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反映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全球史观的新的理解,对中国学者编纂世界历史教材提供了一种实践方面的借鉴。
首先,《新全球史》系统性地关注跨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过程。本特利认为,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因而要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考察那些对不同社会中人们之间交流有促进作用的网络和结构,关注各地区、各民族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即使是对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阶段的考察中,本特利都深入挖掘史料,对世界各地(包括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早期社会)的文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这一部分,本特利关注的是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早期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有限的商贸活动。这种叙述方法,与吴于廑提出的世界是“由分散而整体”的观点相契合,准确且富有说服力地表达出,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古代就开始的漫长过程。
第二,《新全球史》体现了作者为完全摒弃“欧洲中心论”所作的努力。“欧洲中心论”这种思维定势在理解和分析世界历史时存在很多错误,不仅我国的学者对此提出过深刻的批评,西方学者也在试图完全超越它。为了彻底摒弃“欧洲中心论”,本特利在写作中不是把“国家”作为主角,而是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比如书中提到的地中海社会、基督教社会和新石器时代的城市社会等等。全书的篇幅也大体上在几大地区之间进行平衡,并有意识地避免欧洲所占的比重过大。从总体上看,《新全球史》关注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没有局限于欧亚大陆,当然更没有局限于欧洲。该书最成功的地方,可能就是对非洲和澳洲的描述。国内的世界史教材多数都是在讨论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和欧洲的帝国殖民时,才会涉及到非洲。而在《新全球史》中,从第一部分到最后一部分都分出专门的章节来描述非洲(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发展。大洋洲相对较小且相对孤立,但本特利却认为大洋洲能微观而清晰地反映整个世界的历史,因而对这里的移民、文化传播、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交流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等内容非常关注。对欧洲人到来之前的美洲,也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讨论中美洲庞大帝国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北美不同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在别的世界史教材中是很少有的。
第三,《新全球史》注重对最新学术成果的吸纳,具有新意。一部好的历史教材,应该与同时代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因为史学研究的发展变化往往体现了该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所以历史教材只有不断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命与活力,才能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本特利认为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往往能对历史学家理解历史产生影响——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影响,因而在叙述过程中亦能有意识地传达近期学术成果。比如在讨论欧洲工业化的章节里,对“西方兴起”这一热点问题也是着墨颇多的。
第四,作为一部教材,《新全球史》有着较强的实践教学功能。一部好的教材,应该有科学和完整的体系,但是否具有可读性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新全球史》一书问世于20HD0年,至2005年已经出到修订第三版,短短五六年间一跃成为全美销量第一的世界通史教科书,其可读性可见一斑。该书的每一章都以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为开篇,不仅能勾勒出该章的主题,帮助学生记忆那些深刻影响人类的世界历史知识,也使每一章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超越西方中心论,以世界眼光写作的全球史。运用新一代全球史观,透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与交流。同时也是最畅销的世界史,美国千所学校百万学生首选教科书。
首先,《新全球史》系统性地关注跨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过程。本特利认为,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的历史经验,因而要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考察那些对不同社会中人们之间交流有促进作用的网络和结构,关注各地区、各民族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即使是对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阶段的考察中,本特利都深入挖掘史料,对世界各地(包括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早期社会)的文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这一部分,本特利关注的是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早期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有限的商贸活动。这种叙述方法,与吴于廑提出的世界是“由分散而整体”的观点相契合,准确且富有说服力地表达出,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古代就开始的漫长过程。
第二,《新全球史》体现了作者为完全摒弃“欧洲中心论”所作的努力。“欧洲中心论”这种思维定势在理解和分析世界历史时存在很多错误,不仅我国的学者对此提出过深刻的批评,西方学者也在试图完全超越它。为了彻底摒弃“欧洲中心论”,本特利在写作中不是把“国家”作为主角,而是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比如书中提到的地中海社会、基督教社会和新石器时代的城市社会等等。全书的篇幅也大体上在几大地区之间进行平衡,并有意识地避免欧洲所占的比重过大。从总体上看,《新全球史》关注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没有局限于欧亚大陆,当然更没有局限于欧洲。该书最成功的地方,可能就是对非洲和澳洲的描述。国内的世界史教材多数都是在讨论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和欧洲的帝国殖民时,才会涉及到非洲。而在《新全球史》中,从第一部分到最后一部分都分出专门的章节来描述非洲(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发展。大洋洲相对较小且相对孤立,但本特利却认为大洋洲能微观而清晰地反映整个世界的历史,因而对这里的移民、文化传播、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交流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等内容非常关注。对欧洲人到来之前的美洲,也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讨论中美洲庞大帝国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北美不同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在别的世界史教材中是很少有的。
第三,《新全球史》注重对最新学术成果的吸纳,具有新意。一部好的历史教材,应该与同时代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因为史学研究的发展变化往往体现了该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所以历史教材只有不断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命与活力,才能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本特利认为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往往能对历史学家理解历史产生影响——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影响,因而在叙述过程中亦能有意识地传达近期学术成果。比如在讨论欧洲工业化的章节里,对“西方兴起”这一热点问题也是着墨颇多的。
第四,作为一部教材,《新全球史》有着较强的实践教学功能。一部好的教材,应该有科学和完整的体系,但是否具有可读性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新全球史》一书问世于20HD0年,至2005年已经出到修订第三版,短短五六年间一跃成为全美销量第一的世界通史教科书,其可读性可见一斑。该书的每一章都以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为开篇,不仅能勾勒出该章的主题,帮助学生记忆那些深刻影响人类的世界历史知识,也使每一章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超越西方中心论,以世界眼光写作的全球史。运用新一代全球史观,透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与交流。同时也是最畅销的世界史,美国千所学校百万学生首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