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西安到延安,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挡不住一个个追寻的身影、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一束束探求的目光。
32年来,总有这样一群穿军装的人,连续不断地奔向圣地,怀着敬仰、夹着教案、含着深情讲述着……
那些被浇灌过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在理想与信念的指引下,在荣誉与使命的激励下,成为延安精神的传递者与播火者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不平凡红色岁月;清清延河水,诉说着一代优秀共产党人历经的血与火的洗礼和取得的辉煌伟业。这里孕育了我们孜孜以求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
西安政治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连续32年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通过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在军内外大力宣传延安精神,成为研究、传播、弘扬延安精神的一支生力军。先后组织393批、15万余名部队干部和地方各界人士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向1000多万人民群众宣传延安精神。
坚持32年不断线——始终高举延安革命传统的精神火炬
那是一个注定载人西安政治学院发展史册的日子。
1978年6月,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着300多名军校学员,颠簸在通往延安的黄土沟壑间。高唱着“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奔向心中的圣地——延安。
这是32年前,刚刚成立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组织第一期学员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情景。首次“寻根之旅”历时12天,窑洞、土炕、木桌、油灯……一件件朴素的陈列物,强烈撞击着学员们的心灵。第一任校长陈赤虹和政委张鹤田,曾是一同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老战友,深知恢复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对于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决定组织学员到延安去学习、取经,并郑重提出把学院办成“抗大式学校”的目标。
从那以后的32年间,影响和干扰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阻力很多。可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党委班子怎样调整,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始终没有断线,即使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甚嚣尘上的时候,学院也不曾改变教学行程。1989年5月中旬,院党委顶住各种压力,排除各种干扰,如期组织312名学员,乘坐13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奔赴延安。当学员队伍整齐地行进在宝塔山下时,沿途群众纷纷驻足凝望。一位老红军动情地说: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希望。
“有头脑的跑沿海,没头脑的跑延安。”这句不知是什么时候传遍全校的话,既让广大教职员工心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1990年5月,院党委及时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提出把延安精神的学习和教育扩展为全院的共同任务、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每一位同志、把短期集中教育扩展为在校全程教育、把学员在校教育扩展到毕业后继续受益、把学习和宣传延安精神扩展为实践和发扬延安精神等“五个扩展”的意见。
一大批教员情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涌现出了“践行延安精神先进集体”中共党史教研室、“延河抢险救人”先进群体,“满脑子都是事业”的王也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侯敬智、“三尺讲台献生命”的吴教练、余子明、“延河岸边一纤夫”张万斌等令人敬仰的先进群体和个人。原党史教研室副教授顾芳,出生在上海,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曾经三次放弃调回老家的机会。老同事、老战友气得说他“冒傻气”、“脑子不开窍”,他淡然视之:“这里有我钟爱的事业。”为了这一钟爱的事业,直到退休,他也没有离开过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岗位。
一堂试讲课,一生延安情。现为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的杨玉玲对记者说,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试讲了一堂课,这一生便注定与传播延安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
1990年7月,西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玉玲,毕业特招进中共党史教研室刚一个月,领导就让她担纲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任务,讲“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课。她从没有上过现地教学课,害怕讲不好。教研室的同志就手把手教,一起帮她把关。讲台怎么站,话筒怎么拿,开场的语气、语调怎么把握,怎样消除紧张心理等问题,同事们一个一个细节地帮她抠。正式讲课那天,效果很好。一位当年在延安战斗生活过的河北离休干部听完她的课后,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当年延安生活的年轻人,把我這个‘老延安’讲得掉了眼泪。”
“第一炮”打响后,杨玉玲很快融入到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队伍。在这个讲台上,一站就是20多年。用她自己的话说,“试讲第一堂课走进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心灵深处就再也走不出去”。
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初始阶段,从西安到延安路途400多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学员坐的是老式“解放”牌大卡车,走的是简易公路。有人便提出,动这么多车和人,万一出现车毁人亡的安全事故,不仅学院建设会受影响,甚至会牵涉到领导,到头来得不偿失。学院历届党委班子态度坚决,心无旁骛,始终做到不在个人和单位暂时利益上打算盘,在精心打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灵魂工程”上狠下功夫。据统计,32年来,学院直接担负教学输送任务约233批次,出动车辆17840台次,累计车队行程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由于全院上下共同努力,32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从西安到延安这条路,被学员形象地誉为“铸魂之旅”和“信仰之路”。
精神洗礼与现实观照——让延安精神真正进入灵魂深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奔赴延安时,他们知道延安是心中的精神圣地,那里有拯救中国的希望之灯。而当赵江涛和他的同学们2009年9月来到已被肯德基的炸鸡香味包围的楼群林立的延安时,对于在70年前发生在延安的一切今天是否能真正地打动人心是抱有疑问的。赵江涛是在校研究生,出发之前,他并不认为延安精神教学对80后学员们的教育效果会有多好。从宝塔山到凤凰山,从枣园到杨家岭……几天下来,赵江涛忽然发觉有种特别的情愫正在同学中涌动:平时大大咧咧的同学在“四八”烈士墓前像个男人一样为墓碑下的英烈敬烟,爱干净的女同学用手默默地抚去墓碑前的尘土,来自叶挺独立团的同学用眼镜盒装满老团长墓前的一把黄土……两周之后,学院举行了为期四天三夜的演练,有的女同学第一天脚底就打起水泡,但想到当年那些热血青年说“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话,她们告诫自己“爬也要爬到终点”。同学们嘴上唱起了陕北民歌,内心里却有一种信念在升腾。赵江涛对最初的疑问多少有些脸红,他发现延安精神早已浸润在中华民族的骨肉中,不论时间相隔多么久远,只要身临其中,仍能牵动每个人的心田。
1994年4月的延安,早春的寒冷里,年轻的教员钱均鹏被张远葆教授带着,在空无一人的“四八”烈士陵园,作最后一次试讲。面对烈士们的墓碑,那一张张青春的面 庞,他们的生命定格在最灿烂的时刻,我们的民族却由此走向了新生。身临其境,钱均鹏唏嘘不已。第二天,讲完“四八”烈士课后,她把胸前的小白花摘下来绑在陵园的松枝上。从那以后,每讲一次“四八”烈士课,她就会在那里的松枝上绑上一朵小白花。绑了多少朵了?她也记不清了!如今,每次去那里上课,学员们都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呈放在烈士的墓碑前,它已经成为一种仪式,让同样年轻的人们记取着战争的残酷与现实的美好。
国防大学教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公方彬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读西安政院的,回想起当初参加延安教学,他说:特别是在“四八”烈士陵园那一课,教员真情讲授,大家集体宣誓,围坐在烈士墓前召开党小组会,每个人都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啊!那样的感动和洗礼,肯定触动精神世界了。精神不需要反复惦记,不需要反复的语言张扬。但实际上延安精神已融入了我们的骨子里,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以至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向导。
某部干事杨晓兵,2006年在学院参加任职培训时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踌躇满志回到单位后,正赶上部队组织的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模拟对抗演练。没想到讲起革命传统夸夸其谈的他却在这次军事演练中“败走麦城”。
培养的“优秀学员”在军事演练中吃了败仗这件事被搬上了学院党委会。在专题研究延安教学的常委会上,院长齐三平的话掷地有声:要培养懂军事、会打仗的政工干部,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增加军事内容,让政工干部插上军事高科技的翅膀。会议对学院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培养军政融合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开发实施延安时期我军在陕北战场“三战三捷”军事战例教学。
为讲好这一课,院领导和教研室的同志,利用寒假休息,冒着寒风,北上延安开展现地考察,走访当年参战老战士,查找第一手资料,了解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战三捷”的具体情况。还安排教授到国防大学调研,联系总参申领图文资料……从编写作战想定、授课提纲,到授课场地选址、作战地图标绘,教研室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
汗水浇灌丰收果。2007年新学期伊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的“三战三捷”战例教学课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与此同时,院里增加了军事课比重,开设了“一体化联合训练研究”专题课程和“信息化战争基础理论”、“军兵种知识与作战运用”等相关课程。建成了战时政治工作指挥实验室和军事演练指挥中心,开展网上模拟对抗演练。组织以“使命”为代号的应急作战政治工作模拟演练,以“秦岭”为代号的应急机动实兵演练和以“砺业”为代号的战时政治工作演练。
紧扣时代脉搏——让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在创新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
组织学员到驻地农村搞家访,是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贫困老区河庄坪乡井家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家访点。党史教研室杨忠虎教授讲起到该村家访的经历心潮澎湃。
2008年6月,在延安教学基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十七大”精神读书班期间,杨教授专程来井家湾村家访,准备为自己的讲稿再添点“艰苦”事例。20年前,杨教授曾带学员来过这里。当时他们是踩着河道中的石块涉水过河的,村民住的都是破旧的土窑洞。家访时,杨教授和学员把前一天省下来的白面馒头以及从集市上买来的粮食送给老乡,临走时,大家还给村民捐了款。这个家访点还成了《延安精神与艰苦奋斗》教育课多次提到的典型事例。这次再进井家湾村,展现在面前的村庄让杨教授感叹不已:走过新修建的石头桥,村前的田地里是一座座漂亮的蔬菜大棚和一个个花卉种植园;以往的土窑洞已经不见踪影,家家都是坚固、漂亮的石窑洞或砖瓦房,还有花园式的院落。该村已经成为以黄土风情、休闲娱乐、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旅游民俗村。全村163户,其中52户经营“农家乐”,有的家庭仅此一项年收入30多万元,该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坐在宽敞、明亮的窑洞里,乡亲们端上了一道道陕北小吃招待杨教授,并和他一同展望井家湾村的未来发展,杨教授集资的“捐款”也显得囊中羞涩,临走都没好意思拿出来。家访回来后,感慨万千的杨教授调整教学内容,给学员上了一堂“延安精神与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课。
讲传统课再不能一个教案讲几年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出现的“尴尬”,学院党委提出不能“死抱传统”,要用發展的眼光、科学的视角上好传统课。学院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时代内涵,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盯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紧贴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使延安精神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保证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
学院每学期都调整、充实教学方案,修改讲稿,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延安精神教育。在凤凰山讲“学习白求恩,做毛泽东倡导的‘五种人”,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讲“学习张恩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讲“南泥湾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边区政府礼堂旧址,突出讲授“延安时期我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在枣园“五大书记”塑像前,突出讲授我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一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风范,深刻理解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大意义。邀请延安地市领导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参观改革开放先进典型庙沟村和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侯沟门村,让学员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2003年,学院接连遇到两次“尴尬”事。一是有家单位三番五次邀请教员讲传统课,可都因时间调整不开而“搁浅”,该单位领导向学院打来“告状电话”,说教员太牛气,另一次是有位教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累倒在讲台上。
随着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军内外邀请学院教员讲课的越来越多,教员即使整天“连轴转”,也忙不过来。
两次“尴尬”在学院引起强烈震动,促使他们思考:社会对延安精神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我们还是靠“一张嘴”来讲,早已跟不上形势发展。
学院广大教员更新观念,为传播延安精神插上高科技“翅膀”。他们把教员作的延安精神报告,讲稿以及学院制作的《永恒的精神》、《延安一我们的课堂》等专题片等资料刻成光盘,无偿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2005年,他们借助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建成全军第一家“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网站,为全军官兵学习、研究延安精神提供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达560多万人次。今年,他们又与新华网共同打造了一个延安精神教育专题网页,文字、音频、视频资料达到几十个G,网上点击率已突破1000万人次。
2008年开始,他们又陆续建成“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络课程”,录入文字资料2100多万字,包括教材专著、历史文献、经典案例、学 术论文、學员心得体会、陕北历史文化等内容;图片资料1265幅;视频教学资料46段,总容量9.3G,与“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网”相互配合,做到了足不出户在华夏大地传播延安精神。
躬身模范践行——永不停歇地为弘扬延安精神呕心沥血
1991级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孙福友,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他各方面素质都不错,还精通俄语,他的导师、党史教研室教授郭志民称他是个很好的苗子。就是为了这个苗子的一篇毕业论文,导师带着他开始了一次“长征”。
1992年底,孙福友把自己撰写的论文《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交给导师审阅。郭教授仔细看过后发现,这篇洋洋洒洒3万字的论文,从格式要求到写作方法没有大的毛病,文字功底也不错,但选题太宽泛,内容开掘得不到位、资料也不丰富,主要是对革命传统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郭教授没有通过简单修改让这篇论文过关。为了指导孙福友写好论文,郭教授向学院请了假,专程带着他到延安、韶山、萍乡、井冈山、南昌等地参观见学,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为了更深入地体验,他们大部分时间是走路或搭便车,晚上同住一个房间进行交流。一个半月下来,孙福友收集了20多万字的资料,旅行包装得满满的,撰写的论文也一气呵成。答辩会上,这篇题为《论共产国际影响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论文,得到了国防大学和本院30多位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答辩,并在《理论导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和《党史信息报》刊发。孙福友深有感触地说:“导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作文,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走进西安政治学院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学院的院训。
2004年10月末,学员19队有4名学员在英语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按照《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学员考试作弊要开除学籍作退学处理,但一次退这么多人,建院以来还是头一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校园内议论纷纷。
有的说,违反了纪律,就要按规定办。有的说,法不责众,给个处分算了。
4名学员追悔不已,检查写得很深刻。经过调查考试作弊主要是因为忙于准备系里的迎“国庆”文艺节目,耽误了学习。
此事传到系里、院里,院、系领导态度很坚决:考试作弊要退学,这是“铁规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例外。
一场“退与不退”的风波很快平息了。
学院政委刘强告诉记者,32年来,经过历届班子的实践和传承,学院凝练了以“传播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为基本内涵的“求是文化”,历届班子坚持上任伊始集体到延安参加革命传统现地教学,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上交好班、开好头、接稳棒;院党委始终在作风建设上身体力行,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所有教学班次开、结业典礼不超过10分钟,工作性部署会不超过40分钟;在学员招生、考试违纪等敏感问题上,敢于顶住多方压力,不批条子、不徇私情,历届院领导没有一人超面积住房和超标准坐车,没有一人将子女调入学院工作。2006年,院常委参加第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做到统一排队、不搞特殊-建院以来,先后盖起了20多万平方米的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没有发生一起违纪问题。
在传播中滋养传统之花,在践行中播撒精神之火。
目前,学院一批离、退休老教授受聘于地方院校及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延安传统教育宣讲活动。焦连三教授自1980年留校任教起,一直讲授延安革命传统课,30多年从未间断。2005年1月退休后,他受聘于延安干部学院,因为课讲得精彩,深受地方领导干部学员欢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明星”。每到新年前夕,发自全国各地的贺卡都像雪片一样,将他的书桌堆成小山似的。对此,焦连三颇为自豪:这都是讲延安革命传统课带来的幸福。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32载辛勤耕耘,32年桃李芬芳。学院培养的一大批学员,犹如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军队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学员樊建川转业后,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培育民族核心价值观,创建了中国第一座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该馆被批准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和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院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8万余名政工人才,其中有35%以上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全国学雷锋标兵”李润虎、“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公方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英模”马玉革等一批先进典型,都曾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汲取精神营养。
责任编辑 陈延萍
32年来,总有这样一群穿军装的人,连续不断地奔向圣地,怀着敬仰、夹着教案、含着深情讲述着……
那些被浇灌过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在理想与信念的指引下,在荣誉与使命的激励下,成为延安精神的传递者与播火者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不平凡红色岁月;清清延河水,诉说着一代优秀共产党人历经的血与火的洗礼和取得的辉煌伟业。这里孕育了我们孜孜以求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
西安政治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连续32年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通过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在军内外大力宣传延安精神,成为研究、传播、弘扬延安精神的一支生力军。先后组织393批、15万余名部队干部和地方各界人士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向1000多万人民群众宣传延安精神。
坚持32年不断线——始终高举延安革命传统的精神火炬
那是一个注定载人西安政治学院发展史册的日子。
1978年6月,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着300多名军校学员,颠簸在通往延安的黄土沟壑间。高唱着“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奔向心中的圣地——延安。
这是32年前,刚刚成立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组织第一期学员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情景。首次“寻根之旅”历时12天,窑洞、土炕、木桌、油灯……一件件朴素的陈列物,强烈撞击着学员们的心灵。第一任校长陈赤虹和政委张鹤田,曾是一同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老战友,深知恢复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对于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决定组织学员到延安去学习、取经,并郑重提出把学院办成“抗大式学校”的目标。
从那以后的32年间,影响和干扰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阻力很多。可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党委班子怎样调整,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始终没有断线,即使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甚嚣尘上的时候,学院也不曾改变教学行程。1989年5月中旬,院党委顶住各种压力,排除各种干扰,如期组织312名学员,乘坐13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奔赴延安。当学员队伍整齐地行进在宝塔山下时,沿途群众纷纷驻足凝望。一位老红军动情地说: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希望。
“有头脑的跑沿海,没头脑的跑延安。”这句不知是什么时候传遍全校的话,既让广大教职员工心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1990年5月,院党委及时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提出把延安精神的学习和教育扩展为全院的共同任务、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每一位同志、把短期集中教育扩展为在校全程教育、把学员在校教育扩展到毕业后继续受益、把学习和宣传延安精神扩展为实践和发扬延安精神等“五个扩展”的意见。
一大批教员情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涌现出了“践行延安精神先进集体”中共党史教研室、“延河抢险救人”先进群体,“满脑子都是事业”的王也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侯敬智、“三尺讲台献生命”的吴教练、余子明、“延河岸边一纤夫”张万斌等令人敬仰的先进群体和个人。原党史教研室副教授顾芳,出生在上海,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曾经三次放弃调回老家的机会。老同事、老战友气得说他“冒傻气”、“脑子不开窍”,他淡然视之:“这里有我钟爱的事业。”为了这一钟爱的事业,直到退休,他也没有离开过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岗位。
一堂试讲课,一生延安情。现为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的杨玉玲对记者说,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试讲了一堂课,这一生便注定与传播延安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
1990年7月,西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玉玲,毕业特招进中共党史教研室刚一个月,领导就让她担纲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任务,讲“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课。她从没有上过现地教学课,害怕讲不好。教研室的同志就手把手教,一起帮她把关。讲台怎么站,话筒怎么拿,开场的语气、语调怎么把握,怎样消除紧张心理等问题,同事们一个一个细节地帮她抠。正式讲课那天,效果很好。一位当年在延安战斗生活过的河北离休干部听完她的课后,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当年延安生活的年轻人,把我這个‘老延安’讲得掉了眼泪。”
“第一炮”打响后,杨玉玲很快融入到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队伍。在这个讲台上,一站就是20多年。用她自己的话说,“试讲第一堂课走进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心灵深处就再也走不出去”。
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初始阶段,从西安到延安路途400多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学员坐的是老式“解放”牌大卡车,走的是简易公路。有人便提出,动这么多车和人,万一出现车毁人亡的安全事故,不仅学院建设会受影响,甚至会牵涉到领导,到头来得不偿失。学院历届党委班子态度坚决,心无旁骛,始终做到不在个人和单位暂时利益上打算盘,在精心打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灵魂工程”上狠下功夫。据统计,32年来,学院直接担负教学输送任务约233批次,出动车辆17840台次,累计车队行程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由于全院上下共同努力,32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从西安到延安这条路,被学员形象地誉为“铸魂之旅”和“信仰之路”。
精神洗礼与现实观照——让延安精神真正进入灵魂深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奔赴延安时,他们知道延安是心中的精神圣地,那里有拯救中国的希望之灯。而当赵江涛和他的同学们2009年9月来到已被肯德基的炸鸡香味包围的楼群林立的延安时,对于在70年前发生在延安的一切今天是否能真正地打动人心是抱有疑问的。赵江涛是在校研究生,出发之前,他并不认为延安精神教学对80后学员们的教育效果会有多好。从宝塔山到凤凰山,从枣园到杨家岭……几天下来,赵江涛忽然发觉有种特别的情愫正在同学中涌动:平时大大咧咧的同学在“四八”烈士墓前像个男人一样为墓碑下的英烈敬烟,爱干净的女同学用手默默地抚去墓碑前的尘土,来自叶挺独立团的同学用眼镜盒装满老团长墓前的一把黄土……两周之后,学院举行了为期四天三夜的演练,有的女同学第一天脚底就打起水泡,但想到当年那些热血青年说“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话,她们告诫自己“爬也要爬到终点”。同学们嘴上唱起了陕北民歌,内心里却有一种信念在升腾。赵江涛对最初的疑问多少有些脸红,他发现延安精神早已浸润在中华民族的骨肉中,不论时间相隔多么久远,只要身临其中,仍能牵动每个人的心田。
1994年4月的延安,早春的寒冷里,年轻的教员钱均鹏被张远葆教授带着,在空无一人的“四八”烈士陵园,作最后一次试讲。面对烈士们的墓碑,那一张张青春的面 庞,他们的生命定格在最灿烂的时刻,我们的民族却由此走向了新生。身临其境,钱均鹏唏嘘不已。第二天,讲完“四八”烈士课后,她把胸前的小白花摘下来绑在陵园的松枝上。从那以后,每讲一次“四八”烈士课,她就会在那里的松枝上绑上一朵小白花。绑了多少朵了?她也记不清了!如今,每次去那里上课,学员们都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呈放在烈士的墓碑前,它已经成为一种仪式,让同样年轻的人们记取着战争的残酷与现实的美好。
国防大学教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公方彬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读西安政院的,回想起当初参加延安教学,他说:特别是在“四八”烈士陵园那一课,教员真情讲授,大家集体宣誓,围坐在烈士墓前召开党小组会,每个人都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啊!那样的感动和洗礼,肯定触动精神世界了。精神不需要反复惦记,不需要反复的语言张扬。但实际上延安精神已融入了我们的骨子里,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以至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向导。
某部干事杨晓兵,2006年在学院参加任职培训时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踌躇满志回到单位后,正赶上部队组织的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模拟对抗演练。没想到讲起革命传统夸夸其谈的他却在这次军事演练中“败走麦城”。
培养的“优秀学员”在军事演练中吃了败仗这件事被搬上了学院党委会。在专题研究延安教学的常委会上,院长齐三平的话掷地有声:要培养懂军事、会打仗的政工干部,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增加军事内容,让政工干部插上军事高科技的翅膀。会议对学院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培养军政融合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开发实施延安时期我军在陕北战场“三战三捷”军事战例教学。
为讲好这一课,院领导和教研室的同志,利用寒假休息,冒着寒风,北上延安开展现地考察,走访当年参战老战士,查找第一手资料,了解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战三捷”的具体情况。还安排教授到国防大学调研,联系总参申领图文资料……从编写作战想定、授课提纲,到授课场地选址、作战地图标绘,教研室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
汗水浇灌丰收果。2007年新学期伊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的“三战三捷”战例教学课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与此同时,院里增加了军事课比重,开设了“一体化联合训练研究”专题课程和“信息化战争基础理论”、“军兵种知识与作战运用”等相关课程。建成了战时政治工作指挥实验室和军事演练指挥中心,开展网上模拟对抗演练。组织以“使命”为代号的应急作战政治工作模拟演练,以“秦岭”为代号的应急机动实兵演练和以“砺业”为代号的战时政治工作演练。
紧扣时代脉搏——让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在创新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
组织学员到驻地农村搞家访,是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贫困老区河庄坪乡井家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家访点。党史教研室杨忠虎教授讲起到该村家访的经历心潮澎湃。
2008年6月,在延安教学基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十七大”精神读书班期间,杨教授专程来井家湾村家访,准备为自己的讲稿再添点“艰苦”事例。20年前,杨教授曾带学员来过这里。当时他们是踩着河道中的石块涉水过河的,村民住的都是破旧的土窑洞。家访时,杨教授和学员把前一天省下来的白面馒头以及从集市上买来的粮食送给老乡,临走时,大家还给村民捐了款。这个家访点还成了《延安精神与艰苦奋斗》教育课多次提到的典型事例。这次再进井家湾村,展现在面前的村庄让杨教授感叹不已:走过新修建的石头桥,村前的田地里是一座座漂亮的蔬菜大棚和一个个花卉种植园;以往的土窑洞已经不见踪影,家家都是坚固、漂亮的石窑洞或砖瓦房,还有花园式的院落。该村已经成为以黄土风情、休闲娱乐、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旅游民俗村。全村163户,其中52户经营“农家乐”,有的家庭仅此一项年收入30多万元,该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坐在宽敞、明亮的窑洞里,乡亲们端上了一道道陕北小吃招待杨教授,并和他一同展望井家湾村的未来发展,杨教授集资的“捐款”也显得囊中羞涩,临走都没好意思拿出来。家访回来后,感慨万千的杨教授调整教学内容,给学员上了一堂“延安精神与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课。
讲传统课再不能一个教案讲几年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出现的“尴尬”,学院党委提出不能“死抱传统”,要用發展的眼光、科学的视角上好传统课。学院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时代内涵,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盯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紧贴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使延安精神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保证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
学院每学期都调整、充实教学方案,修改讲稿,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延安精神教育。在凤凰山讲“学习白求恩,做毛泽东倡导的‘五种人”,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讲“学习张恩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讲“南泥湾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边区政府礼堂旧址,突出讲授“延安时期我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在枣园“五大书记”塑像前,突出讲授我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一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风范,深刻理解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大意义。邀请延安地市领导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参观改革开放先进典型庙沟村和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侯沟门村,让学员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2003年,学院接连遇到两次“尴尬”事。一是有家单位三番五次邀请教员讲传统课,可都因时间调整不开而“搁浅”,该单位领导向学院打来“告状电话”,说教员太牛气,另一次是有位教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累倒在讲台上。
随着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军内外邀请学院教员讲课的越来越多,教员即使整天“连轴转”,也忙不过来。
两次“尴尬”在学院引起强烈震动,促使他们思考:社会对延安精神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我们还是靠“一张嘴”来讲,早已跟不上形势发展。
学院广大教员更新观念,为传播延安精神插上高科技“翅膀”。他们把教员作的延安精神报告,讲稿以及学院制作的《永恒的精神》、《延安一我们的课堂》等专题片等资料刻成光盘,无偿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2005年,他们借助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建成全军第一家“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网站,为全军官兵学习、研究延安精神提供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达560多万人次。今年,他们又与新华网共同打造了一个延安精神教育专题网页,文字、音频、视频资料达到几十个G,网上点击率已突破1000万人次。
2008年开始,他们又陆续建成“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络课程”,录入文字资料2100多万字,包括教材专著、历史文献、经典案例、学 术论文、學员心得体会、陕北历史文化等内容;图片资料1265幅;视频教学资料46段,总容量9.3G,与“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网”相互配合,做到了足不出户在华夏大地传播延安精神。
躬身模范践行——永不停歇地为弘扬延安精神呕心沥血
1991级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孙福友,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他各方面素质都不错,还精通俄语,他的导师、党史教研室教授郭志民称他是个很好的苗子。就是为了这个苗子的一篇毕业论文,导师带着他开始了一次“长征”。
1992年底,孙福友把自己撰写的论文《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交给导师审阅。郭教授仔细看过后发现,这篇洋洋洒洒3万字的论文,从格式要求到写作方法没有大的毛病,文字功底也不错,但选题太宽泛,内容开掘得不到位、资料也不丰富,主要是对革命传统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郭教授没有通过简单修改让这篇论文过关。为了指导孙福友写好论文,郭教授向学院请了假,专程带着他到延安、韶山、萍乡、井冈山、南昌等地参观见学,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为了更深入地体验,他们大部分时间是走路或搭便车,晚上同住一个房间进行交流。一个半月下来,孙福友收集了20多万字的资料,旅行包装得满满的,撰写的论文也一气呵成。答辩会上,这篇题为《论共产国际影响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论文,得到了国防大学和本院30多位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答辩,并在《理论导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和《党史信息报》刊发。孙福友深有感触地说:“导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作文,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走进西安政治学院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学院的院训。
2004年10月末,学员19队有4名学员在英语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按照《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学员考试作弊要开除学籍作退学处理,但一次退这么多人,建院以来还是头一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校园内议论纷纷。
有的说,违反了纪律,就要按规定办。有的说,法不责众,给个处分算了。
4名学员追悔不已,检查写得很深刻。经过调查考试作弊主要是因为忙于准备系里的迎“国庆”文艺节目,耽误了学习。
此事传到系里、院里,院、系领导态度很坚决:考试作弊要退学,这是“铁规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例外。
一场“退与不退”的风波很快平息了。
学院政委刘强告诉记者,32年来,经过历届班子的实践和传承,学院凝练了以“传播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为基本内涵的“求是文化”,历届班子坚持上任伊始集体到延安参加革命传统现地教学,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上交好班、开好头、接稳棒;院党委始终在作风建设上身体力行,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所有教学班次开、结业典礼不超过10分钟,工作性部署会不超过40分钟;在学员招生、考试违纪等敏感问题上,敢于顶住多方压力,不批条子、不徇私情,历届院领导没有一人超面积住房和超标准坐车,没有一人将子女调入学院工作。2006年,院常委参加第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做到统一排队、不搞特殊-建院以来,先后盖起了20多万平方米的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没有发生一起违纪问题。
在传播中滋养传统之花,在践行中播撒精神之火。
目前,学院一批离、退休老教授受聘于地方院校及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延安传统教育宣讲活动。焦连三教授自1980年留校任教起,一直讲授延安革命传统课,30多年从未间断。2005年1月退休后,他受聘于延安干部学院,因为课讲得精彩,深受地方领导干部学员欢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明星”。每到新年前夕,发自全国各地的贺卡都像雪片一样,将他的书桌堆成小山似的。对此,焦连三颇为自豪:这都是讲延安革命传统课带来的幸福。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32载辛勤耕耘,32年桃李芬芳。学院培养的一大批学员,犹如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军队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学员樊建川转业后,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培育民族核心价值观,创建了中国第一座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该馆被批准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和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院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8万余名政工人才,其中有35%以上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全国学雷锋标兵”李润虎、“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公方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英模”马玉革等一批先进典型,都曾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汲取精神营养。
责任编辑 陈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