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9月的圆月,不但照亮了央视中秋晚会,也唱响了2021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会,两场节目口碑炸裂,情怀话题频上热榜。
每个年代,每个人都有情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情感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如精神上、文化上引发的某种共鸣,又或是拥有某种符号,都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情怀是一种情绪,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表达,它会在某种场合,在某个载体的作用下,调动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互动,通过个体影响群体,形成某种传播力。
2021年8月,一场凝聚着60后至90后情怀的音乐竞演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横空出世,一时间掀起千层热浪。30多位能歌善舞的嘉宾中,有不少老牌唱将,如陈小春、谢天华、言承旭、林志炫、张智霖、梁汉文这些昔日的港台歌手,瞬间勾起了网友们的情怀。下面将从三个角度分析《披荆斩棘的哥哥》的情怀营销:
首先,“情怀营销”打破传统认知,创新理念。
过去有不少的音乐竞演综艺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同样打造的是一份情怀,只是这份情怀基于热爱音乐的人。
而《披荆斩棘的哥哥》个个凭实力登场,从演唱、弹奏、说唱、舞蹈,如同一股清流,在日渐衰退的音乐综艺节目中,凭借中年情怀成功出圈。可见,打破传统的认知模式,重塑全新的理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与众不同的一席之地。
第二,众星加持,助力品牌效应。
该档综艺节目开播的第一首歌,是刘德华的《笨小孩》,为什么节目组会挑选这首歌?一是为了延续明星的个人品牌效应,二是为了迎合观众心理。
如歌词所唱:一个笨小孩,出生在六零年代,十几岁出来打拼,在七零年代努力工作,忍受八零年代的平庸,在九零年代接受不如他人的现实。即使前半生碌碌无为又如何,勇敢站起来,老天自有安排。以60后为代表的陈小春、谢天华,曾出演《古惑仔》,身上闯荡江湖的气魄犹在,年过五十的他们,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淹没,反而在逐梦的路上,勇往直前。以70后为代表的张智霖、言承旭,一个是港产片的收视王牌,代表的是经典港片盛行的黄金时期;一个是台湾偶像剧的鼻祖,一首《流星雨》,让人们回到了那个敢爱敢恨的年纪。以80后为代表的李云迪、张淇,是音乐界的逐梦人。中国钢琴王子李云迪四岁学音乐,七岁学钢琴,一路披荆斩棘,获奖无数;中国老牌摇滚乐队“黑豹乐队”主唱张淇,能弹能唱,赢得网友追捧,“淇哥就是实力派”的弹幕刷爆整个屏幕。以90后为代表的刘迦、李响,是舞蹈界的网红男神。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专业的舞蹈男演员,举手投足之间,充满阳刚气息,兼具柔美与奔放两种特质,传统舞蹈中的潮流元素,感染力十足。
总的来说,每个哥哥都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是全年龄段的情怀。
第三,消费者的角度,打造“硬核情怀”。
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披荆斩棘的哥哥》,并非仅仅是打造品牌的情怀,也不是要突显明星个人的情怀。节目组调动了所有元素,戳中了消费者的情怀。有网友称,每一场哥哥们的首秀,就是爷青回!
首先,消费者获得健康干净的娱乐环境。人们通过中年男团的“清朗阳刚”仿佛看到了上个世纪的乐坛光辉。不用再被油腻的小鲜肉刷屏,广电总局严厉禁止“伪娘文化”,全力整改娱乐风气,还消费者健全的视听环境。
其次,消费者体验高质量的综艺节目。过去竞赛类的综艺节目,充斥着各种打榜活动,话题炒作,以投票拉票的形式影响节目的走向,铺天盖地的水军吵架拉低了整个节目的质量。这次节目组打造“情怀”,无论是采访、选曲、彩排,都能让观众感受到“爷青回”。
最后,阳光形象,推动品牌效应。《披荆斩棘的哥哥》是一个自由奔放的舞台,同时又非常严谨的综艺节目。哥哥们的自律形象,有助于他们在节目中推荐的产品,带动男性消费群体。如健康类、运动类、数码类、汽车等产品,在节目播出期间,明显搜索量有上升趋势。
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中年油腻,受世俗侵蚀,被生活拖着走。如果一档节目,能打动消费者,从躺尸的状态重回披荆斩棘,在职场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拥有健康體魄,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那么这份“情怀”就值得期待。
情怀文化,引爆营销力
如果情怀单纯只是一场怀旧回忆,是很难产生持续的营销力。营销赋予情怀文化、传播、需求,以及潮流等要素,使其推动品牌发展。而情怀营销最核心的法宝,在于文化情怀的三大营销传播特征:
第一,情怀文化突破认知,自带传播力。
所谓情怀文化,指的是赋予产品的意义,是集物质与精神两种文明的相互渗透,既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意识,又改变了他们的行为习惯。
文创产品带来的收益,与情怀文化有直接关联。早些年,台湾的文创产品,无论是食物还是礼品,都极具珍藏价值。产品设计极简大气,寓义深远,外包装处处渗透着文化信息,如一个符号,一段文字,一个匠人,一段历史,都给人文化熏陶。而内地很多城市,以往的文创产品,过于统一化与商业化,缺乏当地特点,大同小异的佛珠、玛瑙、围巾、明信片等等,很难让人记住此景点除了景观,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2021年夏天吹动的一场文创雪糕之风,打破了人们对雪糕的固有认知,也为景区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文化色彩。雪糕不再是原来的模样,造型奇特,各自精彩,就像内地各大著名景区,如故宫、圆明园、云冈石窟、金石滩等景点,纷纷推出的文创雪糕,可爱靓丽的雪糕造型融入当地名胜,让人一边品尝童年味道,一边加深对景点的认知。
当雪糕被赋予了文化符号之后,一支成本两块钱的雪糕,可以卖到25—40元不等。有网友声称:“哈根达斯长相一般,凭什么高价?与其崇洋,不如支持国货,品位更高!”还有网友说:“咱吃的就是文化情怀!”
通过文创概念打造营销策略,线上有美食博主宣传与引导,为景区带来人流;线下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景点的兴趣。从前的情怀,体现的是感官上的情绪,如今的情怀,则是通过五官触觉了解文化。当然,景区收入的潜力仅靠线下的宣传,周期比较漫长,仍需借助短视频的营销手段,将品牌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晓、互动、交流。 每一场情怀文化的背后,彰显的是企业的文化与品牌故事,用最简单的文化符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意愿。
第二,满足情怀需求,保留个性是王道。
2019年,支付宝为会员推出了国粹京剧专场,发布了一部名为《戏圈》的纪录片。该部纪录片讲述京剧演员在《捉放曹》的筹备排练过程,在传播国粹文化情怀的同时,更演绎着个人对梦想的坚持不懈,以及追求极致的精神个性。而这种信仰的传递正是情怀营销的初心。
正如京剧名家黄佩瑜在纪录片中说:“当下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觉知力有很大提升。”她认为,京剧国粹这类传统文化,不应再与主流人群脱节,也不能一味地以传统的方式去灌输文化观念。想要用情怀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必须重视年轻世代的三大特征:
其一,年轻人也有爱国情怀,也有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对情怀的理解与传统一代大不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懂欣赏经典。
其二,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因此,他们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更强。
其三,年轻一代有属于他们的交流平台、语言环境、情感表达方式。想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最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
对比2016年,反映唢呐匠人在社会变革下艰难守业的影片《百鸟朝凤》,豆瓣评分高达8.3,没能得到影院的热荐。该片的宣传负责人以悲情下跪磕头的方式请求增加排片率。如果说这是一种情怀营销,那么传统文化不该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
同样是国粹文化,曾经广为流传的黄梅戏,貌似早已沉寂在时代的洪流中。直到近年来,被网红歌手改编翻唱,竟一度被带上热门话题。尽管她的翻唱争议不断,有人嘲讽,有人称赞。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此类传统戏曲,正在被90后、00后接受着。
站在情怀营销的角度,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与其打压与批判,不如重新检视,找到时尚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能让年轻人充分呈现他们的个性特征的传统文化,才能久经不衰。
第三,主打国潮元素,做有情怀的产品;
有情怀的产品,离不开背后的品牌故事。很多企业家认为讲故事就是讲他们的初心、他们的起源与情怀。好像这样没错,可为什么无数品牌天天在讲故事,却并不是每个品牌都成功留在消费者的心里呢?
2019年华为P30系列,首次尝试竖屏拍摄微电影《悟空》,一举击中一代又一代的悟空迷,那份年少独自闯荡江湖的热血情杯,被华为点燃了。事隔不到3年,华为在新春贺岁档再度推出《华为好望—西游篇》,重现经典。而这次的短片通过以下6段经典场景:悟空八戒偷吃人参果、悟空为师父布下结界、悟空识别白骨精、八戒花果山求救猴哥、悟空智斗车迟国国师、悟空借芭蕉扇;分别通过重现故事情节,巧妙地带出华为好望摄像头的科技功能:智能1拖N、智能视频周界解决方案、软件定义摄像机、智能高空抛物解决方案、超微光卡口摄像机。
华为改编的短片,均是曾经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过冲击,留下很强烈的情感因素。大家都曾盼着能为悟空排忧解难,心疼他的委屈与无奈。华为这一产品与故事融合,相当于提供了解决方案,与观众产生了共鸣感。
毋庸置疑,华为又一次结合国潮元素,突出了产品的功能性,以借力打力的方式,成功占据市场份额。虽然网友纷纷调侃“赶紧更新下一集”“有点尬,但蛮有意思的”。从网友的反应看得出,视频起了作用。几段经典桥段翻拍改编后,倒是轻松地将产品优势根植于观众脑海里。
当人们重温《西游记》时,场景重现,也会勾起人们对产品的记忆。从市场的角度,它以较低的小制作成本,成功地附加在了影片的场景中,每播一次,就等于一次隐形的广告。相比其他品牌,华为好望的品牌知名度与《西游记》产生了连接;从消费者的角度,每个人都喜欢为自己的情怀付费,这正是华为的精明之处,不向客户灌输情怀,但是戳中客户自身的情怀。
品牌的温度,由情怀作主
作为童年印象之一的《西游记》,它不仅是一种怀旧的回忆,更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情怀。从心理学角度看,怀旧营销与情怀营销是有区别的。怀旧是对当下不满却又无力改变未来的一种自我安慰;但情怀是念念不忘,既要感动自己,也要影响他人的行动力。
如果说怀旧是一种回忆,那么,怀旧营销就是对过去求而不得的弥补,可能在购买后,那份情结就终止了,较难激起二次购买意向或持续兴致。
从营销角度,怀旧的市场需求范围相对小众,只针对某个回忆场景中的物品。比如,儿时玩过的玩具、吃过的零售、居住过的环境,甚至那些年听过的歌,追过的女孩,都能引发内心的波动。怀旧营销,更像是一次填补遗憾的购买行为,只是这个行为会随着心情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但情怀却是一种情绪,容易被煽动,受自己或他人的影响,而在不同的情怀场景中产生兴趣。如,赵文卓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节目中,提及人到了一定年纪,手脚血液循环比较慢,每天用泡脚盆可以活血养生。那这个产品推荐,就会在女性或是同龄男性消费群体起到一定的影响力。
情怀,多指一种带有情感的价值观,如对梦想的寄望,对某一事、某一物,某一人,引发的共情行为。
比如,已近破产的国产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在2021年河南那场暴雨中,品牌创始人吴荣照,理性呼吁,发挥大爱精神,让品牌起死回,他所采用的正是情怀营销的三大策略:
第一,借助热点事件。2021年6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濒临倒闭的国产品牌鸿星尔克为河南损款5000万,创始人吴荣照在抖音上的一段支援声明,在短短几天内,引爆国货潮流,供不应求。这是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功营销。
第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吴荣照扛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爱心捐赠大旗,呼吁网友理智消费。正是因为给了消费者一个献爱心的渠道,与大众站在了同一阵线,彼此共情。甚至有网友留言:已下单,免发货。能赢得民心者,更容易赢得市场。他在发表声明的同时,还不忘给呼吁人们关注其他国有品牌。这份格局注定他能令消费者信服。
第三,表达初心。线上直播间,线下实体店,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出于诚信,他再次发表声明,表达自己创建品牌的初心,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这些年,他的产品价格实惠,顶着国际奢侈品牌的压力,坚持国有品牌。他的初心,正击中了平民消费者的需求。
情怀营销当道的时代,从《华为好望—西游篇》,到灾难中的国有品牌鸿星尔克,以及重塑阳光自律的《披荆斩棘的哥哥》,直至央视的中秋晚会,无一不是在传递情怀。创造情怀,守住情怀,坚持做有温度的品牌。
每个年代,每个人都有情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情感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如精神上、文化上引发的某种共鸣,又或是拥有某种符号,都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情怀是一种情绪,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表达,它会在某种场合,在某个载体的作用下,调动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互动,通过个体影响群体,形成某种传播力。
2021年8月,一场凝聚着60后至90后情怀的音乐竞演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横空出世,一时间掀起千层热浪。30多位能歌善舞的嘉宾中,有不少老牌唱将,如陈小春、谢天华、言承旭、林志炫、张智霖、梁汉文这些昔日的港台歌手,瞬间勾起了网友们的情怀。下面将从三个角度分析《披荆斩棘的哥哥》的情怀营销:
首先,“情怀营销”打破传统认知,创新理念。
过去有不少的音乐竞演综艺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同样打造的是一份情怀,只是这份情怀基于热爱音乐的人。
而《披荆斩棘的哥哥》个个凭实力登场,从演唱、弹奏、说唱、舞蹈,如同一股清流,在日渐衰退的音乐综艺节目中,凭借中年情怀成功出圈。可见,打破传统的认知模式,重塑全新的理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与众不同的一席之地。
第二,众星加持,助力品牌效应。
该档综艺节目开播的第一首歌,是刘德华的《笨小孩》,为什么节目组会挑选这首歌?一是为了延续明星的个人品牌效应,二是为了迎合观众心理。
如歌词所唱:一个笨小孩,出生在六零年代,十几岁出来打拼,在七零年代努力工作,忍受八零年代的平庸,在九零年代接受不如他人的现实。即使前半生碌碌无为又如何,勇敢站起来,老天自有安排。以60后为代表的陈小春、谢天华,曾出演《古惑仔》,身上闯荡江湖的气魄犹在,年过五十的他们,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淹没,反而在逐梦的路上,勇往直前。以70后为代表的张智霖、言承旭,一个是港产片的收视王牌,代表的是经典港片盛行的黄金时期;一个是台湾偶像剧的鼻祖,一首《流星雨》,让人们回到了那个敢爱敢恨的年纪。以80后为代表的李云迪、张淇,是音乐界的逐梦人。中国钢琴王子李云迪四岁学音乐,七岁学钢琴,一路披荆斩棘,获奖无数;中国老牌摇滚乐队“黑豹乐队”主唱张淇,能弹能唱,赢得网友追捧,“淇哥就是实力派”的弹幕刷爆整个屏幕。以90后为代表的刘迦、李响,是舞蹈界的网红男神。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专业的舞蹈男演员,举手投足之间,充满阳刚气息,兼具柔美与奔放两种特质,传统舞蹈中的潮流元素,感染力十足。
总的来说,每个哥哥都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是全年龄段的情怀。
第三,消费者的角度,打造“硬核情怀”。
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披荆斩棘的哥哥》,并非仅仅是打造品牌的情怀,也不是要突显明星个人的情怀。节目组调动了所有元素,戳中了消费者的情怀。有网友称,每一场哥哥们的首秀,就是爷青回!
首先,消费者获得健康干净的娱乐环境。人们通过中年男团的“清朗阳刚”仿佛看到了上个世纪的乐坛光辉。不用再被油腻的小鲜肉刷屏,广电总局严厉禁止“伪娘文化”,全力整改娱乐风气,还消费者健全的视听环境。
其次,消费者体验高质量的综艺节目。过去竞赛类的综艺节目,充斥着各种打榜活动,话题炒作,以投票拉票的形式影响节目的走向,铺天盖地的水军吵架拉低了整个节目的质量。这次节目组打造“情怀”,无论是采访、选曲、彩排,都能让观众感受到“爷青回”。
最后,阳光形象,推动品牌效应。《披荆斩棘的哥哥》是一个自由奔放的舞台,同时又非常严谨的综艺节目。哥哥们的自律形象,有助于他们在节目中推荐的产品,带动男性消费群体。如健康类、运动类、数码类、汽车等产品,在节目播出期间,明显搜索量有上升趋势。
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中年油腻,受世俗侵蚀,被生活拖着走。如果一档节目,能打动消费者,从躺尸的状态重回披荆斩棘,在职场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拥有健康體魄,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那么这份“情怀”就值得期待。
情怀文化,引爆营销力
如果情怀单纯只是一场怀旧回忆,是很难产生持续的营销力。营销赋予情怀文化、传播、需求,以及潮流等要素,使其推动品牌发展。而情怀营销最核心的法宝,在于文化情怀的三大营销传播特征:
第一,情怀文化突破认知,自带传播力。
所谓情怀文化,指的是赋予产品的意义,是集物质与精神两种文明的相互渗透,既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意识,又改变了他们的行为习惯。
文创产品带来的收益,与情怀文化有直接关联。早些年,台湾的文创产品,无论是食物还是礼品,都极具珍藏价值。产品设计极简大气,寓义深远,外包装处处渗透着文化信息,如一个符号,一段文字,一个匠人,一段历史,都给人文化熏陶。而内地很多城市,以往的文创产品,过于统一化与商业化,缺乏当地特点,大同小异的佛珠、玛瑙、围巾、明信片等等,很难让人记住此景点除了景观,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2021年夏天吹动的一场文创雪糕之风,打破了人们对雪糕的固有认知,也为景区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文化色彩。雪糕不再是原来的模样,造型奇特,各自精彩,就像内地各大著名景区,如故宫、圆明园、云冈石窟、金石滩等景点,纷纷推出的文创雪糕,可爱靓丽的雪糕造型融入当地名胜,让人一边品尝童年味道,一边加深对景点的认知。
当雪糕被赋予了文化符号之后,一支成本两块钱的雪糕,可以卖到25—40元不等。有网友声称:“哈根达斯长相一般,凭什么高价?与其崇洋,不如支持国货,品位更高!”还有网友说:“咱吃的就是文化情怀!”
通过文创概念打造营销策略,线上有美食博主宣传与引导,为景区带来人流;线下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景点的兴趣。从前的情怀,体现的是感官上的情绪,如今的情怀,则是通过五官触觉了解文化。当然,景区收入的潜力仅靠线下的宣传,周期比较漫长,仍需借助短视频的营销手段,将品牌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晓、互动、交流。 每一场情怀文化的背后,彰显的是企业的文化与品牌故事,用最简单的文化符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意愿。
第二,满足情怀需求,保留个性是王道。
2019年,支付宝为会员推出了国粹京剧专场,发布了一部名为《戏圈》的纪录片。该部纪录片讲述京剧演员在《捉放曹》的筹备排练过程,在传播国粹文化情怀的同时,更演绎着个人对梦想的坚持不懈,以及追求极致的精神个性。而这种信仰的传递正是情怀营销的初心。
正如京剧名家黄佩瑜在纪录片中说:“当下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觉知力有很大提升。”她认为,京剧国粹这类传统文化,不应再与主流人群脱节,也不能一味地以传统的方式去灌输文化观念。想要用情怀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必须重视年轻世代的三大特征:
其一,年轻人也有爱国情怀,也有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对情怀的理解与传统一代大不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懂欣赏经典。
其二,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因此,他们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更强。
其三,年轻一代有属于他们的交流平台、语言环境、情感表达方式。想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最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
对比2016年,反映唢呐匠人在社会变革下艰难守业的影片《百鸟朝凤》,豆瓣评分高达8.3,没能得到影院的热荐。该片的宣传负责人以悲情下跪磕头的方式请求增加排片率。如果说这是一种情怀营销,那么传统文化不该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
同样是国粹文化,曾经广为流传的黄梅戏,貌似早已沉寂在时代的洪流中。直到近年来,被网红歌手改编翻唱,竟一度被带上热门话题。尽管她的翻唱争议不断,有人嘲讽,有人称赞。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此类传统戏曲,正在被90后、00后接受着。
站在情怀营销的角度,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与其打压与批判,不如重新检视,找到时尚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能让年轻人充分呈现他们的个性特征的传统文化,才能久经不衰。
第三,主打国潮元素,做有情怀的产品;
有情怀的产品,离不开背后的品牌故事。很多企业家认为讲故事就是讲他们的初心、他们的起源与情怀。好像这样没错,可为什么无数品牌天天在讲故事,却并不是每个品牌都成功留在消费者的心里呢?
2019年华为P30系列,首次尝试竖屏拍摄微电影《悟空》,一举击中一代又一代的悟空迷,那份年少独自闯荡江湖的热血情杯,被华为点燃了。事隔不到3年,华为在新春贺岁档再度推出《华为好望—西游篇》,重现经典。而这次的短片通过以下6段经典场景:悟空八戒偷吃人参果、悟空为师父布下结界、悟空识别白骨精、八戒花果山求救猴哥、悟空智斗车迟国国师、悟空借芭蕉扇;分别通过重现故事情节,巧妙地带出华为好望摄像头的科技功能:智能1拖N、智能视频周界解决方案、软件定义摄像机、智能高空抛物解决方案、超微光卡口摄像机。
华为改编的短片,均是曾经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过冲击,留下很强烈的情感因素。大家都曾盼着能为悟空排忧解难,心疼他的委屈与无奈。华为这一产品与故事融合,相当于提供了解决方案,与观众产生了共鸣感。
毋庸置疑,华为又一次结合国潮元素,突出了产品的功能性,以借力打力的方式,成功占据市场份额。虽然网友纷纷调侃“赶紧更新下一集”“有点尬,但蛮有意思的”。从网友的反应看得出,视频起了作用。几段经典桥段翻拍改编后,倒是轻松地将产品优势根植于观众脑海里。
当人们重温《西游记》时,场景重现,也会勾起人们对产品的记忆。从市场的角度,它以较低的小制作成本,成功地附加在了影片的场景中,每播一次,就等于一次隐形的广告。相比其他品牌,华为好望的品牌知名度与《西游记》产生了连接;从消费者的角度,每个人都喜欢为自己的情怀付费,这正是华为的精明之处,不向客户灌输情怀,但是戳中客户自身的情怀。
品牌的温度,由情怀作主
作为童年印象之一的《西游记》,它不仅是一种怀旧的回忆,更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情怀。从心理学角度看,怀旧营销与情怀营销是有区别的。怀旧是对当下不满却又无力改变未来的一种自我安慰;但情怀是念念不忘,既要感动自己,也要影响他人的行动力。
如果说怀旧是一种回忆,那么,怀旧营销就是对过去求而不得的弥补,可能在购买后,那份情结就终止了,较难激起二次购买意向或持续兴致。
从营销角度,怀旧的市场需求范围相对小众,只针对某个回忆场景中的物品。比如,儿时玩过的玩具、吃过的零售、居住过的环境,甚至那些年听过的歌,追过的女孩,都能引发内心的波动。怀旧营销,更像是一次填补遗憾的购买行为,只是这个行为会随着心情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但情怀却是一种情绪,容易被煽动,受自己或他人的影响,而在不同的情怀场景中产生兴趣。如,赵文卓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节目中,提及人到了一定年纪,手脚血液循环比较慢,每天用泡脚盆可以活血养生。那这个产品推荐,就会在女性或是同龄男性消费群体起到一定的影响力。
情怀,多指一种带有情感的价值观,如对梦想的寄望,对某一事、某一物,某一人,引发的共情行为。
比如,已近破产的国产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在2021年河南那场暴雨中,品牌创始人吴荣照,理性呼吁,发挥大爱精神,让品牌起死回,他所采用的正是情怀营销的三大策略:
第一,借助热点事件。2021年6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濒临倒闭的国产品牌鸿星尔克为河南损款5000万,创始人吴荣照在抖音上的一段支援声明,在短短几天内,引爆国货潮流,供不应求。这是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功营销。
第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吴荣照扛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爱心捐赠大旗,呼吁网友理智消费。正是因为给了消费者一个献爱心的渠道,与大众站在了同一阵线,彼此共情。甚至有网友留言:已下单,免发货。能赢得民心者,更容易赢得市场。他在发表声明的同时,还不忘给呼吁人们关注其他国有品牌。这份格局注定他能令消费者信服。
第三,表达初心。线上直播间,线下实体店,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出于诚信,他再次发表声明,表达自己创建品牌的初心,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这些年,他的产品价格实惠,顶着国际奢侈品牌的压力,坚持国有品牌。他的初心,正击中了平民消费者的需求。
情怀营销当道的时代,从《华为好望—西游篇》,到灾难中的国有品牌鸿星尔克,以及重塑阳光自律的《披荆斩棘的哥哥》,直至央视的中秋晚会,无一不是在传递情怀。创造情怀,守住情怀,坚持做有温度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