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马晓鸿老师的采访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顺着西北三环走过海源寺,穿过一条小巷便能看到依山伴水的龙公馆——龙云故居灵源别墅。踏入这座古朴而整洁的院落,很难想象在未修复前杂草丛生,冷清荒芜的景象,眼前的龙公馆,清幽庄重,不失昔日风采。
邂逅龙公馆——人生的转折与宿命
晓鸿老师把和龙公馆的相遇称为宿命的转折。1928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选址西郊玉案山下的海源寺旁,建造别墅,历时四年竣工,取名为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建筑风格、装饰、布置都别具一格,正堂“燕喜堂”前的六根石龙抱柱,雕饰着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是整座别墅的精髓所在。2004年,远在伦敦工作的马晓鸿接到父亲无意发现龙公馆的消息。然而闯入马晓红眼前的龙公馆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只是一个杂草丛生、冷清荒芜的老宅院,南北大门、八角亭、东照壁、池桥围栏已经相继被拆除,但主体建筑得以保留。
看着破败的宅院,马老师的父亲倍感心酸,开始四处张罗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并请马晓鸿和妹妹马萍一起回昆帮忙。当踏入龙公馆之后,晓鸿老师明白,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在此转折,公馆的历史陈韵深深吸引了她,她毅然决定在这里发展艺术事业。半年后,她辞去了英国的工作,专心投入到龙公馆的修复中,她的上司曾为挽留她而来到昆明,来到让她醉心的龙公馆,但仍无法理解她的行为,直到隔壁的海源寺不时传来悠远的钟声,这个英国男人感叹,你也许是得到了宗教的召唤。
坐在这个静静的院子里,我问马老师当初为何会选择这个地方,马老师只是微微一笑,缘分吧!缘分,这两个字也许不用多解释,我们竟能读懂马老师心里那份深意。
龙公馆先后经历了三次修复,耗资六百多万,在晓鸿老师及父亲和妹妹的努力下,一点一点恢复了昔日的风华。晓鸿老师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妹妹的画作陈列于此,并在这里成立了艺术交流中心,进行国学的讲授与交流,2011年西北三环修好之后,龙公馆也渐渐热闹起来。每月两期的国学班,吸引全国对国学有研究的老师在此讲学,公开演讲与讲学,国学的精粹在这里被传承着。不仅是作为艺术交流的场所,龙公馆也像是隐于尘世的幽静休憩之所,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晓鸿老师的书法作品,也可以坐在院中品一杯清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海源寺传来的钟声,疲惫和愁思似乎都得以忘却,留下的只是心灵的沉静。
艺术创作——用黑白书写生命和灵魂
问起晓鸿老师,书法对于她的意义,她说这是我的生命和灵魂。刚开始写字时,仅仅是因为父亲的担忧,希望晓鸿老师能有一技之长,字写得好也可以算作一条出路,因为专注的性格和执着的精神,晓鸿老师与书法结下几世的缘分,在此生算是体现了。
晓鸿老师把书法比作看得见的音乐,画面感很强,音乐中的急缓塞畅,在书法中也会随落笔时心境的不同表达出来。2011年,国家航天中心向全国艺术家征稿,希望将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粹的艺术品带入太空,晓鸿老师的作品《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过海选,被中国神舟八号飞船搭载升空。晓鸿老师说,之所以选择《心经》,是因为觉得心灵的修养可以解决危机,人类的力量太过渺小,无法与浩瀚的宇宙对话,希望《心经》所传达的意境宇宙能够领会。
晓鸿老师把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之路归纳为三个20年,第一个20年学艺,第二个20年习文,第三个20年修德。问起晓鸿老师已经在哪个阶段,她笑说现在正走在二、三阶段的交界,一边学习一边提升思想,因为人生的境界和思想决定一个人能走到什么高度。她希望把更多精力投在艺术本身,不把艺术当作手段,只是坚持自己喜欢写字的初心,为艺术而艺术。
修心修佛——精修一份真实的灵魂
在晓鸿老师的作品中,佛经不下少数。现在,她每天都抽出一两个小时来抄写佛经,当然,我知道她抄的不仅仅是佛经而已,而是她对尘世的一份解读,对万世的一份思考。她说,用虔诚的心,把此举作为功课来对待,更能感受到佛法带来的震撼。她一直秉持着一颗安静的心面对这个世界,对艺术,对人生,亦如此。从佛法里,感受不一样的宁静,追寻不一样的艺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精神境界能够更高。
如今的晓鸿老师对生命,对艺术,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她相信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是相通的,儒治世,道修身,佛养心。当这三者真正融于自身,身体力行,知行合一,那就对生命,艺术及宇宙有了怔悟,这必将拥有更卓绝的思想,艺术也变成了真正的艺术,此时生命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一颗真实的心。
《最初与最后的思考》
时间是岁月柔韧的刻刀,
在斑驳的墙壁上,刻下阳光透明的味道,
在树梢的颓败中醒成纷繁的过往和心事,
讲述不可名状的生命,以及被人们称作人生的盅。
那些在中国墨汁和中国汉字里躺着的生命的骨骼,
会在某个清晨的潮湿中繁衍,
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宁静,
在土壤里生长。
某种被遗忘的生育在笔尖苏醒,
是否是因为远处寺庙的钟声在剥落?
而那穿透季节的身影,
在轮回的宿命里总显得那么耀眼。
那些历经沧桑依然活着的石头,
瓦片,记忆,以及多年前,
对一个黄昏时分藏在屋檐下的一滴雨的想念,
在命运的螺旋里汇成生活的初见。
在心灵深处默默流淌的,
是佛音的召唤。
被生活抛弃的,
在清晨泥土的气息的芬芳中会被重新拾起。
在一束阳光中生长的芒刺,
生活被不断提出,不断思考。
那些遥不可及的梦,
突然落入身体,如同一滴蓝色的水银。
希望是一只巨大的蜘蛛,
在给生活编织一张响亮的网,
为了那潮湿的目光,
她伴着黑与白生长。
她的微笑挂在嘴角,
柔软的如同一枚月亮。
我们的身体里有种凝固的欢愉与悲痛,
来自很多年前与一朵垂败的雏菊忧郁的相遇。
终有一天,那完整而纯粹的心会被找到。
在一遍遍吟诵的佛经里,
在浸透纸背的墨汁里,
在一阵轻柔的掠过耳际的风里,
生活和生命被彻底领悟。
她给多情的蝴蝶盖上岩石的屋顶,
然后坐在蓝色和宁静中,
看着睡在平静夜晚的发髻里的星辰,
在花园里开放。
人们诞生,并且死亡。
邂逅龙公馆——人生的转折与宿命
晓鸿老师把和龙公馆的相遇称为宿命的转折。1928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选址西郊玉案山下的海源寺旁,建造别墅,历时四年竣工,取名为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建筑风格、装饰、布置都别具一格,正堂“燕喜堂”前的六根石龙抱柱,雕饰着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是整座别墅的精髓所在。2004年,远在伦敦工作的马晓鸿接到父亲无意发现龙公馆的消息。然而闯入马晓红眼前的龙公馆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只是一个杂草丛生、冷清荒芜的老宅院,南北大门、八角亭、东照壁、池桥围栏已经相继被拆除,但主体建筑得以保留。
看着破败的宅院,马老师的父亲倍感心酸,开始四处张罗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并请马晓鸿和妹妹马萍一起回昆帮忙。当踏入龙公馆之后,晓鸿老师明白,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在此转折,公馆的历史陈韵深深吸引了她,她毅然决定在这里发展艺术事业。半年后,她辞去了英国的工作,专心投入到龙公馆的修复中,她的上司曾为挽留她而来到昆明,来到让她醉心的龙公馆,但仍无法理解她的行为,直到隔壁的海源寺不时传来悠远的钟声,这个英国男人感叹,你也许是得到了宗教的召唤。
坐在这个静静的院子里,我问马老师当初为何会选择这个地方,马老师只是微微一笑,缘分吧!缘分,这两个字也许不用多解释,我们竟能读懂马老师心里那份深意。
龙公馆先后经历了三次修复,耗资六百多万,在晓鸿老师及父亲和妹妹的努力下,一点一点恢复了昔日的风华。晓鸿老师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妹妹的画作陈列于此,并在这里成立了艺术交流中心,进行国学的讲授与交流,2011年西北三环修好之后,龙公馆也渐渐热闹起来。每月两期的国学班,吸引全国对国学有研究的老师在此讲学,公开演讲与讲学,国学的精粹在这里被传承着。不仅是作为艺术交流的场所,龙公馆也像是隐于尘世的幽静休憩之所,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晓鸿老师的书法作品,也可以坐在院中品一杯清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海源寺传来的钟声,疲惫和愁思似乎都得以忘却,留下的只是心灵的沉静。
艺术创作——用黑白书写生命和灵魂
问起晓鸿老师,书法对于她的意义,她说这是我的生命和灵魂。刚开始写字时,仅仅是因为父亲的担忧,希望晓鸿老师能有一技之长,字写得好也可以算作一条出路,因为专注的性格和执着的精神,晓鸿老师与书法结下几世的缘分,在此生算是体现了。
晓鸿老师把书法比作看得见的音乐,画面感很强,音乐中的急缓塞畅,在书法中也会随落笔时心境的不同表达出来。2011年,国家航天中心向全国艺术家征稿,希望将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粹的艺术品带入太空,晓鸿老师的作品《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过海选,被中国神舟八号飞船搭载升空。晓鸿老师说,之所以选择《心经》,是因为觉得心灵的修养可以解决危机,人类的力量太过渺小,无法与浩瀚的宇宙对话,希望《心经》所传达的意境宇宙能够领会。
晓鸿老师把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之路归纳为三个20年,第一个20年学艺,第二个20年习文,第三个20年修德。问起晓鸿老师已经在哪个阶段,她笑说现在正走在二、三阶段的交界,一边学习一边提升思想,因为人生的境界和思想决定一个人能走到什么高度。她希望把更多精力投在艺术本身,不把艺术当作手段,只是坚持自己喜欢写字的初心,为艺术而艺术。
修心修佛——精修一份真实的灵魂
在晓鸿老师的作品中,佛经不下少数。现在,她每天都抽出一两个小时来抄写佛经,当然,我知道她抄的不仅仅是佛经而已,而是她对尘世的一份解读,对万世的一份思考。她说,用虔诚的心,把此举作为功课来对待,更能感受到佛法带来的震撼。她一直秉持着一颗安静的心面对这个世界,对艺术,对人生,亦如此。从佛法里,感受不一样的宁静,追寻不一样的艺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精神境界能够更高。
如今的晓鸿老师对生命,对艺术,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她相信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是相通的,儒治世,道修身,佛养心。当这三者真正融于自身,身体力行,知行合一,那就对生命,艺术及宇宙有了怔悟,这必将拥有更卓绝的思想,艺术也变成了真正的艺术,此时生命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一颗真实的心。
《最初与最后的思考》
时间是岁月柔韧的刻刀,
在斑驳的墙壁上,刻下阳光透明的味道,
在树梢的颓败中醒成纷繁的过往和心事,
讲述不可名状的生命,以及被人们称作人生的盅。
那些在中国墨汁和中国汉字里躺着的生命的骨骼,
会在某个清晨的潮湿中繁衍,
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宁静,
在土壤里生长。
某种被遗忘的生育在笔尖苏醒,
是否是因为远处寺庙的钟声在剥落?
而那穿透季节的身影,
在轮回的宿命里总显得那么耀眼。
那些历经沧桑依然活着的石头,
瓦片,记忆,以及多年前,
对一个黄昏时分藏在屋檐下的一滴雨的想念,
在命运的螺旋里汇成生活的初见。
在心灵深处默默流淌的,
是佛音的召唤。
被生活抛弃的,
在清晨泥土的气息的芬芳中会被重新拾起。
在一束阳光中生长的芒刺,
生活被不断提出,不断思考。
那些遥不可及的梦,
突然落入身体,如同一滴蓝色的水银。
希望是一只巨大的蜘蛛,
在给生活编织一张响亮的网,
为了那潮湿的目光,
她伴着黑与白生长。
她的微笑挂在嘴角,
柔软的如同一枚月亮。
我们的身体里有种凝固的欢愉与悲痛,
来自很多年前与一朵垂败的雏菊忧郁的相遇。
终有一天,那完整而纯粹的心会被找到。
在一遍遍吟诵的佛经里,
在浸透纸背的墨汁里,
在一阵轻柔的掠过耳际的风里,
生活和生命被彻底领悟。
她给多情的蝴蝶盖上岩石的屋顶,
然后坐在蓝色和宁静中,
看着睡在平静夜晚的发髻里的星辰,
在花园里开放。
人们诞生,并且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