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亲密接触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zh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望著飞船舷窗外一望无际的水面,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自从魔镜一号勘探基地建立以来,我只能眼巴巴看着同事们每天满载而归、欢呼雀跃。这个星球对于初来乍到的生态学者、地质学者和生物学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短短两周来,科研队已经收集到了不少奇妙的标本:长着紫红色眼睛的一系列植物——由于它们长着腿儿,会随风运动,刚开始大家都把它当成了动物;像鸟儿一样飞翔的种子——可不像地球上的松树翅果,它们的旅程可穿越整片大陆,令人惊叹不已;甚至还有一种企图袭击科研队员的“迷你蝙蝠”,大家惊奇地发现它居然喜爱吸食人类血液。队里的生物学家林奈何十分好奇,企图用自己的血液在实验室人工喂养它。可惜小家伙总是活不久,原因还在调查中。
  只有我,整天闲晃着无所事事,虽然见过一些看似智慧物种的痕迹,但也只是看似而已,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我沮丧得快头上冒烟了。
  我是一名异文明智能生物学者。当初魔镜星球才被发现时,地球舆论对魔镜存在“高级智慧文明”抱有极大希望,这也并非虚妄的幻想:它有稳定的行星系统,丰富完整的生态环境,且卫星深度扫描显示,海洋中存在已经进化出复杂大型高级的生物迹象。
  当我接到魔镜星球第一批科考队的工作邀请时,激动得彻夜未眠。若是运气之神眷顾,我可能会成为与异星智慧生物接触的第一人呢。
  没想到,在魔镜考察基地待了半个月,我连一丝智慧生物的影子都没瞧见。那些奇妙的新型动植物,虽然生命构造与地球生物迥异,值得研究,但它们显然没有产生出高级的思维活动,都仍以本能驱动行为。
  2
  “文伟,快点儿!要集合了!”门外传来一声清亮的招呼,是生物学家林奈何,看样子又要开始他最喜欢的外出巡查工作了。
  我抓紧时间,套上防护服,将头盔夹在胳膊底下,“来了来了,别急。”
  魔镜星球的气体对人类来说,勉强可以呼吸。但出于对未知微生物风险的考量,科考队仍严令队员外出时穿上全套防护装备。
  一行人在基地大厅集合。这次巡查属于常规外出,主要任务是回收几个标本采集点、气象监测站的数据,同时检查一下设备的正常运行。工程师易一鸣是临时队长。他是个留着胡子的中年大叔,常年进行野外科考,擅长根据意料之外的需求迅速做出应对策略。大家都很喜欢他。
  “我再宣读一下地外行星探测行动条例,虽然是例行公事,但还是请大家注意听。”易一鸣站在门边笑道。
  “好啦,快点念吧。”林奈何开玩笑地抱怨。
  “第一条,所有队员行为听从领队指挥,注意人身安全。维生系统必须携带备份。 第二条……”
  这些安全条例队员们已经听过上百遍。大家趁机轻声交流着各自实验室的小小进展和对这次巡查的期望。我苦笑着看了眼自己的背包,里面塞满了迷你玻璃瓶。队里的地质学者让我帮忙顺带采集些沙子回来。
  唉,不知道自己的专业何时才能有用武之地。
  3
  打开基地大门,外面的狂风将队员们吹得一个趔趄。
  魔镜的气候环境变化无常,地球标准的8级大风在此地是家常便饭。队员们的外出靴子都特意加重了鞋底,以稳定重心。眼下时值退潮,一眨眼间,海面已然远远撒到了地平线处(两颗巨大比邻行星的引力不是吹的),留下大片沙地上的各种海洋生物。
  林奈何发出一声欢呼,在头盔通讯器内将大家的耳朵震得嗡嗡直响。他跑向一团以前从未见过的紫红色“叶片”复合体,拿出了相机和记录本。
  大家都各司其职,忙碌开了。
  我也四处转悠,并不时艰难地蹲下身子,往玻璃小瓶里装些沙子,标注上经纬度。今天的能见度不错,极目远眺,极地的巨大冰帽为地平线镶上了一道雪白的边缘。我往海滩深处又走了几百米,和队长易一鸣通报了下自己的坐标,再次将视线投向脚下。
  此处的沙子里混着一些黑白晶体。也许地质学家会感兴趣的,我再次掏出一支新的玻璃瓶——等等。
  刚才的采集物中,有一瓶变成了奇怪的肉色。
  我记得很清楚,我并没有采集过这种颜色的标本。我心中一惊,立即举起采样瓶,仔细端详起来——瓶底确实还沉着一些沙粒,但绝大部分物质,都凝成了某种浅粉色的、具有莫名熟悉质感的块状物。
  块状物转了个面,我头皮一麻:这不是人类手指盖的形状吗?
  “呼叫队长,呼叫队长!”我立即打开通讯器,“请确认一下所有队员的安全,包括留守在基地的。我这里有些状况。”
  易一鸣立即回应了我:“收到。”
  我的心脏狂跳,再次检查了一下,手中的玻璃采样瓶中,确实有一小块与人类指尖极为相似的物体。
  自从登陆魔镜星系后,整个人类探索队还没出过任何人员伤亡事故。这段“手指”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有其他地球队伍也悄悄登上了魔镜,并发生了某些意外?更奇怪的是,“指尖”是如何跑到我身上的采样瓶里的?
  通讯器滴滴作响,是易一鸣,“所有人都安全无事,包括基地。你这里具体情况如何?”
  我三言两语说明了自己碰上的怪事儿。
  “这瓶沙子是在哪里取的?”易一鸣问,他也一下子紧张起来。
  我报出了采样点坐标。
  “我们都赶过去,也许有人类需要帮助。同时整个任务升到一级安全警戒。”易一鸣说。
  我明白他的意思,最糟的可能性是出现了大型食肉动物。此外,我们是此次魔镜探险任务的官方探险团队,各国科学家们都期盼着我们的考察报告呢。若是魔镜上出现了非官方的人类探索队伍,他们私自进行的活动将对我们造成大麻烦。魔镜上种种资源的价值,以百亿来估值都不过分。若是有其他人想过来偷偷分一杯羹,也是常事。
  我将防身用的电击枪从背后抽出来,紧握在手中,慢慢走回刚才的取样坐标点。
  4
  “真的就是这儿?”林奈何小声问。   一行五人围在一块儿,面面相觑。除了易一鸣、林奈何、我,这次巡查任务还包括一位气象学家与一位医生。
  在五位专业人士的审视下,这片沙滩毫无特殊之处。湿软的泥沙地上遍布着浅浅的水坑,沙地上还留着我刚才经过时的脚印。他们用仪器扫描了坐标系与附近数十平方米范围,全然没有其他人类留下的遗物,也没找到大型动物出没的痕迹。
  “也许是海水冲过来的。这里不是第一现场。”易一鸣说。
  “等等,我觉得——这个指节有点儿奇怪。”医生说。他一直在反复查看采样瓶里的“指尖”。眼下,他已经把这块不明物体从玻璃瓶里倒了出来,放在自己的手掌上。
  “你们仔细看。虽然在形态上,这个指尖与人类的指尖极为相似,但其实只是形态上的模仿。注意看,它的指甲与皮肤的质感是一样的,并不是角质层。”医生指点大家观察。
  我忍着不适再次仔细审视医生掌上的“指尖”。尽管参加探险队之前,我们都经历了严格的测试,保证有临危不惧的强大心理素质。但直面人体的一部分碎片,还是令我有点毛骨悚然。
  医生的话果然有道理。这个指尖看上去与其说像是真人的,不如说更类似于一个巧妙的模型。
  此时,我感到脚踝一紧。
  踩到流沙坑了?我下意识想跳开,却被一声尖叫灌了个满耳。抬眼,林奈何正死盯着我脚下,一张脸在头盔面罩后显得非常苍白。易一鸣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来,“文伟你保持冷静先不要动,我们看看有没有办法把它整个保留下来。”
  什么?我低下头,发现有一只紫红色的大手,正从沙地中伸出,握着我的靴子。我对这种特殊的紫红色并不陌生,魔镜星球上大部分生物都带有这种色调。
  “又是一种类似乎阿米巴原虫的变形生物?”林奈何已经迅速恢复了冷静,蹲下凑近观察。我在一时的震惊后也觉得有趣,索性伸长了腿,让巨手攀缘。防护服没有发出警报声,说明“巨手”没有腐蚀性,至少目前为止,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大家安静地围观着奇景:沙地中源源不断渗出紫红色黏稠状物,凝结、变形,形成一只人类的手臂,然后是肩膀、头部。它的材质怎么形容呢,就类似于果冻,对。“果冻”似乎对人类的面部结构把握不佳,只粗糙地团成了一个球状,中央突起一块,算是鼻子。
  “天啦,它在模拟人类的形态。”医生小声惊叹。
  “都录下来了吗?”易一鸣同样轻声说,大家像是怕惊动了这奇妙的一幕。
  “都录下来了。”林奈何说,举起手中的摄像仪示意。
  紫色的“果冻人”终于扶着我的膝盖站了起来。它像是普通人类的增大版本,身高至少有两米,大部分的人体细节模拟得惟妙惟肖。在眾人的注视下,它开始从肢端变色,一点点转化成了典型人类皮肤的肉粉色。
  我终于知道采样瓶里的“指尖”是从哪里来的了。可能随着沙子与海水,我也盛取了一部分紫色果冻液体装进了瓶子。于是“果冻”模拟了我的指尖。
  “简直太奇妙了。”林奈何悄声赞叹道,“我们能不能把它整个儿直接——”他从背后抽出最大号的标本袋。
  此时,我晕头晕脑地意识到:我们终于见到了智慧生命。
  我的专业要派上用场了。
其他文献
想熬过气温爆表的夏季,洗澡可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儿。而在人类之外,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清洁行为:猴子抓虱子减少身上的寄生虫;野猪涂泥巴防蚊虫叮咬;鸭子整理毛发以便浮在水上……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它们的清洁方式各不相同,但说到底还不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生存繁衍下去嘛。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组  该组内的动物往往能够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个体清洁。比如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猫与
期刊
科考隊生物学家们的“灵魂画稿”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别笑,他们可不是随意涂鸦,而是在运用博物学这门古老的学问和魔镜星球的大自然打交道。博物学是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观察、描述和分类。博物学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之一。现在,生物学家们正在飞船里用这种方法将采集来的标本进行分类归档,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而在地球上,最能展现博物学之美的地方,就是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
期刊
连接板的秘密  德军大规模部署的这款Enigma I型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经典的型号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型号被德军使用了整整8年,到1939年开始攻打波兰的时候才被后续型号取代。而且所谓的后续型号,其实也只是做了一些小修小改,而Enigma的基本框架,在这个型号就已经定型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型号的Enigma加入了一个“邪恶”的新机关,正是这个新机关,让Enigma的加密强度有了“鸟枪换
期刊
起源  很容易判断这里的生物属于碳基生物,并且早些时候我们通过光谱分析这里的有机物成分就发现了。这不足为奇,毕竟自然界能形成稳定又活泼的有机分子的机会并不多。  在地球上,我們把细胞称之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在魔镜星球也是这样,一个充满液体的囊里面装着许多细胞器,理论上这种雷同也很正常。  就好像从西兰花上掰下一小块来看,会发现它的形状与整个西兰花也差不到哪儿去,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西兰花。从小西兰花上
期刊
相传汉文帝素爱谈鬼神之事,曾夜半召见大名士贾谊,以鬼神之事问之。于是李商隐便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来嘲讽堂堂一个国家一把手对这些虚妄的东西过分关心。  我们不需要像汉文帝一样日理万机,自然可以闲暇之余就鬼神之事问其一二,但有的人却怯于深究相关的话题(小编已自动对号入座)。究其缘由,愿意谈论是源于对未知的好奇,而怯于谈论则是由于内心的恐惧。恐怖惊悚电影自然是利用了这两点,从生理和心理上
期刊
地球?那很遥远  船长再次把我从休眠中唤醒的时候,飞船已经接近目标星域了。  而方才在飞过一颗红巨星的时候,我正在完成从休眠舱出来的第100个俯卧撑——刚从休眠舱出来的人需要尽快激活身体机能,以便迅速投入工作。  虽然现在我们的任务尚未真正开始,不过我倒蛮期待返程回到故乡时的那一刻。因为在地球的时间来看,离我们出生那一刻已经过去了6 000多年,我们差不多是追着发回的信息回到地球,那时的人们会怎么
期刊
插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报纸杂志的配图是插画,电影游戏的宣传图是插画,街头小巷挂着的海报也是插画……可是那群靠画图谋生的插画师,你或许真没见过几个。如同写故事的人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拍电影的人用镜头阐述他们的世界,插画师们也用手中的画笔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虽然梦想很美好,但是追梦的过程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插画师的基本素养:画功与感悟  比起其他职业而言,插画师对于专业和出身,并没有什么刻板的
期刊
死亡片段  夏晓曦自幼体弱多病,所以才会嫁给一个医生。  不过,即使嫁给了医生,也不能改变她的身体状况。她抵抗力差,经常发烧感冒,心脏还不好,所以跑医院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好在丈夫是医生,就医也会方便一些。  春天到了,各种病毒细菌开始复苏繁殖,每到这个时候,夏晓曦总会大病一场。这一年也不例外,天气刚刚转暖,夏晓曦就病倒了。这次,她患上了非常严重的病毒性感冒。到了医院,医生要求她住院治疗,防止她本就
期刊
自以为是的审判者  (真相是自称“神”的中二病患者)  主角夜神月同学,不管是身家背景,还是外表成就,都优秀得令人羡慕。也许是天才的生活太过顺风顺水,缺少了一点刺激,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一本从天而降的“死亡笔记”让他拥有了操纵他人命运的特殊能力。  按理說这么个无敌的人设大都抵不住“作死”二字。夜神月也不例外,他够聪明,够果断,够腹黑,还充满了“正义感”,看上去具备一切使命必达的条件,但却
期刊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一样的人,这样才构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风景,通过对方,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异常行为  我的同学小纹是个初一的女孩子,她平时成绩并不算优秀,但是很爱看书,不是看各种网络言情小说,而是看那种类似《百年孤独》《荷马史诗》一类的世界名著或是一些我认为晦涩难懂的书籍。她的课外知识十分丰富,不管我问她什么稀奇古怪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