生动的场景。如对香港回归、神舟飞船发射等的报道,新华通讯社记者采写的目击式新闻,尽管是无图像无声音的文字,但记者笔触聚焦现场的一举一动,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体现了“视觉化新闻”的魅力。
  近几年来纸媒的实践表明,逼真、形象的“视觉化新闻”,越来越受广大受众的青睐。这一点,正与利奥塔提出的“绘图式的写作模式”不谋而合,他希望图像能进入到话语中并影响话语——“以言词作画,在言词中作画”。
  
  二、微小叙事
  
  对利奥塔来说,现代话语为了使其观点合法化而诉诸于进步与解放、历史或精神之辩证法或者意义与真理的铭刻(inscription)等元叙事,如现代科学就是通过宣称它能将人们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并且能够带来真理、财富和进步而使自身合法化的。后现代,即是“对元叙事的怀疑”,对形而上哲学、历史哲学以及任何形式的总体化思想的拒斥。现代性的“元叙事”倾向于排他,倾向于欲求普遍的元律令。他认为,这违背了语言游戏的异质性原则。
  利奥塔将歧见置于共识之上,将分歧与异议置于一致和共识之上,将异质性和不可通约性置于普遍性之上。他说,“发明总是诞生于歧见之中,后现代知识提高了我们对差异的感受性,并且增强了我们容忍不可通约之事物的能力。”
  元叙事,是指用一种普遍原则统合不同领域,统合导致了总体性的产生。利奥塔认为,总体性体现了一种压迫关系,即一种话语对另一种话语的压迫。利奥塔坚持强调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等后现代原则,肯定歧异是公正的首要原则。他认为,话语的异质性是必然的,永远存在着不可能被同化到普遍或者普适标准中去的差异。
  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也体现了从“元叙事”逐步发展到“微小叙事”、多元化叙事的特点。曾经一段时间,我们将新闻媒体仅仅看作上层建筑,把“宣传”等同于“新闻”,把党报党刊新闻传媒当作党的耳目喉舌,当作党的宣传工具,重在宣传党的主张,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而忽略传播新闻事实和受众的真正需求。这种以传者为中心的宣传模式导致受众只能听到一种声音。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新闻具有“信息”属性,新闻的重要功能是传播事实,告知信息。新闻媒介在宣传党的主张、宣传党的声音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和文化娱乐需求。进入21世纪,在快速发展的新闻实践中,各媒体越来越突出新闻中的“人”,采用讲故事的表述方式,关注受众需求,着重于新闻事实的挖掘和新闻视角的选择,这都体现了媒体的叙事方式在向“微小叙事”转变。
  在党报党刊繁荣的同时,都市报、网络、移动传媒等媒介也蓬勃兴起,带给受众越来越多的选择,受众也出现分化。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各媒体也找准自身定位,着力培育目标受众,走差异性竞争的道路。差异性、多视角、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传媒的特征。
  无论是关于话语与图像优劣的阐述,还是对于元叙事的怀疑,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无疑为我们当今的新闻传播活动带来了新的启示。我们应该从利奥塔的这些思想中吸取营养,开启思路,转变旧有的思维模式,遵循新闻规律,面对广大受众日趋细分化、多元化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北京的UCCA和百老汇电影中心为例,通过与商业院线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建立艺术院线所需的条件、操作步骤;并提出如何在艺术和商业间形成价值转换,未来如何将点铺开,形成辐射性的线和面,让艺术院线在城市中立足,为更多电影爱好者所熟知。  【关键词】艺术院线 品牌经营 受众定位    一、商业院线与艺术院线  院线即电影院的经营连锁实体,节假日期间人们光顾的影城大多属于商业院线,如我们熟知的品
【摘要】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获此殊荣的一批新闻工作者更是中国新闻界的杰出代表。本文对第十一届至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获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究中国新闻记者在近十年中的职业价值的趋向。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报纸评论 记者 职业价值 趋向  美国杰出报人普利策曾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航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队的瞭望者
“婚俗”,或者称为婚姻习俗,婚姻习惯,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被某一特定地区的人们反复运用、遵循的关于婚姻家庭的非正式的规则。婚礼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在婚姻文化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文化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婚俗礼仪与喜庆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二者就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诗经·关雎》记载:“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孟母”一条街  江西小镇临川2002年以来有50人考上北大、清华创“高考神话”,这里不仅吸引了临川周边地区的学生,甚至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十余个省市的学生到此“留学”。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数千名陪读的“孟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孟母能三迁,现代“孟母”更不惜代价在名校地段购房置产,甚至不辞辛劳东奔西走南来北往,此心千古亦然。区别在,今天我们都想学孟母三迁,却往往苦于有心而无钱无力。   
【摘要】本文以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为例,从参与门槛、双向传播、尊重人性三个角度探讨了该节目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呈现。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人本主义 《我爱记歌词》  当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地位”的“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快速而广泛地得到了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认可、理解和贯彻执行,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所倡导的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基本内涵,
【摘要】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对“汶川地震”的电视直播报道为蓝本,深入剖析了这次直播在灾难新闻电视直播方面取得的突破,并探讨了这些突破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灾难新闻 电视直播 汶川地震 央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情,中央电视台迅速反应,集中力量对汶川地震做了及时、科学、全面和深入的电视直播,打破了以往突发性灾难
【摘要】重大国际事件由于媒体对其的集中报道而成为一国对外宣传、塑造国家形象的极佳窗口。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我果国家公关事业来说,这个机会更像是一个挑战。本研究选取美国三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刊登的关于2009年中国国庆阅兵仪式的全部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今后利用重大庆典活动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国庆阅兵 国家形象 内容分析    一、
【摘要】电视和互联网,因其独特的媒介特性以及使用的普及化、功能的丰富多样化,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求知、娱乐、交流的需要,其作用力渗入到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落,并由此对整个家庭的生活模式、人际关系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是从电视和互联网这两种普遍的电子媒介在现代家庭中的普及以及功能的发挥,研究它们对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以及邻里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特性 电视 互联网 家庭成员关系 邻里关系    在现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强调“形”的“整体”性。本文主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论点,以网易新闻专题为例,解析其如何通过整合达到1 1>2的效果,并试图借用“变调性”理论探讨其在媒介中广泛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新闻报道 新闻专题 变调性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述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gy)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
有人说,在如今这个微利时代,想找到打开“赚钱之门”的金钥匙似乎难于登天。于是便有了感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财富商机都死在了上世纪。  财富虽有腾飞的翼,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双翼鼓动时所带来的强劲气流,因为财富往往是隐藏着的,而我们大部分人    商机在行走中发现    我叫朱丽,2000年我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家百货公司作策划,由于无意中得罪了女主管,没到年底,我就被公司炒了鱿鱼。  我喜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