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意象,巧入诗词意境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67-0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由此可见,意境是诗词的根本,进入意境方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情趣。而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歌的意境就是透过这样的意象浸润出来的。朱光潜在《诗论》中说:“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见到这份意象,从而体会到那份美妙的意境。
  1.见“人象”,达意意境自成。
  诗人常常透过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里的人就成为意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人象”。紧紧抓住诗词中的人,见到那个独立自主的意象,就成为诗词的意境。如:苏教版五上《清平乐 村居》中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借助这些“人象”,就能见得意境。我先让学生找出词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以此引导学生想象他们的生活,学生觉得他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很幸福。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幸福所在。这样的情境,无数的意象已是纷至沓来,此时适时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想象辛弃疾看到这户人家时在想什么。那是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一种心揣百姓的胸怀。至此,在“人象”中见到了完整的形象,感受到了诗词的生命,情感融化于“人象”之中,意境自成。
  2.见“景象”,寄情意境浑成。
  “景象”是诗词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亦是一种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意思。如: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客船”这些“景象”,写的是落寞的秋景,这种秋景,创设的是沉郁悲凉的意境,浸透的是羁旅愁思的情怀。教学中抓住这些景物进行想象: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怎样的月落,怎样的江枫,怎样的渔火,听到了怎样的乌啼,怎样的钟声,感受到了怎样的霜满天,反映了客船中诗人怎样的心情。景与物的意蕴,在这样的想象描绘中跃然于眼前,在“景象”与物象之中,见到了鲜活的意境。
  3.见“事象”,明情意境天成。
  所谓“事象”,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事,借助这样的“事象”,就能体会到那微醺的意境。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上《长相思》时紧紧扣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句话中的“事象”,让学生思考作者纳兰性德征途中做了哪些事。通过“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想象中见到了具体的“事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依次站着,王老师描述:“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通过现场的模拟,这就将想象中的“事象”变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境象,催发了学生情感。王老师接着追问:“纳兰性德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哪儿?”学生回答:“心在故乡。”自此,句中所含有的征途中的相思之情悠悠地回荡在学生心中,意境生成。
  好的诗词应是意象与意境的巧妙铸合。小学的古诗词大多能找到“人”“景”“物”“事”等明确的意象,以此为依托,借助直觉和想象,就能见到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词的意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其他文献
湖南90后女孩拟任发改局副局长,父亲是省发改委的官员。消息曝光,舆论整体哗然。浙江男孩想成为富二代,母亲愿意卖肾帮儿子实现梦想。电视报道,坊间一片哀叹。一样的父母心,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吉林市卫生局结合吉林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坚持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
喂养方式是影响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且含有多种免疫成份,所以母乳喂养的
陕西彬县塬上有一棵神奇的千年古树。"公元1992年,美国专家通过卫星摄影观测地球表面的植被时,发现在中国西北部浩瀚的黄土高坡上,生长着一棵与周围树种截然不同的大树。他们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坐落于风景迷人的大运河畔。学校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苏南镇江区干部子女学校;1954年与邻近的“仁章路小学”合并更名为现名;1960年,学校被江苏省委批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