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根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探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原根亲文化是血脉亲缘认同的文化,本质上是对文化的追属和心理的认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以及重要的人文价值。重视对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以河南信阳地区为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思考。同时中原根亲文化对于根在中原的海内外同胞间也有很大影响,具有情感维系和认同的功能。研究中原根亲文化有利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中原根亲文化;河南信阳;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27 -02
  一、中原根亲文化的内涵
  “中原”意为“天下之中”。广义的中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甚至整个黄河流域,狭义的中原主要指今天的河南省所辖的行政区域。作为中原根亲文化发源地,河南信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文化底蕴深厚。“根亲”指的是姓氏同源同脉的延续,族邦同渊同宗的联谊,族群同根同缘的亲情,故土同居同食的熏染。“根亲文化”就是由根亲而发生、发展的一种追族索缘,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其主旨是追求仁爱与和谐统一,本质上是对文化的追属和心理的认同。中原根亲文化是从寻根文化中发展过来的,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根亲文化是维系根在中原的海内外同胞间的精神纽带,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政治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等具有其他延续性特征的文化根源,也是河南信阳地区根据自己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和根在中原的海内外同胞不断回到祖地寻根问祖的现象提出的。如今中原根亲文化的发展是由血脉亲缘认同向文化认同扩展,由地域文化向中华文化扩展。中原根亲文化具有五种特点:一是地缘性。“月是故乡明,人是同根亲”是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语言、风俗、习惯、信仰上都带有浓厚的原始祖地色彩。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二是继承性。讲究同根起源,一脉相承。在姓氏、语言、习俗上表现尤为突出。三是开放性。“中原根亲文化”不是文化的单向流动,还有反向吸收、融合、影响当地文化的过程。通过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四是民间性。“中原根亲文化”包含主要的内容都是以民间形式传承传播的,姓氏文化以民间族谱的形式传承等等民间特色十分明显。五是和谐性。“中原根亲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家族源流的整体和谐与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原根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原根亲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把中原根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有效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能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原根亲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共存、反对分裂维护统一、、重诺守信等等。把中原根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学校通过简单的灌输,并不能使学生很好的从本质上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中原根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关注到中原文化以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三、中原根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原根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相同之处。
  中原根亲文化的核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追求家族源流的整体和谐与发展,进而扩展到家乡、祖地及整个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它对河南地区一直发挥着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所以,中原根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功能是相同的。
  (二)中原根亲文化的相关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平台。
  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一些形式化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提倡知行合一,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至于知行不能很好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由“知”向“行”转化,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必须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才能达到内化的效果。河南针对根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拜祖大典等。这些实践活动与河南地区的学生联系紧密,很容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很好的把优秀的中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四、中原根亲文化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中原根亲文化开发的有限性。
  近年,中原根亲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与各界学者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但更多的是与河南信阳的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而忽视它的文化教育功能。政府根据当地历史文化的特点与经济政策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寻亲活动”、“文化交流节”等。对中原根亲文化的发展存在挖掘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形式单一等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够丰富。
  (二)中原根亲文化利用的有限性。
  中原根亲文化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从中原根亲文化的开发利用来看并没有发挥出其作用,道德教育功能相应得到了减弱。在信阳地区的学校教学体系中地方文化优势不甚明显。关于中原根亲文化的相关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模式。部分教育者会随机、生硬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原根亲文化的效用。
  (三)中原根亲文化研究的有限性。
  目前,对中原根亲文化资源的研究主要还是开发、挖掘,对根亲文化内涵拓展不足,主要存在内容不精练,科学性、教育性不强等等。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推动作用。   五、中原根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发挥中原根亲文化的教育功能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是要在正确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进行了解,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解决实际思想问题。
  (二)长期性原则。
  河南信阳地区学生身处丰富的中原历史文化中,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根亲文化经过发展自身也具有长期性。把中原根亲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定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形成一个相对有效的模式。
  (三)循序渐进原则。
  信阳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学设备、教育环境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中原根亲文化的有效运用并不能一蹴而就。盲目借鉴、跟风其他地方的教学经验并不能有效发挥其教育价值。教育者需要对中原根亲文化的内涵深入了解学习之后对学生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活动。
  六、中原根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提高教育者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我国的部分教育者严重缺乏课程意识,教学任务就是教授书本知识。课程意识即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方面。教育者的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树立课程意识能有效帮助教育者将中原根亲文化创新性的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统一灌输教育方式转为多元化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民主化。学校要鼓励优秀教师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研究成果运用与教学。对于主动学习探究中原文化资源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应给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课堂教学结合课外实践。
  中原根亲文化中包含的许多中华民族精神及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把这种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补充,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同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结构。开设中原根亲文化相关课程内容上要符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增强爱国情感,教学方式上要贴近学生,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是学生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厚重。中原根亲文化资源相关课程使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学校应鼓励教师开设包括中原根亲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造良好文化环境。
  河南地区的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在中原根亲文化的熏陶,就需要社会提供健康的文化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必然会塑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会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也更容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的载体,其次以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促进建设和谐团结的社会、培育“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是需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可以从中原根亲文化里吸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的内容,形成自身独特的治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民族出版社,2002
  [2]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崔信生.根亲文化的概念、内涵、发展与创新[J].寻根,2015(1)
  [5]张新斌.根亲文化的讨论与思考[J].中原文化研究,2014(03)
  [6]付玉成.信阳市根亲文化资源探究[J].成功(教育版),2011(1)
  [7]张新斌.中原寻根中的“信阳现象”——中原寻根三十年的记忆与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ZYXS108)
  作者简介:范小慧(1992—),女,汉族,郑州,研究生在读,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李洱为展示现代人在权力虐恋场上的假面狂欢,大量运用“颠倒”的反讽叙事手法,指出当下乡土政治民主建设欣欣向荣的背后隐藏的戏谑。  关键词:村委直选;狂欢;颠倒;反讽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26 -01  继《花腔》之后,李洱从知识分子题材转向农村题材的创作,为摆脱以往的“苦难写作”,李洱在《石榴树上结樱桃》中通过村民直接选举这一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在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逐步摆脱男性创作的立场,并开始向传统男性文化发出挑战,其中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的《私人生活》以个人化的创作方式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孤独意识、自恋与欲望、同性情爱以及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等角度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意识、女性个人经验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
期刊
摘要:中央政府于2009年出台新农保政策,随后地方政府对新农保向“广覆盖”目标推进。政府此举是否令农民满意?本文在山西省清华村对新农保制度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满意度为主线,从村民对新农保的认知、资金筹集、待遇发放、经办机构以及总体满意度这几个维度来分析新农保的问题,为促进新农保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清华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色彩是传递美感与享受的最直接的形式。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借助色彩传达思想和情感。丰富色彩的使用是叶赛宁诗中的一大特色,与其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通过使用色彩或描绘有色彩之物传达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而同一种色彩,又由于诗人本身世界观、所处环境、心态发生转变等因素具有了不同的象征意。本文分别研究了白、蓝、金三色,每种颜色又从其普遍象征意,在叶赛宁诗中涵义和所传达情感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在撰写
期刊
摘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不仅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且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是对公安机关提高执法能力的重大考验。作为公安机关,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公安部领导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以保证辖区治安大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安机关;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契丹族是一个以马为伴的民族,爱马饰马是契丹民族的一大特点,因而契丹族使用的马具也十分发达和完善,契丹人对马具制作特别重视,马具装备的繁复和技艺精湛已极致,例如,内蒙古哲里木盟陈国公主墓出土的两套十八副完备的马具,包括络头、衔镳、缰、胸带、鞍、障泥、镫、蹀躞带、鞧带等,都相当精美、完备。  关键词:辽代;络头;马镫;蹀躞带  中图分类号:K87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
期刊
摘要:吉备真备是日本奈良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其一生两次遣唐,在唐生活共计十九载,学习唐朝的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关于吉备真备的传说、说话等,从平安时代初期的史书《续日本纪》开始,说话集、地方志、寺庙缘起志中均有所记述。可见真备谭的形成之早、传播范围之广。然而关于真备谭的研究,至今为止国内鲜有涉猎,而在日本也是寥寥可数。  关键词:真备谭;入唐;先行研究;
期刊
摘要:作为刑罚体系的最新刑罚措施,终身监禁成为我国专门针对特别重大贪污受贿犯罪的处遇措施。它一方面顺应了限制死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又彰显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战略的基本立场,对贪腐行为具有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从而很好地协调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关键词:终身监禁;限制死刑;高压反腐;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期刊
摘要:近来“陆案”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诸多法律学者也开始讨论本案。笔者认为要想避免“陆红霞案”的再次发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理念,维护正当诉讼避免滥诉;还要鼓励非营利性组织主导公益诉讼的发展,以及通过司法判决引导信息公开的理性复位。  关键词:行政;权利;建议  中图分类号:DF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22 -01  案例来源:“陆红霞诉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在逐步进行新农村建设。当前形势下,农村职务犯罪还处于多发时期,应当对农村土地补偿领域的职务犯罪予以充分的重视,关注民生,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法律问题,笔者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挪用公款过程中出具“借条”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关键词:挪用;借条;定性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21 -01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