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在家长对孩子教育中所扮演角色感触颇深。大多数农村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关心不够。对孩子受教育重视的程度相当低。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将来“成龙的上天,成蛇的钻草”。孩子成绩好是孩子聪明,孩子学习差就怪老师没教好。通过家长的接触和部分家庭调查发现。农村家长对子女学习情况关心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模糊
不少家长只管养,不管教,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从小不用教,长大再教也不迟。家长重视孩子学习的程度不够。农村的家长大部分是务农人员,他们工作时间变化较大。一到农忙季节,家长都忙于农活,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孩子由于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监督,对学习也无所谓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校,不是有老师在替我们监管吗?是的,在学校老师很耐心地传授知识辅导他们作业和功课,但那只是在学校。学校和家里,那是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不学也不行,因为有老师在监督。但在家里如果没有父母的监督,怎么学习呢?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们的课外学习。更有多数家长认为保证孩子的吃、穿、住、用是家长的事,至于教育就应该是老师的事。比如八年级学生田波,学习不用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和同学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对班主任的说服教育他只当做耳边风。班主任要求家长配合教育一下,但这位家长却说:“要我教育,那我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做什么?”农村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为,把学校当成全包干,把孩子交给学校。孩子有什么问题、出什么事就该由学校、老师负责。
2、家长教育方法陈旧,教法粗暴
当前,农村许多家长文化素质差,更谈不上什么现代教育观念。有的家长是文盲,有的家长是在六七十年代接受过学校教育。他们的家教方法陈旧落后,甚至简单粗暴。有这样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想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影响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的父母给家庭带来心灵上的快乐和慰籍,一个好的母亲给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干净和温暖,这就是双亲榜样的作用,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源于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待孩子的不听话非打即骂,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来家访,说到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或是说不做作业等行为时。家长很快会火冒三丈,动手打自己的孩子,连孩子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如此的家长怎能教得好孩子呢?记得我教的上一届学生张涛,这孩子七年级成绩较好,家长期予的希望也大。每次考试如果达不到要求,父母便要孩子写“心得”。有时甚至惩罚:不给零花钱、不准看电视、不能和其它朋友交往等等。刚开始张涛还遵从父母。但到八年级时,他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及行为习惯故意和父母唱反调。整天逃学上网、打游戏,还染上抽烟的不良行为。家长在经过“严刑拷打”也无济于事之后。只好对其降低要求,不管学习成绩好坏,只要品行端正就可以。但从“受人欺负的羊”翻身过来的张涛就连父母这最低要求也不能做到了。有时白天黑夜不归屋。最终家长只好选择放弃。这是多么的值得深思啊!现在许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好就一味迁就,如果有一两次考“砸”了,就拳脚相加。有的家庭袒护、溺爱孩子,怕孩子吃苦、受委屈,在家里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一切劳作都操办代替,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一律满足。这样滋长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心理。
3、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差
不少家长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或无所事事,他们对子女放任自由。有的家庭不仅自己不管教孩子,对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不闻不问,就是老师上门家访,他们还非常反感。很多教师反映去家访时,遇到不少家长缺乏应有交流沟通。八年级(7)班学生的樊恒迷恋上网,晚上偷泡网吧,白天上课睡觉。班主任登门拜访。其母正在打麻将,见了老师也不起身,连眼皮也懒得抬一下,仍继续打牌,不予理睬。更有些家长还蛮不讲理地说:“我儿子送到学校,出了事就是你们老师的责任。”有的家长说多做少,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去家访,家长都说自己工作忙,忙于挣钱养家糊口,很少说忙于看孩子做作业的,他们也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却不落到实处,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或玩或不看书,就随后催促,听话的孩子也许立刻去学习,要是不听话的孩子,嘴上答应了,却没有付之行动,家长们听之任之,这样的监督也是毫无意义的。
4、“留守孩子”缺失亲情,缺乏家教
随着打工经济升温,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使很多家庭的孩子“留守”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看管,看管者限于精力和能力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有被遗弃的感觉和困惑。享受不到正常家庭生活的欢乐,造成了情感、心理等方面问题日益严重。
5、评价孩子极端化
一些家长,如果他的孩子在校成绩好,他就认为“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我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强”,时时沉醉于虚荣之中,把自己未了的心愿都加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他的孩子在校成绩较差,他则自我安慰:“成龙的上天,成蛇的钻草……现在就是读了大学,还不是打工?哪儿都能混碗饭吃!”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学校以及学校教师责无旁贷。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许多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家长的教育力度,使其转变观念,让他们知道对孩子进行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学校应该和社会组织合力协作,切实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能力。家长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家教观念,更新家教方法。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成功家庭教育的事例,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总之,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学习关心的程度不够,家长应与学校老师一道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维护好并实现好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1、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模糊
不少家长只管养,不管教,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从小不用教,长大再教也不迟。家长重视孩子学习的程度不够。农村的家长大部分是务农人员,他们工作时间变化较大。一到农忙季节,家长都忙于农活,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孩子由于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监督,对学习也无所谓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校,不是有老师在替我们监管吗?是的,在学校老师很耐心地传授知识辅导他们作业和功课,但那只是在学校。学校和家里,那是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不学也不行,因为有老师在监督。但在家里如果没有父母的监督,怎么学习呢?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们的课外学习。更有多数家长认为保证孩子的吃、穿、住、用是家长的事,至于教育就应该是老师的事。比如八年级学生田波,学习不用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和同学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对班主任的说服教育他只当做耳边风。班主任要求家长配合教育一下,但这位家长却说:“要我教育,那我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做什么?”农村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为,把学校当成全包干,把孩子交给学校。孩子有什么问题、出什么事就该由学校、老师负责。
2、家长教育方法陈旧,教法粗暴
当前,农村许多家长文化素质差,更谈不上什么现代教育观念。有的家长是文盲,有的家长是在六七十年代接受过学校教育。他们的家教方法陈旧落后,甚至简单粗暴。有这样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想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影响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的父母给家庭带来心灵上的快乐和慰籍,一个好的母亲给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干净和温暖,这就是双亲榜样的作用,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源于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待孩子的不听话非打即骂,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来家访,说到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或是说不做作业等行为时。家长很快会火冒三丈,动手打自己的孩子,连孩子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如此的家长怎能教得好孩子呢?记得我教的上一届学生张涛,这孩子七年级成绩较好,家长期予的希望也大。每次考试如果达不到要求,父母便要孩子写“心得”。有时甚至惩罚:不给零花钱、不准看电视、不能和其它朋友交往等等。刚开始张涛还遵从父母。但到八年级时,他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及行为习惯故意和父母唱反调。整天逃学上网、打游戏,还染上抽烟的不良行为。家长在经过“严刑拷打”也无济于事之后。只好对其降低要求,不管学习成绩好坏,只要品行端正就可以。但从“受人欺负的羊”翻身过来的张涛就连父母这最低要求也不能做到了。有时白天黑夜不归屋。最终家长只好选择放弃。这是多么的值得深思啊!现在许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好就一味迁就,如果有一两次考“砸”了,就拳脚相加。有的家庭袒护、溺爱孩子,怕孩子吃苦、受委屈,在家里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一切劳作都操办代替,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一律满足。这样滋长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心理。
3、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差
不少家长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或无所事事,他们对子女放任自由。有的家庭不仅自己不管教孩子,对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不闻不问,就是老师上门家访,他们还非常反感。很多教师反映去家访时,遇到不少家长缺乏应有交流沟通。八年级(7)班学生的樊恒迷恋上网,晚上偷泡网吧,白天上课睡觉。班主任登门拜访。其母正在打麻将,见了老师也不起身,连眼皮也懒得抬一下,仍继续打牌,不予理睬。更有些家长还蛮不讲理地说:“我儿子送到学校,出了事就是你们老师的责任。”有的家长说多做少,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去家访,家长都说自己工作忙,忙于挣钱养家糊口,很少说忙于看孩子做作业的,他们也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却不落到实处,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或玩或不看书,就随后催促,听话的孩子也许立刻去学习,要是不听话的孩子,嘴上答应了,却没有付之行动,家长们听之任之,这样的监督也是毫无意义的。
4、“留守孩子”缺失亲情,缺乏家教
随着打工经济升温,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使很多家庭的孩子“留守”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看管,看管者限于精力和能力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有被遗弃的感觉和困惑。享受不到正常家庭生活的欢乐,造成了情感、心理等方面问题日益严重。
5、评价孩子极端化
一些家长,如果他的孩子在校成绩好,他就认为“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我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强”,时时沉醉于虚荣之中,把自己未了的心愿都加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他的孩子在校成绩较差,他则自我安慰:“成龙的上天,成蛇的钻草……现在就是读了大学,还不是打工?哪儿都能混碗饭吃!”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学校以及学校教师责无旁贷。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许多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家长的教育力度,使其转变观念,让他们知道对孩子进行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学校应该和社会组织合力协作,切实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能力。家长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家教观念,更新家教方法。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成功家庭教育的事例,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总之,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学习关心的程度不够,家长应与学校老师一道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维护好并实现好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