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当下,课内外阅读虽已备受关注,但现状并不乐观。为了提高语文课内外阅读质量,本文聚焦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提出三个指导策略,旨在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7-0071-02
引 言
近年来,课内外阅读虽已备受关注,但现状并不乐观。部分教师仍然热衷于课堂内的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课外阅读的指导,脱离了课内外阅读的相互关联。为此,笔者聚焦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三个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一、整体入手,形成架构
(一)了解篇章结构
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从整体入手,这是阅读的一般规律,阅读课外读物也不例外[1]。因此,学生对所读的作品首先要有整体认识,这样才能构建出作品框架。
不同的文體都有其自身特殊且固有的结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和认识不同的文体。以叙事文章为例。写事文章一般情况下有共同的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在指导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爱之恋》《船长》《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一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用类似的结构并加以概括。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对“船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引导学生一起研读,并提出问题:哈尔威是一个怎样的船长?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船长为人的句子并把它画出来。通过学习,学生概括出船长在危急情况下指挥船员自救,结果英勇殉职。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赞美哈尔威船长的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了解整本书结构
同理,对于一本书的阅读,教师也应有整体的认识。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线性结构和复沓式的并列结构,引导学生在结构清晰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可以降低阅读难度。例如,在教学《城南旧事》阅读推进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阅读过的《鲁宾孙漂流记》与这本书在结构上进行对比,先引导学生看目录,然后提出问题:“《城南旧事》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城南旧事》一书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之间的联系,即这些看似没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最终的情感归宿都指向了离别,这种离别情绪也贯穿着全书的始终。
在拓展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种结构的课外读物,如《西游记》。小学生要看完这么厚的小说,实属不易。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你解决了吗?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读整本书的方法有精读、通读、浏览、跳读等,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整本书,可以采用先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再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接着采用浏览法或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最后遇到不懂的做好标记或打个问号,读后自己慢慢揣摩,也可以查阅资料,参考译文,还可以请教别人。学生在建立对整本书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其阅读兴趣。
二、联系生活,感悟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自有他的目的,主要在于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由此可见,阅读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将自己受到的阅读启发应用于生活。但是由于对生活的体悟不深,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个环节。
(一)把握文体,读篇末内容
中高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种借物喻人的散文,如果阅读得不深入,理解得不深刻,就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山谷中的谜底》《最大的麦穗》等借助自然现象说理类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很大。对于此类主题思想深刻的文章,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更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文章背后的思想内涵。教师可以建议他们阅读文章篇末点题明了的文字内容,从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只有观察生活、领悟生活,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才会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用意,才能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二)把握中心,品文章要点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对阅读的关注度和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答卷、上阅读交流课等方式,围绕共读的书目交流,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检验学生对《三国演义》这本共读书目的阅读效果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以人物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为考题来检验阅读效果,如纶巾羽扇、素履皂绦、身衣鹤氅、唇若抹朱、面如冠玉、身长八尺、眉清目朗、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等,将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三)把握细节,悟作品情感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还应从细节入手,结合生活感悟,品味作品,深化文章情感。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丰富见识,提高觉悟。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国外名著《名人传》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细节,结合新时代的生活,感受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米开朗琪罗的“越受苦越使我喜欢”、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体会当下一些人浮躁、急功近利、想要一夜成名却不想奋斗的腐朽思想,以此加深学生对生活和作品的理解。
三、着眼文本,提升评鉴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内外阅读能力,对他们的指导还应在文本上下功夫。教师应通过课内指导,尤其是文本修辞和用词精准两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进而提高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综合能力。
(一)关注文本修辞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文本修辞。当下,一些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增加了课内外的阅读量,但是作文写得依然像一杯白开水,语文分数还是上不去。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美文佳句的赏析,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吸取经典文化的营养,以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引导学生寻找文章本体和喻体在颜色、形态方面的相似之处,使学生感受比喻句的巧妙,感受文本修辞的魅力。
(二)关注用词精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字字珠玑,意义非凡,用词精准。因此,在指导阅读时,教师可以关注用词的精准,让学生分析关键词语。例如,在《姥姥的剪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剪纸”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形象,如“拴”“神”“熟能生巧”“啧啧赞叹”等,让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感知姥姥的特点,比如,“拴”字写出了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和对我的一种疼爱;“数九隆冬剪……甚至摸黑剪”这句话,体现了姥姥的勤劳。学生只有了解用词的巧妙之处,才会在阅读时有所发现,感悟更深。
结 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教师指导,小学生能通过语文课内外阅读积累,正本清源,提升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上,教师还需要发挥智慧与才华,开拓创新,努力实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阅读内容,寻求适合的指导方法,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刘仁增.课文细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李晓燕(1979.11-),女,福建福安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7-0071-02
引 言
近年来,课内外阅读虽已备受关注,但现状并不乐观。部分教师仍然热衷于课堂内的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课外阅读的指导,脱离了课内外阅读的相互关联。为此,笔者聚焦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三个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一、整体入手,形成架构
(一)了解篇章结构
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从整体入手,这是阅读的一般规律,阅读课外读物也不例外[1]。因此,学生对所读的作品首先要有整体认识,这样才能构建出作品框架。
不同的文體都有其自身特殊且固有的结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和认识不同的文体。以叙事文章为例。写事文章一般情况下有共同的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在指导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爱之恋》《船长》《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一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用类似的结构并加以概括。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对“船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引导学生一起研读,并提出问题:哈尔威是一个怎样的船长?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船长为人的句子并把它画出来。通过学习,学生概括出船长在危急情况下指挥船员自救,结果英勇殉职。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赞美哈尔威船长的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了解整本书结构
同理,对于一本书的阅读,教师也应有整体的认识。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线性结构和复沓式的并列结构,引导学生在结构清晰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可以降低阅读难度。例如,在教学《城南旧事》阅读推进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阅读过的《鲁宾孙漂流记》与这本书在结构上进行对比,先引导学生看目录,然后提出问题:“《城南旧事》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城南旧事》一书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故事之间的联系,即这些看似没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最终的情感归宿都指向了离别,这种离别情绪也贯穿着全书的始终。
在拓展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种结构的课外读物,如《西游记》。小学生要看完这么厚的小说,实属不易。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你解决了吗?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读整本书的方法有精读、通读、浏览、跳读等,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整本书,可以采用先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再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接着采用浏览法或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最后遇到不懂的做好标记或打个问号,读后自己慢慢揣摩,也可以查阅资料,参考译文,还可以请教别人。学生在建立对整本书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其阅读兴趣。
二、联系生活,感悟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自有他的目的,主要在于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由此可见,阅读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将自己受到的阅读启发应用于生活。但是由于对生活的体悟不深,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个环节。
(一)把握文体,读篇末内容
中高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种借物喻人的散文,如果阅读得不深入,理解得不深刻,就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山谷中的谜底》《最大的麦穗》等借助自然现象说理类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很大。对于此类主题思想深刻的文章,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更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文章背后的思想内涵。教师可以建议他们阅读文章篇末点题明了的文字内容,从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只有观察生活、领悟生活,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才会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用意,才能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二)把握中心,品文章要点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对阅读的关注度和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答卷、上阅读交流课等方式,围绕共读的书目交流,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在检验学生对《三国演义》这本共读书目的阅读效果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以人物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为考题来检验阅读效果,如纶巾羽扇、素履皂绦、身衣鹤氅、唇若抹朱、面如冠玉、身长八尺、眉清目朗、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等,将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三)把握细节,悟作品情感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还应从细节入手,结合生活感悟,品味作品,深化文章情感。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丰富见识,提高觉悟。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国外名著《名人传》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细节,结合新时代的生活,感受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米开朗琪罗的“越受苦越使我喜欢”、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体会当下一些人浮躁、急功近利、想要一夜成名却不想奋斗的腐朽思想,以此加深学生对生活和作品的理解。
三、着眼文本,提升评鉴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内外阅读能力,对他们的指导还应在文本上下功夫。教师应通过课内指导,尤其是文本修辞和用词精准两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进而提高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综合能力。
(一)关注文本修辞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文本修辞。当下,一些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增加了课内外的阅读量,但是作文写得依然像一杯白开水,语文分数还是上不去。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美文佳句的赏析,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吸取经典文化的营养,以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引导学生寻找文章本体和喻体在颜色、形态方面的相似之处,使学生感受比喻句的巧妙,感受文本修辞的魅力。
(二)关注用词精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字字珠玑,意义非凡,用词精准。因此,在指导阅读时,教师可以关注用词的精准,让学生分析关键词语。例如,在《姥姥的剪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剪纸”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形象,如“拴”“神”“熟能生巧”“啧啧赞叹”等,让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感知姥姥的特点,比如,“拴”字写出了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和对我的一种疼爱;“数九隆冬剪……甚至摸黑剪”这句话,体现了姥姥的勤劳。学生只有了解用词的巧妙之处,才会在阅读时有所发现,感悟更深。
结 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教师指导,小学生能通过语文课内外阅读积累,正本清源,提升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上,教师还需要发挥智慧与才华,开拓创新,努力实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阅读内容,寻求适合的指导方法,以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刘仁增.课文细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李晓燕(1979.11-),女,福建福安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