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已逐渐成为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大学生是这个创新创业时代的主力军,时代呼唤大学生创新创业,许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希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掌握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创业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就成了题中之义。本文以《创业基础》课程为例,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创业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实现课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创业基础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配备,设施建设和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大力量,许多大学生也积极主动投身到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初见成效。但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个人的要求不仅是具备创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素养。如果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点本身,还要结合知识点深入挖掘素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换句话说说,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拿专业课去加上思政,而是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构建起一个同向同行,相互连接的思政教育的格局和体系。
2.《创业基础》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必须是个德才兼备的创业者。大学生是未来创业的主力军,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我们来到一个路口举棋不定的时候,三观恰恰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有了正确的三观,我们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你是因为十分热爱而去创造,当你的创造足够有价值,事业也就来了,而为了消磨时光,或为了发家致富的人,虽然也想创新创业,但往往是三分钟热度,遇挫就一蹶不振,自然也不会创业成功。在过去的专业课中,思政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是互不相干的,思想政治教育远离专业实际,而专业技能教育又缺少对思想素质的培养,这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部分学生道德素质较低的状况。课程思政能很好的将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3.课程思政融入《创业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实施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來,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创业基础》课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系统的设计,充分挖掘各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3.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还应重视思政目标的确立。《创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目标如下: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创业伦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3.2教学内容
结合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将以下几个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即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仁爱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爱国主义教育容易失之于宽泛,因此,因结合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实际事例来讲解。在创业、创业精神和职业发展模块中,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比如,提供无息贷款等。通过对这些国家鼓励创业政策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关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可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讲到创业者时,我们可以结合创新精神,例举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的案例,他在上个世纪首先提出了 “质量就是生命”的概念,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家电行业的质量水平,使我们国家家电行业逐步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到今天海尔还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张瑞敏也成为了大家非常佩服的企业家。如果不谈创新,我们国家的创业就会陷入低水平的重复,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创业者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3)团队协作意识
在创业团队模块,要融入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以新东方和疯狂英语两家企业做对比,这两家企业都是在做英语培训行业,新东方创业的时间点还晚于疯狂英语,但是最后新东方成为中国英语培训行业的老大,疯狂英语一直都处在那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新东方是一个团队创业的代表,俞敏洪,王强,徐小平被喻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以此案例告诉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就让学生分好小组,每组4-6人,共同完成某一项创业任务,比如:小组合作撰写创业计划书,制作路演PPT,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都是很好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实践。
(4)仁爱精神
仁爱之心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慈爱和关怀。在创业机会模块,引入社会真实案例,华裔女孩Jane Chen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每年全球出生的2000万早产儿中,接近400万活不过第一个月就死去了,特别是在那些贫穷地区。他们大部分是失去体温而死,因为当地没有那2万美元的昂贵保暖箱。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亲眼所见的一切,Jane决定要改变这一切。Jane那时还在斯坦福大学读书,在一个课程作业里,教授要求他们设计一个产品,Jane看到了机会。她和她的团队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研发出一款价格低廉的保温箱,即使贫穷的国家也能用得起。虽然她的这项发明无法使她成为亿万富翁,但却帮助贫困家庭拯救了数十万幼儿。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痛点,并发现有价值的创业机会。 (5)责任担当意识
在新创办企业模块,引导学生思考创业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创办企业?可能学生会有如下一些答案,比如,想多挣钱让自己和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比如,不想当一辈子打工仔,想要自己当老板自己说了算等等。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业的意义有很多,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财富自由,但这绝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然后,引入国产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向河南灾区捐赠5000万元物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创业帮助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是一种要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3.3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我校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依托在线开放共享课程《创业基础》慕课课程展开。在线学习任务包括课堂讨论题、课间提问、随堂测试、单元检测等。线上学习主要是讲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由于线上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对于复杂难懂的内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弄明白为止。线下教学,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再结合社会热点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思考。
3.4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主要采取平时考核+结业考核相结合的评分方式来进行考核,具体方式如下:
(1)中国大学生 MOOC 平台线上学习,学生要完成线上讨论,单元测验,期末结业考试,根据结课成绩核定,占 50%。
(2)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主要是根据具体章节设置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评等小形式,占 20%。
(3)结业考核。分组完成商业计划书,参加路演。占 30%。此处在考察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主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等。
4.总结
《创业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要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充分挖掘各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蒲白翎,章鋆.“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宴会设计与管理”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4):96-100.
[2]夏妍艳.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112-116.
[3]曾敏.《創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J].教学思考,2021(9):267-268.
[4]彭景.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与实践——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2):75-79.
作者简介:刘娜,女,1986.9,汉族,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本文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类课题校级培育项目”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1mypy21)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创业基础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配备,设施建设和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大力量,许多大学生也积极主动投身到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初见成效。但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个人的要求不仅是具备创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素养。如果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点本身,还要结合知识点深入挖掘素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换句话说说,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拿专业课去加上思政,而是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构建起一个同向同行,相互连接的思政教育的格局和体系。
2.《创业基础》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必须是个德才兼备的创业者。大学生是未来创业的主力军,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我们来到一个路口举棋不定的时候,三观恰恰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有了正确的三观,我们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你是因为十分热爱而去创造,当你的创造足够有价值,事业也就来了,而为了消磨时光,或为了发家致富的人,虽然也想创新创业,但往往是三分钟热度,遇挫就一蹶不振,自然也不会创业成功。在过去的专业课中,思政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是互不相干的,思想政治教育远离专业实际,而专业技能教育又缺少对思想素质的培养,这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部分学生道德素质较低的状况。课程思政能很好的将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3.课程思政融入《创业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实施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來,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创业基础》课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系统的设计,充分挖掘各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3.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和能力目标,还应重视思政目标的确立。《创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目标如下: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进取意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创业伦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3.2教学内容
结合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将以下几个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即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仁爱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爱国主义教育容易失之于宽泛,因此,因结合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实际事例来讲解。在创业、创业精神和职业发展模块中,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比如,提供无息贷款等。通过对这些国家鼓励创业政策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关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可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讲到创业者时,我们可以结合创新精神,例举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的案例,他在上个世纪首先提出了 “质量就是生命”的概念,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家电行业的质量水平,使我们国家家电行业逐步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到今天海尔还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张瑞敏也成为了大家非常佩服的企业家。如果不谈创新,我们国家的创业就会陷入低水平的重复,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创业者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3)团队协作意识
在创业团队模块,要融入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以新东方和疯狂英语两家企业做对比,这两家企业都是在做英语培训行业,新东方创业的时间点还晚于疯狂英语,但是最后新东方成为中国英语培训行业的老大,疯狂英语一直都处在那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新东方是一个团队创业的代表,俞敏洪,王强,徐小平被喻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以此案例告诉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就让学生分好小组,每组4-6人,共同完成某一项创业任务,比如:小组合作撰写创业计划书,制作路演PPT,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都是很好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实践。
(4)仁爱精神
仁爱之心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慈爱和关怀。在创业机会模块,引入社会真实案例,华裔女孩Jane Chen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每年全球出生的2000万早产儿中,接近400万活不过第一个月就死去了,特别是在那些贫穷地区。他们大部分是失去体温而死,因为当地没有那2万美元的昂贵保暖箱。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亲眼所见的一切,Jane决定要改变这一切。Jane那时还在斯坦福大学读书,在一个课程作业里,教授要求他们设计一个产品,Jane看到了机会。她和她的团队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研发出一款价格低廉的保温箱,即使贫穷的国家也能用得起。虽然她的这项发明无法使她成为亿万富翁,但却帮助贫困家庭拯救了数十万幼儿。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痛点,并发现有价值的创业机会。 (5)责任担当意识
在新创办企业模块,引导学生思考创业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创办企业?可能学生会有如下一些答案,比如,想多挣钱让自己和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比如,不想当一辈子打工仔,想要自己当老板自己说了算等等。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业的意义有很多,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财富自由,但这绝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然后,引入国产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向河南灾区捐赠5000万元物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创业帮助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是一种要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3.3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我校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依托在线开放共享课程《创业基础》慕课课程展开。在线学习任务包括课堂讨论题、课间提问、随堂测试、单元检测等。线上学习主要是讲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由于线上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对于复杂难懂的内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弄明白为止。线下教学,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再结合社会热点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思考。
3.4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主要采取平时考核+结业考核相结合的评分方式来进行考核,具体方式如下:
(1)中国大学生 MOOC 平台线上学习,学生要完成线上讨论,单元测验,期末结业考试,根据结课成绩核定,占 50%。
(2)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主要是根据具体章节设置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评等小形式,占 20%。
(3)结业考核。分组完成商业计划书,参加路演。占 30%。此处在考察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主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等。
4.总结
《创业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要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充分挖掘各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蒲白翎,章鋆.“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宴会设计与管理”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4):96-100.
[2]夏妍艳.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112-116.
[3]曾敏.《創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J].教学思考,2021(9):267-268.
[4]彭景.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与实践——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2):75-79.
作者简介:刘娜,女,1986.9,汉族,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本文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类课题校级培育项目”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1mypy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