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竞争日益激烈、内涵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主旋律的新形势下,软实力的提升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品位和竞争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将就业导向融入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提高毕业生质量,增加学生就业能力、真正适应职业世界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关键。本文在剖析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具体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就业高职院校软实力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每年约100多万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1、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不但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而且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也产生重要影响。就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必然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就业进一步困难;二是出现了读研、读博的继续读书热潮,表面既能避开就业难又能适当提升自己的选择,实际则治标不治本,挤占了有限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造成教育不公。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目前我国除了接受普通高等教育之外,剩下的成才道路十分狭窄,包括接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都被认为是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规成才之路,不被重视,甚至被歧视。这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差别之处。唯普通高等教育是尊,一系列的用人制度、人才政策,都优先考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也正是我国过去10余年扩招存在的大问题: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交给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传统精英教育学校,而不是职业教育学校、社区学院,既快速稀释优质办学资源,又模糊各校的办学定位,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尤其不容乐观。
2、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说,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温总理的话,说出了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客观上说,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但是,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由此确立。因为无论升学与就业,以及职场晋升中,学历依旧是敲门砖,而技能、素质则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而且,由于行业与岗位较大的薪酬差距,使劳动的价值观念、经济待遇上存在着高低贵贱,也必然导致大家必然追求高学历、好行业与岗位。这也是职业教育遇冷的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认识到: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单靠市场调节,解决不了就业压力、就业歧视、分配不公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干预,需要政府对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进行调控、纠正和引导。政府职能的范围应该取决于市场和社会需要,来自市场的需要是校正市场失灵,而来自社会的需要则源于人们对公平的渴望”。而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首先得益于这些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激发社会、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形成了自己的就业支撑体系。比如德国通过立法和政策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制定了最详尽解雇程序的国家。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造公平、公开的就业环境。同时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真正给企业、社会、大学生实惠,从而减少就业障碍,确保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顺畅。
3、软实力内涵及高职院校软实力剖析
除了政府的作为之外,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又存在哪些問题呢?目前,中国的大学过于重视硬件建设,似乎忽略了大学最重要的灵魂所在——大学软实力建设,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是现行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的命题。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u,b国政策》杂志上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信息时代,软实力的重要价值被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
大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前沿阵地。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特殊的基于高职院校硬实力基础之上,带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元素,涵括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客观要求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育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学科和专业设置、校风等精神要素构成的合力,表现为高职院校特有的影响力、吸引力、认同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对于高职教育来讲,明确软实力评价指标,大力发展软实力建设,对于确立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高职教育宏观结构调整,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说来,高职院校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如下几点:(1)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2)管理制度——软实力中的硬实力,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执行过程中的(制度、实施、效果)统一人员行为、共融人员思想,使学校各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良好的教学秩序。(人性化合理制度)(3)创新能力——不断变革更新,是强校之本。(4)学校凝聚力——精诚团结,互助协作。(5)制度贯彻力——各项管理制度、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进各项制度措施。
4、以就业为导向,培育和提升高职院软实力的对策与思路
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执行高职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还应该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切入点, 即为企业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求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应主动适应职业需求,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将就业导向融入整个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提高毕业生质量,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关键。
4.1 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該以就业为导向,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对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调整专业,并定期组织业内专家、专业人士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估、论证,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调整和设置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和旧专业的基础情况,使新旧专业实现合理延承、灵活转换,有利于打造精品专业,培育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并与企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教学机制,避免出现只要就业市场走俏,便一轰而起,缺乏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趋同现象。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统筹功能,根据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走势合理调整高职学校专业布局。
4.2 发展“订单式”培养与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办好职业教育,学校就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改革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这不仅需要职业学校提供场地、教师、生源,还依靠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及工程师、技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比如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实习、实训环节的培训与指导。当前许多职业学校都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是国内率先开展大规模、系统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河。学院始终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努力构建“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促进办学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提高学生职业技术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面向省内乃至全国冶金工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百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长期的人才供需协议,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走出了一条“以就业保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3 提倡“一专多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表明,我国目前已经规定了1000多种岗位需要持证上岗,这表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是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还可以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内容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推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4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快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着力打造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保障。学院可以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培养大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把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和信息带到课堂,为学生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4.5 开展创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创业教育,特别是针对创立小企业的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入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失业问题已是全球化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新的切入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失业与再就业的矛盾不仅长期存在,还可能更加突出,传统的就业观念必然受到冲击与挑战。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实施双向选择已是当今就业的主流。所以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可以造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开创性人才,一闪的工业职业学院为例,自2008年开始,院教务处将“就业指导”纳入学院必修课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专项知识和心理准备。通过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创办更多的小企业,自主经营,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创业帮助的良好途径,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综上所述,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是改善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促进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好转是有效的途径,只有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建设,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高职院校通过提升软实力发挥在增强国家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探寻出一条高职院校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兴校和强校的科学路径,保障学生就业,降低失业率、解决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有着十分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学分析[M]三联书店,2000
[2]王萌美国、日本、德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研究[M]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5)
[3]戴国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两型社会”软实力[M],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郑晓云,严帆,王云,赵云梅,高职院校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评价系[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
[5]徐涵,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M],职教论坛,2004(11)
[6]张振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M],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7]君特·瓦尔登职业教育的任务:确保就业市场上的就业能力[M],2004年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关键词:就业高职院校软实力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每年约100多万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1、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不但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而且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也产生重要影响。就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必然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就业进一步困难;二是出现了读研、读博的继续读书热潮,表面既能避开就业难又能适当提升自己的选择,实际则治标不治本,挤占了有限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造成教育不公。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目前我国除了接受普通高等教育之外,剩下的成才道路十分狭窄,包括接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都被认为是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规成才之路,不被重视,甚至被歧视。这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差别之处。唯普通高等教育是尊,一系列的用人制度、人才政策,都优先考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也正是我国过去10余年扩招存在的大问题: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交给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传统精英教育学校,而不是职业教育学校、社区学院,既快速稀释优质办学资源,又模糊各校的办学定位,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尤其不容乐观。
2、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说,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温总理的话,说出了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客观上说,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但是,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由此确立。因为无论升学与就业,以及职场晋升中,学历依旧是敲门砖,而技能、素质则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而且,由于行业与岗位较大的薪酬差距,使劳动的价值观念、经济待遇上存在着高低贵贱,也必然导致大家必然追求高学历、好行业与岗位。这也是职业教育遇冷的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认识到: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单靠市场调节,解决不了就业压力、就业歧视、分配不公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干预,需要政府对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进行调控、纠正和引导。政府职能的范围应该取决于市场和社会需要,来自市场的需要是校正市场失灵,而来自社会的需要则源于人们对公平的渴望”。而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首先得益于这些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激发社会、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形成了自己的就业支撑体系。比如德国通过立法和政策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制定了最详尽解雇程序的国家。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造公平、公开的就业环境。同时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真正给企业、社会、大学生实惠,从而减少就业障碍,确保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顺畅。
3、软实力内涵及高职院校软实力剖析
除了政府的作为之外,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又存在哪些問题呢?目前,中国的大学过于重视硬件建设,似乎忽略了大学最重要的灵魂所在——大学软实力建设,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是现行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的命题。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u,b国政策》杂志上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信息时代,软实力的重要价值被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
大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前沿阵地。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特殊的基于高职院校硬实力基础之上,带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元素,涵括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客观要求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育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学科和专业设置、校风等精神要素构成的合力,表现为高职院校特有的影响力、吸引力、认同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对于高职教育来讲,明确软实力评价指标,大力发展软实力建设,对于确立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高职教育宏观结构调整,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说来,高职院校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如下几点:(1)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2)管理制度——软实力中的硬实力,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执行过程中的(制度、实施、效果)统一人员行为、共融人员思想,使学校各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良好的教学秩序。(人性化合理制度)(3)创新能力——不断变革更新,是强校之本。(4)学校凝聚力——精诚团结,互助协作。(5)制度贯彻力——各项管理制度、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进各项制度措施。
4、以就业为导向,培育和提升高职院软实力的对策与思路
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执行高职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还应该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切入点, 即为企业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求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应主动适应职业需求,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将就业导向融入整个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提高毕业生质量,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关键。
4.1 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該以就业为导向,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对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调整专业,并定期组织业内专家、专业人士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估、论证,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调整和设置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和旧专业的基础情况,使新旧专业实现合理延承、灵活转换,有利于打造精品专业,培育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并与企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教学机制,避免出现只要就业市场走俏,便一轰而起,缺乏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趋同现象。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统筹功能,根据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走势合理调整高职学校专业布局。
4.2 发展“订单式”培养与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办好职业教育,学校就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改革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和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这不仅需要职业学校提供场地、教师、生源,还依靠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及工程师、技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比如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实习、实训环节的培训与指导。当前许多职业学校都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是国内率先开展大规模、系统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河。学院始终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努力构建“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促进办学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提高学生职业技术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面向省内乃至全国冶金工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百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长期的人才供需协议,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走出了一条“以就业保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3 提倡“一专多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表明,我国目前已经规定了1000多种岗位需要持证上岗,这表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是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还可以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内容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推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4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快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着力打造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保障。学院可以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培养大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把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和信息带到课堂,为学生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4.5 开展创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创业教育,特别是针对创立小企业的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入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失业问题已是全球化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新的切入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失业与再就业的矛盾不仅长期存在,还可能更加突出,传统的就业观念必然受到冲击与挑战。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实施双向选择已是当今就业的主流。所以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可以造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开创性人才,一闪的工业职业学院为例,自2008年开始,院教务处将“就业指导”纳入学院必修课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专项知识和心理准备。通过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创办更多的小企业,自主经营,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创业帮助的良好途径,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综上所述,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是改善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促进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好转是有效的途径,只有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建设,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高职院校通过提升软实力发挥在增强国家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探寻出一条高职院校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兴校和强校的科学路径,保障学生就业,降低失业率、解决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有着十分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学分析[M]三联书店,2000
[2]王萌美国、日本、德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研究[M]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5)
[3]戴国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两型社会”软实力[M],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郑晓云,严帆,王云,赵云梅,高职院校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评价系[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
[5]徐涵,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M],职教论坛,2004(11)
[6]张振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M],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7]君特·瓦尔登职业教育的任务:确保就业市场上的就业能力[M],2004年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