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抬高价格再打折、恶意诋毁竞争对手、为提高销售额自己花钱买自己的产品、加工时偷工减料……珠宝行业的恶性竞争已让此行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前,毕业于上海远东珠宝学院的高级顾问老马(化名)向记者揭露了珠宝业暴利的惊人内幕。
珠宝暴利的四大秘密
秘密一:批发价1万售价4万。在某国际购物中心,同是0.5克拉、净度为VS、颜色为H色的钻石,在一个柜台原价为2.2万余元,打完折后是1.5万余元,而对面柜台的售价为3.2万余元。而在上海另一知名珠宝品牌店,同样的钻石售价却是2万多元。老马说:“刚才看到的这种钻石,在批发市场上价值约为七八千元。分量越大的钻石,抬价的空间就越大……”
秘密二:限售千对实卖几万对。某国际知名钻石品牌在去年情人节期间推出一款优惠对戒,对外宣称“限量发售,不超过1000对”,一时引起抢购风暴。事实上,最后卖出去几万对。不仅如此,生产过程中还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做指环的18K金,中间是掏空的。”老马解释说。
秘密三:国产货穿上“进口衣”。“有一些珍珠和红蓝宝石,明明是国产的,销售时也会声称是国外的。”老马举例说,一颗12毫米左右、原产海南的黑珍珠,如果质地饱满、品质上乘,国内市场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一旦商家将其标明为大溪地黑珍珠,则价格上升的幅度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秘密四:多颗钻石共用一份证书。“鉴定证书是证明钻石真身的‘身份证’,部分商家在鉴定证书上也有猫腻。”老马说,一些珠宝公司为了省去让专门机构开具珠宝鉴定证书的钱,对1克拉以下的钻石都自己开证书,有时竟会出现很多颗钻石共用一份证书的情况。
珠宝商惯用“狸猫换太子”
内幕一:利润“六滚翻”。钻石从没有戒托的裸钻到钻戒,价格连翻6个跟头,利润空间高达6倍。0.3克拉裸钻的收购价一般在3000元左右,加工成钻戒后,一般标价为1.2万元,除去1000多元的铂金材料,利润高达8000元。
内幕二:珠宝品质“李代桃僵”。一般钻戒在销售前,商家送权威检测中心检测。获得检测中心的品质证书后,商家再玩弄“狸猫换太子”的手法,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
业内人士:低至三折仍有利润
有些不道德的商家在原料加工过程中缩短工期、简化工艺,一个戒指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节省成本上百元。而且,非标准切工将直接影响到首饰的净度和重量,但在原料费用上至少可以节省30%。此外,有些只重短期效益的企业靠打折生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五折甚至三折的价格。为了获取利益,有的企业还采取提高价格再打折的手段,欺骗消费者;为了争取在商场里获得更好的位置或更优惠的政策,一些厂家甚至派自己的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以此提高营业额的排名名次,挤入商场二类甚至一类品牌。
(据《重庆青年报》)
珠宝暴利的四大秘密
秘密一:批发价1万售价4万。在某国际购物中心,同是0.5克拉、净度为VS、颜色为H色的钻石,在一个柜台原价为2.2万余元,打完折后是1.5万余元,而对面柜台的售价为3.2万余元。而在上海另一知名珠宝品牌店,同样的钻石售价却是2万多元。老马说:“刚才看到的这种钻石,在批发市场上价值约为七八千元。分量越大的钻石,抬价的空间就越大……”
秘密二:限售千对实卖几万对。某国际知名钻石品牌在去年情人节期间推出一款优惠对戒,对外宣称“限量发售,不超过1000对”,一时引起抢购风暴。事实上,最后卖出去几万对。不仅如此,生产过程中还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做指环的18K金,中间是掏空的。”老马解释说。
秘密三:国产货穿上“进口衣”。“有一些珍珠和红蓝宝石,明明是国产的,销售时也会声称是国外的。”老马举例说,一颗12毫米左右、原产海南的黑珍珠,如果质地饱满、品质上乘,国内市场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一旦商家将其标明为大溪地黑珍珠,则价格上升的幅度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秘密四:多颗钻石共用一份证书。“鉴定证书是证明钻石真身的‘身份证’,部分商家在鉴定证书上也有猫腻。”老马说,一些珠宝公司为了省去让专门机构开具珠宝鉴定证书的钱,对1克拉以下的钻石都自己开证书,有时竟会出现很多颗钻石共用一份证书的情况。
珠宝商惯用“狸猫换太子”
内幕一:利润“六滚翻”。钻石从没有戒托的裸钻到钻戒,价格连翻6个跟头,利润空间高达6倍。0.3克拉裸钻的收购价一般在3000元左右,加工成钻戒后,一般标价为1.2万元,除去1000多元的铂金材料,利润高达8000元。
内幕二:珠宝品质“李代桃僵”。一般钻戒在销售前,商家送权威检测中心检测。获得检测中心的品质证书后,商家再玩弄“狸猫换太子”的手法,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
业内人士:低至三折仍有利润
有些不道德的商家在原料加工过程中缩短工期、简化工艺,一个戒指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节省成本上百元。而且,非标准切工将直接影响到首饰的净度和重量,但在原料费用上至少可以节省30%。此外,有些只重短期效益的企业靠打折生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五折甚至三折的价格。为了获取利益,有的企业还采取提高价格再打折的手段,欺骗消费者;为了争取在商场里获得更好的位置或更优惠的政策,一些厂家甚至派自己的员工购买自己的产品,以此提高营业额的排名名次,挤入商场二类甚至一类品牌。
(据《重庆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