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浪口风尖,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反思的问题。
Abstract: In the critical moments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re are too many fresh questions for us ,as language teachers, need to think over and again: How to confirm to request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 how to make best preparations for daily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conprehensive language ability; how to achieve the anticipated teaching purpose by practical training in classroom.
Key Words: interest, initiate , open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反思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诸如我们辛辛苦苦地为学生批改作文,为何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能提高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畏惧作文;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文章的讲解与分析,为何学生的阅读水平不能提高乃至不会阅读书籍;我们在讲授知识点上详细周到,而且上课的过程非常严谨,为何学生的语文成绩仍然不能得到提高甚至出现大部分学生达不到合格线。抛开城乡教育的差距不说,我们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语文教育的宗旨、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各种文体教学的具体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一线语文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透过必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例如,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
二、克服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其能够自主地读书
你的学生会自主地进行阅读吗?语文课上,我们喜欢用分析的方法,把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而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受到老师所讲内容的牵制,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了这种单一的授受模式,一旦固化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学习方式,其学习就落入了被动的状态。在学生的头脑里,只认准来自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而对于课后的学习则大可不必去理睬。但是,就算老师再有本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够原原本本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如果学生习惯于接受,而教师习惯于给予,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不能实现互动,那语文教学就注定要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学生的知识素养要得到提高是何其难。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早已习惯安安静静地等待老师的讲授,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存在着抵触情绪,让人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窒息。没有来自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求知欲望,任何外因的作用都起不了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产生诸多不必要的负面效应。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能体会到快乐,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随即而生,这不断地增加了语文施教的难度。作为过来人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当你对文章有了反复的阅读之后,你便能自然地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悲作者之所悲,乐作者之所乐,通过反复的咀嚼品味,就能自然地理会作者的写作技法与意图,便会有豁然开朗的阅读快乐。然而学生却很少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品味,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的浅层的阅读上,三两次毫无目的的浏览根本就不能体会作者的意图,遑论能够提出有创造性的读书体会。
课内阅读能力的低下势必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以及阅读水平的提高,究其实,缘于学生没能在课堂学习中学会自主读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现状是,课前缺乏必要的预习,上课过程缺乏积极的表现,课后更加缺乏及时的知识整合与复习,这种被动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低水平,更加严重的是,学生没能从课堂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方法,就不可能进行深广的阅读,没有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学生自主读书的丰硕收获。
三、重视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自由地思想。
一节语文课结束后,你的学生会自由地进行思想吗?没有合理而科学的学习技巧的引领,学生只能成为被灌输的机器。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已经习惯于倾听老师的一言堂,如果教师想越轨,进行课堂改革,那会遭受学生不良学习情绪的抵触,当学生带着情绪进行学习时,其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学生只局限在自己的学习范围内进行求知,这种封闭式的学习状态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知识增长速度这么快的社会中,假如不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与他人密切的合作,是很难有学问上的重大突破的。学生不会质疑,不会思考,就没有创造力可言,这是我们所痛恨的。
痛则思过,思过则改。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一种自动化的教学习惯。于是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成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高效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等于找到了知识圣殿的通行证。任何新学问的发现都必须经过学习主体一番苦思,在百觅不得出路之时,有一种顿悟,或经过他人的点拨,才有所创造。一个会反思的学生,必定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反思中,可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提高自己质疑解疑的能力,可以使自己获得自由思想的能力。
三、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作业
學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另外,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业往往是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具有合作精神。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如学了《院子里的悄悄话》后,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进一步了解年轮的三个作用;学了《火烧云》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傍晚时间观察火烧云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Abstract: In the critical moments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re are too many fresh questions for us ,as language teachers, need to think over and again: How to confirm to request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 how to make best preparations for daily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conprehensive language ability; how to achieve the anticipated teaching purpose by practical training in classroom.
Key Words: interest, initiate , open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反思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诸如我们辛辛苦苦地为学生批改作文,为何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能提高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畏惧作文;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文章的讲解与分析,为何学生的阅读水平不能提高乃至不会阅读书籍;我们在讲授知识点上详细周到,而且上课的过程非常严谨,为何学生的语文成绩仍然不能得到提高甚至出现大部分学生达不到合格线。抛开城乡教育的差距不说,我们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语文教育的宗旨、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各种文体教学的具体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一线语文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透过必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型的作业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例如,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
二、克服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其能够自主地读书
你的学生会自主地进行阅读吗?语文课上,我们喜欢用分析的方法,把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而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受到老师所讲内容的牵制,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了这种单一的授受模式,一旦固化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学习方式,其学习就落入了被动的状态。在学生的头脑里,只认准来自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而对于课后的学习则大可不必去理睬。但是,就算老师再有本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够原原本本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如果学生习惯于接受,而教师习惯于给予,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不能实现互动,那语文教学就注定要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学生的知识素养要得到提高是何其难。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早已习惯安安静静地等待老师的讲授,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存在着抵触情绪,让人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窒息。没有来自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求知欲望,任何外因的作用都起不了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产生诸多不必要的负面效应。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能体会到快乐,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随即而生,这不断地增加了语文施教的难度。作为过来人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当你对文章有了反复的阅读之后,你便能自然地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悲作者之所悲,乐作者之所乐,通过反复的咀嚼品味,就能自然地理会作者的写作技法与意图,便会有豁然开朗的阅读快乐。然而学生却很少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品味,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的浅层的阅读上,三两次毫无目的的浏览根本就不能体会作者的意图,遑论能够提出有创造性的读书体会。
课内阅读能力的低下势必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以及阅读水平的提高,究其实,缘于学生没能在课堂学习中学会自主读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现状是,课前缺乏必要的预习,上课过程缺乏积极的表现,课后更加缺乏及时的知识整合与复习,这种被动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低水平,更加严重的是,学生没能从课堂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方法,就不可能进行深广的阅读,没有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学生自主读书的丰硕收获。
三、重视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自由地思想。
一节语文课结束后,你的学生会自由地进行思想吗?没有合理而科学的学习技巧的引领,学生只能成为被灌输的机器。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已经习惯于倾听老师的一言堂,如果教师想越轨,进行课堂改革,那会遭受学生不良学习情绪的抵触,当学生带着情绪进行学习时,其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学生只局限在自己的学习范围内进行求知,这种封闭式的学习状态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知识增长速度这么快的社会中,假如不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与他人密切的合作,是很难有学问上的重大突破的。学生不会质疑,不会思考,就没有创造力可言,这是我们所痛恨的。
痛则思过,思过则改。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一种自动化的教学习惯。于是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成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高效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等于找到了知识圣殿的通行证。任何新学问的发现都必须经过学习主体一番苦思,在百觅不得出路之时,有一种顿悟,或经过他人的点拨,才有所创造。一个会反思的学生,必定是一个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反思中,可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提高自己质疑解疑的能力,可以使自己获得自由思想的能力。
三、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作业
學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另外,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业往往是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具有合作精神。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如学了《院子里的悄悄话》后,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进一步了解年轮的三个作用;学了《火烧云》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傍晚时间观察火烧云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