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老师想要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特别是面对知识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就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运用趣味的方式,让品德课堂充满新奇和智慧,从而,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实现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品德;知识性;趣味性;能力
课程改革后,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體地位,老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做好引导。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既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研究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而品德学科的知识包容性很大,包括了语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那么对于学科性很强的品德内容,我们老师该如何应对?
一、 趣味导入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中肩负着良好思想品德和习惯的艰巨任务,这就对品德课程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阶段,大部分学校的品德老师是兼职老师,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需要大大地加以重视。
如果老师在刚上课时,就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那好的开头,就会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活融入教学之中,使二者完美融合。第一,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数;第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例如:《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的饮食习惯”是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老师可以用视频导入——《舌尖上的中国》视频(四川菜和南方菜),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四川的特色风味或者是淮扬菜的风格。
从而,引发思考:同学们,从中你看到了听到了什么?是的,四川人喜欢吃辣,四川菜以辣出名;而我们南方人有的喜欢吃辣,有的喜欢吃甜食,看来,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呢。自然地揭题:不同地区不同生活。
二、 百家争鸣,感受趣味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仍有应试的影响,对于知识性的内容,过分传授,学生的活动浅尝辄止。如果教学的过程加上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辩论,或者百家争鸣的讨论,相信课堂的氛围,课堂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一次质疑:
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中,老师可以顺势引出:喜欢吃辣的人各地都有,但是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人喜欢吃辣更突出,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菜系,叫做川菜。讲到这里,老师就有一个疑问:四川人爱吃辣,除了喜欢,会不会有不得不吃的理由呢?要解决这个疑问,激发学生质疑,研究一下“舌尖上的四川”:——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辣?
此时,我们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组员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并且组长报告。
这样一来,学生就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四川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四周高山多,空气无法流通,找找四川的位置,相机教学生读图。小组成员还汇报了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四川处于亚热带地区,太阳日照时间较短。我们的家乡江苏就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
另一组员可以向我们介绍四川的干湿情况如何。四川正处于湿润区,所谓的湿润区,那雨水最多的地方。
此时,老师可以层层深入,继续追问:广东也处于湿润区,为什么广东人不吃辣呀?我们请组员来回答,其他小组也可以帮忙补充。
对于这种学科学性很强的内容,地理知识很浓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上的很枯燥,但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学生水到渠成,获得能力和知识:四川人喜欢吃辣,也是为了驱寒,四川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四周是高山,空气无法流通,下雨后,出不去,湿气越来越多,温度不高,湿气更无法蒸发。而麻辣食品则是化湿的好东西,所以长久以来养成吃麻辣味的习惯。降水、气候、地形都是影响我们生活的因素啊!
三、 在趣味中,获得能力
我们借助四川学习了盆地、温热带、湿润区的人们不同的生活状况。现在这里还有2个问题有待解决:
A. “舌尖上的西藏”——为什么西藏的主食是牛羊肉和面?
B. “舌尖上的山东”——为什么山东人食材多样,喜欢吃咸?
五分钟后汇报收获小组的研究结果。老师引导并且总结知识。
小学阶段的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启蒙课程,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更是承担着塑造人性的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品德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来,虽然有些课程内容,不是很有趣味,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品德老师如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用心设计,让课堂生活化、趣味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让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不再流于形式,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5(26).
[2]苏婧,范建华,王岚等.小学品德高效教学[J].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4).
[3]易先兰.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
作者简介:李双,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品德;知识性;趣味性;能力
课程改革后,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體地位,老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做好引导。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既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研究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而品德学科的知识包容性很大,包括了语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那么对于学科性很强的品德内容,我们老师该如何应对?
一、 趣味导入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中肩负着良好思想品德和习惯的艰巨任务,这就对品德课程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阶段,大部分学校的品德老师是兼职老师,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需要大大地加以重视。
如果老师在刚上课时,就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那好的开头,就会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活融入教学之中,使二者完美融合。第一,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数;第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例如:《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的饮食习惯”是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老师可以用视频导入——《舌尖上的中国》视频(四川菜和南方菜),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四川的特色风味或者是淮扬菜的风格。
从而,引发思考:同学们,从中你看到了听到了什么?是的,四川人喜欢吃辣,四川菜以辣出名;而我们南方人有的喜欢吃辣,有的喜欢吃甜食,看来,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呢。自然地揭题:不同地区不同生活。
二、 百家争鸣,感受趣味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仍有应试的影响,对于知识性的内容,过分传授,学生的活动浅尝辄止。如果教学的过程加上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辩论,或者百家争鸣的讨论,相信课堂的氛围,课堂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一次质疑:
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中,老师可以顺势引出:喜欢吃辣的人各地都有,但是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人喜欢吃辣更突出,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菜系,叫做川菜。讲到这里,老师就有一个疑问:四川人爱吃辣,除了喜欢,会不会有不得不吃的理由呢?要解决这个疑问,激发学生质疑,研究一下“舌尖上的四川”:——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辣?
此时,我们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组员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并且组长报告。
这样一来,学生就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四川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四周高山多,空气无法流通,找找四川的位置,相机教学生读图。小组成员还汇报了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四川处于亚热带地区,太阳日照时间较短。我们的家乡江苏就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
另一组员可以向我们介绍四川的干湿情况如何。四川正处于湿润区,所谓的湿润区,那雨水最多的地方。
此时,老师可以层层深入,继续追问:广东也处于湿润区,为什么广东人不吃辣呀?我们请组员来回答,其他小组也可以帮忙补充。
对于这种学科学性很强的内容,地理知识很浓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上的很枯燥,但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学生水到渠成,获得能力和知识:四川人喜欢吃辣,也是为了驱寒,四川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四周是高山,空气无法流通,下雨后,出不去,湿气越来越多,温度不高,湿气更无法蒸发。而麻辣食品则是化湿的好东西,所以长久以来养成吃麻辣味的习惯。降水、气候、地形都是影响我们生活的因素啊!
三、 在趣味中,获得能力
我们借助四川学习了盆地、温热带、湿润区的人们不同的生活状况。现在这里还有2个问题有待解决:
A. “舌尖上的西藏”——为什么西藏的主食是牛羊肉和面?
B. “舌尖上的山东”——为什么山东人食材多样,喜欢吃咸?
五分钟后汇报收获小组的研究结果。老师引导并且总结知识。
小学阶段的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启蒙课程,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更是承担着塑造人性的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品德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来,虽然有些课程内容,不是很有趣味,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品德老师如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用心设计,让课堂生活化、趣味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让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不再流于形式,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5(26).
[2]苏婧,范建华,王岚等.小学品德高效教学[J].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4).
[3]易先兰.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
作者简介:李双,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