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 主乾坤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uit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砭石传说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陈列馆,你会看到“砭骨针”。它证明了: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用石头磨针”治病。
  可以这样设想:距今大约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南方某地,一群穿着兽皮赤裸着上身的先民们,把这里的湿地开垦为稻田。冬天或早春,他们放火烧去枯枝落叶,用骨、木耜翻耕和平整土地,仲春播种,秋天摘穗收割。不远处是大片的森林,闲暇时候,他们会用石刀和尖锐的磨制石器外出打猎。
  这是人类进入文明前的一段序幕。
  长久的劳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使得先民们的身上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病痛。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一天的他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磨得尖尖的细石,在腰上或者肩膀上锥刺按摩,够不到的地方,就让一同回来的“哥们”帮忙。因为处在母系时期,所以,女人们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
  互相用石针锥刺,用包裹着热沙的兽皮热敷,是先民们相当惬意的一件事。
  或许,在互相帮忙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埋怨女人的种种不是,发泄着不满。这为以后的父系制度打下了基础。
  至于用针石击打、锥刺身体为什么能治病,他们也不甚清楚。大概的推断是,他们的爷爷的爷爷们,在劳作中发现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有时甚至被碰伤出血,却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于是便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
  砭石在当时也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
  后来,“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
  《山海经》里的“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砭石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可以说,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手术工具,都是从砭石发展而来的。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书中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针灸术。《黄帝内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做了详细的论述。
  黄帝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创始人,也是把针灸这个医疗器械标准化、规格化的第一人。
  《备急千金药方》序言中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九针是九种针具的总称,这预示着,中国针灸疗法和针具系列正式形成。
  那时是公元前2400年,距今4400年,地点在今天的鲁西豫东地区。
  《灵枢·官针》说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九种针具各司其职,几乎可以治疗那个时候的所有病症。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那时的先民的病痛,无外乎就是腰酸背疼、脓血肿痛、关节水肿等,那时候还没有癌症、性病、抑郁症之类。
  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制作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贬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从考古挖掘出来的九针来看,像极了十八般武器,估计这也是后来冷兵器的雏形。
  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
  银针只是工具,人身上的经络腧穴才是针灸治病的重点。
  经络是一个十分奥妙、复杂的系统。它内而脏腑,外而肢节,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到运行气血的重要作用。同时,又通过经络的复杂联系,将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前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皮肉各个部分,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经络类似于身体的各个信息联通中心,通联脏腑。而针灸的作用,则是通过刺激经络所引起的神经冲动,激活人体的潜在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失调,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针甫下,沉疴立起
  针灸的神奇,在史书的记载中比比皆是,大多是以实证临床的方式体现。
  古代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魏志》中写到华佗用针:有一妇人怀双胞胎足月临盆,先出生一胎后,因出血过多,故遗一子胎死腹中,妇人苦不堪言。华佗取针定穴,妇人疼痛加剧。华佗取汤药加麻沸散助针,妇人疼痛缓轻。不多久,果见一男儿死胎出腹。后华佗取“独参汤”急补,妇人两三日便转危为安。
  最著名的故事,当属华佗用针灸为曹操医好了头风病,最后因不愿留在曹操身边而被杀害。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神医扁鹊:虢君的太子五更突死。虢君哭泣着叫人请扁鹊。扁鹊见过说,太子可回生,虢君半信半疑,见扁鹊命弟子磨针,取太子百会穴刺扎。一会儿功夫,太子渐渐苏醒,扁鹊再用“使药”热敷两胁,太子大好。虢君称扁鹊为救命恩人,神针回阳。扁鹊不语,拂袖而去。
  针灸真实的历史,更大一部分来自学术思想的传承。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全面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
  虽然如此,民间的针灸始终没有失传。到了现代,涌现了出了很多针灸大家。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楣声、淡承安、魏稼、贺普仁、王乐亭、杨继洲、陆瘦燕、程莘农、邓良月、王修身、赵春阳等针灸大家,都还在为针灸的发展和传承孜孜不倦的探索。
  东方神技秀全球
  针灸走向世界的历程非常坎坷。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地的120余个国家。但是,大多数西方人对它的疗法和疗效持怀疑态度。
  针灸理论认为,有一种叫做“气”的无形生命能量在人体中运行,而疼痛正是由于“气”的阻滞和失衡所引发的。因此,在人体一些特定的穴位插入细针,就能够疏通经脉,从而治疗病痛。这样的理论在西方医学专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尤其在现代医学比较发达的美国,质疑声更甚。一位医学教授就曾经公开表示,针灸明显有着心理安慰的作用。更有人将针灸与东方幻术联系在一起。
  即使在国内,不少西医也对针灸充满怀疑。很多神经内科专家对针灸“不屑一顾”。
  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针刺可能激活了痛觉神经,引发大脑释放出一种类似于鸦片的化合物——多肽。多肽在人体进行了全身循环,达到减缓疼痛的效果。这项研究也试图破解长久以来围绕着针灸疗法的另一个迷团:为什么这项医术似乎只要把针刺入穴位即可减轻疼痛?
  事实上,西方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开针灸之谜。有人用高科技手段记录下治疗过程,发现针灸确实能对人体产生作用。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针灸似乎能安抚脑部掌管痛觉的区域,并激活那些涉及休息和康复功能的脑部区域。多普勒超声技术显示,针灸能增强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红外热成像技术显示,针灸能促使炎症消退。
  科学家还发现,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解剖学之间存在相似之处。365个穴位对应着人体的神经束和肌肉束,几条经脉与人体主要的大动脉和神经分布相仿。
  另一方面,针灸的应用在继续扩大。尤其是在传统药物无效时,针灸被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关节炎、下腰痛和头痛等,也常会被用于治疗疲劳、焦虑和消化问题。
  新近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针灸可以不同程度地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行为障碍、皮肤病等16个系统的疾病,对500多种病症发挥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针灸正式走入美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认同针灸的治疗效果,一些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程,还出现了洋医生开办的针灸诊所。
  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中国。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中医针灸已推广至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这个东方神技的真正接受,意味着世界对东方智慧的认可和尊重。
其他文献
在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见到洪永波大夫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晚风吹拂起病床旁蓝色的布帘,身着白大褂的医生立于正中,仿佛这里就是他的舞台,而一天问诊42人、治疗85人则是他傲人的“战绩”。  作为火针传人的“弟子”,洪永波大夫是治疗抑郁、失眠的专家,他给我们展示了随身携带的一套火针。这些火针除了长短不一,长相基本都一样,特别的是,每根针都有灼烧过的痕迹。“火针根据不同用途有平头火针、三头或多头火针、
期刊
谁对恋人说——你那么大地铺开。我那么荒凉地醒来。小麦之外,七千年以来,姑娘老去,混蛋常在。  他说——没有心脏,我还可以思念你,没有下体,我还可以燃烧你。  他叫张海鹏,笔名冯唐。1971年生,今年四十有三,一直想写解体渴的小黄本,最后却只能撕扯灵魂。有人称村上龙是永远二十岁的作家,那张海鹏同志就是不变裸奔的三十岁。  碎片式的纪实,外松内紧,以主角视角,和出现的各色人物为中心,各自成篇,却又隐含
期刊
中国的汽车产业历史,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在一个甲子的记忆扫描中,我们可以看到寄予厚望背后的那些艰辛努力。  挥手之间  1953年到1982年的中国汽车业发展,惯常被称为“闭关锁国”的30年。而国门的最终敞开,源于邓小平对于合资模式的首肯。  1978年,通用董事长率团来华,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建议中方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他当时用了“joint venture”这个词。当
期刊
拉姆纳错,藏语的意思是“悬在天上的仙女湖”。传说这里是仙女班旦拉姆的化魂地,她的出名是因为她具有未卜先知的神秘功能。据说,只要你虔诚地向那醉人的深蓝色湖面凝望,湖水就能为你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幻影,昭示你的来世今生和未来的命运。因此,西藏历代班禅、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都是在圣湖的启示下寻找的,而且每一代的活佛高僧们都要到圣湖朝拜一次。  余晓东万没想到,偏是在前往拉姆纳错的路上,他的长城哈弗爆胎了。 
期刊
正午的骄阳晒透了慵懒的土地,路边有些尘土,马路上行人稀少。这里貌似已经进入了出租车司机的“盲区”。好不容易打上一辆出租车,乘客却还要自己找路线。  亦庄地铁线旧宫附近,朴素的民居已经看不出京城的迹象。红旗CA770设计师贾延良便蛰居于此。半个世纪以来,他不曾声名鹊起,也不曾被人忘记。那些忠实的红旗车迷会悄然而至,偶有拜访者会将合影发在微博。更多的人是在关注到红旗轿车的时候,间接地了解了贾延良。  
期刊
电影《狩猎》看得人阵阵寒意。并非由于北欧小镇冬季的清冷萧条,也不仅仅是对主人公受到无妄之灾的同情唏嘘,最让我震惊的是,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观众——我,或者无数被影片压抑得难以喘息的观众,我们背脊的寒冷,是因为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自己也具有与小镇上大部分居民相似的劣根性,从众而浅薄。倘若进入电影场景之中,恐怕我们一样会毫不犹豫地对卢卡斯进行合力的围猎。  片头欢快的音乐以及脱光了衣服冬泳和彻夜喝酒的男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讲,吃什么和怎样吃决定一个民族的性格,所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认识当地的人民,不去品尝当地有代表性的美食又怎么可能呢?  我看到很多背包客为了省钱每天喝矿泉水吃面包,甚至还有从国内带方便面出境的做法,实在觉得遗憾,他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也许是为了省钱去看更多著名的景观,但我总觉得,最美妙的味道甚至比最美丽的景色更打动人。  这个时代是图像的时代,眼镜成为五官中最容易审美疲
期刊
在熙熙攘攘、繁华时尚的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的银灰色四层小楼有些普通,然而店门橱窗中摆放着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标准照,不时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这个凝聚了几代摄影师心血的老字号,不仅为许多国家领导和中外明星拍过肖像,更用光影记录下了时代变迁,以及几十年来普通市民人生的难忘瞬间。从满月照、周岁照、婚纱照再到全家福,那一张张印有“中国照相”四字的小照片成了很多老北京珍藏的传家宝。  
期刊
中午喝了点酒,就把车给朋友开了,我坐副驾驶。  我们相约到西郊一家“农家乐”吃鱼。说是农家乐,其实就是沿水塘盖了一排茅房一样的小屋,每个小屋里盘一座炕,炕上摆着桌椅板凳。屋内的墙上贴着五六十年代的旧报纸,对我们来说,这怀旧怀得过头了。  朋友是当地土著,爷爷的爷爷就是天津人,对当地门儿清,地界儿也熟。他开车,我放心。  没想到,刚拐出乡村小道,在通往市区的丁字路口,就出事了。  丁字路口的路灯坏了
期刊
十六天的旅行,一万张照片。从台北到高雄,从七星潭的海滩到多良的车站,从关山大片绿色的麦田到垦丁鹅銮鼻的白色灯塔下-----  台湾让我知道,有些地方,真的会超出你的想象,让你能够以如同喜欢一个人一样的心情,喜欢上它。而喜欢它,也是一种幸福。  慢慢的台湾  在世贸天阶因为拍照而相识的台湾姑娘,在朋友圈里写到:“和北京相比,台北就像慢镜头。”  确实如此。  在去台湾旅行之前,心中想像的台北,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