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消炎痛栓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等情况.方法 选择对象341例,随机分观察组173例、对照组168例.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前20 min肛门给药,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药物.两组手术方法 相同.结果 除术中出血外,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消炎痛栓用于人工流产术有非常好的松弛宫颈作用,可减少人
【机 构】
:
河南省安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安阳,45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消炎痛栓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等情况.方法 选择对象341例,随机分观察组173例、对照组168例.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前20 min肛门给药,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药物.两组手术方法 相同.结果 除术中出血外,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消炎痛栓用于人工流产术有非常好的松弛宫颈作用,可减少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减轻手术痛苦.使用方法 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无改善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加用经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并观察上机前后心率、血压、呼吸困难变化程度、肺部湿哆音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除2例无效外,余患者各项指标均迅速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可靠,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在诱发电位中的特点.方法 收集25例AD组、24例VD组及22名正常老年人(NC),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以及声、光刺激,完成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 AD组和VD组及NC组在潜伏期AEP/N1、P2,VEP/P1,波幅AEP/P2、P3,VEP/P2、P3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30例,治愈17例,治愈率56.7%,死亡13例,病死率43.3%.死亡原因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肝昏迷等.结论该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前提,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抗感染,肠内、外营养和对症处理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的 观察大剂量山莨菪碱(654-2)对破伤风的疗效。方法 125例破伤风患者中,新生儿破伤风25例.1。5岁14例,5-10岁26例,10岁以上34例;轻型20例,中型38例,重型50例,有合并症者17例。在抗感染、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给予654-2针,1-5mg/(kg·次),4-6h1次,好转后给予维持量0.-1mg/(kg.次),1.3d后停用。酌情使用安定1—2次。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股骨近端骨折临床上很常见,动力髋钢板(DHS)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内因定材料,我们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数字化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特点及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门诊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及子宫输卵管造影资料。所有病例均常规术前准备,采用双腔子宫造影管进行子宫插管,在电视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水溶性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动态观察子宫腔、输卵管显影及造影剂向腹腔弥散情况,并实时进行数字化图像采集。结果3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子宫腔、输卵管碘水造影:子宫腔:正常241例,异常59
目的 观察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剂量及临床疗效. 方法 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脉滴注地尔硫1~5μg/(kg·min),持续用药48 h. 结果 ST段抬高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绞痛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地尔硫治疗ST段抬高型心绞痛较非ST段抬高型心绞痛更为有效(P<0.05).地尔硫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其中用药后2h及12 h心肌耗氧
目的 探讨地尔硫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并发的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方法 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106例AM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治疗组52例.两组均在PCI前30 min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对照组在PCI术中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20μg/min,治疗组在PCI术中持续静脉滴注地尔硫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临床比较严重并且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牙源性错畸形在矫治中平面的变化,以及平面的变化对患者垂直骨向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提高在矫治过程中对矫治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方法 通过26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恒牙早期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 结果 上颌前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变化3 mm,第一磨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增加2mm,OP-SN矫治前后顺时针变化平均3°,软组织鼻唇角改变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