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培江
196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画院画师,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成功发行,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上市被收藏界评为2010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之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郑州美术馆、中国粉画艺术馆、中国水彩、中国美术家协会、东南亚、欧美企业家等收藏。
出版情况
2011年 《水界——杨培江水彩作品》
《中国艺术家年鉴——杨培江卷》
《寓言山野》
2010年 名师写生(二)《杨培江人物写生》
《杨培江水墨作品》
2009年 《Yang Peijiang油画》
《MAGICAL HUI CUN 魔幻惠村——杨培江艺术展》
2008年 《中国水墨收藏——杨培江》
《中国油画收藏——杨培江》
惠村手记《都市水墨第2辑——杨培江》
2007年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培江国画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培江梦莲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培江综合材料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
《宏宝斋•丹青典藏系列——杨培江彩墨画集》
《美术天地——杨培江专辑》
2006年 《溢彩——杨培江、王越作品集》
《丹青典藏——杨培江作品集》
2005年 《惠村笔记》上、下册画集
2003年 《杨培江2001——2002作品》
《新状态展·第五回——杨培江作品》
2000年 《艺术与生活——杨培江》
85年大学毕业回到汕头在一所大学教美术,回到自己,寻找可以成长的地方,我重新在寻觅所眷恋的乡土,尽管还有很多疑惑,我最向往的还是巴比松式画家们的生活,特别是米勒的绘画,那浓浓的田园气息和宗教感让我着迷,尽管现在已经接触了其他新的艺术,但米勒的绘画仍是心中最温暖的回味,每每重温仍会唤起对那个时期的怀念。
我也曾喜欢苏联画家普拉斯托夫,这个人很传奇,受过旧式俄国的学院教育,十月革命后,他到一个农村当公社书记,长期生活在农村。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对这些画家的喜欢和认同,也许是向往他们那样的生活状态。这种认同是一种本能、感性的,当时并没太多去考究其绘画的文化意义,只是一种直觉,但这种态度影响了我的绘画甚至是生活判断。毕业时也曾想到某个乡村去,当个小村官,在乡村生活和作画,但脆弱的心灵仍不敢迈开这一步,至今仍身居都市。但在后来的二十几年,我的绘画确实和乡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年都有三四个月在惠村生活作画。
惠村的经历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身居都市稍有一点触动就会唤起我对惠村的挂念,一次开车载女儿到饶平吃一种当地小吃,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远山被月光切成起伏的剪影,眼前的景色唤起无限的感慨。与女儿聊起某年中秋后的一天晚上,我雇了一辆破旧农用车载着几十幅油画在山路颠簸的情形,那个月夜与眼前的情景是如此的相近。我感慨人生年轻时需要一些经历。我在画室天台还置搭着一个瓜棚,闲时无事总喜欢收拾落叶像农民一样闷烧,那草烧味唤起的乡愁把我引向惠村腾锦伯门前瓜棚的碎影、秋天山间小路的落叶、冬夜的山村……当年我在惠村就知道这段时光将是我人生中最恬静的时光,也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消逝,一切都在变化,无论心态还是自然景观。我敏感惠村的一切生活细节,清晨叶片的露珠、飘落的梅花、雨天屋檐滴水、稻田收获后空地发出的气味、不经意发现的花朵上交尾的甲虫……一年冬末傍晚,在后头柯山上作画,微微山雨令山景更显深沉,雨的湿气把梅树花香压近地面,弥漫四周,细雨聚集在脸上成珠慢慢流淌,那一刻分不清是泪是雨,我赞叹自然的一切,心头涌上的是那近乎宗教般的宁静和莫名的感动。
有人说人是当地最好的风景,因为在惠村呆的时间长了,与村民有较深的交往,让我更了解一些较本质的东西,或许是内心的某种情怀,会寻找相对应的场景,除了田园风光景象之外,我更敏感到边远山村旷野荒诞的一面。金背堂年末祭神,因为村落小连皮影戏都请不起,就在山边的小庙前搭起小台,用电视放港式武打片就算是给神欢乐,更可笑的是晚上8点后就放映艳俗的色情片,这种场景令人觉得荒诞滑稽但又真实。90年代初惠村还时兴过一阵歌舞表演风气,实际就是脱衣舞表演,每当水果收获时节,一个星期内总有三四场演出,会吸引四乡八里的村民到镇上来,山那边的福建省村民也会蜂拥而来,一辆辆手扶拖拉机载上二三十人,大家紧紧抱在一起,在山路上摇晃前进。尽管是色情表演,但男女老少都可以进场,甚至有些妇女抱着小孩前来观看,但不久村民对这些所谓新鲜事物也麻木了,尽管演出者把色情程度不断提升,仍唤不起村民的兴趣,后来,一场演出只有十来个观众,经营者干脆把观众请上舞台就座,脱衣舞者距离观众也就一两米距离,这个剧场是露天的,我在对面的春发旅社就可以一览无遗。
一日午睡时我被一阵喧闹吵醒,从走廊上看下去,一群慌乱的村民抬着一年轻人正往卫生院奔去,后来才知道这年轻人是因为情爱问题的困扰吃农药自杀的。实际上山村性观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开放得多,风和日丽我在金背堂山上眺望,对面山上团团树丛背后总恍惚有些什么事发生着。有一次,我要到金背堂后山的长满梨树的山坡作画,阳光下坐着一个当地的村姑,一边放牛一边勾着通花,这种景象就像毕沙罗的油画,过了不久我听说这个少妇也吃农药自杀,而且肚里还怀着别人的小孩。我敏感到惠村的各种荒诞,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化对乡村生活原有诗意侵蚀所呈现出的另一面,这种感受也确实影响到我后来的一些创作。
惠村也并不是全然荒诞,它有它自己独特的抒情。在“惠村”作画的日子,我更多时间守在一个叫“金背堂”的小山坳,“金背堂”可以说是我的一个露天画室,身处自然会引发更多灵感,眼前景色就像静物一样自由组合摆放,我所谓的对景写生更倾向于一种创作性状况。在十八乡中“金背堂”是一个穷山村,四面环山,当年我刚来这里时,村中也只住着五、六户村民,出入村只有一条小山路。村民的土屋大多依山而建,朝向和筑造都顺着山势,墙体由石块和黄土垒成,屋顶叠放的瓦片上压着散乱的石块。“金背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绿色,屋前山后种满各种果树,几乎是能得到阳光的缝隙,就有植物冒出,梅树、芭蕉、杨梅、橄榄……杂乱地间种在一起,几乎南方所有的果树在金背堂都可以找到,一切都显得杂乱无序,而又生机勃勃,化出一股浓浓的野逸,或许自然的本来就该如此,这就是“金背堂”的魅力所在,生成了生活在这片山林中的人们的另一种性格。
我以前交往中的老人现在只剩海城伯一人了,前几年山洪把他半山的土房子冲坏,现在被接到镇上原镇政府大楼居住,听宝华兄说,每当旅社门前停有小车,他都会询问是不是我来了,前段时间我到惠村在小卖部买了些米和油,让一小姑娘送去,她回来时说,海城伯说“政府真好啊,还总是记得他。”而且反复追问是汕头的还是饶平的政府。他的视力和听力已几乎全无,总会闹出很多笑话。现在我已经很少到惠村写生作画了,前段时间与电视台去拍一个纪录片,金背堂已是一片荒芜,只能靠我口述以前的种种美景……
196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画院画师,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成功发行,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上市被收藏界评为2010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之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郑州美术馆、中国粉画艺术馆、中国水彩、中国美术家协会、东南亚、欧美企业家等收藏。
出版情况
2011年 《水界——杨培江水彩作品》
《中国艺术家年鉴——杨培江卷》
《寓言山野》
2010年 名师写生(二)《杨培江人物写生》
《杨培江水墨作品》
2009年 《Yang Peijiang油画》
《MAGICAL HUI CUN 魔幻惠村——杨培江艺术展》
2008年 《中国水墨收藏——杨培江》
《中国油画收藏——杨培江》
惠村手记《都市水墨第2辑——杨培江》
2007年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培江国画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培江梦莲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培江综合材料专辑》中国邮政明信片
《宏宝斋•丹青典藏系列——杨培江彩墨画集》
《美术天地——杨培江专辑》
2006年 《溢彩——杨培江、王越作品集》
《丹青典藏——杨培江作品集》
2005年 《惠村笔记》上、下册画集
2003年 《杨培江2001——2002作品》
《新状态展·第五回——杨培江作品》
2000年 《艺术与生活——杨培江》
85年大学毕业回到汕头在一所大学教美术,回到自己,寻找可以成长的地方,我重新在寻觅所眷恋的乡土,尽管还有很多疑惑,我最向往的还是巴比松式画家们的生活,特别是米勒的绘画,那浓浓的田园气息和宗教感让我着迷,尽管现在已经接触了其他新的艺术,但米勒的绘画仍是心中最温暖的回味,每每重温仍会唤起对那个时期的怀念。
我也曾喜欢苏联画家普拉斯托夫,这个人很传奇,受过旧式俄国的学院教育,十月革命后,他到一个农村当公社书记,长期生活在农村。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对这些画家的喜欢和认同,也许是向往他们那样的生活状态。这种认同是一种本能、感性的,当时并没太多去考究其绘画的文化意义,只是一种直觉,但这种态度影响了我的绘画甚至是生活判断。毕业时也曾想到某个乡村去,当个小村官,在乡村生活和作画,但脆弱的心灵仍不敢迈开这一步,至今仍身居都市。但在后来的二十几年,我的绘画确实和乡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年都有三四个月在惠村生活作画。
惠村的经历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身居都市稍有一点触动就会唤起我对惠村的挂念,一次开车载女儿到饶平吃一种当地小吃,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远山被月光切成起伏的剪影,眼前的景色唤起无限的感慨。与女儿聊起某年中秋后的一天晚上,我雇了一辆破旧农用车载着几十幅油画在山路颠簸的情形,那个月夜与眼前的情景是如此的相近。我感慨人生年轻时需要一些经历。我在画室天台还置搭着一个瓜棚,闲时无事总喜欢收拾落叶像农民一样闷烧,那草烧味唤起的乡愁把我引向惠村腾锦伯门前瓜棚的碎影、秋天山间小路的落叶、冬夜的山村……当年我在惠村就知道这段时光将是我人生中最恬静的时光,也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消逝,一切都在变化,无论心态还是自然景观。我敏感惠村的一切生活细节,清晨叶片的露珠、飘落的梅花、雨天屋檐滴水、稻田收获后空地发出的气味、不经意发现的花朵上交尾的甲虫……一年冬末傍晚,在后头柯山上作画,微微山雨令山景更显深沉,雨的湿气把梅树花香压近地面,弥漫四周,细雨聚集在脸上成珠慢慢流淌,那一刻分不清是泪是雨,我赞叹自然的一切,心头涌上的是那近乎宗教般的宁静和莫名的感动。
有人说人是当地最好的风景,因为在惠村呆的时间长了,与村民有较深的交往,让我更了解一些较本质的东西,或许是内心的某种情怀,会寻找相对应的场景,除了田园风光景象之外,我更敏感到边远山村旷野荒诞的一面。金背堂年末祭神,因为村落小连皮影戏都请不起,就在山边的小庙前搭起小台,用电视放港式武打片就算是给神欢乐,更可笑的是晚上8点后就放映艳俗的色情片,这种场景令人觉得荒诞滑稽但又真实。90年代初惠村还时兴过一阵歌舞表演风气,实际就是脱衣舞表演,每当水果收获时节,一个星期内总有三四场演出,会吸引四乡八里的村民到镇上来,山那边的福建省村民也会蜂拥而来,一辆辆手扶拖拉机载上二三十人,大家紧紧抱在一起,在山路上摇晃前进。尽管是色情表演,但男女老少都可以进场,甚至有些妇女抱着小孩前来观看,但不久村民对这些所谓新鲜事物也麻木了,尽管演出者把色情程度不断提升,仍唤不起村民的兴趣,后来,一场演出只有十来个观众,经营者干脆把观众请上舞台就座,脱衣舞者距离观众也就一两米距离,这个剧场是露天的,我在对面的春发旅社就可以一览无遗。
一日午睡时我被一阵喧闹吵醒,从走廊上看下去,一群慌乱的村民抬着一年轻人正往卫生院奔去,后来才知道这年轻人是因为情爱问题的困扰吃农药自杀的。实际上山村性观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开放得多,风和日丽我在金背堂山上眺望,对面山上团团树丛背后总恍惚有些什么事发生着。有一次,我要到金背堂后山的长满梨树的山坡作画,阳光下坐着一个当地的村姑,一边放牛一边勾着通花,这种景象就像毕沙罗的油画,过了不久我听说这个少妇也吃农药自杀,而且肚里还怀着别人的小孩。我敏感到惠村的各种荒诞,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化对乡村生活原有诗意侵蚀所呈现出的另一面,这种感受也确实影响到我后来的一些创作。
惠村也并不是全然荒诞,它有它自己独特的抒情。在“惠村”作画的日子,我更多时间守在一个叫“金背堂”的小山坳,“金背堂”可以说是我的一个露天画室,身处自然会引发更多灵感,眼前景色就像静物一样自由组合摆放,我所谓的对景写生更倾向于一种创作性状况。在十八乡中“金背堂”是一个穷山村,四面环山,当年我刚来这里时,村中也只住着五、六户村民,出入村只有一条小山路。村民的土屋大多依山而建,朝向和筑造都顺着山势,墙体由石块和黄土垒成,屋顶叠放的瓦片上压着散乱的石块。“金背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绿色,屋前山后种满各种果树,几乎是能得到阳光的缝隙,就有植物冒出,梅树、芭蕉、杨梅、橄榄……杂乱地间种在一起,几乎南方所有的果树在金背堂都可以找到,一切都显得杂乱无序,而又生机勃勃,化出一股浓浓的野逸,或许自然的本来就该如此,这就是“金背堂”的魅力所在,生成了生活在这片山林中的人们的另一种性格。
我以前交往中的老人现在只剩海城伯一人了,前几年山洪把他半山的土房子冲坏,现在被接到镇上原镇政府大楼居住,听宝华兄说,每当旅社门前停有小车,他都会询问是不是我来了,前段时间我到惠村在小卖部买了些米和油,让一小姑娘送去,她回来时说,海城伯说“政府真好啊,还总是记得他。”而且反复追问是汕头的还是饶平的政府。他的视力和听力已几乎全无,总会闹出很多笑话。现在我已经很少到惠村写生作画了,前段时间与电视台去拍一个纪录片,金背堂已是一片荒芜,只能靠我口述以前的种种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