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甜菜田杂草是制约新疆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甜菜从北到南在多个生态区均有种植,甜菜田杂草发生危害差异较大.总体上,天山以北的甜菜种植区(北疆)杂草种类较天山南部种植区(南疆)杂草种类丰富,种群结构复杂.北疆甜菜田以灰绿藜、稗、反枝苋、田旋花、龙葵等一年生杂草危害为主,南疆甜菜田以灰绿藜、稗、芦苇、狗芽根、田旋花等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混合危害为主.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田杂草治理研究相比,新疆甜菜田杂草种群演替、抗药性监测等研究系统性不足,难治理杂草、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除草剂药害等问题突
【机 构】
: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库尔勒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乌鲁木齐8300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田杂草是制约新疆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甜菜从北到南在多个生态区均有种植,甜菜田杂草发生危害差异较大.总体上,天山以北的甜菜种植区(北疆)杂草种类较天山南部种植区(南疆)杂草种类丰富,种群结构复杂.北疆甜菜田以灰绿藜、稗、反枝苋、田旋花、龙葵等一年生杂草危害为主,南疆甜菜田以灰绿藜、稗、芦苇、狗芽根、田旋花等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混合危害为主.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田杂草治理研究相比,新疆甜菜田杂草种群演替、抗药性监测等研究系统性不足,难治理杂草、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除草剂药害等问题突出;甜菜田除草剂施用技术与甜菜机械化作业匹配度不高,综合防控技术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为此,应持续开展甜菜田杂草种群演替动态的系统性监测;加强甜菜田杂草抗药性监测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提升农机农艺与化学除草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应对难治理杂草及寄生性杂草的防控能力;加大对技术人员、种植户的培训;制定适宜本区域的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不断提升甜菜田杂草的综合防控能力.
其他文献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催化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能够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但是,关于甜菜HAT家族成员的信息及其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的情况尚未有明确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甜菜HAT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功能结构域、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共有7个HAT家族成员,分别归属于GNAT、TAFII250和CBP家族.7个HAT成员分别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编码长度为461~1904 aa氨基
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优劣直接决定其产量,常规检测方法采用若干单引物进行若干次电泳检测,鉴定周期长,效率低,不能及时反映杂交种纯度,难以及时指导大田生产.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纯度检测的准确性,建立稳定高效的多重PCR检测技术,本研究以\'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德美亚3号\'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确定了适宜多重PCR检测的SDS法;同时针对\'德美亚\'不同系列,从国标玉米核心40对引物中筛选多态性并适合组建多重PCR的引物,试验最终为\
根系在根际土壤中的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碳源,极大地改变了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根系的养分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网袋培养法分析有机氮高效甜菜品种\'KWS8138\'和低效品种\'Beta176\'在不同生长阶段(苗期、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糖分积累期及收获期)根际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氨基酸、有机酸和糖)与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根际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各组分中,氨态氮(AN)在根际内的含量比非根际高0.002~0.018 g/kg,从苗期至收获期逐渐降低;氨基酸态氮(
启动子是启动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研究启动子的表达模式,对于理解靶基因的调控和时空表达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快速、高效和可复制的启动子评价工具与遗传转化技术,对各种启动子与基因的功能分析至关重要;启动子克隆则更是构建基因工程载体,表达目的蛋白以及验证启动子自身功能的必要前提.文章综述了糖料作物关于启动子克隆与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存在问题对未来启动子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研究发现,甘蔗的启动子克隆与分析在分蘖、糖分代谢及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甜菜、甜叶菊和甜高粱糖料作物的启动子研
为了对甜叶菊中甜菊糖苷类成分的结构进行鉴定.建立了一种利用电喷雾质谱法鉴定甜叶菊中甜菊糖苷类结构的方法,与液质联用技术不同,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能够直接判断样品中含有的多种甜菊糖苷.结果表明,对甜叶菊中的甜菊糖苷进行电喷雾质谱研究,正离子模式下电离成加氢、钠、钾离子,负离子模式下电离成减氢、加氯离子,并在负离子模式进行了串联质谱研究,几种甜菊糖苷失去C13和19位取代基,最终形成m/z318的骨架结构.结论:甜菊糖苷类成分的骨架结构为m/z318,根据正负离子模式下特征电离规律从复杂甜叶菊成分中
茄果类蔬菜单性结实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抗性、提高产量等.研究茄果类蔬菜单性结实对改良品种和提高产品品质有重要意义.对茄果类蔬菜(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辣椒Capsi-cum annuum L.)单性结实的种质资源、生理指标、诱导因素、差异基因和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了优化红甜菜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水平组合,并考察不同蛋白酶的除蛋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红甜菜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为1:4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为3次;多糖提取率最高为38.92%;最佳除蛋白方法为胰蛋白酶解法,蛋白质洗脱率为42.32%,多糖损失率为0.63%.此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合红甜菜多糖的提取,并为红甜菜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甜菜生产中甜菜品种以进口为主,其市场占有率为98.09%;生产中普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病虫草害以减少损失;甜菜种植前茬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向日葵、棉花等作物,轮作年限平均为4年;全国甜菜种植户种植规模平均18.27 hm2,甜菜平均种植密度7.40万株/hm2(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分别为8.71、7.12、5.93万株/hm2),甜菜平均根产量60.94 t/hm2(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分别为76.05、57.45、44.70 t/hm2),平均含糖率15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兼具食用与能源开发的价值,条螟和二点螟作为危害甘蔗的两种主要螟虫,造成其产量和糖分损失,严重制约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了解两种主要蔗螟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探寻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现有的治螟手段进行了归类与综述.目前甘蔗条螟与二点螟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选用无虫抗虫甘蔗品种、及时清洁植蔗生境及合理的栽培措施的农业防治,使用灯光诱捕和辐射等的物理防治,使用天敌、微生物制剂及性诱剂等的生物防治,和常规的化学防治四大类;且甘蔗螟虫的防治手段已趋于生物防治为
在现代“智慧农业”种植与生产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甘蔗企业生产加工中普遍存在的蔗糖损失高消耗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地降低损失率.在不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建立了带损失率约束的生产计划0-1二次规划模型;在对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内点算法计算得到最优的生产计划执行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编制甘蔗企业生产计划存在着一个优先原则:损失率越高且剩余时间越短的货车,就越优先安排生产;损失率越低且剩余时间越长的货车,就越往后安排生产.甘蔗企业生产计划的非线性整数二次规划模型以及相应的内点求解算法在解决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