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素。因此,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是时代赋予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学生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素。因此,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是时代赋予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
  一、挖掘教材因素,诱发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多角度、多渠道的整体工程。但我们的学校是根据《新课标》教材要求进行教学的,凭借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因素进行思维训练,应该是一条基本的渠道。因此,我们要从挖掘教材中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着手。
  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因素,关键在于教师要用创造的眼光去钻研教材。同一篇课文,会因教者理解的角度不同,钻研深度的不同,而使学生所得各异。如果我们能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来改革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就会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去钻研教材,从而发现教材中有不少能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比如,有的课文,反映了人们通过综合分析事物的各种联系,从多方面作出合理的思考,解决了某些复杂的问题。这一类课文蕴含着创造性思维训练因素。比如,《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就是这样的课文。
  二、积极参与,全面创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只有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才会产生创新意识,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是主导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放手让学生参与,而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1.讲究参与策略
  (1)全员参与,人人发展。引导学生参与要注意层次性,防止一刀切。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人施教。注重学生参与,不能只注意优生,应该重点关照学困生,提倡为学困生专门设计问题、练习,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2)全面参与,综合提高。引导学生参与要注意均衡性,防止顾此失彼。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等训练,“四能”并举,全面提高。
  (3)全程参与,逐步提升。引导学生参与要注意连续性,防止间断和跳跃。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不能只参与部分环节,真正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2.把握参与时机
  (1)课前参与。课前认真预习课文,读熟课文,自学课文,收集资料。(2)课中参与。这是学生参与的主战场。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教师的激趣、讲解、引导、点拨、评价、总结等不突破15分钟。吕叔湘先生指出:“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就是参与听说读写思,就是引领学生自己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学生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确立学习目标,参与读书,参与质疑问难,参与讨论与交流,提问与答问,参与说写训练,参与角色表演,参与课堂检测,参与总结与评价等。(3)课后参与。课后参与有助于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升读写能力。比如课外拓展阅读,课外写周记、日记,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农村、部队参观、调查,观赏大自然等。
  三、质疑问难,大胆创新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创新动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创造机会,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让学生产生自主参与的心理倾向。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想,鼓励学生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如教学《丰碑》一课,当学生从将军的语言、神态描写中了解到将军看到冻僵的战士时,那种十分悲痛而愤怒的心情,教师让学生围绕将军的“愤怒”进行质疑。有的学生提出:“将军这样愤怒对不对?”有的学生说:“将军这时发怒是不对的,因为军需处长是为了别人才被冻死的。”有的学生说:“将军此时发怒是对的。因为将军并不知道冻死的战士是军需处长,他发怒是出于对自己部下的深厚感情。”通过引导辩论,学生不仅深入感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
  四、唤起想象,主动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在想象的蓝天里自由翱翔,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语文教师应运用有效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我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超越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我利用结尾空白,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文中最后一句写“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钻回洞的狐狸美美地吃了一顿,然后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我接着问:“当乌鸦眼睁睁地看着狐狸叼着肉钻进洞时,会怎么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乌鸦很后悔,它明白了狐狸说自己歌唱得好听,是为了骗自己嘴里的肉;有的认为乌鸦会这样说“这下该怎么办?孩子们还没有吃饭呢?我真不是个好爸爸。”我适时加以引导:以前我们还学过有关乌鸦的哪篇文章?话音未落,一个学生就叫起来:老师,我知道,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还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这时我紧追不舍: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中的乌鸦很聪明,能够动脑筋;而《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中的乌鸦很愚蠢,被狐狸给蒙骗了。有的说:乌鸦爱听好听的话,所以被狐狸给蒙骗了。有的说:乌鸦真聪明,能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新的高潮,他们在主动探索中,不断更新创造,创新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五、融入生活,实践创新
  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校园,走进五彩缤纷的社会,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活中寻找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在实践中积累鲜活的经验,拓宽视野,激活大脑,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展示创新成果。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做有心人,积极挖掘潜在的创新资源,千方百计加以激发、唤醒、引领、训练,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陶行知所说的“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美好境界。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婴幼儿胸部x线投照技术以及x射线防护技术的具体要求,作出质量评价并总结方法。方法摄片的过程中,保持婴幼儿仰卧位的姿势,在高千伏、高毫安以及短时间的情况下采取前后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分析,揭露了当时弥漫在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颠倒了意识和存在、思想和意识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分析了我国高教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意义及目前高教园区体育资源的状态,如:缺乏共享、资源相对不足、资源闲置、实用性较差及重复建设等。
经济发展到如今,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随着水资源污染高频发生,生态安全威胁加大,人们在环境方面的压力日渐加重。所以环境管理的质量控制能力不断加强,要根据生
(本刊讯) 2019年10月15日,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在河北省邢台南宫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
文章指出,在高等职业学院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从课本带到实践中,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用自身的经历去理解数学问题,进一步解读数学观念,剖析其
本文用林窗模型研究了小兴安岭南坡山杨林林分密度动态过程,在给定林分初始条件后,模拟了林分密度、断面积、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生产力150年的变化。用林分密度效应的3/2法则和产量
看了张大明博士的短文后,我感到有必要再说几句。
“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语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以阅读带动写作,再以写作促进阅读,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读写结合的整体。  低年级阅读教学说读写整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
将日语影视作品应用到日语教学中存在教师与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的设定、影视作品的选材等课程建设上的重大问题。本论文在总结分析日本大学的保坂敏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