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无论是军方还是民航都十分重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加大投入进行研究。在军方,以航空兵为代表,把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构建与新的编制体制、维修机制、方法手段相配套的质量控制体系。针对飞机新旧共存、装备多代共用,进口国产兼有,机电一体化,航电综合化、系统信息化的装备现状和指挥控制手段多元的质控现状,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的基本规律,故障至因理论模型的建立,质量控制反应链的形成机理,质量缺失的干预方法等方面。在地方,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研究的主线是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形成SMS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的组织构成,危险源识别、质量评估和风险控制、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优化、质量优化建模等。由此可见,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理解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的内涵,是正确实施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的基础。
一、航空装备的质量特性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特性的总和。即可以从客户满意度来衡量产品质量的好与坏,一件产品只有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要求才算是高质量的。
航空装备的质量特性,是航空装备在使用时能满足航空兵遂行作战、训练和其他任务所需能力特性的总和。从总体上说,航空装备质量特性主要包括系统(分系统或设备)的战术技术性能特性和设备使用中的保障特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航空装备的质量特性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战术技术指标性能会因自身损耗、周边环境和人为使用与维护不当而下降或漂移。
(二)性能下降的后果以使用性影响为主,同时产生一定的安全性影響和经济性影响。
(三)装备的使用可靠性随时间按指数规律下降。保持和恢复装备的使用可靠性可以通过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这两个渠道来实现。
(四)装备的维修性在实际保障中主要表现在参数测试性、维修可达性、器件互换性、拆装防错性和人机工程性五个方面。
(五)装备保障性集中体现在可保障性与能保障性的匹配上,而后者既是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航空装备维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六)装备的安全性是安全性设计与安全性使用和维修的有机结合。安全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将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控制在可接受状态。
(七)装备的适应性是设备在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构筑的客观环境中正常、稳定的工作能力。
要使航空装备能够满足遂行战训或其他任务的需要,除其本身固有的质量特性要好外,还要能在服役期内稳定保持其应有的质量特性,在使用中无故障或很少发生故障,随时保持可用的良好状态。航空装备固有的质量特性主要靠设计和生产来实现,在使用中其质量特性的保持和恢复则主要靠技术保障来实现。
二、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
航空装备技术保障活动的实现程度和满足装备完好性和任务完成性的程度是衡量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水平高低的基本条件,是发挥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特性,提高航空装备使用效益的基本保证。从内容上说,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可分为使用与维修质量和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即使用与维修质量的高低由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决定,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的优劣通过使用与维修质量来衡量。
三、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计划、质量实施、质量检查和质量改进等环节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施全面、全过程管理的有序活动。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质量跟踪、反馈与调整措施,其目的在于对过程进行监视并消除在生产或服务各个环节中因干扰因素而导致质量下降的原因,以取得最大综合效益。质量控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
通过对质量控制流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质量控制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控制过程。当第一轮循环结束,根据统计的数据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完善质量控制。紧接着就进入第二个循环,即对加入纠正措施的质控过程进行再次监测、数据分析,不断加以完善,如此循环下去,形成一个闭环控制过程。
综上而言,所谓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就是通过对技术保障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消除影响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的因素,实现航空装备使用与维修高质量的技术保障效益。目前,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飞行准备、机械日、定期检修、特定检查、部队修理和飞机加改装等各项活动中,通过对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的控制,即对保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保障资料(包括保障设备、设施、信息及训练等)、保障制度(包括管理、技术、训练法规等)、保障原料(包括航材、油料、弹药等)和保障环境等影响和制约技术保障质量的因素进行监察、反馈和调整,确保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程路尧,朱建冲,蔡纪伟.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任务规划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26-28.
[2]井立国,王瑞民.空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复杂性分析与对策[J].国防科技.2008,(06):22-25.
[3]张春瑞,熊林伟,赵坤等.装备保障任务规划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56-57.
[4]贾梦杰,董华,孙荣平.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研究[J].学术论文汇编.2013,(06):17-21.
一、航空装备的质量特性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特性的总和。即可以从客户满意度来衡量产品质量的好与坏,一件产品只有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要求才算是高质量的。
航空装备的质量特性,是航空装备在使用时能满足航空兵遂行作战、训练和其他任务所需能力特性的总和。从总体上说,航空装备质量特性主要包括系统(分系统或设备)的战术技术性能特性和设备使用中的保障特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航空装备的质量特性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战术技术指标性能会因自身损耗、周边环境和人为使用与维护不当而下降或漂移。
(二)性能下降的后果以使用性影响为主,同时产生一定的安全性影響和经济性影响。
(三)装备的使用可靠性随时间按指数规律下降。保持和恢复装备的使用可靠性可以通过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这两个渠道来实现。
(四)装备的维修性在实际保障中主要表现在参数测试性、维修可达性、器件互换性、拆装防错性和人机工程性五个方面。
(五)装备保障性集中体现在可保障性与能保障性的匹配上,而后者既是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航空装备维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六)装备的安全性是安全性设计与安全性使用和维修的有机结合。安全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将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控制在可接受状态。
(七)装备的适应性是设备在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构筑的客观环境中正常、稳定的工作能力。
要使航空装备能够满足遂行战训或其他任务的需要,除其本身固有的质量特性要好外,还要能在服役期内稳定保持其应有的质量特性,在使用中无故障或很少发生故障,随时保持可用的良好状态。航空装备固有的质量特性主要靠设计和生产来实现,在使用中其质量特性的保持和恢复则主要靠技术保障来实现。
二、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
航空装备技术保障活动的实现程度和满足装备完好性和任务完成性的程度是衡量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水平高低的基本条件,是发挥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特性,提高航空装备使用效益的基本保证。从内容上说,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可分为使用与维修质量和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即使用与维修质量的高低由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决定,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的优劣通过使用与维修质量来衡量。
三、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计划、质量实施、质量检查和质量改进等环节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施全面、全过程管理的有序活动。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质量跟踪、反馈与调整措施,其目的在于对过程进行监视并消除在生产或服务各个环节中因干扰因素而导致质量下降的原因,以取得最大综合效益。质量控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
通过对质量控制流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质量控制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控制过程。当第一轮循环结束,根据统计的数据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完善质量控制。紧接着就进入第二个循环,即对加入纠正措施的质控过程进行再次监测、数据分析,不断加以完善,如此循环下去,形成一个闭环控制过程。
综上而言,所谓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就是通过对技术保障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消除影响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的因素,实现航空装备使用与维修高质量的技术保障效益。目前,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飞行准备、机械日、定期检修、特定检查、部队修理和飞机加改装等各项活动中,通过对使用与维修工作质量的控制,即对保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保障资料(包括保障设备、设施、信息及训练等)、保障制度(包括管理、技术、训练法规等)、保障原料(包括航材、油料、弹药等)和保障环境等影响和制约技术保障质量的因素进行监察、反馈和调整,确保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程路尧,朱建冲,蔡纪伟.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任务规划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26-28.
[2]井立国,王瑞民.空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复杂性分析与对策[J].国防科技.2008,(06):22-25.
[3]张春瑞,熊林伟,赵坤等.装备保障任务规划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56-57.
[4]贾梦杰,董华,孙荣平.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研究[J].学术论文汇编.2013,(06):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