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扬子晚报》2004年8月5日报道:南京首家“发泄吧”近日在丹凤街开业。该发泄吧设有一个密封的房间,里面布置着音响及一些人和动物的充气模型,还有一个仿真橡皮人,发泄者可以拳打脚踢或砸摔模型及道具,音响同时模仿出求饶或痛苦的声音。“发泄吧”开业3天来,已有不少人来这里“发泄”。
而重庆某小学也设有类似的发泄室,里面有沙袋、塑料垫等物品供学生在课间发泄情绪。不少学生经常光顾,常常搞得面红耳赤才回到教室。
的确,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学习的竞争与压力也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压力亦愈来愈大。这时候,人们就会相继产生一些痛苦的、不良的甚至是略带侵犯性的心理情绪,如果长期郁积在心中得不到发泄,人们的心理将逐渐失常。
发泄,在心理学上称为宣泄。在实际生活中,宣泄是一种很好的消除人的痛苦等不良情绪与侵犯冲动的方法。健康的宣泄,可以使人们将心中的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避免这些情绪转向自身以及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这样说:“如果人不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东西将摧毁自己;如果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被表现出来的东西将拯救自己。”
如是,我不禁想到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只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体的痛苦。
还有一对夫妇,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的儿子是一个先天性的痴呆儿童。本来幸福美满的这对夫妇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像一下子被抽干了心头的水分。可夫妇俩必须面对那个傻儿子,在自己心中时时滴血的时候,作为父母,他们得让那个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
从那以后,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比别人的父母更多的辛劳,外人是无法得知的。父亲每一次外出拍戏归来,即使是累得筋疲力尽,只要脸转向自己的儿子时,眼睛里一定会开满温情的花朵。
在那个弱智的孩子快乐成长着的日子里,这对夫妇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父亲从不隐瞒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想方设法让儿子出去见世面,他们夫妇没有丝毫的沮丧。在剧情里,有时候他的双眸中也会慢慢地浸满莹莹的泪光,然后独自到旁边站一会儿,回来的时候依旧是满面春风,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起升起。
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一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
中央台邀请他们做节目,那次节目是母亲陪儿子弹钢琴,父亲朗诵诗歌。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台下许多观众在掉眼泪。
那位父亲的名字叫王铁成,母亲叫闫莉莉,儿子叫狗儿。诚如主持人倪萍深情地说道:“铁成大哥大嫂,你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
再回望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小学校园的“发泄吧”这一国内的新生事物,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一些消极的心理情绪,但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进行宣泄,其作用只是暂时的缓解,并没有真正将不良的心理情绪释放出来,实际上很可能反而是在不自觉地强化着自己的这些不满情绪,同时极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这种浅层次的宣泄的依赖,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就往往忽视了对根源问题的真正解决。
身为教育中人,应该像王铁成夫妇那样,始终怀抱一颗爱心,肩负责任和尊重为孩子们的痛苦找到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流淌的出口:找自己的亲人倾诉一下自己的苦闷,自己的失落;在没人的地方将自己的心事大声吼出来;在自己感到愤怒的时候,拿起笔将心情记录下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痛快地哭一场,让周围只有自己的哭声和眼泪;组织一次夏令营,让他们的痛苦和烦忧随风而逝;帮助孩子掌握一项技能或技巧,充分发掘出他们的快乐之源……
记得古希腊一位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有些痛苦可以使躯体千疮百孔,却可以让灵魂得到了升华。
总之,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一定要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痛苦流淌的出口,决不能随意跟随别人,尤其是身为教育中人,一定要铭记和告诫自己抑或学生:“别人的美味,可能是你的毒药!”
而重庆某小学也设有类似的发泄室,里面有沙袋、塑料垫等物品供学生在课间发泄情绪。不少学生经常光顾,常常搞得面红耳赤才回到教室。
的确,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学习的竞争与压力也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压力亦愈来愈大。这时候,人们就会相继产生一些痛苦的、不良的甚至是略带侵犯性的心理情绪,如果长期郁积在心中得不到发泄,人们的心理将逐渐失常。
发泄,在心理学上称为宣泄。在实际生活中,宣泄是一种很好的消除人的痛苦等不良情绪与侵犯冲动的方法。健康的宣泄,可以使人们将心中的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避免这些情绪转向自身以及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这样说:“如果人不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东西将摧毁自己;如果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被表现出来的东西将拯救自己。”
如是,我不禁想到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只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体的痛苦。
还有一对夫妇,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的儿子是一个先天性的痴呆儿童。本来幸福美满的这对夫妇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像一下子被抽干了心头的水分。可夫妇俩必须面对那个傻儿子,在自己心中时时滴血的时候,作为父母,他们得让那个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
从那以后,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比别人的父母更多的辛劳,外人是无法得知的。父亲每一次外出拍戏归来,即使是累得筋疲力尽,只要脸转向自己的儿子时,眼睛里一定会开满温情的花朵。
在那个弱智的孩子快乐成长着的日子里,这对夫妇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父亲从不隐瞒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想方设法让儿子出去见世面,他们夫妇没有丝毫的沮丧。在剧情里,有时候他的双眸中也会慢慢地浸满莹莹的泪光,然后独自到旁边站一会儿,回来的时候依旧是满面春风,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起升起。
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一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
中央台邀请他们做节目,那次节目是母亲陪儿子弹钢琴,父亲朗诵诗歌。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台下许多观众在掉眼泪。
那位父亲的名字叫王铁成,母亲叫闫莉莉,儿子叫狗儿。诚如主持人倪萍深情地说道:“铁成大哥大嫂,你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
再回望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小学校园的“发泄吧”这一国内的新生事物,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一些消极的心理情绪,但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进行宣泄,其作用只是暂时的缓解,并没有真正将不良的心理情绪释放出来,实际上很可能反而是在不自觉地强化着自己的这些不满情绪,同时极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这种浅层次的宣泄的依赖,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就往往忽视了对根源问题的真正解决。
身为教育中人,应该像王铁成夫妇那样,始终怀抱一颗爱心,肩负责任和尊重为孩子们的痛苦找到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流淌的出口:找自己的亲人倾诉一下自己的苦闷,自己的失落;在没人的地方将自己的心事大声吼出来;在自己感到愤怒的时候,拿起笔将心情记录下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痛快地哭一场,让周围只有自己的哭声和眼泪;组织一次夏令营,让他们的痛苦和烦忧随风而逝;帮助孩子掌握一项技能或技巧,充分发掘出他们的快乐之源……
记得古希腊一位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有些痛苦可以使躯体千疮百孔,却可以让灵魂得到了升华。
总之,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一定要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痛苦流淌的出口,决不能随意跟随别人,尤其是身为教育中人,一定要铭记和告诫自己抑或学生:“别人的美味,可能是你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