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客观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路,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内改革的深化,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产生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认识问题。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价值。
1.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的价值。思想道德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价值,首先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思想道德发展不是外部强加给人的主观要求,思想道德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的内在的客观需要。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系统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才能增强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正确意识,增强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力,推动人们终身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思想道德的可持续发展。
1.2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共同发展要求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自觉坚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习动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满足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只有既注重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着力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又注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充分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价值。
1.3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而且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体。社会发展需要归根到底反映了个人发展需要,但它不只是反映了个人的发展需要,而是反映了社会成员的共同的整体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源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又高于个人的发展需要,它是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价值的根本体现。
2、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推动和挑战。
2.1 经济全球化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有效性之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
2.1.1 经济全球化要求培养当代大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服务,其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要求等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这集中表现为要培养以下几种思想道德观念:其一,开放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开放观念是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基础。其二,全球观念。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化理论的教育,使大学生具有面向经济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观念。其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2.1.2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为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提供了更多机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思想道德和文化遗产,丰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有利于借鉴国外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借鉴这些理论,促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相结合,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科学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2.2 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2.1 全球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激烈和复杂化。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中心部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使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变得更加直接,以往那种激烈对抗的冷战气氛,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形式的交往与活动所掩盖,意识形态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西方国家通过“西化”、“分化”的方式,加强对我国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渗透,导致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背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使我们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2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加入WTO以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将使我国迅速进入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网络化以其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超越时空性等特点,给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了信息海洋,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都会渗透到网络社会并影响广大网民,特别是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更直接、更深刻。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主流意识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在网络领域淡化;其二,教育者权威性的主导作用在网络领域的弱化;其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网络领域的消解。
2.2.3 现代文化与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介众多,传播手段发达而且传播速度快,其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校也不能例外。许多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大众传媒的反复强化,受西方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利益观的影响,对所追求的利益缺乏清醒的认识,忽视了道德的约束以及理性的存在,进而导致个体独立的判断能力趋于衰退和批判否定的能力弱化,进而达到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削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全球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选择。
3.1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
3.1.1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 的重要基地,是人类灵魂塑造的地方和社会精神文化传播的灯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为大学生和整个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不断为人的精神生活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在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3.1.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挖掘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潜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更具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价值本身就是以“个人价值”为基础和目的的,个性的发展与自由是社会价值的本质特征。社会价值把关心和不断满足人的正当利益需要作为其本质方针和当然之责,提出尊重个人价值,实质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尊重个性自由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潜能,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求健康成长,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相融,促进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更好地实现的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只有充分挖掘其个体价值,在个人关系领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才不会把其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促进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渴望。
3.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高校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为重点,必须顺应社会环境动态变化的现实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将明确的目标作为主线,来统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2.1 充分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两课”是集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但从“两课”教育的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品德规范存在着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充分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就是要明确“两课”教学的应有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保持“两课”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两课”教学内容稳定性的要求来自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两课”教学内容,也就必须保持稳定。“两课”教学涉及内容多,如何使这些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是“两课”教师长期探索的课题。“两课”改革只有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切实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
3.2.2 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重视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之间道德伦常调节的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作为一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在于其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3.3 在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3.1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规范品行情操的评估、监督和约束,没有对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压力投以足够的关注和关怀。新的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现实和发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服务团结学生,以关爱凝聚学生,使学生成为思想教育的“局内人”,创造情感互动、交流的环境,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要引导大学生摆脱低层次困惑,树立为社会、为国家、为未来成长的信念。
3.3.2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很大程度是由教育内容的新颖性、教育过程的平等性、教育形式的互动性决定的。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规律。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种新的手段。网络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使教育形式由简单走向丰富,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现时空趋向超时空,由静态灌输走向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开启师生全面交流的生动课堂局面。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各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达到通过改变行为而改善习惯,转变状态而端正心态,提高素质而促进思想的效果。
3.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动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无论是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上,还是在学识学风上,教师都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只有成为理论家,才有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家。同时,只有在广博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观念,确定创新思路。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全球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形成多棱角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始终处在时代的前沿,使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动性,成为有真才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内改革的深化,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产生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认识问题。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价值。
1.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的价值。思想道德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价值,首先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思想道德发展不是外部强加给人的主观要求,思想道德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发展的内在的客观需要。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系统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才能增强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正确意识,增强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力,推动人们终身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思想道德的可持续发展。
1.2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共同发展要求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自觉坚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习动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满足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只有既注重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着力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又注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充分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价值。
1.3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而且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体。社会发展需要归根到底反映了个人发展需要,但它不只是反映了个人的发展需要,而是反映了社会成员的共同的整体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源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又高于个人的发展需要,它是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价值的根本体现。
2、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推动和挑战。
2.1 经济全球化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有效性之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
2.1.1 经济全球化要求培养当代大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服务,其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要求等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这集中表现为要培养以下几种思想道德观念:其一,开放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开放观念是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基础。其二,全球观念。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化理论的教育,使大学生具有面向经济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观念。其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2.1.2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为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提供了更多机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思想道德和文化遗产,丰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有利于借鉴国外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借鉴这些理论,促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相结合,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科学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2.2 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2.1 全球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激烈和复杂化。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中心部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使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变得更加直接,以往那种激烈对抗的冷战气氛,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形式的交往与活动所掩盖,意识形态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西方国家通过“西化”、“分化”的方式,加强对我国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渗透,导致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背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使我们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2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加入WTO以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将使我国迅速进入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网络化以其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超越时空性等特点,给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了信息海洋,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都会渗透到网络社会并影响广大网民,特别是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更直接、更深刻。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主流意识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在网络领域淡化;其二,教育者权威性的主导作用在网络领域的弱化;其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网络领域的消解。
2.2.3 现代文化与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介众多,传播手段发达而且传播速度快,其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校也不能例外。许多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大众传媒的反复强化,受西方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利益观的影响,对所追求的利益缺乏清醒的认识,忽视了道德的约束以及理性的存在,进而导致个体独立的判断能力趋于衰退和批判否定的能力弱化,进而达到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削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全球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选择。
3.1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
3.1.1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 的重要基地,是人类灵魂塑造的地方和社会精神文化传播的灯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为大学生和整个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不断为人的精神生活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在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3.1.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挖掘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潜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更具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价值本身就是以“个人价值”为基础和目的的,个性的发展与自由是社会价值的本质特征。社会价值把关心和不断满足人的正当利益需要作为其本质方针和当然之责,提出尊重个人价值,实质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尊重个性自由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潜能,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求健康成长,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相融,促进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更好地实现的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只有充分挖掘其个体价值,在个人关系领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才不会把其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促进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渴望。
3.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高校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为重点,必须顺应社会环境动态变化的现实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将明确的目标作为主线,来统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2.1 充分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两课”是集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但从“两课”教育的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品德规范存在着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充分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就是要明确“两课”教学的应有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保持“两课”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两课”教学内容稳定性的要求来自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两课”教学内容,也就必须保持稳定。“两课”教学涉及内容多,如何使这些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是“两课”教师长期探索的课题。“两课”改革只有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切实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
3.2.2 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重视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之间道德伦常调节的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作为一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在于其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3.3 在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3.1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规范品行情操的评估、监督和约束,没有对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压力投以足够的关注和关怀。新的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现实和发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服务团结学生,以关爱凝聚学生,使学生成为思想教育的“局内人”,创造情感互动、交流的环境,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要引导大学生摆脱低层次困惑,树立为社会、为国家、为未来成长的信念。
3.3.2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很大程度是由教育内容的新颖性、教育过程的平等性、教育形式的互动性决定的。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规律。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种新的手段。网络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使教育形式由简单走向丰富,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现时空趋向超时空,由静态灌输走向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开启师生全面交流的生动课堂局面。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各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达到通过改变行为而改善习惯,转变状态而端正心态,提高素质而促进思想的效果。
3.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动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无论是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上,还是在学识学风上,教师都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只有成为理论家,才有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家。同时,只有在广博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观念,确定创新思路。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全球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形成多棱角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始终处在时代的前沿,使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动性,成为有真才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