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前言
《全民健身纲要》中提出“全民健身活动,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高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科学的锻炼习惯为重点,并使之牢牢扎根于每个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之中,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首当其冲站在运动的前端,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所存在的体育问题和现状,探析如何进行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大学生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一)体育意识的涵义
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使人能够用客观现实中引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它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级认识形式。这种反映的起源和产生,总是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的,只有客观事物对人施加具体影响和作用时才能产生相应的意识。体育意识也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特点
当前大学生所存在的体育意识差距比较大,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部分同学由于受到高中应付式体育教学,把体育课当成业余课程,不太重视体育,甚至厌倦体育,即使现在处于大学期间,还没有将这种错误观念改变过来。造成许多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出现许多不良的体育行为。
体育意识一般具有有序性、丰富性、持久性、连续性等特点,“由于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之间,各种生理机能正处于成熟高峰,随着生理发育的日趋成熟,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微妙的影响,“生理—心理”的联动反应在体育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男同学追求英俊健壮的体格,讲究举止的风度,力求潇洒,在体育运动的激烈对抗中表现自我,发挥自我.女同学追求婀娜丰韵的体态,讲究举止的端庄,力求健美.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既塑造了健康的体魄,又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体育意识”,于是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第一、在学校期间,长期受到体育熏陶初步形成开始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意识。大学期间,由于他们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锻炼活动。锻炼时间完全由自己控制,能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一些不太愿意参加锻炼的同学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形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
第二、体育意识在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体育锻炼中,男生大部分会选择对抗性、力量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拳击等项目。而女生喜欢选择对抗性、力量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排球,羽毛等项目。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以科学的、系统的、卓有成效的培养 , 才能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观教育和引导
“要帮助大学生培养体育意识,就应该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加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具有体育兴趣就回慢慢参加体育活动,激发对体育的爱好,更好的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消除各种影响体育意识的因素,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体育意识,厌倦体育,以各种借口理由进行推脱,不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当前种种不良的体育行为,都是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影响。
(三)加强习惯形成关键期的体育教育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
习惯的养成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期,此时,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大,也最容易接受成年人的(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和引导。在此期间,他们“在生理上也正处于生长发育与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培养大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既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因此,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施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加运动的主动性,促使体育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先生讲:“兴趣与爱好好像催化剂,它不断的促进实践,而实践则不断开辟着儿童智慧发展的道路”。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在校内外的体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挥其优势,激发其主动性,当受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自信心”。由此,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运动的主动性,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形成。
四、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对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
提高体育意识是养成体育习惯的基础,良好的体育意识是养成体育习惯的催化剂,潜在的体育意识支配着人的体育行为。体育习惯是由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在每次的身体锻炼或比赛中,不停的重复某个动作或方法,循环的练习可将某种意识不断的灌入到锻炼活动中去,使其巩固下来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大学生体育是学校体育最后阶段,自觉自愿地从事体育锻炼,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让大学生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所以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
五、结论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与此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自炼的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最终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任莲香《试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29,(6)170-172
《全民健身纲要》中提出“全民健身活动,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高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科学的锻炼习惯为重点,并使之牢牢扎根于每个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之中,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首当其冲站在运动的前端,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所存在的体育问题和现状,探析如何进行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大学生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一)体育意识的涵义
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使人能够用客观现实中引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它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级认识形式。这种反映的起源和产生,总是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的,只有客观事物对人施加具体影响和作用时才能产生相应的意识。体育意识也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特点
当前大学生所存在的体育意识差距比较大,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部分同学由于受到高中应付式体育教学,把体育课当成业余课程,不太重视体育,甚至厌倦体育,即使现在处于大学期间,还没有将这种错误观念改变过来。造成许多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出现许多不良的体育行为。
体育意识一般具有有序性、丰富性、持久性、连续性等特点,“由于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之间,各种生理机能正处于成熟高峰,随着生理发育的日趋成熟,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微妙的影响,“生理—心理”的联动反应在体育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男同学追求英俊健壮的体格,讲究举止的风度,力求潇洒,在体育运动的激烈对抗中表现自我,发挥自我.女同学追求婀娜丰韵的体态,讲究举止的端庄,力求健美.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既塑造了健康的体魄,又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体育意识”,于是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第一、在学校期间,长期受到体育熏陶初步形成开始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意识。大学期间,由于他们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锻炼活动。锻炼时间完全由自己控制,能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一些不太愿意参加锻炼的同学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形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
第二、体育意识在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体育锻炼中,男生大部分会选择对抗性、力量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拳击等项目。而女生喜欢选择对抗性、力量性、刺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排球,羽毛等项目。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以科学的、系统的、卓有成效的培养 , 才能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观教育和引导
“要帮助大学生培养体育意识,就应该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加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具有体育兴趣就回慢慢参加体育活动,激发对体育的爱好,更好的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消除各种影响体育意识的因素,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体育意识,厌倦体育,以各种借口理由进行推脱,不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当前种种不良的体育行为,都是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影响。
(三)加强习惯形成关键期的体育教育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
习惯的养成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期,此时,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大,也最容易接受成年人的(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和引导。在此期间,他们“在生理上也正处于生长发育与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培养大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既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因此,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施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加运动的主动性,促使体育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先生讲:“兴趣与爱好好像催化剂,它不断的促进实践,而实践则不断开辟着儿童智慧发展的道路”。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在校内外的体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挥其优势,激发其主动性,当受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自信心”。由此,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运动的主动性,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形成。
四、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对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
提高体育意识是养成体育习惯的基础,良好的体育意识是养成体育习惯的催化剂,潜在的体育意识支配着人的体育行为。体育习惯是由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在每次的身体锻炼或比赛中,不停的重复某个动作或方法,循环的练习可将某种意识不断的灌入到锻炼活动中去,使其巩固下来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大学生体育是学校体育最后阶段,自觉自愿地从事体育锻炼,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让大学生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所以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
五、结论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与此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自炼的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最终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任莲香《试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29,(6)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