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从职位影响力角度来说,都承担着师者之师、学之师、教之师、德之师的重担。然而,学校在开展师德建设的时候,往往重视一线教师层面的道德规范而忽视管理层的道德领导力。
何为道德领导力
实际工作中,多数学校认为“师德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所有措施都指向一线教师,中层以上管理者成为师德管理的真空地带。事实上,只要是在学校管理范围,所有教职工都是师德管理的影响者、推动者,“师者之师”的师德管理与一线教师的师德管理同样重要,在学校软实力的形成上,甚至比后者更为重要。
“道德领导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本尼斯(James MacGregor Burns)1978年在其名著《领导论》中首次提出的。“道德领导力”通俗一点说就是:以道德权威作为领导的基础,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职工追随其道德魅力,自然而然地建立自身正确的伦理与价值观,激发教职工的义务感与责任心。学校管理层的领导力主要由道德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科研领导力、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的领导力、非权力性领导力五项领导力构成。
道德领导力的重要性
由于中学是进行知识管理、知识传播、人格塑造的单位,任何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的同时还都承担一线教师的角色,哪一部分领导力的缺失都足以撼动这个管理人员的师德形象。
笔者学校所在的H区,是一个成立于1996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2月体制机制改革后,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近三年来,区委、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投入,致力打造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强区;三年来,政府大量投入、措施得当、管理有方,整个教育形势蒸蒸日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了学校发展的平台,学校自身的发展能力在哪里?众所周知,薄弱学校领导层既不能“领”也不能“导”的情况普遍存在,学校之所以薄弱也是因为学校管理层管理理念粗放、管理能力薄弱。“师者之师”的师德管理在H区新时期实现教育跨越发展的事业道路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与紧迫。
如何构建道德领导力
如何构建“道德领导力”?根据H区薄弱学校的实际,我给出的方子是“医自己”。
1.为师师表,身正为范,身体力行。为了严肃上班纪律,很多学校都设有考勤制度,可有多少管理人员被扣过考勤分?他们若是有私事要办或各种原因迟到,考勤那栏写的便是“出差”“会议”一类的说明。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办私事,唯一的选择就是“请假”,被扣考勤奖。
师德管理,不是“开会即有、散会即无”的活动,管理人员的优秀素养对于教师来说是最现实的、最生动的、最鲜明的师德。作为管理人员,不仅要建立自己法定权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更应该培养自己的“非权力性领导力”,从而产生无形的人格魅力。管理人员只有在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方面取得教师的信任,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从”的管理效果。
2.业务精湛,教研专家,深入课堂。此处的“业务”,除了包括分管部门的业务,还包括教育教学教研业务。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所有的教研活动都要基于课堂。显而易见,学校管理人员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就是充当教改实验的先行者。
有些薄弱学校的部分行政人员是不任课的,相应地,这个学校很多教师管理制度很难落实。教师一听说有新的制度出台或新的活动要开展就反感:“他们(行政管理人员)都不用上课的,坐在办公室空想出一堆制度、一堆活动;我们天天上课、备课、改作业、忙备考、忙培优辅差、教育教学一大堆事情,累都累死了,哪里有时间理它(制度、活动)……”
学校管理层是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还应该具备比一般优秀教师更高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学校管理者唯有精通业务,深厚积淀教育智慧,熟悉把握教育规律,敏锐感知教育动态,才能在师德管理中说话有底气。
3.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文化引领。薄弱学校首先薄弱在学习能力。越是薄弱,越是轻视学习;越是轻视学习,学校越薄弱。这是个恶性循环。我所知道的很多管理层人员都把大部分业务时间放在社会交往上,更多时间是娱乐消遣、是与学校工作没有太大关系的个人社交圈拓展。
学习力薄弱的管理人员,“规划领导力”能有多强,值得打个问号;不用文化引领而用个人经验主义指导学校的发展,这个学校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也应打个问号;管理层不学却让一线教师“认真学”,这样的师德管理能有多大的成效,是不是也要打个问号?
“师德”中“德”的含义非常丰富。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孔子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对“师者之师”而言,“德”标准当更高。我们既然有排除万难的毅力晋升为一个学校管理人员,又怎么会惧怕以“治别人”之力“医自己”不足,做好学校师德管理的指向标呢?
(作者系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湖中学副校长)
何为道德领导力
实际工作中,多数学校认为“师德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所有措施都指向一线教师,中层以上管理者成为师德管理的真空地带。事实上,只要是在学校管理范围,所有教职工都是师德管理的影响者、推动者,“师者之师”的师德管理与一线教师的师德管理同样重要,在学校软实力的形成上,甚至比后者更为重要。
“道德领导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本尼斯(James MacGregor Burns)1978年在其名著《领导论》中首次提出的。“道德领导力”通俗一点说就是:以道德权威作为领导的基础,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职工追随其道德魅力,自然而然地建立自身正确的伦理与价值观,激发教职工的义务感与责任心。学校管理层的领导力主要由道德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科研领导力、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的领导力、非权力性领导力五项领导力构成。
道德领导力的重要性
由于中学是进行知识管理、知识传播、人格塑造的单位,任何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的同时还都承担一线教师的角色,哪一部分领导力的缺失都足以撼动这个管理人员的师德形象。
笔者学校所在的H区,是一个成立于1996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2月体制机制改革后,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近三年来,区委、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教育投入,致力打造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强区;三年来,政府大量投入、措施得当、管理有方,整个教育形势蒸蒸日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了学校发展的平台,学校自身的发展能力在哪里?众所周知,薄弱学校领导层既不能“领”也不能“导”的情况普遍存在,学校之所以薄弱也是因为学校管理层管理理念粗放、管理能力薄弱。“师者之师”的师德管理在H区新时期实现教育跨越发展的事业道路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与紧迫。
如何构建道德领导力
如何构建“道德领导力”?根据H区薄弱学校的实际,我给出的方子是“医自己”。
1.为师师表,身正为范,身体力行。为了严肃上班纪律,很多学校都设有考勤制度,可有多少管理人员被扣过考勤分?他们若是有私事要办或各种原因迟到,考勤那栏写的便是“出差”“会议”一类的说明。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办私事,唯一的选择就是“请假”,被扣考勤奖。
师德管理,不是“开会即有、散会即无”的活动,管理人员的优秀素养对于教师来说是最现实的、最生动的、最鲜明的师德。作为管理人员,不仅要建立自己法定权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更应该培养自己的“非权力性领导力”,从而产生无形的人格魅力。管理人员只有在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方面取得教师的信任,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从”的管理效果。
2.业务精湛,教研专家,深入课堂。此处的“业务”,除了包括分管部门的业务,还包括教育教学教研业务。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所有的教研活动都要基于课堂。显而易见,学校管理人员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就是充当教改实验的先行者。
有些薄弱学校的部分行政人员是不任课的,相应地,这个学校很多教师管理制度很难落实。教师一听说有新的制度出台或新的活动要开展就反感:“他们(行政管理人员)都不用上课的,坐在办公室空想出一堆制度、一堆活动;我们天天上课、备课、改作业、忙备考、忙培优辅差、教育教学一大堆事情,累都累死了,哪里有时间理它(制度、活动)……”
学校管理层是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还应该具备比一般优秀教师更高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学校管理者唯有精通业务,深厚积淀教育智慧,熟悉把握教育规律,敏锐感知教育动态,才能在师德管理中说话有底气。
3.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文化引领。薄弱学校首先薄弱在学习能力。越是薄弱,越是轻视学习;越是轻视学习,学校越薄弱。这是个恶性循环。我所知道的很多管理层人员都把大部分业务时间放在社会交往上,更多时间是娱乐消遣、是与学校工作没有太大关系的个人社交圈拓展。
学习力薄弱的管理人员,“规划领导力”能有多强,值得打个问号;不用文化引领而用个人经验主义指导学校的发展,这个学校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也应打个问号;管理层不学却让一线教师“认真学”,这样的师德管理能有多大的成效,是不是也要打个问号?
“师德”中“德”的含义非常丰富。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孔子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对“师者之师”而言,“德”标准当更高。我们既然有排除万难的毅力晋升为一个学校管理人员,又怎么会惧怕以“治别人”之力“医自己”不足,做好学校师德管理的指向标呢?
(作者系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湖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