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与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就必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呢?
第一、注重启发性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式的讲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等,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例如:在探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这一活动时候,我就改变以往讲解的做法,我启发学生用自带的火材盒或自己小时候玩的积木去探索。我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让学生自己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去看看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让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察)鼓励方法的多样性。然后再让学生用3个、4个、5个、6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看看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猜想、操作、探究、验证。最后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规律。并引导他们结合实际应用,比如说,火柴厂要拼10包火柴盒,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呢?
第二、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自主探究学习呢?我以为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的新课导入时,我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贴近的实例,指着我们班级后面的奖状框,问:这镜框漂亮吗?既然漂亮我们就要好好珍藏。接着让学生分析像框的长度与玻璃的大小是不同的,一个指的是长度,一个指的是面,不能都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样,在既亲切又真实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我首先设计小游戏,在游戏情境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愿望。在教学平方分米、平方米之前,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用这个单位测量怎么样?”“很麻烦?怎么办呢?你能找出一个合适的单位吗?”从而引导学生寻找新的面积单位,培养学生自主地去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三、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经历不同。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教学中如果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就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说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且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合作互助精神。比如:对于数学中开放性的试题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先补条件再解答练习就是属于这类练习,可以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到不同结果,在学习路程类应用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设置不同的问题再合作探究,比如两人相向而行,两人相对而行,两人同时出发、速度不同,两人不同时出发、速度相同等等。
再比如在学习倒数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先看例题,下面的几个分数中,那两个数的乘积是1?3/85/43/57/104/52/310/78/3,学生很快回答出了。这时我顺势地追问,并让不同小组成员讨论: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10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0有倒数吗?为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合作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而且这种让他们自己去合作探究的效果肯定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的多。
第四、自主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主合作学习不是放任自由对学生不闻不问,首先、教师要做到转变教学观念,多进行理论学习,切实把自学合作学习落实到课堂中,不能走马观花,不能只追求形式。其次、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再次、要处理好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总是让同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最后强调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小组的分组搭配。在合作小组分配时,要通盘考虑,要考虑组际之间的均衡。要考虑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总之,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需要我们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不断去总结探索,为学生的发展,为教育事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一、注重启发性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式的讲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等,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例如:在探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这一活动时候,我就改变以往讲解的做法,我启发学生用自带的火材盒或自己小时候玩的积木去探索。我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让学生自己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去看看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让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察)鼓励方法的多样性。然后再让学生用3个、4个、5个、6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看看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猜想、操作、探究、验证。最后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规律。并引导他们结合实际应用,比如说,火柴厂要拼10包火柴盒,包成一包有几种包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呢?
第二、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自主探究学习呢?我以为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的新课导入时,我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贴近的实例,指着我们班级后面的奖状框,问:这镜框漂亮吗?既然漂亮我们就要好好珍藏。接着让学生分析像框的长度与玻璃的大小是不同的,一个指的是长度,一个指的是面,不能都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样,在既亲切又真实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我首先设计小游戏,在游戏情境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愿望。在教学平方分米、平方米之前,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用这个单位测量怎么样?”“很麻烦?怎么办呢?你能找出一个合适的单位吗?”从而引导学生寻找新的面积单位,培养学生自主地去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三、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经历不同。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教学中如果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就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说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且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合作互助精神。比如:对于数学中开放性的试题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先补条件再解答练习就是属于这类练习,可以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到不同结果,在学习路程类应用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设置不同的问题再合作探究,比如两人相向而行,两人相对而行,两人同时出发、速度不同,两人不同时出发、速度相同等等。
再比如在学习倒数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先看例题,下面的几个分数中,那两个数的乘积是1?3/85/43/57/104/52/310/78/3,学生很快回答出了。这时我顺势地追问,并让不同小组成员讨论: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10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0有倒数吗?为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合作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而且这种让他们自己去合作探究的效果肯定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的多。
第四、自主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主合作学习不是放任自由对学生不闻不问,首先、教师要做到转变教学观念,多进行理论学习,切实把自学合作学习落实到课堂中,不能走马观花,不能只追求形式。其次、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再次、要处理好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总是让同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最后强调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小组的分组搭配。在合作小组分配时,要通盘考虑,要考虑组际之间的均衡。要考虑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总之,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需要我们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不断去总结探索,为学生的发展,为教育事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