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五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治太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确定的近期(2012年)目标。作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太湖治理是当代江苏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太湖治理取得四个成效
太湖流域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2007年的62.3下降到2012年的56.5,由中度富营养状态进入轻度富营养状态。2012年,太湖水质总体为Ⅳ类(注:环保部规定,总氮改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三项考核指标分别较2007年下降17.8%、75.8%、37.6%,总氮较2007年下降22.4%。河网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得到改善,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消除劣Ⅴ类,较2007年减少9条;全面完成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任务。
“两个确保”任务得到全面落实。过去五年,是太湖连续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的五年。对自来水厂实施原水至出厂水全流程、高频次水质监控,保障了供水安全、连续、优质,实现出厂水全面达到国家最新卫生标准。逐步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基本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达100%,进村入户率超过95%。建成饮用水水源监测预警体系,对水质实行24小时监控。饮用水保障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蓝藻发生强度逐年减弱,没有发生大面积湖泛。
流域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太湖治理带来的环境变化感受愈发强烈。苏南五市及流域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6个市、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占全国40%,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现在太湖两岸绿树成荫,一步一景,成了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治太与流域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流域各地将太湖治理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倒逼经济转型,提升发展质量,着力破解环境资源束缚,逐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的双赢格局。流域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为治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年来,全社会共投资约700多亿元,支持了30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
二、太湖治理的重要举措
五年来,太湖治理初见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标本兼治、创新驱动,并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治太举措。
严守饮用水安全底线。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构筑了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屏障:水源地保护。全面开展水源地周边围网养殖拆除、生态清淤、生态防护林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第二道屏障:备用水源地和区域供水联网建设。流域17个县以上城市已有15个建成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全面实现区域联网安全供水。第三道屏障:自来水预处理。督促自来水厂增加预处理工艺,有效应对原水可能出现的水质波动对制水后续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四道屏障:自来水深度处理。流域已有13座自来水厂实现深度处理,总规模达450万立方米/日,处理工艺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构建安全度夏防线。省政府每年4月上旬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控措施。监测预警,严密防范。初步形成了“天地一体、水陆联动”的监测监控体系,实行卫星遥测、自动监测、人工巡测相结合,24小时严密监控太湖水质和蓝藻变化情况。清淤捞藻,减少内源。对重点湖区实施生态清淤近2800万方。累计打捞蓝藻420万吨,建成9座固定式藻水分离站,试点移动式藻水分离船,形成日处理藻浆能力1.2万吨。湖泛防控,确保安全。开展应急清淤,消除底泥污染。实施曝气充氧,增加湖体溶解氧,提高水体自身恢复能力。采取围挡措施,以便打捞和处置。适时开展人工降雨,有效降低湖泛发生几率。调水引流,增加容量。按照“以动制静、以清释浊、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思路,全力实施“引江济太”,最大限度保持太湖生态水位。五年累计调水120亿立方,其中,入湖近60亿立方,有效抑制了蓝藻生长。
贯穿结构调整主线。流域各地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区位优势,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流域三次产业比重日趋合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装备制造等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并组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为工作着力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成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工程100多个,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新增绿色基地面积50多万亩,环湖沿河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辐射面积20多万亩。
亮出综合治理红线。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必须实施源头治理,全力开展控源截污。工业点源出重拳。截至2011年底,累计关闭化工企业4100余家,关停印染、电镀、造纸等重污染及不能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审核企业约3000家。农业面源治重点。累计取缔、关停和迁移畜禽养殖场1800多处,整治大中型规模畜禽养殖场近700处,改造圈舍面积30万平方米,拆除网围养殖面积36.1万亩。化学农药、氮肥施用量比2007年分别降低20.2%和15.2%。治污设施全覆盖。2007年以后,太湖流域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规模超过了2007年之前的总和。累计改造16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处理厂229座,日处理污水643万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累计新建污水收集主管网1.4万公里。流域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运转处理“三个全覆盖”。生态修复见成效。建成生态拦截系统300多万米,控制性种养水生植物面积8.7万亩,植树造林41.26万亩,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约7万亩。建成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7个省级湿地公园。 保持铁腕治污高压线。坚持铁腕治污,以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强力推进太湖治理。落实治污责任。明确流域各地是太湖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每年初,省政府与太湖流域五市、省有关部门签定治太目标责任书,强化定性和定量考核。提高环境门槛。修订并实施《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实施最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出台严于国家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江苏地方标准,倒逼企业减排和地区结构调整。严格监督检查。省人大专门听取太湖治理工作汇报。省政府分管领导每年安排多次暗访和飞行检查,现场指导或交办环境问题。省政协组织委员视察治太工作。省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开展执法检查、项目审计等工作,促进了责任落实。
三、坚定不移推进太湖治理工作
太湖治理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检验江苏科学发展的试金石。当前,太湖治理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治太工作面临的形势。
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的任务依然繁重。江苏人口多、土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尤其是在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相当艰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负荷依然较大。总氮作为湖体水质特殊的单独评价参考指标,目前,仍然劣于Ⅴ类。湖体藻型生境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旦遇到适宜条件,太湖仍有可能出现较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发生湖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旧是“短板”,生活污染单靠工程措施难以奏效,部分已建成治污设施尚未发挥最大环境效益,日常运行和管护机制亟需进一步建立,部分已出台的环境经济政策仍需加大落实力度,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有益于生态节约的消费方式还需进一步引导。思想稍有松懈,治太工作还可能出现反复。
未来五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始终将太湖治理作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主动融入流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深入实施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突出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举、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并重,不断促进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恢复。为到2020年太湖流域水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把太湖生态保护与建设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
首先,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经济建设,关键是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太湖水污染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的。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优化流域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向“高、优、轻、强”转变。其次,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改变政绩考核导向。走出“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误区,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再次,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弘扬生态文明道德。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树立节约资源就是最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治太理念渗透到各级干部的思想中去,将生态文明道德融入到人民群众的血液之中。最后,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社会建设,关键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主要责任,太湖治理则是流域最大的生态民生。要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发挥村民自治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保障群众公平享有环境权益,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太湖治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实施以下六项工程:
优质饮用水工程。加强监测预警、调水引流、清淤捞藻(草)、湖泛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到2013年底,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确保群众喝上安全、稳定、优质的放心水,实现安全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之后,将此目标逐步扩大到全太湖流域。
氮磷等污染控制工程。加强对影响湖体富营养化的总氮、总磷等污染来源分析和基础研究,对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明确总氮、总磷控制目标和削减方案,分解落实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监测及控制工作,切实减少氮磷等污染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制订不同产业的禁止、限制和鼓励发展目录,促进流域产业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进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继续加强化工、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整治。
环湖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和太湖西部等湖泛易发区生态清淤,定期疏浚流域骨干河网。加快清水引流工程建设,争取到2015年完成新沟河项目。推进太湖西岸等生态湿地建设和恢复,增强水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到2018年,环太湖绿廊初步成型,绿色生态屏障更见成效。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深化“河长制”,全面推进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15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为重要载体,实行“一河一策”、“逐条治理”政策,进一步改善河湖水质,切实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公众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流域水环境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结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树立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其积极参与太湖治理。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联系,广泛开展治太体验活动,扩大治太影响力。
(作者系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戴群英
一、太湖治理取得四个成效
太湖流域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2007年的62.3下降到2012年的56.5,由中度富营养状态进入轻度富营养状态。2012年,太湖水质总体为Ⅳ类(注:环保部规定,总氮改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三项考核指标分别较2007年下降17.8%、75.8%、37.6%,总氮较2007年下降22.4%。河网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得到改善,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消除劣Ⅴ类,较2007年减少9条;全面完成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任务。
“两个确保”任务得到全面落实。过去五年,是太湖连续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的五年。对自来水厂实施原水至出厂水全流程、高频次水质监控,保障了供水安全、连续、优质,实现出厂水全面达到国家最新卫生标准。逐步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基本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达100%,进村入户率超过95%。建成饮用水水源监测预警体系,对水质实行24小时监控。饮用水保障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蓝藻发生强度逐年减弱,没有发生大面积湖泛。
流域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太湖治理带来的环境变化感受愈发强烈。苏南五市及流域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6个市、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占全国40%,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现在太湖两岸绿树成荫,一步一景,成了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治太与流域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流域各地将太湖治理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倒逼经济转型,提升发展质量,着力破解环境资源束缚,逐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的双赢格局。流域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为治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年来,全社会共投资约700多亿元,支持了30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
二、太湖治理的重要举措
五年来,太湖治理初见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标本兼治、创新驱动,并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治太举措。
严守饮用水安全底线。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构筑了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屏障:水源地保护。全面开展水源地周边围网养殖拆除、生态清淤、生态防护林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第二道屏障:备用水源地和区域供水联网建设。流域17个县以上城市已有15个建成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全面实现区域联网安全供水。第三道屏障:自来水预处理。督促自来水厂增加预处理工艺,有效应对原水可能出现的水质波动对制水后续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四道屏障:自来水深度处理。流域已有13座自来水厂实现深度处理,总规模达450万立方米/日,处理工艺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构建安全度夏防线。省政府每年4月上旬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控措施。监测预警,严密防范。初步形成了“天地一体、水陆联动”的监测监控体系,实行卫星遥测、自动监测、人工巡测相结合,24小时严密监控太湖水质和蓝藻变化情况。清淤捞藻,减少内源。对重点湖区实施生态清淤近2800万方。累计打捞蓝藻420万吨,建成9座固定式藻水分离站,试点移动式藻水分离船,形成日处理藻浆能力1.2万吨。湖泛防控,确保安全。开展应急清淤,消除底泥污染。实施曝气充氧,增加湖体溶解氧,提高水体自身恢复能力。采取围挡措施,以便打捞和处置。适时开展人工降雨,有效降低湖泛发生几率。调水引流,增加容量。按照“以动制静、以清释浊、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思路,全力实施“引江济太”,最大限度保持太湖生态水位。五年累计调水120亿立方,其中,入湖近60亿立方,有效抑制了蓝藻生长。
贯穿结构调整主线。流域各地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区位优势,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流域三次产业比重日趋合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装备制造等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并组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为工作着力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成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工程100多个,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新增绿色基地面积50多万亩,环湖沿河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辐射面积20多万亩。
亮出综合治理红线。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必须实施源头治理,全力开展控源截污。工业点源出重拳。截至2011年底,累计关闭化工企业4100余家,关停印染、电镀、造纸等重污染及不能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审核企业约3000家。农业面源治重点。累计取缔、关停和迁移畜禽养殖场1800多处,整治大中型规模畜禽养殖场近700处,改造圈舍面积30万平方米,拆除网围养殖面积36.1万亩。化学农药、氮肥施用量比2007年分别降低20.2%和15.2%。治污设施全覆盖。2007年以后,太湖流域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规模超过了2007年之前的总和。累计改造16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处理厂229座,日处理污水643万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累计新建污水收集主管网1.4万公里。流域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运转处理“三个全覆盖”。生态修复见成效。建成生态拦截系统300多万米,控制性种养水生植物面积8.7万亩,植树造林41.26万亩,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约7万亩。建成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7个省级湿地公园。 保持铁腕治污高压线。坚持铁腕治污,以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强力推进太湖治理。落实治污责任。明确流域各地是太湖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每年初,省政府与太湖流域五市、省有关部门签定治太目标责任书,强化定性和定量考核。提高环境门槛。修订并实施《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实施最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出台严于国家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江苏地方标准,倒逼企业减排和地区结构调整。严格监督检查。省人大专门听取太湖治理工作汇报。省政府分管领导每年安排多次暗访和飞行检查,现场指导或交办环境问题。省政协组织委员视察治太工作。省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开展执法检查、项目审计等工作,促进了责任落实。
三、坚定不移推进太湖治理工作
太湖治理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检验江苏科学发展的试金石。当前,太湖治理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治太工作面临的形势。
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的任务依然繁重。江苏人口多、土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尤其是在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相当艰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负荷依然较大。总氮作为湖体水质特殊的单独评价参考指标,目前,仍然劣于Ⅴ类。湖体藻型生境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旦遇到适宜条件,太湖仍有可能出现较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发生湖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旧是“短板”,生活污染单靠工程措施难以奏效,部分已建成治污设施尚未发挥最大环境效益,日常运行和管护机制亟需进一步建立,部分已出台的环境经济政策仍需加大落实力度,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有益于生态节约的消费方式还需进一步引导。思想稍有松懈,治太工作还可能出现反复。
未来五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始终将太湖治理作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主动融入流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深入实施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突出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举、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并重,不断促进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恢复。为到2020年太湖流域水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把太湖生态保护与建设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
首先,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经济建设,关键是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太湖水污染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的。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优化流域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向“高、优、轻、强”转变。其次,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改变政绩考核导向。走出“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误区,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再次,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弘扬生态文明道德。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树立节约资源就是最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治太理念渗透到各级干部的思想中去,将生态文明道德融入到人民群众的血液之中。最后,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社会建设,关键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主要责任,太湖治理则是流域最大的生态民生。要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发挥村民自治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保障群众公平享有环境权益,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太湖治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实施以下六项工程:
优质饮用水工程。加强监测预警、调水引流、清淤捞藻(草)、湖泛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到2013年底,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确保群众喝上安全、稳定、优质的放心水,实现安全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之后,将此目标逐步扩大到全太湖流域。
氮磷等污染控制工程。加强对影响湖体富营养化的总氮、总磷等污染来源分析和基础研究,对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明确总氮、总磷控制目标和削减方案,分解落实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监测及控制工作,切实减少氮磷等污染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制订不同产业的禁止、限制和鼓励发展目录,促进流域产业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进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继续加强化工、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整治。
环湖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和太湖西部等湖泛易发区生态清淤,定期疏浚流域骨干河网。加快清水引流工程建设,争取到2015年完成新沟河项目。推进太湖西岸等生态湿地建设和恢复,增强水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到2018年,环太湖绿廊初步成型,绿色生态屏障更见成效。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深化“河长制”,全面推进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15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为重要载体,实行“一河一策”、“逐条治理”政策,进一步改善河湖水质,切实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公众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流域水环境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结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树立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其积极参与太湖治理。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联系,广泛开展治太体验活动,扩大治太影响力。
(作者系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