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转型是当前教育转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学校转型过程中,有几项关键因素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学校管理、组织架构、课程建设和师生发展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并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方案,对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哪类学校以及采取哪种转型模式,都不能忽略人的发展与学校整体架构之间的关系,因为人是影响学校转型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校转型;关键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59-03
【作者简介】周化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副校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胡鞍钢教授等人的研究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五年,其核心任务是全面开发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教育发展需要加快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1]由此可见,实现教育转型是推动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的转型发展是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转型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发现、梦想、规划和实现。[2]当然,转型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决策背景。决策背景是一个抽象概念,包括促进、约束与引导决策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其对学校管理及转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决策背景也是一个混合概念,其中包括学校管理模式、组织架构、课程建设以及师生发展等诸多方面。
一、学校管理
要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方式的转型。学校管理一般可分为文化管理和文化领导两个部分。文化管理包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制定规划并按照规划持续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使“事务”与人投入变革,建立积极的团队精神和树立共同的积极价值观等方面;文化领导则包含发现新机遇,开发学校成员的潜力,建立一种新型的模式或愿景,提升所有人的内涵与尊严,赋予员工、学生和利益相关者权利等。由此可见,一所学校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它的文化领导与文化管理,因为这两者涵盖了学校发展各层面的重要因素。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具有以下五大特征: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以动态为特征的整体性;以阶段为标志的有序性;以调动积极性为实质的教育性;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控制性。学校管理的这些特征影响着决策者对转型方式和目标的判断,促其思考如何在特色建设与学业质量之间、特色项目与整体育人之间、学校力主的特色与学生及家长的真实需求之间、特色的打造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找到共同发展的契合点,最终确立学校独特的价值观。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转型模式,学校都应当坚守教育的伦理属性,坚守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学校管理各个主要领域进行伦理审视和伦理改造,进而实现学校的伦理发展。这种伦理属性通过教育生态化的构建来达成。管理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加快教育的生态化进程,把生态理念、原理和技术运用到教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3]。这是实现教育转型的重要过程,要坚决摒弃机械化的僵硬管理模式。
“如果说机械教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的话,那么有机教育则是后现代生态文明的诉求。从机械教育到有机教育的转变可以看做是人类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4]这种“有机教育”究其本质就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建立核心素养发展体系,把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及终身学习力等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把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塑造健全公民。
二、组织架构
建立一整套运转高效、协调性强、合作意识强的组织结构,是学校转型的前提条件。一所学校是由多个职能部门构成的。在现代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的每个职能部门都在发挥其自身管理功能的同时与各层级的对应部门对接、协作,推动学校整体运转。由此可见,学校组织架构在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支架的作用。
组织架构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个体能力和学校的发展背景。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学校转型中,北京十一学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阶段性的成果。李希贵校长经历了普通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局长等不同岗位的历练,最后又到北京十一学校担任改革的先锋。这些不同的角色为他提供了适应、熟悉和思考学校教育的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也使他能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应对的策略。他提出:“调整结构是学校转型的有效杠杆。”他明确指出:“学校是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组织,存在其特定的结构。随着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的功能、职责乃至形态都在更新,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构之变是学校转型的策略之一。”[5]
在架构改革的前提下,北京十一学校才在自信中率先打破了多年以来学校一直存在的常规管理模式——取消行政班级和班主任。“人人都是班主任,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走到了教育的前台”。这种导师制管理模式也正是教育行业内一直呼吁的“全员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
组织架构改革必须由浅入深,以提高部门的协同性和为师生服务的主动性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组织架构改革的成效也取决于校长及管理层的学习力、岗位人员的个体能力,因而还要完成从形式到内涵、从管理层到普通教师和学生、从行政到课堂、从活动到课程等一系列的转变,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革新意识,在转变结构的同时完成态度和意识的深化。加强业务学习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关键。
组织架构的改革事关学校整体运作的效率。无论学校最终采取何种架构方式,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作用是保证依法治校、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也在学校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首先学校强化年级部功能,设置年级部主任的同时又配设了教学主管和级部职员,使学校的中心工作更容易落到实处。为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功能,建立更为有效的校本课程和教师、学生发展新机制,学校设立了“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学生成长研究中心”和“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三大中心。它们既独立于年级部之外,又在业务研究上与年级部保持密切合作——三大中心从年级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获取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反过来指导年级部教育教学工作。 三、课程建设
课程决定学校形态,课程改革究其本质也是组织架构改革的一个部分,因为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依赖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实施。课程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课程建设有其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重性的基础。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性和独立精神;要秉承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性;要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与环境发展的协调性;要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认知规律。[6]
课程改革的实施要建立在有效协作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强大的、有充足的课程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队伍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课程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凭空想象或照搬照抄别人成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对课程的有效积极思考很难做出高端课程规划,尤其是选修课程和德育课程体系要结合本校实际,把趣味性与教育性高度融合,激发学生内在和外在的学习动机,发挥教育的强大功能。从目前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来审视,探索性学习、协同学习等广泛应用在课程建设实践中。这些课程学习模式基于“社会依存理论”,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效果之和,集体中的个体目标受到集体其他成员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对培养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的课程建设要紧跟学校的整体转型步伐,打造富有本校特色、适应学生状况、在业内有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同时不断对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反思性评估,以保证课程建设的效果。课程建设要兼顾师生发展,只有能同步推动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
四、师生发展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2002年,美国布什政府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我国《教育法》第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北京十一学校把“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和“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作为学校的教育追求。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在不回避教学成绩的同时,从课程、集体、个体、机遇等多个方面发现和唤醒学生成长的潜力,并从教育者的角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落地。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和内在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其个体能力的体现。在基础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实背景下,孩子的发展或多或少被贴上了相同的标签,以至于有人惊呼现在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只有两种人——解题机器和顺从的奴仆。这值得所有教师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反思。
素质教育前提下的教育也不是无休止的玩耍或不要成绩。树立正确的成绩观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在生态教学模式中,坚持“人的自我生长”和“学习可助不可替”的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共进的教学氛围。
在社会的重压和家长的期许中,学校和教师毫无选择地承担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教师的主体作用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来发挥。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去发现学生成长的着力点,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
教师发展一直是所有学校、所有具有远见的教育管理者心中追求的目标。教师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与规划、学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专业基础(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自我提升)三个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行动研究中,启发教师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深入调查日常教学中习以为常的关系和实践,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学校要采用校本决策的方式,鼓励教师充分参与教学的决策。拥有了决策权,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发展,调查课程计划的实施是否使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有了转变。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鼓励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成为持续学习者。
教师发展还表现在能积极主动地用钻研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教学动态、检验自身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水平。当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和学生的行为有了新的了解时,他们便能够决定哪些需要改变,并将先前的知识与新信息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并系统地找出答案,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模式的转型,学校都必须选择符合其自身实际情况、合乎规律的发展路径,都必须考虑到学校组织架构优化、课程建设、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等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因素。只有多维度的转型才能真正推动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鄢一龙,周绍杰,等.“十三五”大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莎朗·克鲁斯,凯伦·路易斯.构建强大的学校文化——一种引领学校变革的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温恒福.推进教育转型升级的建设性后现代观点[J].当代教育科学,2015(4):5-11.
[4]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李希贵.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学校转型;关键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59-03
【作者简介】周化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210036)副校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胡鞍钢教授等人的研究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五年,其核心任务是全面开发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教育发展需要加快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1]由此可见,实现教育转型是推动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的转型发展是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转型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发现、梦想、规划和实现。[2]当然,转型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决策背景。决策背景是一个抽象概念,包括促进、约束与引导决策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其对学校管理及转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决策背景也是一个混合概念,其中包括学校管理模式、组织架构、课程建设以及师生发展等诸多方面。
一、学校管理
要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方式的转型。学校管理一般可分为文化管理和文化领导两个部分。文化管理包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制定规划并按照规划持续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使“事务”与人投入变革,建立积极的团队精神和树立共同的积极价值观等方面;文化领导则包含发现新机遇,开发学校成员的潜力,建立一种新型的模式或愿景,提升所有人的内涵与尊严,赋予员工、学生和利益相关者权利等。由此可见,一所学校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它的文化领导与文化管理,因为这两者涵盖了学校发展各层面的重要因素。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具有以下五大特征: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以动态为特征的整体性;以阶段为标志的有序性;以调动积极性为实质的教育性;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控制性。学校管理的这些特征影响着决策者对转型方式和目标的判断,促其思考如何在特色建设与学业质量之间、特色项目与整体育人之间、学校力主的特色与学生及家长的真实需求之间、特色的打造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找到共同发展的契合点,最终确立学校独特的价值观。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转型模式,学校都应当坚守教育的伦理属性,坚守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学校管理各个主要领域进行伦理审视和伦理改造,进而实现学校的伦理发展。这种伦理属性通过教育生态化的构建来达成。管理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加快教育的生态化进程,把生态理念、原理和技术运用到教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3]。这是实现教育转型的重要过程,要坚决摒弃机械化的僵硬管理模式。
“如果说机械教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的话,那么有机教育则是后现代生态文明的诉求。从机械教育到有机教育的转变可以看做是人类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4]这种“有机教育”究其本质就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建立核心素养发展体系,把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及终身学习力等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把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塑造健全公民。
二、组织架构
建立一整套运转高效、协调性强、合作意识强的组织结构,是学校转型的前提条件。一所学校是由多个职能部门构成的。在现代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的每个职能部门都在发挥其自身管理功能的同时与各层级的对应部门对接、协作,推动学校整体运转。由此可见,学校组织架构在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支架的作用。
组织架构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个体能力和学校的发展背景。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学校转型中,北京十一学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阶段性的成果。李希贵校长经历了普通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局长等不同岗位的历练,最后又到北京十一学校担任改革的先锋。这些不同的角色为他提供了适应、熟悉和思考学校教育的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也使他能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应对的策略。他提出:“调整结构是学校转型的有效杠杆。”他明确指出:“学校是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组织,存在其特定的结构。随着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的功能、职责乃至形态都在更新,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构之变是学校转型的策略之一。”[5]
在架构改革的前提下,北京十一学校才在自信中率先打破了多年以来学校一直存在的常规管理模式——取消行政班级和班主任。“人人都是班主任,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走到了教育的前台”。这种导师制管理模式也正是教育行业内一直呼吁的“全员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
组织架构改革必须由浅入深,以提高部门的协同性和为师生服务的主动性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组织架构改革的成效也取决于校长及管理层的学习力、岗位人员的个体能力,因而还要完成从形式到内涵、从管理层到普通教师和学生、从行政到课堂、从活动到课程等一系列的转变,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革新意识,在转变结构的同时完成态度和意识的深化。加强业务学习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关键。
组织架构的改革事关学校整体运作的效率。无论学校最终采取何种架构方式,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作用是保证依法治校、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也在学校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首先学校强化年级部功能,设置年级部主任的同时又配设了教学主管和级部职员,使学校的中心工作更容易落到实处。为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功能,建立更为有效的校本课程和教师、学生发展新机制,学校设立了“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学生成长研究中心”和“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三大中心。它们既独立于年级部之外,又在业务研究上与年级部保持密切合作——三大中心从年级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获取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反过来指导年级部教育教学工作。 三、课程建设
课程决定学校形态,课程改革究其本质也是组织架构改革的一个部分,因为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依赖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实施。课程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课程建设有其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重性的基础。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性和独立精神;要秉承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性;要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与环境发展的协调性;要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认知规律。[6]
课程改革的实施要建立在有效协作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强大的、有充足的课程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经验的研究队伍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课程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凭空想象或照搬照抄别人成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对课程的有效积极思考很难做出高端课程规划,尤其是选修课程和德育课程体系要结合本校实际,把趣味性与教育性高度融合,激发学生内在和外在的学习动机,发挥教育的强大功能。从目前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来审视,探索性学习、协同学习等广泛应用在课程建设实践中。这些课程学习模式基于“社会依存理论”,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效果之和,集体中的个体目标受到集体其他成员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对培养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的课程建设要紧跟学校的整体转型步伐,打造富有本校特色、适应学生状况、在业内有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同时不断对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反思性评估,以保证课程建设的效果。课程建设要兼顾师生发展,只有能同步推动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
四、师生发展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2002年,美国布什政府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我国《教育法》第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北京十一学校把“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和“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作为学校的教育追求。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在不回避教学成绩的同时,从课程、集体、个体、机遇等多个方面发现和唤醒学生成长的潜力,并从教育者的角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落地。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和内在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其个体能力的体现。在基础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实背景下,孩子的发展或多或少被贴上了相同的标签,以至于有人惊呼现在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只有两种人——解题机器和顺从的奴仆。这值得所有教师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反思。
素质教育前提下的教育也不是无休止的玩耍或不要成绩。树立正确的成绩观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在生态教学模式中,坚持“人的自我生长”和“学习可助不可替”的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共进的教学氛围。
在社会的重压和家长的期许中,学校和教师毫无选择地承担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教师的主体作用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来发挥。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去发现学生成长的着力点,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
教师发展一直是所有学校、所有具有远见的教育管理者心中追求的目标。教师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与规划、学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专业基础(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发展(在教学中自我提升)三个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行动研究中,启发教师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深入调查日常教学中习以为常的关系和实践,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学校要采用校本决策的方式,鼓励教师充分参与教学的决策。拥有了决策权,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发展,调查课程计划的实施是否使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有了转变。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鼓励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成为持续学习者。
教师发展还表现在能积极主动地用钻研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教学动态、检验自身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水平。当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和学生的行为有了新的了解时,他们便能够决定哪些需要改变,并将先前的知识与新信息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并系统地找出答案,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模式的转型,学校都必须选择符合其自身实际情况、合乎规律的发展路径,都必须考虑到学校组织架构优化、课程建设、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等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因素。只有多维度的转型才能真正推动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鄢一龙,周绍杰,等.“十三五”大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莎朗·克鲁斯,凯伦·路易斯.构建强大的学校文化——一种引领学校变革的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温恒福.推进教育转型升级的建设性后现代观点[J].当代教育科学,2015(4):5-11.
[4]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李希贵.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