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课程是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1]通常参与拓展课程的学生相对来说兴趣更浓厚、基础更均衡,教师应当增加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体育课中的练习方法带入拓展课程教学中,导致学生重复学习。更有一些教师想当然地想练习什么就练习什么,毫无规划可言。笔者以篮球拓展课程传接球单元(水平二)为例,探究如何让学生在拓展课程练习中更好地掌握技术、发展体能、学会运用。
一、提升练习方法的适切性,突破技术的重难点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水平二中掌握好传球的“时机、力量、路线”非常重要。笔者用6课时设计传接球单元,在“技术单元、体能单元、运用单元”三个小单元课时量的分配上采用了“1-2-3”模式,通过6课时发展学生在传球和接球时的判断和移动能力,感知传球时的用力大小,建立并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只是构建单元的一种思维方式,不能单独割裂开来理解。《纲要》把“技术单元”理解为新授课时。[2]笔者认为对待新授课,如何领会动作要领、突破重难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升练习方法的适切性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的。
1.领会技术要领
动作要领能更加准确地解决技术单元的技术动作。反观技术动作要领来思考和设计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生成技能。提炼动作要领,让生涩的语言变成老师的精讲,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层次。
如表1原地传接球和听哨音传接球练习中,主要还是以强调练习的稳定性为主。强化每一次传接球的稳定性,让学生在稳定性练习中领会动作要领。把传得快,传得多,放在稳字后面,先巩固技术要领,后逐步加快,改進要求。
2.寻找技术重点
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例如在传接球单元中,技术小单元把传球的形式作为重点,采用“抛、投、递、反弹”等方式将球传给同伴,而不是一味强调胸前传接球,更应强调传接球的传接时机。以这个角度来改善整个练习设计的思维,发展学生传球和接球的关系,感知传球时的用力大小,建立与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
3.挖掘技术难点
难点是学习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键点。在传接球单元中第一课时的难点为传接球的稳定性。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传接球更加稳定,能更加准确无误地传到同伴手中。不同传接球方式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传得稳、传得准。技术维度开始慢慢灌输人—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空间位置感,通过细节的一点点改进,为后期摆脱防守、快速跑动打下基础。
二、追求练习方法的无痕性,潜移默化提升体能
《纲要》中指出“体能”单元相当于复习课,是复习提高技术。[2]篮球传接球中,以技术为主线,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体能的练习。
1.简化体能单元组合
体能往往会穿插在技术和运用单元中,它很难单独地剥离。只有在技术单元、运用单元中融入体能,才能更好地践行体能单元。表二中,笔者通过有球移动传接球、无球移动传接球、双方移动传接球等练习方法,让传球更加多元化。通过组合和线路的改变,让学生移动起来,在移动中优化学生的体能,不用再重复设计接力跑、快速跑等元素在传接球单元中,让整个传接球单元结构更加明确,提升了组合的有效性。
2.追求体能“无痕”发展
服务于运用实践,一直是技术生成的最后结果。当三个小单元组合成大单元时,它的目标指向性会更加明确,层次分明、逐步提升。
例如表2中,两点和三点双手传接球 跑动的运用,从空间上不断递升练习的难度,迫使学生在传接球稳的基础上,加快跑动的速度,让体能的发展在无形中得到锤炼。
三、增强练习方法的对抗性,提升能力强化运用
《纲要》指出“运用”单元相当于更高层次的综合复习课,是对所学技术更高层次的复习巩固提高。[2]在球类等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中,“人—球—人”的这种关系在进攻状态时,获得或创造出得分的时间空间,在防守时破坏对方对球的控制权,不给对方提供适宜进攻的时间空间。
1.依托技能组合
一、提升练习方法的适切性,突破技术的重难点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水平二中掌握好传球的“时机、力量、路线”非常重要。笔者用6课时设计传接球单元,在“技术单元、体能单元、运用单元”三个小单元课时量的分配上采用了“1-2-3”模式,通过6课时发展学生在传球和接球时的判断和移动能力,感知传球时的用力大小,建立并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只是构建单元的一种思维方式,不能单独割裂开来理解。《纲要》把“技术单元”理解为新授课时。[2]笔者认为对待新授课,如何领会动作要领、突破重难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升练习方法的适切性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的。
1.领会技术要领
动作要领能更加准确地解决技术单元的技术动作。反观技术动作要领来思考和设计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生成技能。提炼动作要领,让生涩的语言变成老师的精讲,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层次。
如表1原地传接球和听哨音传接球练习中,主要还是以强调练习的稳定性为主。强化每一次传接球的稳定性,让学生在稳定性练习中领会动作要领。把传得快,传得多,放在稳字后面,先巩固技术要领,后逐步加快,改進要求。
2.寻找技术重点
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例如在传接球单元中,技术小单元把传球的形式作为重点,采用“抛、投、递、反弹”等方式将球传给同伴,而不是一味强调胸前传接球,更应强调传接球的传接时机。以这个角度来改善整个练习设计的思维,发展学生传球和接球的关系,感知传球时的用力大小,建立与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
3.挖掘技术难点
难点是学习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键点。在传接球单元中第一课时的难点为传接球的稳定性。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传接球更加稳定,能更加准确无误地传到同伴手中。不同传接球方式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传得稳、传得准。技术维度开始慢慢灌输人—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空间位置感,通过细节的一点点改进,为后期摆脱防守、快速跑动打下基础。
二、追求练习方法的无痕性,潜移默化提升体能
《纲要》中指出“体能”单元相当于复习课,是复习提高技术。[2]篮球传接球中,以技术为主线,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体能的练习。
1.简化体能单元组合
体能往往会穿插在技术和运用单元中,它很难单独地剥离。只有在技术单元、运用单元中融入体能,才能更好地践行体能单元。表二中,笔者通过有球移动传接球、无球移动传接球、双方移动传接球等练习方法,让传球更加多元化。通过组合和线路的改变,让学生移动起来,在移动中优化学生的体能,不用再重复设计接力跑、快速跑等元素在传接球单元中,让整个传接球单元结构更加明确,提升了组合的有效性。
2.追求体能“无痕”发展
服务于运用实践,一直是技术生成的最后结果。当三个小单元组合成大单元时,它的目标指向性会更加明确,层次分明、逐步提升。
例如表2中,两点和三点双手传接球 跑动的运用,从空间上不断递升练习的难度,迫使学生在传接球稳的基础上,加快跑动的速度,让体能的发展在无形中得到锤炼。
三、增强练习方法的对抗性,提升能力强化运用
《纲要》指出“运用”单元相当于更高层次的综合复习课,是对所学技术更高层次的复习巩固提高。[2]在球类等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中,“人—球—人”的这种关系在进攻状态时,获得或创造出得分的时间空间,在防守时破坏对方对球的控制权,不给对方提供适宜进攻的时间空间。
1.依托技能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