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好美,可美是什么呢?美食、美女、美文、美风光……造字时代,古人心目中最早的“美”是什么?还是老思路,从“美”字的构形里找找看。“美”字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大”,许慎说“美”就是美味,羊大则味美。这个字西周就有,用作人名,其后就消失了很长时间,直到战国晚期的中山王器才又出现。学者们对许慎的解释很不满意,文字学家质疑这种合两字之义来会意的构形类型时代不能那么早;美学家觉得把我们祖先的审美趣味说成是对味道的感受,太低级趣味了,得高雅一点,美就被解释成了带着舞具跳舞了。对于西北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没见过带着羊角或者什么羽毛跳舞,却深知羊肉之味美,有些吃羊肉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
小时候的家乡太穷,只吃过切得很碎的蒸羊肉汤,配着大黄米做的黏糕吃,美极!一年到头就能吃一顿吧,吃了这顿都不敢想下一顿,太遥远了。有时家里珍藏一点羊油,大锅菜中放上一点点,于是满锅都是羊肉香了。至于大块吃羊肉,那是连梦都没有做过。也许正是这儿时不能满足的渴望会变成一生的爱好,我至今还是认为最美味的还是羊肉汤儿配黄糕!
大学毕业分配到位于蒙古高原坝沿上的张北师范工作,同一寝室的岳老师拿出老家自制的生羊肉干,炉火上一烤,在滋滋的声响中飘出浓香,细细嚼来,焦脆包裹着柔韧,大有此味只应天上有的感觉。可是这种美好在看过一次博物馆展览后就荡然无存了,那里展出的木乃伊身上的肉,居然和羊肉干一模一样,黑黑的、干干的,自此看到羊肉干就想起了木乃伊,不敢相信眼前的是羊肉——心理出问题了。
在日本吃羊肉让人只是感到温馨。主人拟宴请,细心托人相问,在国内喜欢吃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羊肉。几天以后到家里去做客,主人亲自下厨,做出了精致的煎羊排。我很惊讶:日本人也爱吃羊肉吗?对方笑了,我们家不仅是第一次买,第一次做,也是第一次吃。我懂了。日本的羊肉味道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情意浓浓却很难忘怀。
爱吃羊肚儿也是源自遥远的儿时记忆。家乡里把毛巾叫作“羊肚儿手巾”,见过生羊肚儿的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时候看见毛巾就会唤起几缕对羊肚的思念。有一段时间在长春独居,每周都到董大哥家度周末。有一次一起上早市溜达,羊肚儿,眼前一亮!下面不用说,肯定是到大哥家里吃到了久违的美味。羊肚儿有四个形状完全不同的部分,味道也完全不同,爆百叶,拌肚丝儿,炒肚片儿,怎么吃都好!但关键是得买新鲜的生品,亲自清洗干净。那一段时间董大哥经常去早市买羊肚儿,摊主都熟悉了:“大哥你成爱吃羊肚了!”大哥笑道:“不是我爱吃,是我师弟爱吃!”有师兄如此,亲哥也就这样!
现在可以大块吃羊肉了,但羊肉却很难吃了,比猪还肥,味同嚼蜡,吃了一口就餍足了。我一度怀疑是自己上了年纪,味觉迟钝,肠胃不济;又怀疑是现在物质太丰富,变得格外挑剔,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最近却知确实是那些速成的肉太难吃!朋友从草原那里寄来羊肉,大块炖肉,满锅溢香,自然成长的羊肉就是美!
古人对羊的感受比我们丰富。羊是美味珍羞(同“馐”),“羞”字甲骨文作(合1048)(32768),手里拿着一只羊,因为味道美好,所以进献给祖宗。“羞”在古汉语里常用意义一是进献,二是美味,至于今天所用的“羞耻”,那是假借意义,与羊就没有关系了。
我相信,羊大为美——为了吃货的馋嘴!
好吃者对美的感受集中在味觉,好色者对美的感受集中在视觉。楚国人写美字,都是长发飘飘的美女:
郭店·老子乙4 郭店·缁衣35
古书里有个“媺”字,旧注说同美,又说少女也。从出土文献来看,最初大概就是一个美少女的形象,“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读《楚辞》,到处是香草美人,但很少有美味珍馐,可见诗人的审美趣味确实与我辈吃货不同。食、色,性也!好吃、好色都能好出“美”来,更何况还有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人生最怕无所好,无所好则无趣味,百无聊赖,与美无缘,不得抑郁症才怪。
古人对羊情有独钟,说羊味道鲜美,创造了美、羞(后来写作“馐”)等字,但善、義、羑这些好字眼儿也都从羊,这个规律许慎就发现了!
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篆文从言。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
我一直疑心“善”就是“膳”的本字,就是飯食或进食。从羊,下面的言表示读音,这样理解就和美、羞等字中所从的“羊”协调一致了。但言与善的读音不能密合,而且是两个,这就无法断定。顺着许慎表意字的思路想一想,也能说出一些歪理来。
羊和言组合起来是善,何以如此,实在不好理解。我们再找一个字参照比较,可能会有一点思路。犬和言组合起来是“狱”,“狱”就是争讼打官司,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那可是与礼让相悖的。二犬相斗,狺狺狂吠,隐喻到人际关系就是“狱”;而羊是群居动物,咩咩相呼,是为了防止走散,这就是善?我们已经远离了与羊的密切关系,古人凝聚在善字中对羊的幽微感受已经无法准确理解,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羊可以表达好的意义,最早吉祥的“祥”就写作“羊”;后来三阳开泰的“阳”也写作“羊”,年画中画羊也是祝福之意。
总之,现实中的羊肉味道鲜美,语言中的羊的读音与祥、阳等好的词语谐音,在文字里用羊造出的字大都褒义。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
许慎弄错了“我”在“義”字中的功能,“我”就是个音符。应当说“義,威仪也。从羊,我声。”为什么从羊?羊在这里代表的就是好!
“羑”字从羊,久声,据段玉裁说是引导人向善,若此,羊也与善、美同义。
人类的认识都是从感觉、知觉而逐渐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所谓善与美,最初很可能就是某种具体的感觉,逐渐提升为伦理用语。有些汉字是原始思维的化石,我们谨慎以求,或可得其仿佛,这就是汉字文化所关注的领域了。
小时候的家乡太穷,只吃过切得很碎的蒸羊肉汤,配着大黄米做的黏糕吃,美极!一年到头就能吃一顿吧,吃了这顿都不敢想下一顿,太遥远了。有时家里珍藏一点羊油,大锅菜中放上一点点,于是满锅都是羊肉香了。至于大块吃羊肉,那是连梦都没有做过。也许正是这儿时不能满足的渴望会变成一生的爱好,我至今还是认为最美味的还是羊肉汤儿配黄糕!
大学毕业分配到位于蒙古高原坝沿上的张北师范工作,同一寝室的岳老师拿出老家自制的生羊肉干,炉火上一烤,在滋滋的声响中飘出浓香,细细嚼来,焦脆包裹着柔韧,大有此味只应天上有的感觉。可是这种美好在看过一次博物馆展览后就荡然无存了,那里展出的木乃伊身上的肉,居然和羊肉干一模一样,黑黑的、干干的,自此看到羊肉干就想起了木乃伊,不敢相信眼前的是羊肉——心理出问题了。
在日本吃羊肉让人只是感到温馨。主人拟宴请,细心托人相问,在国内喜欢吃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羊肉。几天以后到家里去做客,主人亲自下厨,做出了精致的煎羊排。我很惊讶:日本人也爱吃羊肉吗?对方笑了,我们家不仅是第一次买,第一次做,也是第一次吃。我懂了。日本的羊肉味道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情意浓浓却很难忘怀。
爱吃羊肚儿也是源自遥远的儿时记忆。家乡里把毛巾叫作“羊肚儿手巾”,见过生羊肚儿的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时候看见毛巾就会唤起几缕对羊肚的思念。有一段时间在长春独居,每周都到董大哥家度周末。有一次一起上早市溜达,羊肚儿,眼前一亮!下面不用说,肯定是到大哥家里吃到了久违的美味。羊肚儿有四个形状完全不同的部分,味道也完全不同,爆百叶,拌肚丝儿,炒肚片儿,怎么吃都好!但关键是得买新鲜的生品,亲自清洗干净。那一段时间董大哥经常去早市买羊肚儿,摊主都熟悉了:“大哥你成爱吃羊肚了!”大哥笑道:“不是我爱吃,是我师弟爱吃!”有师兄如此,亲哥也就这样!
现在可以大块吃羊肉了,但羊肉却很难吃了,比猪还肥,味同嚼蜡,吃了一口就餍足了。我一度怀疑是自己上了年纪,味觉迟钝,肠胃不济;又怀疑是现在物质太丰富,变得格外挑剔,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最近却知确实是那些速成的肉太难吃!朋友从草原那里寄来羊肉,大块炖肉,满锅溢香,自然成长的羊肉就是美!
古人对羊的感受比我们丰富。羊是美味珍羞(同“馐”),“羞”字甲骨文作(合1048)(32768),手里拿着一只羊,因为味道美好,所以进献给祖宗。“羞”在古汉语里常用意义一是进献,二是美味,至于今天所用的“羞耻”,那是假借意义,与羊就没有关系了。
我相信,羊大为美——为了吃货的馋嘴!
好吃者对美的感受集中在味觉,好色者对美的感受集中在视觉。楚国人写美字,都是长发飘飘的美女:
郭店·老子乙4 郭店·缁衣35
古书里有个“媺”字,旧注说同美,又说少女也。从出土文献来看,最初大概就是一个美少女的形象,“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读《楚辞》,到处是香草美人,但很少有美味珍馐,可见诗人的审美趣味确实与我辈吃货不同。食、色,性也!好吃、好色都能好出“美”来,更何况还有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人生最怕无所好,无所好则无趣味,百无聊赖,与美无缘,不得抑郁症才怪。
古人对羊情有独钟,说羊味道鲜美,创造了美、羞(后来写作“馐”)等字,但善、義、羑这些好字眼儿也都从羊,这个规律许慎就发现了!
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篆文从言。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
我一直疑心“善”就是“膳”的本字,就是飯食或进食。从羊,下面的言表示读音,这样理解就和美、羞等字中所从的“羊”协调一致了。但言与善的读音不能密合,而且是两个,这就无法断定。顺着许慎表意字的思路想一想,也能说出一些歪理来。
羊和言组合起来是善,何以如此,实在不好理解。我们再找一个字参照比较,可能会有一点思路。犬和言组合起来是“狱”,“狱”就是争讼打官司,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那可是与礼让相悖的。二犬相斗,狺狺狂吠,隐喻到人际关系就是“狱”;而羊是群居动物,咩咩相呼,是为了防止走散,这就是善?我们已经远离了与羊的密切关系,古人凝聚在善字中对羊的幽微感受已经无法准确理解,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羊可以表达好的意义,最早吉祥的“祥”就写作“羊”;后来三阳开泰的“阳”也写作“羊”,年画中画羊也是祝福之意。
总之,现实中的羊肉味道鲜美,语言中的羊的读音与祥、阳等好的词语谐音,在文字里用羊造出的字大都褒义。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
许慎弄错了“我”在“義”字中的功能,“我”就是个音符。应当说“義,威仪也。从羊,我声。”为什么从羊?羊在这里代表的就是好!
“羑”字从羊,久声,据段玉裁说是引导人向善,若此,羊也与善、美同义。
人类的认识都是从感觉、知觉而逐渐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所谓善与美,最初很可能就是某种具体的感觉,逐渐提升为伦理用语。有些汉字是原始思维的化石,我们谨慎以求,或可得其仿佛,这就是汉字文化所关注的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