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底,中国的手机市场正沉浸在国庆促销的热闹当中。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的兴奋和热情都给了新的手机明星——Google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推出之后的第一款商用手机产品G1正式在美国市场发布。
正如大家预测的一样,Google自己并不会生产手机,G1的东家是运营商T-Mobile。根据T-Mobile的路线图,G1手机于10月22日在全美率先开卖,售价179美元,比苹果公司的3G iPhone手机价格还低20美元。它将于11月初进入英国市场,并在2009年初进军有T-Mobile公司运营的欧洲其他国家。目前全美预订G1的消费者已经超过了150万,这一数字大大超过第一代iPhone——这款苹果的明星产品用了74天突破100万大关。
G1的光荣与梦想
Google希望Android产业链能够让用户在使用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摆脱终端的限制,随心所欲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应用服务,换句话说,Android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把握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入口,第二,是将用户引导到Google及其合作伙伴的网站上。要实现这两个目的,Android终端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因为如此,业界对Android手机的期望值颇高。
G1由我国台湾HTC宏达制造,作为一家老牌代工厂,工艺和流程上自然是驾轻就熟,G1的硬件性能也足够强悍:高通MSM 7201处理器,拥有侧滑QWERTY键盘,3.17英寸超大触摸屏幕。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高达7.2Mbps,支持Wi-Fi。但这并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更多用户在意的,是Google如何将自己及合作伙伴的移动互联网功能置入到G1里。换句话说,能提供怎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才是G1最吸引人的地方。根据现场的技术说明,Google互联网上的优秀业务都移植到了G1上,目前G1上可以使用的Google应用包括搜索、地图、Gmail、Gtalk等,内置YouTube视频播放软件和亚马逊MP3音乐商店。但是,Android目前只有一项杀手级应用,即谷歌“街景”服务。前面提到的应用并非G1独有,2/3不是针对Android定制,因此同样可以运行在其他智能手机平台上。尤其是缺乏企业级应用,因此分析G1的前景更需要看未来的半年内Google是否能够挖掘互联网与手机之间更加无缝的应用。
合纵连横叱咤风云
Google对移动通信市场的渗透引起了绝大多数通信行业企业的关注,谁也不可能忽略Google这种航空母舰级别的企业。而Google牵头建立的手机开放联盟,则将产业链里几乎所有环节的厂商都纳入其中。以手机开放联盟成员的实力,完全可以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大降低新型手机设备的研发合适成本。
不过,引人注意的是,手机开放联盟中的34家企业中并不包含全球手机第一巨头诺基亚、UIQ目前最大的支持者索尼爱立信以及凭借着iPhone风光一时的苹果,美国运营商AT&T和Verizon由于和苹果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没有加入。微软力挺自家Windows Mobile自然也不愿意参加Google的阵营。独树一帜的加拿大RIM和Blackberry黑莓系统也不在其列。
这些行业巨头游离于手机开放联盟之外,其根本原因都是从自身的既得利益出发。从全球市场上来看,Android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Phone和Symbian,而北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恐怕是RIM的Blackberry。因此,虽然Android是全开放式的平台,其竞争对手们不加入其联盟,显然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也为了不给Android的成长提供支持,
不过相比全开放式的Android,在第三方支持上iPhone和Symbian恐怕都不是对手。由于可以和多家运营商和制造商合作,Android的潜力不可小视。同时Android对于多媒体和互联网服务的支持则又比Blackberry的单一邮件推送服务要实用得多。由于平台是开放的,各国厂商甚至都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外观和附加功能。
虽然目前Android平台仅有一款手机问世,但这显然不同于苹果“一款手机打天下”的策略。可以预想,当摩托罗拉等手机开放联盟中的终端厂商都开始逐渐推出Android手机之后,这个市场的容量将会迅速扩大,同时也将挤占目前Symbian、Windows Mobile等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翘首以盼
iPhone与Gphone表面是苹果与Google的争夺,其实也是运营商之间的暗战。在今年6~8月购买苹果iPhone 3G版的用户中,有30%的用户从现有运营商转投iPhone的独家运营商——AT
正如大家预测的一样,Google自己并不会生产手机,G1的东家是运营商T-Mobile。根据T-Mobile的路线图,G1手机于10月22日在全美率先开卖,售价179美元,比苹果公司的3G iPhone手机价格还低20美元。它将于11月初进入英国市场,并在2009年初进军有T-Mobile公司运营的欧洲其他国家。目前全美预订G1的消费者已经超过了150万,这一数字大大超过第一代iPhone——这款苹果的明星产品用了74天突破100万大关。
G1的光荣与梦想
Google希望Android产业链能够让用户在使用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摆脱终端的限制,随心所欲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应用服务,换句话说,Android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把握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入口,第二,是将用户引导到Google及其合作伙伴的网站上。要实现这两个目的,Android终端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因为如此,业界对Android手机的期望值颇高。
G1由我国台湾HTC宏达制造,作为一家老牌代工厂,工艺和流程上自然是驾轻就熟,G1的硬件性能也足够强悍:高通MSM 7201处理器,拥有侧滑QWERTY键盘,3.17英寸超大触摸屏幕。支持WCDMA/HSPA网络,理论下载速率高达7.2Mbps,支持Wi-Fi。但这并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更多用户在意的,是Google如何将自己及合作伙伴的移动互联网功能置入到G1里。换句话说,能提供怎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才是G1最吸引人的地方。根据现场的技术说明,Google互联网上的优秀业务都移植到了G1上,目前G1上可以使用的Google应用包括搜索、地图、Gmail、Gtalk等,内置YouTube视频播放软件和亚马逊MP3音乐商店。但是,Android目前只有一项杀手级应用,即谷歌“街景”服务。前面提到的应用并非G1独有,2/3不是针对Android定制,因此同样可以运行在其他智能手机平台上。尤其是缺乏企业级应用,因此分析G1的前景更需要看未来的半年内Google是否能够挖掘互联网与手机之间更加无缝的应用。
合纵连横叱咤风云
Google对移动通信市场的渗透引起了绝大多数通信行业企业的关注,谁也不可能忽略Google这种航空母舰级别的企业。而Google牵头建立的手机开放联盟,则将产业链里几乎所有环节的厂商都纳入其中。以手机开放联盟成员的实力,完全可以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大降低新型手机设备的研发合适成本。
不过,引人注意的是,手机开放联盟中的34家企业中并不包含全球手机第一巨头诺基亚、UIQ目前最大的支持者索尼爱立信以及凭借着iPhone风光一时的苹果,美国运营商AT&T和Verizon由于和苹果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没有加入。微软力挺自家Windows Mobile自然也不愿意参加Google的阵营。独树一帜的加拿大RIM和Blackberry黑莓系统也不在其列。
这些行业巨头游离于手机开放联盟之外,其根本原因都是从自身的既得利益出发。从全球市场上来看,Android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Phone和Symbian,而北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恐怕是RIM的Blackberry。因此,虽然Android是全开放式的平台,其竞争对手们不加入其联盟,显然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也为了不给Android的成长提供支持,
不过相比全开放式的Android,在第三方支持上iPhone和Symbian恐怕都不是对手。由于可以和多家运营商和制造商合作,Android的潜力不可小视。同时Android对于多媒体和互联网服务的支持则又比Blackberry的单一邮件推送服务要实用得多。由于平台是开放的,各国厂商甚至都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外观和附加功能。
虽然目前Android平台仅有一款手机问世,但这显然不同于苹果“一款手机打天下”的策略。可以预想,当摩托罗拉等手机开放联盟中的终端厂商都开始逐渐推出Android手机之后,这个市场的容量将会迅速扩大,同时也将挤占目前Symbian、Windows Mobile等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翘首以盼
iPhone与Gphone表面是苹果与Google的争夺,其实也是运营商之间的暗战。在今年6~8月购买苹果iPhone 3G版的用户中,有30%的用户从现有运营商转投iPhone的独家运营商——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