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关于《白毛女》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不过大多数都集中在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从文化语境角度切入的研究还很贫瘠。对于90年代以后的人来说,《白毛女》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经典的红色故事;对于生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辈们来说,《白毛女》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所以在不同文化语境下阐释《白毛女》都是一部跨时代的经典作品。本文将从文化语境和经典化是否存在联系的角度上展开讨论,进一步探索《白毛女》的经典性的传承。
关键词:文化语境 《白毛女》 经典
学者们在展开对《白毛女》的研究时,更加注重对创作过程和表现形式的深度挖掘和专业解读,并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白毛女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大家不妨这样想一下,如果《白毛女》与文化语境不符,还会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取得如此巨大的社会效果吗?研究《白毛女》有两个时间节点:1978年以前及1990年以后。在1978年以前,文化领导权与语境紧密相连,《白毛女》是在复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成为一种图解政策的工具;1990年以后,研究视角的转变导致多种文化语境并存,对《白毛女》的研究引入到一个多元化的学术领域内。但是无论何时的《白毛女》,我们都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部跨时代的经典作品。
一、白毛女的创作背景
20世纪,我国的民族歌剧在音乐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产生并发展。从开始的直接采用西方的创作模式,到现在加入我国本土化的戏剧表演形式,到后来出现了一种中国民间歌曲与传统戏曲精髓融会贯通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白毛女》是我国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我国找到了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创作模式。延安整风始于1941年5月,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文艺论坛上的讲话》在延安发表。会议提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发展要解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转变立场,为人民服务。同时,也使延安文艺工作者认识到,必须创作出一部反映共产党理念的全新艺术作品。这部歌剧改编于民间故事《白毛仙女》,它在1940年流传于晋察冀边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的蹂躏,独自在大山里生活了11年,直到最后被共产党成功救出。歌剧《白毛女》将戏剧的浪漫色彩与阶级斗争理论相结合,巡回演出后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一)剧作家简介
贺敬之,作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和丁毅在1945年共同创作了广为流传的歌剧《白毛女》,在1951年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贺敬之在浓厚的教育氛围中成长,他的思想非常活跃。在那个年代,东北三省被敌人侵占。在社会大背景和老师的影响和熏陶下,他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这其中包括了鲁迅和巴金等名人,这也使得贺敬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考入了衮州简师。但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台儿庄战役中,当时年仅18岁的贺敬之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暴力行径。在看到自己的故乡和祖国遭到如此践踏时,贺敬之意识到坐以待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此他决定动身去寻找自己的母校。1938 年,贺敬之经历了很多磨难来到了四川分校。在路上,他阅读了许多的刊物,比如当时非常出名的进步书刊《新华日报》。贺敬之从中得知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才有了去延安的想法。1940年,怀揣着自己崇高的梦想,贺敬之决定北上。到延安以后,他把自己在旅途中写的诗《跃进》交给了鲁艺文学系,并且得到当时的系主任何其芳的大加赞赏,何主任决定录取贺敬之。1942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启了新秧歌运动。贺敬之也在那个时候创作了《瞎子算命》《周子山》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作家贺敬之在参与秧歌运动的基础上,于1944 年开始歌剧《白毛女》的创作。
(二)曲作家简介
1935年,马可就读于国立河南大学,哲学是他的主攻专业方向。他本想像众多科学家一样投身于祖国科学事业,然而,日本的入侵使他无法安于书桌旁。因此,马可和河大师生一起致力于音乐创作,用革命歌曲唤醒人民投身到抗日战争中,1937年,马克和冼星海相识,共同参加革命宣传工作。在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指导下,《保卫我们的平津》诞生了。在这以后,马可跟随抗日战争表演队来到延安。在著名的新秧歌运动中,他创作了《夫妻识字》《南泥湾》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戏剧《白毛女》以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合了成熟的作曲技法后应运而生。
二、不同文化语境下对《白毛女》的经典诠释
《白毛女》以民间传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个被地主迫害,潜入深山,头发变白的农村女孩喜儿的故事。直到这个地区解放,她才回到家乡,斗倒地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白毛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歌剧《白毛女》
在20世纪中期,“白毛仙姑”的传说慢慢地传到了延安,民间传说中蕴藏着广阔的叙事空间。意向性选择的多样化也会导致作品的思想内涵不同。以周扬为代表的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白毛女》中所蕴含的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新思想—旧社会化人为鬼,新社会化鬼为人。正是因为在歌剧《白毛女》中政治与民间两种语境同时共存,才能使《白毛女》演出获得成功。歌剧《白毛女》是以秧歌为基础,采用中国北方民间曲调,创造了一种新型歌剧的,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吸收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除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语言具有民族特色外,更重要的是细节的真实性,剧中有许多独特的审美细节,如包饺子、扎红头绳等,正是这些细节能直击观众的内心深入。基于这些细节,喜儿的不幸激起了他们的愤慨,使这出戏更具感染力,讓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电影《白毛女》
1949年共和国的建立要求“通过两条途径来表现他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作为统治者和文化道德的领导者”。面对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共产党知道强行把党的思想灌输给群众,只会适得其反。它必须依靠更高明的宣传策略和号召机制,于是,电影《白毛女》应运而生。 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电影《白毛女》可以看做是一个凄怨凄惨的民间故事向激进抒情又具有激进政治语义的红色经典的飞跃。1950年,阶级斗争气氛浓厚。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作者的地位和政治取向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民间传说中的原始落后的意识在《白毛女》中仍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斗争观念及文明意识普遍提高,歌剧中那些“负能量”意识已不被观众所接受,所以电影《白毛女》应运而生。电影《白毛女》还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式,即在电影中,人物按照平常的样子说话和行事,忽然有人唱起来,这就是现实的形式与歌剧的假定性相互融合,歌剧的唱段和曲调在电影中仍有保留,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所以由此看来,在1950年的文化语境下,电影《白毛女》更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三)芭蕾舞剧《白毛女》
20世纪60年代,无论是歌剧《白毛女》亦或是电影《白毛女》,其影响力都有所削弱,“文化革命”的主题不应该和政治革命的主题相符,它必须引领群众一路高歌前进,歌剧版《白毛女》和电影版《白毛女》中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已经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较大的差异。《白毛女》在1965年的上海上演,这部作品更加强调、突出了阶级斗争的社会现状,迎合了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理念和思想。曾经,电影《白毛女》创作者被指责成:“把一系列舞台人物都塑造成了卑微软弱、贫苦无告的角色”。这部戏是一部血泪史和屈辱史,但是没有反抗和斗争史。所以,芭蕾舞剧《白毛女》应运而生。这种情况在某种角度上体现了其意识形态诉求、文化焦虑、审美理念等多方面的变革。《白毛女》在改编之后,可以说是现代生活和芭蕾舞艺术形式的充分结合。正因为它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特有的民族特点、深远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旋律,才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现如今,由于文化语境的演变,《白毛女》被改编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小品《白毛女》被搬上了春晚的舞台,2015年,3D歌剧《白毛女》在大众面前呈现,其实,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表现形式是当时社会的文化语境的细致表达。
三、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90后“白毛女”要嫁黄世仁
“白毛女是否应该嫁给黄世仁?”这是到如今还被人们所讨论的一个话题。这个争论是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时,和孩子们探讨流行文化时进行的激烈讨论,过后更是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且深层的探讨。“白毛女”和“黄世仁”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文化符号的折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沉淀,当尖锐问题“为什么不嫁黄世仁”被90后女大学生提出时,可见1945年的阶级斗争已然转化为现代的一种价值观的冲突,那么这到底是价值多元化的个人自由选择还是“拜金”社会下的道德沦丧?但是笔者认为选择的不同不能代表道德的高下,可以理解为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理性经济人做的相对有利的选择,在当今就业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下,这一现象就是他们的现实选择。当然笔者不能以偏概全的去揣测提出此言论的“90后”女大学生是当今“90后”的代表,不能以个别材料去证实任何一个论点,就像不能站在某个角度去批判对立面角度的观点一样。
特定的历史概念和大事件的发生是那个年代文化氛围的体现,它展现了那个年代的整体文化环境和背景。不同的时代,自然有不同的文化语境。时代间的不同是无法调和的,同样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观点来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的选择也是讲得通的。
四、在当下多种文化语境下使《白毛女》守本创新
“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在中国的古代并無这一概念。在19世纪中段之后,中国慢慢了解到了国外的一些博物馆。从那之后,这一概念慢慢在中国传播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主题取代阶级主题,即将某一文化文本与现实社会剥离,放在一个特定框架中中,贴上“经典”的标识,供人们欣赏及反思。这是一种距离遥远又免被遗忘、受尊敬又不被膜拜的处境,人们更多的将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它,《白毛女》即是如此,人们不再关心她讲述了什么故事,而是解剖、探索它成为典范的机制。
《白毛女》被“博物馆”化的过程固然是安全、不被破坏的,但是相比歌剧、电影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博物馆”化对于激发大众共鸣感的功能就略逊一筹。笔者认为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以《白毛女》为代表的红色经典作品贴近群众生活,与现代化接轨,进行创新性的发展是亟需解决的新课题,既要满足老一辈人的怀旧情结,又要满足青少年的娱乐心理,使《白毛女》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生机,发掘更多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真正做到“守本创新”。
《白毛女》给予我们的警示是: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文学艺术不能闭门造车,应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了其内在生命力。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今后努力和追求的方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希望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那波涛汹涌中的一滴前行的小水滴,成为那一株小小的火苗,也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人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千千万万的我们在一起,就能化作祖国文化事业中的璀璨星河,那时候,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段宝林,孟悦,李杨.《白毛女》七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张奇虹,张阳阳,陈芳.永远白毛女[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3]姜莞荻.大众文化视阈下中国红色戏剧的现代化探索——以《白毛女》为例[J].新闻传播,2016(06).
[4]张希玲.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大众文化魅力[J].四川戏剧,2007(02).
[5]安琼.试论电影《白毛女》对歌剧的改编[J].铜仁学院学报,2007(03).
[6]申彦霞,梁皓.历史文化语境下“白毛女嫁黄世仁”之现象分析[J].长城,2010(02).
[7]张丽君.90后“白毛女”为什么愿嫁“黄世仁”—兼对历史文本化、意识形态化文学叙事的反省[J].文化视野,2010(08).
[8]熊元义.白毛女与黄世仁的关系在二十世纪的变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01)91-93.
关键词:文化语境 《白毛女》 经典
学者们在展开对《白毛女》的研究时,更加注重对创作过程和表现形式的深度挖掘和专业解读,并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白毛女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大家不妨这样想一下,如果《白毛女》与文化语境不符,还会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取得如此巨大的社会效果吗?研究《白毛女》有两个时间节点:1978年以前及1990年以后。在1978年以前,文化领导权与语境紧密相连,《白毛女》是在复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成为一种图解政策的工具;1990年以后,研究视角的转变导致多种文化语境并存,对《白毛女》的研究引入到一个多元化的学术领域内。但是无论何时的《白毛女》,我们都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部跨时代的经典作品。
一、白毛女的创作背景
20世纪,我国的民族歌剧在音乐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产生并发展。从开始的直接采用西方的创作模式,到现在加入我国本土化的戏剧表演形式,到后来出现了一种中国民间歌曲与传统戏曲精髓融会贯通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的诞生。《白毛女》是我国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我国找到了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创作模式。延安整风始于1941年5月,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文艺论坛上的讲话》在延安发表。会议提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发展要解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转变立场,为人民服务。同时,也使延安文艺工作者认识到,必须创作出一部反映共产党理念的全新艺术作品。这部歌剧改编于民间故事《白毛仙女》,它在1940年流传于晋察冀边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的蹂躏,独自在大山里生活了11年,直到最后被共产党成功救出。歌剧《白毛女》将戏剧的浪漫色彩与阶级斗争理论相结合,巡回演出后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一)剧作家简介
贺敬之,作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和丁毅在1945年共同创作了广为流传的歌剧《白毛女》,在1951年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贺敬之在浓厚的教育氛围中成长,他的思想非常活跃。在那个年代,东北三省被敌人侵占。在社会大背景和老师的影响和熏陶下,他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这其中包括了鲁迅和巴金等名人,这也使得贺敬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考入了衮州简师。但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台儿庄战役中,当时年仅18岁的贺敬之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暴力行径。在看到自己的故乡和祖国遭到如此践踏时,贺敬之意识到坐以待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此他决定动身去寻找自己的母校。1938 年,贺敬之经历了很多磨难来到了四川分校。在路上,他阅读了许多的刊物,比如当时非常出名的进步书刊《新华日报》。贺敬之从中得知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才有了去延安的想法。1940年,怀揣着自己崇高的梦想,贺敬之决定北上。到延安以后,他把自己在旅途中写的诗《跃进》交给了鲁艺文学系,并且得到当时的系主任何其芳的大加赞赏,何主任决定录取贺敬之。1942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启了新秧歌运动。贺敬之也在那个时候创作了《瞎子算命》《周子山》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作家贺敬之在参与秧歌运动的基础上,于1944 年开始歌剧《白毛女》的创作。
(二)曲作家简介
1935年,马可就读于国立河南大学,哲学是他的主攻专业方向。他本想像众多科学家一样投身于祖国科学事业,然而,日本的入侵使他无法安于书桌旁。因此,马可和河大师生一起致力于音乐创作,用革命歌曲唤醒人民投身到抗日战争中,1937年,马克和冼星海相识,共同参加革命宣传工作。在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指导下,《保卫我们的平津》诞生了。在这以后,马可跟随抗日战争表演队来到延安。在著名的新秧歌运动中,他创作了《夫妻识字》《南泥湾》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戏剧《白毛女》以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合了成熟的作曲技法后应运而生。
二、不同文化语境下对《白毛女》的经典诠释
《白毛女》以民间传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个被地主迫害,潜入深山,头发变白的农村女孩喜儿的故事。直到这个地区解放,她才回到家乡,斗倒地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白毛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歌剧《白毛女》
在20世纪中期,“白毛仙姑”的传说慢慢地传到了延安,民间传说中蕴藏着广阔的叙事空间。意向性选择的多样化也会导致作品的思想内涵不同。以周扬为代表的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白毛女》中所蕴含的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新思想—旧社会化人为鬼,新社会化鬼为人。正是因为在歌剧《白毛女》中政治与民间两种语境同时共存,才能使《白毛女》演出获得成功。歌剧《白毛女》是以秧歌为基础,采用中国北方民间曲调,创造了一种新型歌剧的,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吸收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除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语言具有民族特色外,更重要的是细节的真实性,剧中有许多独特的审美细节,如包饺子、扎红头绳等,正是这些细节能直击观众的内心深入。基于这些细节,喜儿的不幸激起了他们的愤慨,使这出戏更具感染力,讓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电影《白毛女》
1949年共和国的建立要求“通过两条途径来表现他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作为统治者和文化道德的领导者”。面对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共产党知道强行把党的思想灌输给群众,只会适得其反。它必须依靠更高明的宣传策略和号召机制,于是,电影《白毛女》应运而生。 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电影《白毛女》可以看做是一个凄怨凄惨的民间故事向激进抒情又具有激进政治语义的红色经典的飞跃。1950年,阶级斗争气氛浓厚。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作者的地位和政治取向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民间传说中的原始落后的意识在《白毛女》中仍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斗争观念及文明意识普遍提高,歌剧中那些“负能量”意识已不被观众所接受,所以电影《白毛女》应运而生。电影《白毛女》还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式,即在电影中,人物按照平常的样子说话和行事,忽然有人唱起来,这就是现实的形式与歌剧的假定性相互融合,歌剧的唱段和曲调在电影中仍有保留,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所以由此看来,在1950年的文化语境下,电影《白毛女》更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三)芭蕾舞剧《白毛女》
20世纪60年代,无论是歌剧《白毛女》亦或是电影《白毛女》,其影响力都有所削弱,“文化革命”的主题不应该和政治革命的主题相符,它必须引领群众一路高歌前进,歌剧版《白毛女》和电影版《白毛女》中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已经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较大的差异。《白毛女》在1965年的上海上演,这部作品更加强调、突出了阶级斗争的社会现状,迎合了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理念和思想。曾经,电影《白毛女》创作者被指责成:“把一系列舞台人物都塑造成了卑微软弱、贫苦无告的角色”。这部戏是一部血泪史和屈辱史,但是没有反抗和斗争史。所以,芭蕾舞剧《白毛女》应运而生。这种情况在某种角度上体现了其意识形态诉求、文化焦虑、审美理念等多方面的变革。《白毛女》在改编之后,可以说是现代生活和芭蕾舞艺术形式的充分结合。正因为它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特有的民族特点、深远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旋律,才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现如今,由于文化语境的演变,《白毛女》被改编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小品《白毛女》被搬上了春晚的舞台,2015年,3D歌剧《白毛女》在大众面前呈现,其实,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表现形式是当时社会的文化语境的细致表达。
三、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90后“白毛女”要嫁黄世仁
“白毛女是否应该嫁给黄世仁?”这是到如今还被人们所讨论的一个话题。这个争论是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时,和孩子们探讨流行文化时进行的激烈讨论,过后更是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且深层的探讨。“白毛女”和“黄世仁”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文化符号的折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沉淀,当尖锐问题“为什么不嫁黄世仁”被90后女大学生提出时,可见1945年的阶级斗争已然转化为现代的一种价值观的冲突,那么这到底是价值多元化的个人自由选择还是“拜金”社会下的道德沦丧?但是笔者认为选择的不同不能代表道德的高下,可以理解为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理性经济人做的相对有利的选择,在当今就业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下,这一现象就是他们的现实选择。当然笔者不能以偏概全的去揣测提出此言论的“90后”女大学生是当今“90后”的代表,不能以个别材料去证实任何一个论点,就像不能站在某个角度去批判对立面角度的观点一样。
特定的历史概念和大事件的发生是那个年代文化氛围的体现,它展现了那个年代的整体文化环境和背景。不同的时代,自然有不同的文化语境。时代间的不同是无法调和的,同样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观点来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的选择也是讲得通的。
四、在当下多种文化语境下使《白毛女》守本创新
“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在中国的古代并無这一概念。在19世纪中段之后,中国慢慢了解到了国外的一些博物馆。从那之后,这一概念慢慢在中国传播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主题取代阶级主题,即将某一文化文本与现实社会剥离,放在一个特定框架中中,贴上“经典”的标识,供人们欣赏及反思。这是一种距离遥远又免被遗忘、受尊敬又不被膜拜的处境,人们更多的将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它,《白毛女》即是如此,人们不再关心她讲述了什么故事,而是解剖、探索它成为典范的机制。
《白毛女》被“博物馆”化的过程固然是安全、不被破坏的,但是相比歌剧、电影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博物馆”化对于激发大众共鸣感的功能就略逊一筹。笔者认为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以《白毛女》为代表的红色经典作品贴近群众生活,与现代化接轨,进行创新性的发展是亟需解决的新课题,既要满足老一辈人的怀旧情结,又要满足青少年的娱乐心理,使《白毛女》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生机,发掘更多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真正做到“守本创新”。
《白毛女》给予我们的警示是: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文学艺术不能闭门造车,应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了其内在生命力。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今后努力和追求的方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希望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那波涛汹涌中的一滴前行的小水滴,成为那一株小小的火苗,也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人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千千万万的我们在一起,就能化作祖国文化事业中的璀璨星河,那时候,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段宝林,孟悦,李杨.《白毛女》七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张奇虹,张阳阳,陈芳.永远白毛女[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3]姜莞荻.大众文化视阈下中国红色戏剧的现代化探索——以《白毛女》为例[J].新闻传播,2016(06).
[4]张希玲.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大众文化魅力[J].四川戏剧,2007(02).
[5]安琼.试论电影《白毛女》对歌剧的改编[J].铜仁学院学报,2007(03).
[6]申彦霞,梁皓.历史文化语境下“白毛女嫁黄世仁”之现象分析[J].长城,2010(02).
[7]张丽君.90后“白毛女”为什么愿嫁“黄世仁”—兼对历史文本化、意识形态化文学叙事的反省[J].文化视野,2010(08).
[8]熊元义.白毛女与黄世仁的关系在二十世纪的变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0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