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日益蓬勃的发展,建筑电气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致使建筑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能耗情况愈发严重。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系统工程,这就进一步增加建筑电气节能的困难,同时也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 建筑 电气供配电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1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原则
1.1 必须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必须确保设计的供配电线路充分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具体表现为:符合建筑物的外观审美要求;符合建筑物照明要求;符合建筑物室内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的用电要求;符合建筑物所有电气设施的用电要求等。
1.2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实现节能这一目标固然是非常好,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节能而忽视相应的经济效益,甚至随意增加投资。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实際情况,从而设计出最佳的供配电线路,即实现节能的目标,又确保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选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具备较好的节能性能,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3 降低不必要能耗
降低不必要的能耗是建筑电气节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清楚的了解和明确哪些能耗为不必要能耗,进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中的不必要能耗包括:供配电线路传输过程中的能耗、变压器功率耗能等等。总之,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以节能减耗为出发点,并充分遵循以上几点原则,从而选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此确保供配电线路设计即符合相关要求,又能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
2 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应注意事项
2.1 线路路径选择
建筑物中设置的变配电室必须尽量靠近电力负荷中心,以此减缩供电线路长度,降低线损。通常,低压供配电线路线路应保持在200 米范围内,如果该建筑物的单层面积超过1 万平方米,则设置的变配电室不得低于3 个,通过多点布设变配电室的方式,达到减缩供电线路长度的目的。如果建筑物为高层建筑,则低压配电室应设置在接近强电竖井的区域,且应杜绝出现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电能的情况。
2.2 导线选用
导线参数主要由导线截面积与材质两方面组成,其中导线的材质一般又分为铝、铜两种。通常铝导线价格普遍低于铜导线,但是铜导线的应用范围和力度仍远超于铝导线,这主要是因为铜导线具有较高的过载余量且安全性能也高于铝导线。
2.3 合理布线
布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建筑电气的正常运行,还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通常,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布线系统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供电线路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其中又能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类,而强电系统的电磁容易对弱电系统造成干扰,致使出现大噪声、信号模糊等情况。
2.4 采用分路供电及控制
建筑物内具有负载性质的电器较多,因此,如何正确区分建筑内的负载电器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物内不同的负载对于电源和接地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考虑并采用分路供电的方式以便对建筑物内的负载进行控制。在建筑物的照明系统中,荧光灯等灯具属于非线性负荷,其会产生出谐波,从而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应设立一个独立的供电系统,以此防止对电气设备产生影响。此外,为了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电路的集中管控,还应在接近用电量大的区域设置一个门的配电室,以此降低线损。
2.5 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一是在进行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功率因数高的电气设备,以此增强电气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从而达到降低电器设备无功损耗的目的。二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在建筑物内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应用较为普遍,采用该方法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无功传输,提高功率因数,但是却并不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2.6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直接影响着供电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接地系统,不仅能够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正常、稳定,还能保证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根据接地保护形式的不同,接地系统主要分为安全接地、交流接地、直流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等,且各系统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2.6.1.安全接地
在高层建筑当中,安全接地主要是指用PE线连接用电设备机器周围的金属构件。高层建筑当中电气的设计越来越复杂,需要保护接地的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如果没有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接地处理,其绝缘措施一经损坏,其外壳当中的金属部位也就很有可能会带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很好地保护。
2.6.2.交流接地
在供电系统当中,要用到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作用主要是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是安装在变压器柜箱内的,而且它必须要与其他线路分开来连接,同时还要在其表面设置保护层。
2.6.3.直流接地
各种高科技手段尤其是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高层建筑当中。通过这些设备,各种信息就能够得到输入、转换以及传输,在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其信号也会被无限的放大,从而顺利的完成预期的各项逻辑功能。这一过程的顺利、快速实现,主要是依靠微电流或者是微电位,再加上互联网来进行的。
2.6.4.静电接地以及屏蔽接地
对于高层民用建筑而言,做好防静电干扰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在干燥、洁净的环境当中,人以及各种设备的运动都会有摩擦,从而就会产生静电。故而,需要用导体将有可能带静电的物体与大地相连,这样就会形成回路实现接地。也就是所说的放静电接地。
2.6.5.防雷接地
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当中,应该要保证所有的功能接地,在做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以及防雷的保护措施,接闪器的设置一定要采用真带组合的方法,形成全方位的防雷系统,这样在保护建筑设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外来电磁的干扰。
3.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改进
3.1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减少线路上的损耗。通常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供电系统时,只是通过提高变压器前段的线路功率来做补偿,没有提高负载侧线路上的功率。这样一来,表而上供电部门承担的线路损耗好像减少了,实际上开发商和住宅用户所承担的损耗丝毫没有减少。
3.2选择功率损耗较小的断路器。目前市而上的断路器种类多样,从节能性方面考虑的话,减少断路器的功率损耗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改变断路器的接线方式或者改善电箱的结构也可以减少断路器的功率损耗。
3.3减少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功率损耗。通过减低配电房内的温度,可以减少变压器和断路器等设备的功率损耗,因此在设计配电房时,应注意通风良好,降低供电设备的环境温度。如果配电房的面积允许,建议最好取消表压气的保护外壳,从而使变压器的散热能力上升。
3.4采用环网供电。由于单回路放射式的供电系统成本较高;可靠性差,采用环网供电系统,不但可以节省成本,也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环网供电系统,使东西两区各成一环,环网单元采用箱式变电站,单线单环。为了限制断路容量并简化继电保护,住宅小区的两个环网供电系统,应采用开环运行的方式。环网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在某点用负荷开关断开,形成两个独立的供电系统,此断开点成为开环点,分为正常开环和故障开环。之所以设置开换点为的是能够保证单电源网络的两端断路器不会同时断开,提供供电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4 结语
总之,本文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电气节能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电气中的供配电线路,不仅能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还能进一步实现环保减耗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兵.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 建筑安全,2013,06 :
18-20.
[2] 张能聪.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 通讯世界,2013,11 :99-101.
[3] 刘爱平.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 广东科技,2007,10 :115-117.
[关键词] 建筑 电气供配电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1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原则
1.1 必须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必须确保设计的供配电线路充分符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具体表现为:符合建筑物的外观审美要求;符合建筑物照明要求;符合建筑物室内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的用电要求;符合建筑物所有电气设施的用电要求等。
1.2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实现节能这一目标固然是非常好,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节能而忽视相应的经济效益,甚至随意增加投资。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实際情况,从而设计出最佳的供配电线路,即实现节能的目标,又确保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选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具备较好的节能性能,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3 降低不必要能耗
降低不必要的能耗是建筑电气节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清楚的了解和明确哪些能耗为不必要能耗,进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中的不必要能耗包括:供配电线路传输过程中的能耗、变压器功率耗能等等。总之,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以节能减耗为出发点,并充分遵循以上几点原则,从而选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此确保供配电线路设计即符合相关要求,又能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
2 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应注意事项
2.1 线路路径选择
建筑物中设置的变配电室必须尽量靠近电力负荷中心,以此减缩供电线路长度,降低线损。通常,低压供配电线路线路应保持在200 米范围内,如果该建筑物的单层面积超过1 万平方米,则设置的变配电室不得低于3 个,通过多点布设变配电室的方式,达到减缩供电线路长度的目的。如果建筑物为高层建筑,则低压配电室应设置在接近强电竖井的区域,且应杜绝出现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电能的情况。
2.2 导线选用
导线参数主要由导线截面积与材质两方面组成,其中导线的材质一般又分为铝、铜两种。通常铝导线价格普遍低于铜导线,但是铜导线的应用范围和力度仍远超于铝导线,这主要是因为铜导线具有较高的过载余量且安全性能也高于铝导线。
2.3 合理布线
布线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建筑电气的正常运行,还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通常,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布线系统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供电线路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其中又能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类,而强电系统的电磁容易对弱电系统造成干扰,致使出现大噪声、信号模糊等情况。
2.4 采用分路供电及控制
建筑物内具有负载性质的电器较多,因此,如何正确区分建筑内的负载电器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物内不同的负载对于电源和接地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考虑并采用分路供电的方式以便对建筑物内的负载进行控制。在建筑物的照明系统中,荧光灯等灯具属于非线性负荷,其会产生出谐波,从而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应设立一个独立的供电系统,以此防止对电气设备产生影响。此外,为了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电路的集中管控,还应在接近用电量大的区域设置一个门的配电室,以此降低线损。
2.5 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一是在进行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功率因数高的电气设备,以此增强电气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从而达到降低电器设备无功损耗的目的。二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在建筑物内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应用较为普遍,采用该方法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无功传输,提高功率因数,但是却并不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2.6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直接影响着供电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接地系统,不仅能够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正常、稳定,还能保证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根据接地保护形式的不同,接地系统主要分为安全接地、交流接地、直流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等,且各系统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2.6.1.安全接地
在高层建筑当中,安全接地主要是指用PE线连接用电设备机器周围的金属构件。高层建筑当中电气的设计越来越复杂,需要保护接地的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如果没有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接地处理,其绝缘措施一经损坏,其外壳当中的金属部位也就很有可能会带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很好地保护。
2.6.2.交流接地
在供电系统当中,要用到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作用主要是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是安装在变压器柜箱内的,而且它必须要与其他线路分开来连接,同时还要在其表面设置保护层。
2.6.3.直流接地
各种高科技手段尤其是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高层建筑当中。通过这些设备,各种信息就能够得到输入、转换以及传输,在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其信号也会被无限的放大,从而顺利的完成预期的各项逻辑功能。这一过程的顺利、快速实现,主要是依靠微电流或者是微电位,再加上互联网来进行的。
2.6.4.静电接地以及屏蔽接地
对于高层民用建筑而言,做好防静电干扰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在干燥、洁净的环境当中,人以及各种设备的运动都会有摩擦,从而就会产生静电。故而,需要用导体将有可能带静电的物体与大地相连,这样就会形成回路实现接地。也就是所说的放静电接地。
2.6.5.防雷接地
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当中,应该要保证所有的功能接地,在做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以及防雷的保护措施,接闪器的设置一定要采用真带组合的方法,形成全方位的防雷系统,这样在保护建筑设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外来电磁的干扰。
3.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改进
3.1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减少线路上的损耗。通常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供电系统时,只是通过提高变压器前段的线路功率来做补偿,没有提高负载侧线路上的功率。这样一来,表而上供电部门承担的线路损耗好像减少了,实际上开发商和住宅用户所承担的损耗丝毫没有减少。
3.2选择功率损耗较小的断路器。目前市而上的断路器种类多样,从节能性方面考虑的话,减少断路器的功率损耗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改变断路器的接线方式或者改善电箱的结构也可以减少断路器的功率损耗。
3.3减少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功率损耗。通过减低配电房内的温度,可以减少变压器和断路器等设备的功率损耗,因此在设计配电房时,应注意通风良好,降低供电设备的环境温度。如果配电房的面积允许,建议最好取消表压气的保护外壳,从而使变压器的散热能力上升。
3.4采用环网供电。由于单回路放射式的供电系统成本较高;可靠性差,采用环网供电系统,不但可以节省成本,也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环网供电系统,使东西两区各成一环,环网单元采用箱式变电站,单线单环。为了限制断路容量并简化继电保护,住宅小区的两个环网供电系统,应采用开环运行的方式。环网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在某点用负荷开关断开,形成两个独立的供电系统,此断开点成为开环点,分为正常开环和故障开环。之所以设置开换点为的是能够保证单电源网络的两端断路器不会同时断开,提供供电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4 结语
总之,本文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电气节能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电气中的供配电线路,不仅能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还能进一步实现环保减耗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兵.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 建筑安全,2013,06 :
18-20.
[2] 张能聪.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 通讯世界,2013,11 :99-101.
[3] 刘爱平. 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 广东科技,2007,10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