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此也深有同感。初中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化学学科,而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果,从而形成自主合作的教学关系,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前提。那么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极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来确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讲台形象
因为良好的讲台形象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于新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接触。教师如果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吸引学生,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内向、自卑等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和信心。
2、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做到既是学生所敬爱的师长,又是学生心中最信赖的人。思想上的共识必然强化师生之间的相互兴趣与信任,从而比较容易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注重新课的导入,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的开讲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欲望,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例如:在教《一氧化碳》时,可根据身边煤气中毒的事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知识点。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趣味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的方法,而是将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进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例如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迷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
总而言之,兴趣是初中生学好化学不可缺少的内动力,是成功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并使其掌握技能外,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果,从而形成自主合作的教学关系,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前提。那么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极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来确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讲台形象
因为良好的讲台形象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于新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接触。教师如果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吸引学生,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内向、自卑等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兴趣和信心。
2、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做到既是学生所敬爱的师长,又是学生心中最信赖的人。思想上的共识必然强化师生之间的相互兴趣与信任,从而比较容易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注重新课的导入,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的开讲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欲望,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例如:在教《一氧化碳》时,可根据身边煤气中毒的事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知识点。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趣味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的方法,而是将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进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例如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迷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
总而言之,兴趣是初中生学好化学不可缺少的内动力,是成功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并使其掌握技能外,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