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轨道交通轰隆隆的建设声,拥有两千年历史文明的济南正式进入了地铁时代。从人力拉车到乘上地铁,济南用了整整一百年时间——在汽车出现之前,人们行走在阡陌经纬之间,用的是独轮车、轿子和人力拉车;随着城市建设和道路发展,双驾马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伴着汽笛声声鸣响,汽车这种新交通工具成为马路主角。历史上的济南还曾是黄河、小清河的重要码头,而上世纪初,随着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的相继开通,使济南地处南北交通枢纽的有利位置,极大促进了济南的市政建设和通讯方式的近代化。
人力时代:骑驴送信 人力拉车
据记载,清末时期,济南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常见的是较为原始落后的大推车和小推车,因为那时宽阔马路较少,人们习惯于雇佣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车。那时的小车只有一个车轮,车轮左右的木架上坐人或装货,两侧重量需均衡。一个推小车的老手甚至可以平地推五六百斤的重量,遇到上坡或者路途陡峭时,车前通常会有一个用绳子拉动车相助的人,俗称“拉套子的”。那时的济南,小车通常出现于各集市、庙会等重大活动,等待着客人的雇佣。
推车之后,济南进入了“洋车”时代,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黄包车。黄包车20世纪初由日本传到中国,进而传入济南,属于“舶来品”。那时候济南城区内极少有汽车的身影,洋车便逐渐成为了市政交通的主角。上世纪20年代末,济南洋车的数量已经发展至万辆有余。那时比较阔气的洋车,乘客脚下都装有一对大铃铛,街上时不时传来洪亮的铃铛声,人们还编了和洋车有关的歌谣:“黄布篷,白铜灯,走起来,一溜风,车铃一按响叮当……”《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还曾把20世纪30年代的济南称为“洋车夫之城”。解放后,洋车逐渐没落,1956年12月25日,济南最后一辆客运黄包车被送进了山东省博物馆。
那时的济南,洋马车也曾备受欢迎。最初引进的欧式马车,装饰精美、形式平稳,车厢四面镶有玻璃,两侧皆有车门,夜间行驶还装有车灯,车厢后有供人放置行李的平台,省人力又方便出行,不久便成为济南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而济南人开始坐上出租车,则不迟于1919年。据记载,这一年,位于经二纬三路的凤记汽车行从国外购得一辆小轿车以供出租。同一年,济南也有了私家性质的公交车,1926年,官办客运汽车开始运营,可乘坐18人,单程票价2角。从此,济南开启了济南的出租车和公家车时代。
一百余年间,济南邮递方式同样也经历了由徒步、骑马到汽车、飞机的巨大变迁。在创立初期的老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邮差骑驴送信的画面,那时的邮差已经有了统一的制服和装备,历史镜头再拉回现代,如今,济南邮政大楼仍矗立在纬二路上,如同—本活的历史书,见证并讲述着济南邮政的发展变迁。
航运时代:黄金水道 盛况空前
黄河与小清河,是济南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也曾在济南人的交通出行和城市商业贸易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小清河对济南来说,自古至今都是一条“黄金水道”,它承载着商贸运输、泄洪、灌溉等多重功能。旧日小清河最繁盛的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那时的小清河,自下游往上游运输盐、粮食、食用油等和济南各大纱厂纺织的棉花,往下游则运输烟酒糖茶和日用百货等。已故文史大家严薇青教授在《西门桥下的帆船》一文中曾详细记述了当年小清河的盛况:“本世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小清河的船只可以溯流而上,直达西门桥下,当时西门外护城河的水位很高,河身也宽,河中可以并列两排船,从桥下往北,前后连接不断,直到现在山东造纸厂东厂的门前。船只停泊之后,把跳板搭在岸上,可以随时装卸货物。从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船上的人在船头做饭及船工们用拖把打扫船舱。”
黄台码头是小清河航运中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是小清河航运贸易的中转市场,凡是由济南经小清河出入的货物,大都要在黄台码头装卸起运。清末时,这里又铺设了黄台火车站,于是变得更加繁盛起来,一度,这里还成为济南唯一的水路与铁路枢纽。
黄河的泺口码头,也曾是济南一个重要码头。清末民初,泺口港是济南水路、公路、铁路货运的综合性中转站,沿黄河5省所需原盐就在此集散,而济南生产的面粉也主要通过泺口港进行集散。旧书中载:“在泺口镇外,每天差不多有一二百号帆船停泊着,这些帆船有来自河南的,那些船里运载着黄河流域上游各省的货物,像桐油、纸、茶、水烟与漆等,都由泺口卸货,然后又泺口再运赴济南或由小清河运到利津去。”
除了航运,桥梁也是黄河上一道景观。济南黄河第一座铁路桥是1912年建成的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1908年,津浦铁路破土动工,需要跨越黄河,承建大桥的德国公司最终将地址选在了泺口,如今,这座跨越百年的桥梁仍矗立在黄河之上。
但面对黄河天堑,人们通过黄河的方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主要通过渡船这种古老的方式。那时,汽车、马车、自行车和人等匆匆登上在船与岸之间架起的“桥梁”,在黄河水地不断冲击下渡过黄河。直到1982年,才被济南黄河大桥彻底改写。
铁路时代:自主开埠 济南崛起
铁路,这个代表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工业产物,用它巨大的引擎驱动着济南发展为一个集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与工业中心于一体的大都市,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济南的城市发展进程,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了济南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1904年6月,胶济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个由钢铁铸成的庞然大物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但随着铁路的开通,火车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以其快捷安全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更仿佛在用独特的语言诉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济南自主开埠。人们想不到,它的出现使得济南一跃成为山东第一大商贸中心。
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济南成为一个重要的中间站,一扇大门在济南面前打开,济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因此看到了济南。两条铁路畅达北京、天津、开封等地,极大促进了济南商业的繁荣发展,也吸引着大量商人纷纷进驻济南。至1913年,济南商会入会商号总数达1800余家,德国、美国、日本等外国洋行纷纷进驻济南,至1919年,洋行数量已达25家。
依靠铁路运输大宗货物的优势,济南煤炭、粮食、棉花等行业贸易得以快速发展,至1927年,已拥有较大煤炭商号50余家,火车站附近的纬二路、纬四路路口处设有多家钱庄。商贸的繁荣同时带动了服务业的兴起。据记载,至1922年,济南商埠区已经拥有30余家较大的旅馆和饭店。
铁路的开通运营也同时促进了济南近代工业的发展,胶济、津浦铁路通车前,济南主要以小型手工业为主,近代工业仅有山东机器局一家。随着铁路的开通,济南面粉、造纸、纺纱等近代工业相继崛起,成记、宝丰等面粉厂生产的面粉通过铁路销往各地并出口日本。1905年至1910年的5年间,济南就涌现出济南电灯公司、济南电话局等20余家近代企业。
一部铁路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济南的城市建设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商埠区成为济南繁华的商业中心和政治经济中心,开埠后的街区划分以胶济铁路走向为准,取名的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纬二路,一直沿用至今。经路纬路的网里,一切都是那样畅通且包容的,百年来,济南就在这包容和开放中不断前行,续写着它的百年传奇。
交通工具与时俱进。如今,高速公路、动车高铁、私家车、出租车,甚至地铁都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这恐怕是当初拉车的车夫们做梦也难以想象的。孙中山曾言:“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百年市政交通的变迁,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利,更是商业发达和社会文明的双重驱动,它将济南人的生活距离变得很短,却将济南城的发展速度拉得很快很快。
人力时代:骑驴送信 人力拉车
据记载,清末时期,济南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常见的是较为原始落后的大推车和小推车,因为那时宽阔马路较少,人们习惯于雇佣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车。那时的小车只有一个车轮,车轮左右的木架上坐人或装货,两侧重量需均衡。一个推小车的老手甚至可以平地推五六百斤的重量,遇到上坡或者路途陡峭时,车前通常会有一个用绳子拉动车相助的人,俗称“拉套子的”。那时的济南,小车通常出现于各集市、庙会等重大活动,等待着客人的雇佣。
推车之后,济南进入了“洋车”时代,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黄包车。黄包车20世纪初由日本传到中国,进而传入济南,属于“舶来品”。那时候济南城区内极少有汽车的身影,洋车便逐渐成为了市政交通的主角。上世纪20年代末,济南洋车的数量已经发展至万辆有余。那时比较阔气的洋车,乘客脚下都装有一对大铃铛,街上时不时传来洪亮的铃铛声,人们还编了和洋车有关的歌谣:“黄布篷,白铜灯,走起来,一溜风,车铃一按响叮当……”《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还曾把20世纪30年代的济南称为“洋车夫之城”。解放后,洋车逐渐没落,1956年12月25日,济南最后一辆客运黄包车被送进了山东省博物馆。
那时的济南,洋马车也曾备受欢迎。最初引进的欧式马车,装饰精美、形式平稳,车厢四面镶有玻璃,两侧皆有车门,夜间行驶还装有车灯,车厢后有供人放置行李的平台,省人力又方便出行,不久便成为济南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而济南人开始坐上出租车,则不迟于1919年。据记载,这一年,位于经二纬三路的凤记汽车行从国外购得一辆小轿车以供出租。同一年,济南也有了私家性质的公交车,1926年,官办客运汽车开始运营,可乘坐18人,单程票价2角。从此,济南开启了济南的出租车和公家车时代。
一百余年间,济南邮递方式同样也经历了由徒步、骑马到汽车、飞机的巨大变迁。在创立初期的老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邮差骑驴送信的画面,那时的邮差已经有了统一的制服和装备,历史镜头再拉回现代,如今,济南邮政大楼仍矗立在纬二路上,如同—本活的历史书,见证并讲述着济南邮政的发展变迁。
航运时代:黄金水道 盛况空前
黄河与小清河,是济南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也曾在济南人的交通出行和城市商业贸易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小清河对济南来说,自古至今都是一条“黄金水道”,它承载着商贸运输、泄洪、灌溉等多重功能。旧日小清河最繁盛的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那时的小清河,自下游往上游运输盐、粮食、食用油等和济南各大纱厂纺织的棉花,往下游则运输烟酒糖茶和日用百货等。已故文史大家严薇青教授在《西门桥下的帆船》一文中曾详细记述了当年小清河的盛况:“本世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小清河的船只可以溯流而上,直达西门桥下,当时西门外护城河的水位很高,河身也宽,河中可以并列两排船,从桥下往北,前后连接不断,直到现在山东造纸厂东厂的门前。船只停泊之后,把跳板搭在岸上,可以随时装卸货物。从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船上的人在船头做饭及船工们用拖把打扫船舱。”
黄台码头是小清河航运中最重要的码头之一,是小清河航运贸易的中转市场,凡是由济南经小清河出入的货物,大都要在黄台码头装卸起运。清末时,这里又铺设了黄台火车站,于是变得更加繁盛起来,一度,这里还成为济南唯一的水路与铁路枢纽。
黄河的泺口码头,也曾是济南一个重要码头。清末民初,泺口港是济南水路、公路、铁路货运的综合性中转站,沿黄河5省所需原盐就在此集散,而济南生产的面粉也主要通过泺口港进行集散。旧书中载:“在泺口镇外,每天差不多有一二百号帆船停泊着,这些帆船有来自河南的,那些船里运载着黄河流域上游各省的货物,像桐油、纸、茶、水烟与漆等,都由泺口卸货,然后又泺口再运赴济南或由小清河运到利津去。”
除了航运,桥梁也是黄河上一道景观。济南黄河第一座铁路桥是1912年建成的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1908年,津浦铁路破土动工,需要跨越黄河,承建大桥的德国公司最终将地址选在了泺口,如今,这座跨越百年的桥梁仍矗立在黄河之上。
但面对黄河天堑,人们通过黄河的方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主要通过渡船这种古老的方式。那时,汽车、马车、自行车和人等匆匆登上在船与岸之间架起的“桥梁”,在黄河水地不断冲击下渡过黄河。直到1982年,才被济南黄河大桥彻底改写。
铁路时代:自主开埠 济南崛起
铁路,这个代表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工业产物,用它巨大的引擎驱动着济南发展为一个集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与工业中心于一体的大都市,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济南的城市发展进程,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了济南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1904年6月,胶济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个由钢铁铸成的庞然大物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但随着铁路的开通,火车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以其快捷安全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更仿佛在用独特的语言诉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济南自主开埠。人们想不到,它的出现使得济南一跃成为山东第一大商贸中心。
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济南成为一个重要的中间站,一扇大门在济南面前打开,济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因此看到了济南。两条铁路畅达北京、天津、开封等地,极大促进了济南商业的繁荣发展,也吸引着大量商人纷纷进驻济南。至1913年,济南商会入会商号总数达1800余家,德国、美国、日本等外国洋行纷纷进驻济南,至1919年,洋行数量已达25家。
依靠铁路运输大宗货物的优势,济南煤炭、粮食、棉花等行业贸易得以快速发展,至1927年,已拥有较大煤炭商号50余家,火车站附近的纬二路、纬四路路口处设有多家钱庄。商贸的繁荣同时带动了服务业的兴起。据记载,至1922年,济南商埠区已经拥有30余家较大的旅馆和饭店。
铁路的开通运营也同时促进了济南近代工业的发展,胶济、津浦铁路通车前,济南主要以小型手工业为主,近代工业仅有山东机器局一家。随着铁路的开通,济南面粉、造纸、纺纱等近代工业相继崛起,成记、宝丰等面粉厂生产的面粉通过铁路销往各地并出口日本。1905年至1910年的5年间,济南就涌现出济南电灯公司、济南电话局等20余家近代企业。
一部铁路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济南的城市建设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商埠区成为济南繁华的商业中心和政治经济中心,开埠后的街区划分以胶济铁路走向为准,取名的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纬二路,一直沿用至今。经路纬路的网里,一切都是那样畅通且包容的,百年来,济南就在这包容和开放中不断前行,续写着它的百年传奇。
交通工具与时俱进。如今,高速公路、动车高铁、私家车、出租车,甚至地铁都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这恐怕是当初拉车的车夫们做梦也难以想象的。孙中山曾言:“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百年市政交通的变迁,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利,更是商业发达和社会文明的双重驱动,它将济南人的生活距离变得很短,却将济南城的发展速度拉得很快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