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以来,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美英法多次空袭,多国部队扩大利比亚禁飞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已经升级为全面战争。由此中资企业的海外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损失巨大,尤其是在利比亚实施工程承包项目的企业受损更为惨重。随着中材国际、中国建筑和中国铁建等公司陆续发布公告,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及有关损失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紧急启动“理赔绿色通道”,于3月18日向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分别赔款1.62亿元人民币和4815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中国信保在利比亚地区进行的第一笔因政治风险而产生的赔款,其他各企业的理赔还在陆续进行中。遭受损失后能够及时获得理赔固然可以使企业损失有所减少,但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最好还是不发生风险,企业应当在对项目所在国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安全形势、法律政策和文化风俗,积极做好紧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规避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
做好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工程承包,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在环境复杂、风险丛生的国际市场工作,如何分析、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是一个企业能否在国际化浪潮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本领之一。
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工期长等特点,企业不仅要在工程前期垫付大额资金用于设备、原料采购,它还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形势、进出口政策、资金、劳务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外汇管制等方面,而且可能遇到不熟悉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几年的施工过程中还可能遭遇战争、内战、叛乱和暴动等政治风险,以及买方破产、拖欠工程款等商业风险,从而导致工程款项无法按期收回。因此,无论如何,国际工程市场开发前一定要对东道国进行充分的研究。项目的选择,应当建立在对项目所在国全面论证的基础之上,应该做深入的风险评估,尤其是开发安全风险高的国别市场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海外承包工程风险可以理解为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标指项目的费用、进度、质量和安全。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具有普遍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项目各方都可能遇到,各自就应该合理地承担一部分风险。如果风险管理成功,就可能有收益,但合同的双方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效益建立在投机风险上。风险识别首先要做好风险规划,根据具体项目建立一个整体的框架,并制定应对风险的更多个备选行动方案,及早建立时间和资金等资源储备。而风险评估就是结合过去类似风险发生的信息,分析发生损失的概率,采取定量的方法评估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建立评估模型,在对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形势、经济法律政策、文化风俗、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巨大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综合评估。
强化项目管理手段
强化项目管理,就要促进各项工作标准化、程序化。海外项目管理是市场开发的成果、预期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涉及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的承包施工企业应实施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战略,制定一系列关于加强项目管理的规定,并根据项目生命期,按照阶段或按年份逐一对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及时修订。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项目管理团队,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分别制定项目时间、项目质量、项目费用、项目人力资源、项目沟通,以及现场管理、合同管理、资源管理、索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计划。项目经理负责分析所在国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预案,一旦应急预案启动,项目经理就是现场第一指挥。同时项目经理负责所在国家的市场开发工作;协调各项目间的人员、物资、设备和资金调配等工作。
建立项目管理团队,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项目人力资源规划是国际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承包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规划中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预测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国际工程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受环境约束性强,一旦项目所在国出现难以预计的资源匮乏、经济滑坡、社会局势动荡等突发情况,劳工匮乏、技术工种严重不足等问题很可能显现,同时会挫败承包方人员的参与信心,影响项目后续实施。同时,个人、项目和企业目标协调性的维系同样存在风险。国际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这些雇员既可能是项目当地国民,也可能是其他国家的外来打工者,语言、文化、信仰、生活习惯和工作作风各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自身如果存在体系漏洞,就将很难控制各方面的偏差,容易引起人心涣散。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在海外承包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大公司内部安全防范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应对国际工程承包安全风险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时刻意识到风险的潜在性,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思想上也要修筑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其次,要建立完整、系统的安全防护制度和措施,并大力落实制度的监督、检查体系,及时敏锐地发现异常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再次,加强员工日常管理,建立责任人制度,重视涉外管理规章制度,逐级负责逐级开展,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外出,不得随便搭乘搭载,形成良好规范的行为准则和操作习惯,要求所有在国外工作的员工对周围环境变化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再次,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充足的交通、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及时传递信息,实施统一协调指挥,在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组织人员营救、撤退和转移。再次,加强施工现场和驻地管理,如在施工现场和驻地构筑防护墙,要求业主、当地政府安排武装保安人员,在入口设立检查岗哨,严格凭证件出入,杜绝闲杂人等进入项目现场,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最后,要随时保持与我国驻项目所在国大使馆经参处的密切联系,与所在国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沟通,及时掌握项目所在国和项目周边安全形势。
此外,本土化经营也是良好的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实现更大程度上的人力资源本土化,提高工效,减少人工数量,增加设备的比例,利用当地员工作为项目活动的具体执行者,这对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减少和避免风险有显著作用。
突发的动乱和数额未卜的商业损失给赴利比亚淘金的中国企业上了一课。因此,过去依赖经验的走出去模式正面临着挑战,未来企业走出国门承接海外工程时需加强可行性调查,特别要重视政治动乱因素。做好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实施现代项目管理方式,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流程,建立应急机制和预案,防患于未然。相信做到这些,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就会有所降低,损失也会大为减少。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紧急启动“理赔绿色通道”,于3月18日向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分别赔款1.62亿元人民币和4815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中国信保在利比亚地区进行的第一笔因政治风险而产生的赔款,其他各企业的理赔还在陆续进行中。遭受损失后能够及时获得理赔固然可以使企业损失有所减少,但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最好还是不发生风险,企业应当在对项目所在国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安全形势、法律政策和文化风俗,积极做好紧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规避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
做好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工程承包,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在环境复杂、风险丛生的国际市场工作,如何分析、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是一个企业能否在国际化浪潮中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本领之一。
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工期长等特点,企业不仅要在工程前期垫付大额资金用于设备、原料采购,它还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形势、进出口政策、资金、劳务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外汇管制等方面,而且可能遇到不熟悉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几年的施工过程中还可能遭遇战争、内战、叛乱和暴动等政治风险,以及买方破产、拖欠工程款等商业风险,从而导致工程款项无法按期收回。因此,无论如何,国际工程市场开发前一定要对东道国进行充分的研究。项目的选择,应当建立在对项目所在国全面论证的基础之上,应该做深入的风险评估,尤其是开发安全风险高的国别市场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海外承包工程风险可以理解为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标指项目的费用、进度、质量和安全。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具有普遍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项目各方都可能遇到,各自就应该合理地承担一部分风险。如果风险管理成功,就可能有收益,但合同的双方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效益建立在投机风险上。风险识别首先要做好风险规划,根据具体项目建立一个整体的框架,并制定应对风险的更多个备选行动方案,及早建立时间和资金等资源储备。而风险评估就是结合过去类似风险发生的信息,分析发生损失的概率,采取定量的方法评估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建立评估模型,在对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形势、经济法律政策、文化风俗、自然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巨大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综合评估。
强化项目管理手段
强化项目管理,就要促进各项工作标准化、程序化。海外项目管理是市场开发的成果、预期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涉及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的承包施工企业应实施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战略,制定一系列关于加强项目管理的规定,并根据项目生命期,按照阶段或按年份逐一对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及时修订。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项目管理团队,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分别制定项目时间、项目质量、项目费用、项目人力资源、项目沟通,以及现场管理、合同管理、资源管理、索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计划。项目经理负责分析所在国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预案,一旦应急预案启动,项目经理就是现场第一指挥。同时项目经理负责所在国家的市场开发工作;协调各项目间的人员、物资、设备和资金调配等工作。
建立项目管理团队,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项目人力资源规划是国际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承包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规划中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预测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国际工程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受环境约束性强,一旦项目所在国出现难以预计的资源匮乏、经济滑坡、社会局势动荡等突发情况,劳工匮乏、技术工种严重不足等问题很可能显现,同时会挫败承包方人员的参与信心,影响项目后续实施。同时,个人、项目和企业目标协调性的维系同样存在风险。国际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这些雇员既可能是项目当地国民,也可能是其他国家的外来打工者,语言、文化、信仰、生活习惯和工作作风各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自身如果存在体系漏洞,就将很难控制各方面的偏差,容易引起人心涣散。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在海外承包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大公司内部安全防范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应对国际工程承包安全风险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时刻意识到风险的潜在性,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思想上也要修筑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其次,要建立完整、系统的安全防护制度和措施,并大力落实制度的监督、检查体系,及时敏锐地发现异常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再次,加强员工日常管理,建立责任人制度,重视涉外管理规章制度,逐级负责逐级开展,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外出,不得随便搭乘搭载,形成良好规范的行为准则和操作习惯,要求所有在国外工作的员工对周围环境变化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再次,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充足的交通、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及时传递信息,实施统一协调指挥,在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组织人员营救、撤退和转移。再次,加强施工现场和驻地管理,如在施工现场和驻地构筑防护墙,要求业主、当地政府安排武装保安人员,在入口设立检查岗哨,严格凭证件出入,杜绝闲杂人等进入项目现场,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最后,要随时保持与我国驻项目所在国大使馆经参处的密切联系,与所在国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沟通,及时掌握项目所在国和项目周边安全形势。
此外,本土化经营也是良好的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实现更大程度上的人力资源本土化,提高工效,减少人工数量,增加设备的比例,利用当地员工作为项目活动的具体执行者,这对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减少和避免风险有显著作用。
突发的动乱和数额未卜的商业损失给赴利比亚淘金的中国企业上了一课。因此,过去依赖经验的走出去模式正面临着挑战,未来企业走出国门承接海外工程时需加强可行性调查,特别要重视政治动乱因素。做好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实施现代项目管理方式,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流程,建立应急机制和预案,防患于未然。相信做到这些,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就会有所降低,损失也会大为减少。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