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石蒜在落叶人工林(杨树林和马褂木林)下的引种及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选择及整地、栽植季节、种球准备、栽植、管理等方面内容,并从中总结出引种栽培石蒜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落叶人工林下石蒜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蒜;落叶人工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21-02
Techniqu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under Plantation Forests
ZHANG Zhaojin, ZHOU Jian et al(Jiangsu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A techniqu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under plantation forests was discussed,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nd soil preparation, planting season, mother bulb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lant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Key wordsLycoris radiata; Plantation forests; Cultivation technique
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尤其是杨树人工林总面积已达700万hm2,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9%。多年来林农复合经营已成为提高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对策。全球石蒜属植物约有20种,我国有17种。石蒜花色艳丽,是颇有发展前途的园林观赏植物。其鳞茎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加兰他敏、石蒜碱、石蒜胺碱等多种生物碱,是贵重的生物制药原料。由于其经济开发价值高,因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目前市场需求大多依靠采挖野生种球自然资源维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1-3]。由此可见,种球生产问题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有些地方通过石蒜的人工栽培来解决此问题[4],但在我国基本农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进行大面积单一的石蒜种植不太可能,而该文首次提出的在杨树人工林和马褂木人工林下种植石蒜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1栽培地自然概况
4引种生长评价
与现有的杨树与其他植物的复合栽培模式相比,在杨树、马褂木等落叶人工林下引种、栽培石蒜具有如下显著特点:杨树、马褂木等落叶树种,其叶期一般是4~11月,而石蒜叶期是10月底到次年4月,2个物种的叶期正好互补。4~11月杨树、马褂木叶片旺盛生长时,林地上层郁闭度高,林下光照强度低,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都会有影响;而对于此时正处于落叶期的石蒜而言,并不造成影响。进入11月至次年3月的干燥风大的秋冬季,由于杨树、马褂木处于落叶期,林下土地裸露,往往会出现尘土飞扬,但此时的石蒜正处于叶片生长期,旺盛生长的叶片覆盖了冬季杨树落叶后裸露的林地,保护了环境。这种栽培模式使得杨树、马褂木等落叶树种和石蒜能够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同时使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景观效应,同时也提高杨树等人工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人工林的产业链。
通过近4年观测,石蒜耐寒性、耐旱性较强,病虫危害轻微,在杨树、马褂木等落叶人工林下生长指标和原产地相当,生长良好,可作观赏、药用两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同落叶林分、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及气候条件与石蒜各生长指标及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鲍海鸥,陈波红.石蒜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9(5):31-32.
[2] 方建民,刘洪剑,虞木奎,等.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量比较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1):16-22.
[3] 邓传良,周坚.石蒜属植物分支系统学研究[J].植物研究,2005,25(4):393-399.
[4] 郭永兵,雷泽湘,吴亚鹏,等.湖北野生石蒜的驯化栽培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21-23,30.
[5] 蔡军火,魏绪英,付振勇,等.石蒜属植物发育生物学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林业科技,2009(5):21-24.
[6] 刘志高,黄华宏,吴家胜,等.石蒜鳞茎栽培中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137-140.
[7] 邵京,王晓静,周坚.中国石蒜淀粉提取工艺研究[J].化学世界,2010(5):264-266.
[8] 李爱荣,周坚.中国石蒜叶片的生长周期及其发育过程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5,22(6):680-686.
[9] 王婷,邓波,张智,等.不同温度对忽地笑光响应曲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39-7741.
[10] 焦醒,刘广全.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9(2):42-48.
[11] 陈淑容.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2):157-160.
关键词石蒜;落叶人工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21-02
Techniqu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under Plantation Forests
ZHANG Zhaojin, ZHOU Jian et al(Jiangsu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A techniqu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under plantation forests was discussed,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nd soil preparation, planting season, mother bulb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lant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ycoris radiata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Key wordsLycoris radiata; Plantation forests; Cultivation technique
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尤其是杨树人工林总面积已达700万hm2,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9%。多年来林农复合经营已成为提高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对策。全球石蒜属植物约有20种,我国有17种。石蒜花色艳丽,是颇有发展前途的园林观赏植物。其鳞茎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加兰他敏、石蒜碱、石蒜胺碱等多种生物碱,是贵重的生物制药原料。由于其经济开发价值高,因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目前市场需求大多依靠采挖野生种球自然资源维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1-3]。由此可见,种球生产问题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有些地方通过石蒜的人工栽培来解决此问题[4],但在我国基本农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进行大面积单一的石蒜种植不太可能,而该文首次提出的在杨树人工林和马褂木人工林下种植石蒜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1栽培地自然概况
4引种生长评价
与现有的杨树与其他植物的复合栽培模式相比,在杨树、马褂木等落叶人工林下引种、栽培石蒜具有如下显著特点:杨树、马褂木等落叶树种,其叶期一般是4~11月,而石蒜叶期是10月底到次年4月,2个物种的叶期正好互补。4~11月杨树、马褂木叶片旺盛生长时,林地上层郁闭度高,林下光照强度低,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都会有影响;而对于此时正处于落叶期的石蒜而言,并不造成影响。进入11月至次年3月的干燥风大的秋冬季,由于杨树、马褂木处于落叶期,林下土地裸露,往往会出现尘土飞扬,但此时的石蒜正处于叶片生长期,旺盛生长的叶片覆盖了冬季杨树落叶后裸露的林地,保护了环境。这种栽培模式使得杨树、马褂木等落叶树种和石蒜能够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同时使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景观效应,同时也提高杨树等人工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人工林的产业链。
通过近4年观测,石蒜耐寒性、耐旱性较强,病虫危害轻微,在杨树、马褂木等落叶人工林下生长指标和原产地相当,生长良好,可作观赏、药用两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同落叶林分、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及气候条件与石蒜各生长指标及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鲍海鸥,陈波红.石蒜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9(5):31-32.
[2] 方建民,刘洪剑,虞木奎,等.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量比较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1):16-22.
[3] 邓传良,周坚.石蒜属植物分支系统学研究[J].植物研究,2005,25(4):393-399.
[4] 郭永兵,雷泽湘,吴亚鹏,等.湖北野生石蒜的驯化栽培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21-23,30.
[5] 蔡军火,魏绪英,付振勇,等.石蒜属植物发育生物学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林业科技,2009(5):21-24.
[6] 刘志高,黄华宏,吴家胜,等.石蒜鳞茎栽培中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137-140.
[7] 邵京,王晓静,周坚.中国石蒜淀粉提取工艺研究[J].化学世界,2010(5):264-266.
[8] 李爱荣,周坚.中国石蒜叶片的生长周期及其发育过程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5,22(6):680-686.
[9] 王婷,邓波,张智,等.不同温度对忽地笑光响应曲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39-7741.
[10] 焦醒,刘广全.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9(2):42-48.
[11] 陈淑容.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2):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