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在普通教育实践中,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采取学生教学生、学生教大人的方式推行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立足于当今的初中数学教学,老师应该发挥“小先生制”的教育教学价值,开展“小老师”课堂教学活动,让师生互换角色,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真正达到“学为主体,双主互促”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建构
前言:
已有教学实践表明,小老师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局面,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对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构建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学来学,乃是真学,不必要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其实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学生要有教书育人的本领,还得自己学着做老师,这样才能够实现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教人者必会教己,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又有助于促进学生们提升道德水准,钻研教材。
教是一种活动,是人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的活动绝非仅仅在于老师,也可以有学生。学生也可以是教的主体,也可以作为小先生和小老师。实施小老师制度,或是小先生制度,绝对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如何寻求正确的答案,而是在构建“小老师”、“小先生”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智慧潜能,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寻找问题的答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小先生”“小老师”课堂活动有助于凸显学生们的主体价值,这对于提升日常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挖掘知识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开展的原则
1、人人参与原则
构建小老师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必须遵循人人参与的原则,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走上课堂,扮演老师的角色g提升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又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参与感受数学知识的行程迁移与应用,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2、自主独立原则
见过小老师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们通过扮演教师的角色,将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小故事等等内容传达给大家,既让每个学生们能够明确分工,又实现课堂上的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施展个人才华
3、教师宏观调控原则
在数学课堂上构建小老师的课堂模式,使得师生互换角色,学生们来担任小老师,这时的数学课堂并不是由学生随意操作,老师撒手不管的,而更需要老师能够在旁宏观调控,当小老师遇到问题时,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当小老师做好知识的讲解之后,要做好评价与总结,只有教师对小老师的整个教育过程更加清晰,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三、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的实施
以“勾股定理”教学,谈“小老师”课堂活动的实施步骤:
1、选定主题
①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以及所反应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与勾股定理相关的例题,练习题,易错题等等知识点,
③生活中勾股定理的运用
④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数学小常识或数学小故事
2、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并且根据确定的主题自由选择自己要准备的主题。
每个学生选定主题之后,给予学生三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准备,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查阅资料,一同讨论探究,当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数学老师寻求支援,老师要及时的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课堂汇报
首先,让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们坐在一起,利用位置优势,方便小组之内的讨论和交流,根据四个主题,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四组。
接着,让学生们以四个小组的先后顺序对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展开教的活动,每个小组选派2到3名同学,第一个主题是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知识讲解最为重要,所以选派3名“小老师”展开授课;第二个主题是勾股定理知识点的相关运用,这一部分的知识也很重要,所以也选派3名“小老师”展开授课;第三和第四个主题知识比较具有常识性,所以选派2名“小老师”展开授课,当“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时,数学老师要坐在同学们当中,与台上的“小老师”进行互动,针对勾股定理中的易错点、难点、重点对“小老师”进行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检查“小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
“小教师”的课堂汇报既有重点突出,同时又能够在凸显主体价值的过程中,与台下的老师和其他的同学展开有效的互动,既能够促进课堂知识的动态生成,又有助于让每个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交流体验,探究体验。
4、课后小结
当将这四个部分的主题讲解完之后,有关勾股定理探索的内容已经全部讲完,这时老师还要发挥小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随机选派班级中的一名同学做本节课教学的有效总结,当小教师总结完之后,老师要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作用,针对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具体运用、易错点、难点进行重点性的讲解和总结。
5、教学评价
构建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不仅仅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更强调融洽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融入度更高,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所以,在课后评价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既要进行教师评价,又要进行学生评价。首先,老师要针对“小老师”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班级中学生们的表现反馈,对“小老师”进行及时的鼓励表扬,并且对有待改善的地方进行公开性的指导;其次,让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对小老师进行评价,让小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自评和他评为平台,让“小老师”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真正促进学生们学习和成长。
结束语: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尝试开展初中数学中的“小老师”教学活动,既迎合新课改的需要,同时又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兴无.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J].读写算,2018(12):220.
[2]王淑怡.“小先生制”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7):28-29.
[3]高春梅.“小先生制”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26):194-195.
[4]章高平.关于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17):144.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建构
前言:
已有教学实践表明,小老师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局面,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对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构建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学来学,乃是真学,不必要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其实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学生要有教书育人的本领,还得自己学着做老师,这样才能够实现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教人者必会教己,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又有助于促进学生们提升道德水准,钻研教材。
教是一种活动,是人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的活动绝非仅仅在于老师,也可以有学生。学生也可以是教的主体,也可以作为小先生和小老师。实施小老师制度,或是小先生制度,绝对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如何寻求正确的答案,而是在构建“小老师”、“小先生”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智慧潜能,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寻找问题的答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小先生”“小老师”课堂活动有助于凸显学生们的主体价值,这对于提升日常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挖掘知识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开展的原则
1、人人参与原则
构建小老师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必须遵循人人参与的原则,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走上课堂,扮演老师的角色g提升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又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参与感受数学知识的行程迁移与应用,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2、自主独立原则
见过小老师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们通过扮演教师的角色,将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小故事等等内容传达给大家,既让每个学生们能够明确分工,又实现课堂上的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施展个人才华
3、教师宏观调控原则
在数学课堂上构建小老师的课堂模式,使得师生互换角色,学生们来担任小老师,这时的数学课堂并不是由学生随意操作,老师撒手不管的,而更需要老师能够在旁宏观调控,当小老师遇到问题时,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当小老师做好知识的讲解之后,要做好评价与总结,只有教师对小老师的整个教育过程更加清晰,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三、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的实施
以“勾股定理”教学,谈“小老师”课堂活动的实施步骤:
1、选定主题
①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以及所反应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与勾股定理相关的例题,练习题,易错题等等知识点,
③生活中勾股定理的运用
④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数学小常识或数学小故事
2、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并且根据确定的主题自由选择自己要准备的主题。
每个学生选定主题之后,给予学生三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准备,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查阅资料,一同讨论探究,当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数学老师寻求支援,老师要及时的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课堂汇报
首先,让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们坐在一起,利用位置优势,方便小组之内的讨论和交流,根据四个主题,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四组。
接着,让学生们以四个小组的先后顺序对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展开教的活动,每个小组选派2到3名同学,第一个主题是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知识讲解最为重要,所以选派3名“小老师”展开授课;第二个主题是勾股定理知识点的相关运用,这一部分的知识也很重要,所以也选派3名“小老师”展开授课;第三和第四个主题知识比较具有常识性,所以选派2名“小老师”展开授课,当“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时,数学老师要坐在同学们当中,与台上的“小老师”进行互动,针对勾股定理中的易错点、难点、重点对“小老师”进行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检查“小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
“小教师”的课堂汇报既有重点突出,同时又能够在凸显主体价值的过程中,与台下的老师和其他的同学展开有效的互动,既能够促进课堂知识的动态生成,又有助于让每个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交流体验,探究体验。
4、课后小结
当将这四个部分的主题讲解完之后,有关勾股定理探索的内容已经全部讲完,这时老师还要发挥小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随机选派班级中的一名同学做本节课教学的有效总结,当小教师总结完之后,老师要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作用,针对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具体运用、易错点、难点进行重点性的讲解和总结。
5、教学评价
构建初中数学“小老师”课堂活动,不仅仅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更强调融洽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融入度更高,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所以,在课后评价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既要进行教师评价,又要进行学生评价。首先,老师要针对“小老师”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班级中学生们的表现反馈,对“小老师”进行及时的鼓励表扬,并且对有待改善的地方进行公开性的指导;其次,让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对小老师进行评价,让小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自评和他评为平台,让“小老师”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真正促进学生们学习和成长。
结束语: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尝试开展初中数学中的“小老师”教学活动,既迎合新课改的需要,同时又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兴无.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J].读写算,2018(12):220.
[2]王淑怡.“小先生制”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7):28-29.
[3]高春梅.“小先生制”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26):194-195.
[4]章高平.关于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1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