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拿》是毕飞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原著小说承载了深厚的人性价值和情感诉求,由康洪雷执导的电视剧版已于2013年播出,而婁烨导演的电影版也于2014年12月28日上映。从影视双版呈现出的效果看,电视剧处理得细腻又浪漫,而电影刻画出了血性与残酷的一面。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净的盲人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虽然很艰难,但每个人都保留有最柔软最善良的那部分。而电影版则呈现给观众一场隐藏在黑暗中惊心动魄的欲望纠葛,残酷的隐忍背后是压抑的情感体验。笔者着重从叙事视角和人物群像两方面入手,探讨影视双版《推拿》呈现出的不同主题色彩。
关键词:《推拿》;主题呈现;叙事视角;人物群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76-03
由康洪雷导演的电视剧《推拿》是国内首部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电视剧,从2013年开播起就反响热烈,2014年,由第六代导演娄烨执导的《推拿》电影版于柏林电影节首次公映,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并夺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摄影奖)。在同年11月底的台湾金马奖上更是一举夺得了最佳剧情片,最佳摄影等六项大奖。由此可见,《推拿》影视双版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电视剧版的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主题表现也比电影版多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电影版弱化了人性,突出了人物的欲望与情绪的迸发,主题也随之变为一种极端的残酷。
一、主题呈现:“尊严”与“情感”
电视剧版《推拿》相对于原著最大的改动,便是将叙事主角王大夫换成了沙复明,剧中的主要戏剧冲突也由个体变成了家庭之间的矛盾。而电影版,在做到了同原著一样的碎片化叙事之外,在王大夫和沙复明两条主要的线索流向中穿插讲述每一个个体,篇幅不多,仅仅表达每一个人压抑在心中的欲望与情感,或以泪诉诸,或以血诉诸,呈现出的是推拿中心几个重要个体各自内心情绪的涌动。因此,电视剧版和电影版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故事情节的取舍方面。
原著小说的核心精神是为了呈现出盲人群体的基本生活特征,通过各自对于情感、对于生存的追求表达他们同普通人一样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出他们作为弱势群体最基本的尊严。因此,电视剧版做到了忠实于原著,将基本人物铺展的较为详尽,盲人的生存状态也借此呈现出来,而“健全人”角色的增加使得故事情节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而关注的焦点也从盲人及其尊严问题上转移到了另一个层次——“人类的尊严”。
而电影版虽然采用了与原著小说相同的碎片化叙事,但在处理过程中为了便于故事的连贯性还是让叙事呈现出线性的特征,导致很多人物场景无法完全展开,只能一笔带过,这也是电影版因为局限于时间原因而无法做到与电视剧版相同的审美高度,许多人物只能删,不能增,因此,传达出的主题也就发生了较大的偏差,不同于电视剧版的“尊严”表现,人性的光芒完全被人物的情感和欲望所掩盖,整部影片弥漫的都是浓烈的荷尔蒙气息。
简单地说,通过小说,我们初步窥探到了盲人的心理世界,通过电视剧,我们触碰到了盲人在以健全人为主的社会中那小心翼翼的尊严,而通过电影,观众已经完全深入到了盲人群体中,同他们一起感受着人类情感的复杂和苦楚。可以说,情节的选取导致了主题呈现的不同,主题呈现的反差又必然导致了叙事视角和人物群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叙事视角:“平视”与“融合”
小说《推拿》塑造的是没有视角的盲人,但是要用以视听方式尤其是以画面为主导的影视作品呈现时,如何使用视角,便从根本上决定了观众能否通过视觉及听觉传达精确地体悟到盲人群体的世界。
电视剧版《推拿》突破了以往电视剧中以家庭为主要核心的传统叙事模式,建构了一种从“健全—残疾—健全”的成长方式,从而更好地展现盲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样貌。在电视剧中,“光感”这一重要的概念贯穿始终,也成为盲人自信心的来源和尊严建立的基石。光赋予健全人以感知色彩的能力,色彩又赋予健全人五彩斑斓的美景,从而在根本上导致了两个群体在世界观上前进的可能。健全人在认知事物时只需要看和听,而盲人在缺少光的世界里,只能依靠触摸和想象来感知。电视剧《推拿》就是以这样的平视视角为切入点,带领我们进入另外一个群体的生活。
这个群体的生活与我们时而接近、时而远离,但就是在这样的若即若离中,建立了健全人通往盲人世界的阶梯,主要表现为:电视剧中的盲人全部是健全人扮演的,他们只是对盲人的行为、动作进行了模仿,而在处理不同的盲人形象时又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拍摄,比如在拍摄全盲的王大夫、曲芒来时,采用的是旁观视角;在表现后天失明的金嫣时,则采用镜头模糊的主观视角,增强观众视觉上的代入感,作为观众,完全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群体的生活,而他们,与我们生来平等,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亲近感增进了观众对于盲人群体的关注和了解,也使得剧作情感更加细腻。
电影版的《推拿》对于盲人叙事视角的表现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融合”二字。直接抛弃平视视角,企图使观众成为盲人中的一员,用客观的第三人称结合旁白来直视盲人是怎样生活的,同时穿插盲人视角,让观众透过盲人的眼睛感知世界。在娄烨的镜头下,观众似乎跟电影中的人物一样生活在推拿中心里,跟他们一起去品味生活带来的艰难与波折,观众不再是以一个健全人的想法去思考,而是从“残缺”的角度去体验盲人推拿师的生存现状。并且因失明原因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生命体验,但不同的生命体验汇聚到最后所表达的不是尊严,也不是人性,而是盲人生活在健全人社会的夹缝中,压抑在心里无法释放的感情,呈现在视角上,是残酷的。影片通过一个视线模糊的闹钟开始,随后传来画外音:到处是黑暗的气味,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小马的眼睛和他的妈妈。在随后的故事开展中,主观视点和旁白的大量使用都营造出了一种窒息的感觉,跳切和手持摄影的使用更是让观众有了化视觉为听觉的感知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影片表达出的欲望色彩。电影版的叙事视角就在这样的层层递进中完成着“从无到有”的使命,将普通人与盲人融合起来,试图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结果却被冲上脑门的荷尔蒙反击的更为偏差,不平等的色彩显得更为浓重,跟电视剧版所呈现出的温情脉脉比,更多地是情感世界里的浮华与骄纵。 三、人物群像:“崇高”与“卑微”
电视剧版《推拿》塑造人物群像,更多地呈现出理想主义色彩,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给观众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也带来了心灵上的抚慰,减轻了残疾人这一群体本身的社会沉重感。王大夫的本分,小马的可爱,张一光的贫嘴,沙老板的聪敏,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健全人群体中,高唯的固执,张宗琪的圆滑,秋霞的泼辣,也都非常形象。电影版《推拿》呈现出的人物群像却卑微得可怜,每一个人物都在极力地挣扎,试图让观众能够直接面对人物的痛苦、感受他们的艰辛,从而体会到一份痛彻心扉的真实感。
1.沙复明。沙复明是推拿中心的老板,也是众多盲人的领头羊,在电视剧中,沙复明是一个才智双全的人,成熟,稳重,濮存昕的演绎也使这一主要角色呈现出敦厚、温和的气质,弱化了一个“老板”应有的精明。沙复明内心丰富,处事有分寸,做人有情商,虽然伴随有各种各样的波折,但他都能坚强地去面对,不逃避不软弱,平淡踏实地走着他悲凉又成功的人生,最后和崔云组建家庭也使他的心灵走向完满。
电影版中,沙复明是一个表面老实稳重,实则内心伤痕累累的人,第一个场景就是“相親失败”这样的戏份,在后续的叙事过程中,他的生存状况也是极其勉强的,他感受着身边人物情感的细枝末节,但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为此,他小心翼翼地对都红“伸出手”,自以为触碰到了美的边界,没想到碰了璧,而伴随着推拿中心其他人的生活轨迹慢慢向外延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已经很难维持平衡,于是,伴随着一口鲜血,这个辛辛苦苦构建的世界就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土崩瓦解了。
2.王大夫和小孔。小说原著对于王大夫在深圳的生活做了较多的铺垫,但这部分在电视剧中仅仅一笔带过,这样处理,使人物表现比例与角色的轻重相吻合,从而更好地铺展情感线索。作为一个传统的好人,他不会标榜不会说话,亏欠不得别人,生活可以欠他,他却永远没有那种能够预支生活的狡猾和精细,也正是这样一种不拐弯的性格,让王大夫被着力塑造为一个有自尊的男人。他在全剧中承担的是观众的道德倾向,每次看着他遇到问题嘴唇不自然的抖动,下撇的嘴角,不安的眼睛,观众自然不忍心看生活辜负他。因此,小孔自然就会被塑造为一个相对比较有性格,有主见的人,能在两人的情感中把握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样,王大夫才不至于完全失去地位。而在电影版中,王大夫依然是那个顾全大局的老好人,家里的长子,弟弟错误的承担者。小孔则沦为一个王大夫身边的附庸,她所能做的,只有追随王大夫,事事以王大夫为重。所以,王大夫和小孔在电视剧里表现的是一个盲人在一个家庭中的尊严如何保持与自我流失,情感如何争取并得到保障。而在电影中,则表现为隐藏在黑暗中的欲望如何得到发泄,自我的存在感如何在与对方的耳鬓厮磨中得以实现,二人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继续回到深圳打工,过着平平淡淡、现世安稳的日子。
3.金嫣和徐泰来。电视剧版与电影版中不约而同地将徐泰来的名字进行了改变,电视剧版改为“曲芒来”,电影版则改为“徐泰和”,而与之相对应的“金嫣”却没有丝毫的改动,由徐泰来到曲芒来,人物姓名的变化,增加了人物的悲凉感。电影版中仅仅将“来”改为“和”,所表露出的只是这一人物温和、怯懦的性格,弱化了温情的一面。另一方面,电视剧刻画了徐泰来的悲剧爱情,从而引出金嫣找寻爱人的情节,甚至用了“杜鹃啼血”来象征徐泰来爱情命运的悲壮。由此可见,金嫣和徐泰来两个人物形象完全维系于彼此心中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中。金嫣表面看起来不顾一切的强势追求,实则心中充满了不安全感,而站在爱情另一端的徐泰来总是一副优柔寡断的样子,爱情对他来讲,有,就抓住,没有,就孤独守候,至于对方是谁,他自己心中也没主意,正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爱情角力,才更能推动故事走向多元。
而在娄烨的电影版中,这一情感线索表现的开门见山,简单的对话“我爱你”和“我配不上你”直接交代了二人情感的悲剧状况,看似充满了戏剧性,实质上弱化了叙事效果,使金嫣的苦情不被观众所理解。金嫣的坚韧执着在电影版中完全不见了踪影,而不停地为爱情流泪也只能说明她对于爱情的无力,徐泰来更是一个自卑的“朽木头”,这样的形象塑造,加深了弱势群体在对待感情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不足,它撑起的不是温情,是懦弱,虽然二人最后也还是在一起了,但表现出的味道更多地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凑合。
4.小马。电视剧中的小马稚嫩、纯洁,没有过多的剧情张力。作为一个整日带着困惑的少年,他的人生难题是闭锁的心灵和抹不去的对母亲的情怀。他一直在黑暗中复原亲情,寻找依偎,他在沙复明身上寻求父爱,他对小孔的好感缘于小孔身上有“妈妈”的气息。而电影中的小马,则承担着全片的主要关注点,影片在小马一片朦胧的视角中展开,最后又在小马微弱的光感中结束,在推拿中心众多盲人中,他独来独往,少言寡语,但暗流涌动下的情感与欲望却最为炽热,最为强烈,因为他是后天变盲的,所以他依旧对外界抱有一定的期许,也许正是这份期许,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最后恢复了视力的人。电视剧中的小马是在一场车祸后恢复视力的,为此,电视剧特意安排了意大利歌剧《今夜无人入睡》的戏码予以庆祝,似乎在歌颂小马得以找回的生命力;电影中小马的视力则是在挨打后恢复的,在一番摇动虚晃的画面之后,镜头逐渐由暗变亮,接着,“半盲”的主观镜头接管了一切,作为电影中从头至尾最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盲人从小到大的概括,寄托了创作者对于弱势群体的美好期许,是一个生命最独特的表征。
除了沙复明、王大夫、小孔、金嫣、徐泰来、小马等主要人物,影视双版中亦塑造了众多的支线人物,这些人物都有其特殊的遭遇和人生轨迹,他们与主要人物相呼应,演绎了一出出人物群戏,对于气氛的渲染、情绪的推动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观赏性,比如风趣幽默的张一光、性格刚烈的高唯、正直善良的牛三勇、懦弱拘谨的悲情女人崔云、泼辣算计的精明妇女韩秋霞,还有一个存在感并不强烈却使人移不开视角的都红,性格温顺乖巧,内心倔强善良,纯洁青春是她最大的担保和财富。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呈现给观众一个盲人和健全人交织的小世界,值得所有人去深思、去观望、去敬仰。 四、结语:“浪漫”与“残酷”
小说《推拿》触碰的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无人区”,而电视剧和电影,用更直观的形式将这个“无人区”展现在观众面前。电视剧中,善恶二元对立主题清晰有序,最后是好人善有善报,坏人罪有应得,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从外在看,是在讲述盲人区别于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但其内核,探讨的还是众生平等下对生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相同的价值追求。通过电视剧,人们意识到他们跟普通人并无什么不同,那一切,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身上,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从散淡小说到影像故事,这种独特的韵味一直存在,所以,電视剧《推拿》寄托了与原作者毕飞宇相同的浪漫情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勇气之作。
电影版《推拿》的故事是碎片式的,不同于电视剧将盲人世界的健全人化,电影通过摇摆不定的虚晃镜头制造出盲人世界与健全人世界不同的不安定和无归宿感,试图让健全人体验盲人的异样感受。或许也是因为创作者本身的风格不同,才导致了两个版本不同的色彩。康洪雷导演擅长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社会,清晰又精准,过程或许会伴随波折,主题导向却总是向人们传达平等、坚守的积极信念;娄烨导演向来喜欢捕捉正常世界的不安定因素,总是带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深入到一个封闭的空间中。电影版情绪的爆发相较于电视剧里的浪漫主义,更多的趋向于残忍,小孔自裁、王大夫割肉、都红断手、沙复明吐血,这些都是人物在极端状态下对情绪的极端表现,满屏中景和特写下的血肉模糊,试图引发艺术真实下生活的痛感,结果却事与愿违,因为这些看似真实的背后,与原作的基本主题相背离了,过多的伤痛无法渲染命运的悲壮,也无法带领片中人物走向救赎,因此,最后得到真正温情的,不是众多盲人,只是小马——一个已经不是盲人的人。
参考文献:
[1] 毕飞宇.推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 张莉,毕飞宇.理解力比想象力更重要——对话《推拿》[J].当代作家评论,2009(2).
[3] 贺绍俊.盲人形象的正常性及其意义——读毕飞宇《推拿》[J].文艺争鸣,2008(12).
[4] 李星文.人性和兽性之间——《推拿》影视双版对比[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73d410102v7y8.html.
[5] 杨丽贞.盲人眼中的世界——《推拿》的叙事视角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6] 罗荣菊.谈《推拿》的电视剧改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
[7] 邹海波.黑暗之中绽放的美——论《推拿》中女盲人的形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8] 何妍.“盲人尊严”主题的丢失——电视剧改编下的《推拿》[J].戏剧之家,2014(9).
[9] 薛晗.彼此间的共舞——评电视剧《推拿》[J].当代电视,2014(1).
[10] 黄媛媛.摸着梦想前行——电视剧《推拿》审美特征评析[J].当代电视,2013(12).
[责任编辑:传馨]
关键词:《推拿》;主题呈现;叙事视角;人物群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76-03
由康洪雷导演的电视剧《推拿》是国内首部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电视剧,从2013年开播起就反响热烈,2014年,由第六代导演娄烨执导的《推拿》电影版于柏林电影节首次公映,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并夺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摄影奖)。在同年11月底的台湾金马奖上更是一举夺得了最佳剧情片,最佳摄影等六项大奖。由此可见,《推拿》影视双版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电视剧版的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主题表现也比电影版多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电影版弱化了人性,突出了人物的欲望与情绪的迸发,主题也随之变为一种极端的残酷。
一、主题呈现:“尊严”与“情感”
电视剧版《推拿》相对于原著最大的改动,便是将叙事主角王大夫换成了沙复明,剧中的主要戏剧冲突也由个体变成了家庭之间的矛盾。而电影版,在做到了同原著一样的碎片化叙事之外,在王大夫和沙复明两条主要的线索流向中穿插讲述每一个个体,篇幅不多,仅仅表达每一个人压抑在心中的欲望与情感,或以泪诉诸,或以血诉诸,呈现出的是推拿中心几个重要个体各自内心情绪的涌动。因此,电视剧版和电影版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故事情节的取舍方面。
原著小说的核心精神是为了呈现出盲人群体的基本生活特征,通过各自对于情感、对于生存的追求表达他们同普通人一样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出他们作为弱势群体最基本的尊严。因此,电视剧版做到了忠实于原著,将基本人物铺展的较为详尽,盲人的生存状态也借此呈现出来,而“健全人”角色的增加使得故事情节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而关注的焦点也从盲人及其尊严问题上转移到了另一个层次——“人类的尊严”。
而电影版虽然采用了与原著小说相同的碎片化叙事,但在处理过程中为了便于故事的连贯性还是让叙事呈现出线性的特征,导致很多人物场景无法完全展开,只能一笔带过,这也是电影版因为局限于时间原因而无法做到与电视剧版相同的审美高度,许多人物只能删,不能增,因此,传达出的主题也就发生了较大的偏差,不同于电视剧版的“尊严”表现,人性的光芒完全被人物的情感和欲望所掩盖,整部影片弥漫的都是浓烈的荷尔蒙气息。
简单地说,通过小说,我们初步窥探到了盲人的心理世界,通过电视剧,我们触碰到了盲人在以健全人为主的社会中那小心翼翼的尊严,而通过电影,观众已经完全深入到了盲人群体中,同他们一起感受着人类情感的复杂和苦楚。可以说,情节的选取导致了主题呈现的不同,主题呈现的反差又必然导致了叙事视角和人物群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叙事视角:“平视”与“融合”
小说《推拿》塑造的是没有视角的盲人,但是要用以视听方式尤其是以画面为主导的影视作品呈现时,如何使用视角,便从根本上决定了观众能否通过视觉及听觉传达精确地体悟到盲人群体的世界。
电视剧版《推拿》突破了以往电视剧中以家庭为主要核心的传统叙事模式,建构了一种从“健全—残疾—健全”的成长方式,从而更好地展现盲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样貌。在电视剧中,“光感”这一重要的概念贯穿始终,也成为盲人自信心的来源和尊严建立的基石。光赋予健全人以感知色彩的能力,色彩又赋予健全人五彩斑斓的美景,从而在根本上导致了两个群体在世界观上前进的可能。健全人在认知事物时只需要看和听,而盲人在缺少光的世界里,只能依靠触摸和想象来感知。电视剧《推拿》就是以这样的平视视角为切入点,带领我们进入另外一个群体的生活。
这个群体的生活与我们时而接近、时而远离,但就是在这样的若即若离中,建立了健全人通往盲人世界的阶梯,主要表现为:电视剧中的盲人全部是健全人扮演的,他们只是对盲人的行为、动作进行了模仿,而在处理不同的盲人形象时又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拍摄,比如在拍摄全盲的王大夫、曲芒来时,采用的是旁观视角;在表现后天失明的金嫣时,则采用镜头模糊的主观视角,增强观众视觉上的代入感,作为观众,完全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群体的生活,而他们,与我们生来平等,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亲近感增进了观众对于盲人群体的关注和了解,也使得剧作情感更加细腻。
电影版的《推拿》对于盲人叙事视角的表现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融合”二字。直接抛弃平视视角,企图使观众成为盲人中的一员,用客观的第三人称结合旁白来直视盲人是怎样生活的,同时穿插盲人视角,让观众透过盲人的眼睛感知世界。在娄烨的镜头下,观众似乎跟电影中的人物一样生活在推拿中心里,跟他们一起去品味生活带来的艰难与波折,观众不再是以一个健全人的想法去思考,而是从“残缺”的角度去体验盲人推拿师的生存现状。并且因失明原因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生命体验,但不同的生命体验汇聚到最后所表达的不是尊严,也不是人性,而是盲人生活在健全人社会的夹缝中,压抑在心里无法释放的感情,呈现在视角上,是残酷的。影片通过一个视线模糊的闹钟开始,随后传来画外音:到处是黑暗的气味,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小马的眼睛和他的妈妈。在随后的故事开展中,主观视点和旁白的大量使用都营造出了一种窒息的感觉,跳切和手持摄影的使用更是让观众有了化视觉为听觉的感知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影片表达出的欲望色彩。电影版的叙事视角就在这样的层层递进中完成着“从无到有”的使命,将普通人与盲人融合起来,试图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结果却被冲上脑门的荷尔蒙反击的更为偏差,不平等的色彩显得更为浓重,跟电视剧版所呈现出的温情脉脉比,更多地是情感世界里的浮华与骄纵。 三、人物群像:“崇高”与“卑微”
电视剧版《推拿》塑造人物群像,更多地呈现出理想主义色彩,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给观众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也带来了心灵上的抚慰,减轻了残疾人这一群体本身的社会沉重感。王大夫的本分,小马的可爱,张一光的贫嘴,沙老板的聪敏,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健全人群体中,高唯的固执,张宗琪的圆滑,秋霞的泼辣,也都非常形象。电影版《推拿》呈现出的人物群像却卑微得可怜,每一个人物都在极力地挣扎,试图让观众能够直接面对人物的痛苦、感受他们的艰辛,从而体会到一份痛彻心扉的真实感。
1.沙复明。沙复明是推拿中心的老板,也是众多盲人的领头羊,在电视剧中,沙复明是一个才智双全的人,成熟,稳重,濮存昕的演绎也使这一主要角色呈现出敦厚、温和的气质,弱化了一个“老板”应有的精明。沙复明内心丰富,处事有分寸,做人有情商,虽然伴随有各种各样的波折,但他都能坚强地去面对,不逃避不软弱,平淡踏实地走着他悲凉又成功的人生,最后和崔云组建家庭也使他的心灵走向完满。
电影版中,沙复明是一个表面老实稳重,实则内心伤痕累累的人,第一个场景就是“相親失败”这样的戏份,在后续的叙事过程中,他的生存状况也是极其勉强的,他感受着身边人物情感的细枝末节,但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为此,他小心翼翼地对都红“伸出手”,自以为触碰到了美的边界,没想到碰了璧,而伴随着推拿中心其他人的生活轨迹慢慢向外延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已经很难维持平衡,于是,伴随着一口鲜血,这个辛辛苦苦构建的世界就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土崩瓦解了。
2.王大夫和小孔。小说原著对于王大夫在深圳的生活做了较多的铺垫,但这部分在电视剧中仅仅一笔带过,这样处理,使人物表现比例与角色的轻重相吻合,从而更好地铺展情感线索。作为一个传统的好人,他不会标榜不会说话,亏欠不得别人,生活可以欠他,他却永远没有那种能够预支生活的狡猾和精细,也正是这样一种不拐弯的性格,让王大夫被着力塑造为一个有自尊的男人。他在全剧中承担的是观众的道德倾向,每次看着他遇到问题嘴唇不自然的抖动,下撇的嘴角,不安的眼睛,观众自然不忍心看生活辜负他。因此,小孔自然就会被塑造为一个相对比较有性格,有主见的人,能在两人的情感中把握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样,王大夫才不至于完全失去地位。而在电影版中,王大夫依然是那个顾全大局的老好人,家里的长子,弟弟错误的承担者。小孔则沦为一个王大夫身边的附庸,她所能做的,只有追随王大夫,事事以王大夫为重。所以,王大夫和小孔在电视剧里表现的是一个盲人在一个家庭中的尊严如何保持与自我流失,情感如何争取并得到保障。而在电影中,则表现为隐藏在黑暗中的欲望如何得到发泄,自我的存在感如何在与对方的耳鬓厮磨中得以实现,二人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继续回到深圳打工,过着平平淡淡、现世安稳的日子。
3.金嫣和徐泰来。电视剧版与电影版中不约而同地将徐泰来的名字进行了改变,电视剧版改为“曲芒来”,电影版则改为“徐泰和”,而与之相对应的“金嫣”却没有丝毫的改动,由徐泰来到曲芒来,人物姓名的变化,增加了人物的悲凉感。电影版中仅仅将“来”改为“和”,所表露出的只是这一人物温和、怯懦的性格,弱化了温情的一面。另一方面,电视剧刻画了徐泰来的悲剧爱情,从而引出金嫣找寻爱人的情节,甚至用了“杜鹃啼血”来象征徐泰来爱情命运的悲壮。由此可见,金嫣和徐泰来两个人物形象完全维系于彼此心中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中。金嫣表面看起来不顾一切的强势追求,实则心中充满了不安全感,而站在爱情另一端的徐泰来总是一副优柔寡断的样子,爱情对他来讲,有,就抓住,没有,就孤独守候,至于对方是谁,他自己心中也没主意,正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爱情角力,才更能推动故事走向多元。
而在娄烨的电影版中,这一情感线索表现的开门见山,简单的对话“我爱你”和“我配不上你”直接交代了二人情感的悲剧状况,看似充满了戏剧性,实质上弱化了叙事效果,使金嫣的苦情不被观众所理解。金嫣的坚韧执着在电影版中完全不见了踪影,而不停地为爱情流泪也只能说明她对于爱情的无力,徐泰来更是一个自卑的“朽木头”,这样的形象塑造,加深了弱势群体在对待感情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与不足,它撑起的不是温情,是懦弱,虽然二人最后也还是在一起了,但表现出的味道更多地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凑合。
4.小马。电视剧中的小马稚嫩、纯洁,没有过多的剧情张力。作为一个整日带着困惑的少年,他的人生难题是闭锁的心灵和抹不去的对母亲的情怀。他一直在黑暗中复原亲情,寻找依偎,他在沙复明身上寻求父爱,他对小孔的好感缘于小孔身上有“妈妈”的气息。而电影中的小马,则承担着全片的主要关注点,影片在小马一片朦胧的视角中展开,最后又在小马微弱的光感中结束,在推拿中心众多盲人中,他独来独往,少言寡语,但暗流涌动下的情感与欲望却最为炽热,最为强烈,因为他是后天变盲的,所以他依旧对外界抱有一定的期许,也许正是这份期许,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最后恢复了视力的人。电视剧中的小马是在一场车祸后恢复视力的,为此,电视剧特意安排了意大利歌剧《今夜无人入睡》的戏码予以庆祝,似乎在歌颂小马得以找回的生命力;电影中小马的视力则是在挨打后恢复的,在一番摇动虚晃的画面之后,镜头逐渐由暗变亮,接着,“半盲”的主观镜头接管了一切,作为电影中从头至尾最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盲人从小到大的概括,寄托了创作者对于弱势群体的美好期许,是一个生命最独特的表征。
除了沙复明、王大夫、小孔、金嫣、徐泰来、小马等主要人物,影视双版中亦塑造了众多的支线人物,这些人物都有其特殊的遭遇和人生轨迹,他们与主要人物相呼应,演绎了一出出人物群戏,对于气氛的渲染、情绪的推动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观赏性,比如风趣幽默的张一光、性格刚烈的高唯、正直善良的牛三勇、懦弱拘谨的悲情女人崔云、泼辣算计的精明妇女韩秋霞,还有一个存在感并不强烈却使人移不开视角的都红,性格温顺乖巧,内心倔强善良,纯洁青春是她最大的担保和财富。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呈现给观众一个盲人和健全人交织的小世界,值得所有人去深思、去观望、去敬仰。 四、结语:“浪漫”与“残酷”
小说《推拿》触碰的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无人区”,而电视剧和电影,用更直观的形式将这个“无人区”展现在观众面前。电视剧中,善恶二元对立主题清晰有序,最后是好人善有善报,坏人罪有应得,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从外在看,是在讲述盲人区别于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但其内核,探讨的还是众生平等下对生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相同的价值追求。通过电视剧,人们意识到他们跟普通人并无什么不同,那一切,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身上,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从散淡小说到影像故事,这种独特的韵味一直存在,所以,電视剧《推拿》寄托了与原作者毕飞宇相同的浪漫情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勇气之作。
电影版《推拿》的故事是碎片式的,不同于电视剧将盲人世界的健全人化,电影通过摇摆不定的虚晃镜头制造出盲人世界与健全人世界不同的不安定和无归宿感,试图让健全人体验盲人的异样感受。或许也是因为创作者本身的风格不同,才导致了两个版本不同的色彩。康洪雷导演擅长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社会,清晰又精准,过程或许会伴随波折,主题导向却总是向人们传达平等、坚守的积极信念;娄烨导演向来喜欢捕捉正常世界的不安定因素,总是带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深入到一个封闭的空间中。电影版情绪的爆发相较于电视剧里的浪漫主义,更多的趋向于残忍,小孔自裁、王大夫割肉、都红断手、沙复明吐血,这些都是人物在极端状态下对情绪的极端表现,满屏中景和特写下的血肉模糊,试图引发艺术真实下生活的痛感,结果却事与愿违,因为这些看似真实的背后,与原作的基本主题相背离了,过多的伤痛无法渲染命运的悲壮,也无法带领片中人物走向救赎,因此,最后得到真正温情的,不是众多盲人,只是小马——一个已经不是盲人的人。
参考文献:
[1] 毕飞宇.推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 张莉,毕飞宇.理解力比想象力更重要——对话《推拿》[J].当代作家评论,2009(2).
[3] 贺绍俊.盲人形象的正常性及其意义——读毕飞宇《推拿》[J].文艺争鸣,2008(12).
[4] 李星文.人性和兽性之间——《推拿》影视双版对比[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73d410102v7y8.html.
[5] 杨丽贞.盲人眼中的世界——《推拿》的叙事视角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6] 罗荣菊.谈《推拿》的电视剧改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
[7] 邹海波.黑暗之中绽放的美——论《推拿》中女盲人的形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
[8] 何妍.“盲人尊严”主题的丢失——电视剧改编下的《推拿》[J].戏剧之家,2014(9).
[9] 薛晗.彼此间的共舞——评电视剧《推拿》[J].当代电视,2014(1).
[10] 黄媛媛.摸着梦想前行——电视剧《推拿》审美特征评析[J].当代电视,2013(12).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