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空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党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地位论、方向论、原则论和目标论为一体的逻辑体系,拓展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布局,确立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定位,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破”“立”并举、“管”“用”同步、“上”“下”结合,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落实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强化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与协同能力。
  关键词:习近平;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逻辑体系;理论贡献;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7-0035-07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互联网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其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和快捷的活动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变革,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在科学把握互联网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主张和新要求,既丰富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认识,也为新形势下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推动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向“最大增量”的转变提供了现实指引。系统分析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对于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就如何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论、方向论、原则论和目标论的逻辑体系,为新时代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地位论:网络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惠民。习近平高度肯定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1]但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的发展也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给各种各样的“意见领袖”提供了“搭台唱戏”的平台,成为各类社会思潮传播和蔓延的新渠道,使舆论生态发生转变;互联网的无界性,使国内和国外的界线更加模糊,异质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斗争形势更加复杂;互联网信息的突发性,使舆情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的范圍得以传播,成为舆论热点爆发的策源地。对此,习近平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2]36,“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2]28。“最前沿”和“主战场”的论断表明,互联网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由此,回应人的网络化生存状态,应对网上舆论斗争,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任务。
  正是从互联网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形势入手,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29这一论述首次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在全党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党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之后,习近平不断深化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求树立阵地意识,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2]135;另一方面要求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放在关乎国家主权和政权的全局中加以重视,强调“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2]36,“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3]从明确互联网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到将互联网宣传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长期执政的工作,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互联网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将维护网络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将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党对宣传思想工作领域新问题的回应,体现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和重点与时俱进的发展,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二)方向论:传播正能量是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总要求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27。将“传播正能量”纳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视野,是对党曾明确提出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创新发展,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导。互联网阵地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弘扬正能量既是对网络空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乱象的回应,也是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性要求。习近平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总要求的认识经历了从强调互联网领域要激发正能量,到将互联网作为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将弘扬正能量作为互联网宣传工作的总要求,再到提出弘扬正能量判断标准的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借助网络中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和平等开放的话语表达来争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成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方式。从国际来看,西方国家借助其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或在网络空间散布所谓普世价值观念,鼓吹“去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终结”论调;或通过虚无历史、强化分歧等,抹黑党的形象,激化社会矛盾;或无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将我国的意识形态放置在西方话语体系中推演,在网络中大肆唱衰中国。从国内看,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网络议题更新的快速化,使得人们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对网络信息的认识存在着碎片化的现象。也正因此,一些人在网络上片面解读、歪曲事实,刻意制造对立,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党的互联网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对此,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4]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1]首次将传播正能量作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落脚点。   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如何传播正能量,习近平在2015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指出,互联网是“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这一重要论断在肯定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必要性的基础上,将互联网作为传播正能量的载体,丰富了对互联网与正能量关系的认识。2019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他指出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正能量是总要求”[3]。“总要求”的论述,关系到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根本方向的問题,是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往哪里去”的根本问题的回答。对于正能量的判断标准,习近平指出,“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44,并将其作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正能量建设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导向。
  (三)原则论:坚持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了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问题和原则问题及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底线和根本要求。既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谁来管”的问题,又从主体和客体层面解决了“管什么”的问题,为各级党委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明确了原则。
  坚持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是贯彻党的领导的应有之意。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改进党的建设,加强了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确立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将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贯彻到方方面面。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作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强调:“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2]40互联网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必须坚持党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着眼现实,针对有人将以党报党刊为主体的传统舆论场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对立起来以及认为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受资本主导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2]41在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全局把握的基础上、在对互联网宣传工作有关的错误观点进行澄清的过程中,习近平阐明了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这一根本原则,解决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谁来管”的根本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党的领导的内涵,为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划定了底线。
  (四)目标论: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的良好局面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22的“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领域,需要内外联动、网上网下协同推进,与其他领域形成合力,共同服务宣传思想工作的大局。对此,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5]这是他首次提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将互联网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解决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应遵循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的问题,有利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各部门联动,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同心圆”论断提出后,习近平又在多个场合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同心圆”的内涵。所谓“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5],明确了“同心圆”格局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重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同心圆”的对象涵盖全国各族人民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同心圆”的工作要求与目标。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要“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将同心圆格局与“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突出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要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全局服务的要求。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对网络领域宣传思想工作新问题和新形势的回应,也是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拓展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布局
  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将网络作为空间形态纳入到宣传思想工作的视野中,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布局。我们党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主张将网络与宣传思想工作相结合。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当时网络技术还相对落后、覆盖范围还比较有限,网络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被人们当作认识世界的全新工具而存在。邓小平高度肯定了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强调“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6],倡导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随着搜狐、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壮大,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此时,我国一方面组建信息产业部,推动我国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快速、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也逐步加强了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势头,江泽民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这一观点突破了网络的工具论,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来对待。胡锦涛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和普及程度不断加快,他指出,要“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7],“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8]。这些都充分表明党中央已经将网络信息化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
  十八大以来,网络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融合化、便捷化趋势愈发明显,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我们凝聚共识的新空间。”[3]这一论断,是首次将网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空间来对待。网络的空间定位,突破了传统观念中将网络虚拟化并认为网络与现实相对立的错误认识。将网络作为空间,表明网络虽然是由人创造的,但确是真实存在并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作为空间的网络,与现实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将网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空间,是对以往将网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工具”和“阵地”认识的发展,表明党中央关于网络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定位是从点到面再到立体化的变化过程,契合了互联网智能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定位。   (二)确立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定位
  对网络的认识从工具论到阵地论再发展为空间论,推动了党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立体化与交互化开展。在对网络作为空间认识的基础上,习近平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定位和工作核心作了重要论述,确立了新时代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定位,厘清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推动了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刻认识。
  一是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互联网发展大势,从互联网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两方面着眼,结合互联网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主阵地和主战场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将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重要论断。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断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契合了网络发展的现状,既表明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复杂局势,又表明了党对管好网络空间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核心。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2]29从而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是人。互联网最初作为技术和工具出现,但如果没有人的参与,网络“互联”便没有了意义。这就是说,互联网是以互联为基本形态,但人构成了互联网的核心。互联网的互联是属人的联系。就像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網络形成》一书中写到的:“网络形成是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9]可以说,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把握,离开了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就缺少了核心;把握住了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有效果。
  (三)明确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要求
  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宣传环境不断变化,习近平在明确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定位的基础上,从方法层面、思维层面、规律层面等多方面着眼,对把握网络信息传播新特点、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者能力、掌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作出创新性论述,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发展、往何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是要把握从“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转变趋势。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有人说,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3]这一重要论述生动地概括了智能化网络时代信息发展的新特征。互联网发展初期是“人找信息”阶段,信息由电视广播等媒介的“放送”转向“自选”,人作为信息的消费主体,其主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而“信息找人”则是智能化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找人”阶段,信息“反客为主”,具备了“主动性”,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征“找”到合适的受众。用户在这一阶段,不再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而成为了“被服务者”。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3]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是互联网传播的现实趋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趋势,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等方式,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效果。
  二是要树立互联网思维。2014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这是他首次提出媒体要运用互联网,强化互联网思维。网络的互联性决定了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即从系统角度,整体认识和把握网络问题、处理网络事件,摆脱就事论事的传统思维,从整体上对事情进行全面的思考。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必须树立开放性思维,发展互联网,不能用封闭的视角对待,应当在把握网络主动权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在过滤不良信息的基础上,向公众提供更多正能量的网络内容。网络的交互性决定了必须树立互动性思维,既要善于利用网络收集民意,改进工作;又要考虑民众需要,关心民众所需,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三是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0]198将时、度、效作为工作要求,是对网络宣传工作开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把握“时”,就是要紧扣时代要求、把握宣传时机。这就要求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社会公众关注关心的问题,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还要把握时机,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精准发力。把握“度”,就是要讲求“力度”,因事制宜,掌握好宣传的密度、角度。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不能期待采用“通用公式”,要认真分析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对待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的宣传重点和方式。把握“效”,就是提升效率、增强效果。习近平曾明确指出,“效率不高”是互联网背景下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明显弊端之一[10]84。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加快效率,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形势。同时,还要重视实效。强调时、度,其落脚点都在于实效。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增强读者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引导内容上,从群众关心的问题着眼,多讲实事,少讲空话;在引导方式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用优美、和谐的语言宣传,从而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真正获得群众认同。
  三、新时代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关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实践路径上来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导向和整体导向,通过“破”“立”并举、“管”“用”同步、“上”“下”结合等方式,提升新时代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一)“破”“立”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生产生活的新方式和新空间,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其他空间一样,互联网空间也呈现出正能量和负能量并存的局面。弘扬正能量,要坚持“破”“立”并举,在坚决抵制负能量的同时,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一方面,要以“破”为手段,坚决消除网络空间的负能量。当前,网络空间还存在着贬低中华文化、否定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等内容,这些负面舆论对社会的稳定、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響。对于此类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负能量,要以“破”为主,“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11]83-84。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网络舆论监督与负能量的关系。网络中的公众声音,有些是情绪化的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有些则是合理的、建设性的利益诉求。要增强辨别意识,不能将群众合理利益诉求和负能量简单划等号,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对群众的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12],努力做到在网络舆论与主流舆论之间凝聚最广泛的共识。
  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立”为重点,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其运用主体是现实的。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产生着重要影响。与此相对应,作为新兴的信息平台和活动空间,网络文明建设和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仍有待加强。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13]培育网络文化,可利用网络文学、网络影音、网络游戏等多样的网络文化形态,在网络空间内“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二)“管”“用”同步:落实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
  习近平强调指出:“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2]42落实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要坚持“管”“用”同步,明确党是网络各方面的管理主体的地位,不断提升党对互联网的管理能力,真正将党对网络的管理落到实处。
  一是要将互联网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各类媒体纳入党的领导范围内。管好用好互联网,作为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管好”是“用好”的前提,也是保障。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的触角不断延伸、网络的形式不断发展、网络的受众不断增加,网络信息呈现出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点。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对于互联网这一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15],强调将党的建设覆盖互联网发展的全部领域,绝不能有真空地带。媒体是党和政府宣传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职责。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媒体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媒体需要借助互联网传播内容、扩大影响力。同时,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也深刻影响媒体的宣传效果。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使互联网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坚持党管媒体成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习近平多次强调党管媒体的原则,指出“党管媒体是把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16]214,将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纳入党的领导和管理范围,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的人员进行准入管理,使党对媒体的管理力度和范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是要采取直接参与和领导的方式,着力提升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的第36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了“六个加快”,将“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作为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任务[17]。提高网络管理水平,是站在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管理者角度,对管理方式、管理能力作出的明确要求。作为原则,坚持党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不是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的口号,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而是实际的参与和行动。习近平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既要在思想上旗帜鲜明,对党管原则“要理直气壮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16]212;又要在行动上深入直接,“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2]46。对党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作出了明确要求。互联网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使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借助自上而下和硬性灌输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掌握群众。在当下,如何适应群众的网络化生存方式、贴近群众的网络化表达路径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成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对此,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既要积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树立互联网思维,摆脱怕网、拒网、躲网的心态,“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2]36;又要真正懂网,掌握规律和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应对网络舆论和网络突发事件;还要提升运用网络的本领,“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2]29,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三)“上”“下”结合:强化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与协同能力
  相较于其他空间,网络空间的宣传思想工作因为网络的数字化、开放化、智能化而具有独特之处。虚拟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使得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若想获得实效,必须依靠网上网下共同发力,着眼网上创新与网下协同同步开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凝聚共识。
  一是要解决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问题。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对此,习近平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11]84互联网宣传工作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等全方位创新。首先要加强理念创新。理念的创新是行动的先导。随着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要顺应这一趋势,树立互联网思维,转变原有的互联网工具论的观点,从空间论和文化论的视角,推动思维方式的转变;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结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征,有效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开展互联网宣传思想工作。其次要强化手段创新。互联网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具有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征。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要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31。最后要做好内容创新。习近平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从信息供给层面入手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二是要从网下发力,形成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将互联网行业纳入到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线中。互联网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做好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依靠宣传部门单打独斗,必须动员互联网使用主体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调动网民的积极性,动员互联网各方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战线中,尤其是“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18]。主流媒体也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其他媒体提供可靠新闻信息来源,推动媒体有效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化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是无国界的,发展、利用和治理互联网仅凭一国之力不可能实现,必须深化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对此,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为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分享网络建设成果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网上网下协同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13]人作为互联网的设计者和使用者,使无形的网络融入现实,深刻影响现实生活甚至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由此,人成为网上和网下的联结点和结合体。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必须抓住人、把握人。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创新都要以是否被大众接受、被大众认可、被大众喜爱、对大众有利为判断依据。互联网领域的媒体融合、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也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最大程度凝聚共识为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 人民日报,2014-02-28(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5]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4-26 (02).
  [6]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
  [7] 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61.
  [8]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4.
  [9]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9.
  [10]习近平談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13]习近平.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12-17(01).
  [14]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4-22(01).
  [1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90.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 人民日报,2016-10-10(01).
  [18]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 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 人民日报,2018-04-22(01).
  【责任编辑:雨 蕙】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具有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建设的重要依托。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内蕴着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意识形态凝聚功能和意识形态激励功能。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动态性,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对其内涵的认知程度和社会发展预期的实现程度,都会对美好生活奋斗目标意识形态功能提升带来一定影响。由此,推动美好生
摘 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更是党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可以从革命、执政、改革、治理四个维度考察和分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自我革命的演进脉络。其经验启示主要包括: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必须一以贯之坚持正风反腐不动摇;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五四时期,天津爆发了以抵制日货为代表的学生运动,日本在津利益受到严重冲击,英美法三国政府驻津机构、民间团体与个人对天津学生运动采取了支持态度。三国的驻津机构、团体均采取与本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山东权益要求相左的态度,对支持行为闪烁其词,推卸责任,日本与他们开展多次交涉后均告无果。三国支持学生运动的行为除受自身利益驱使外,背后更大的推力为巴黎和会利益不均的国家关系使然。英美法支持学生运动的行为是巴黎和会后日本与欧美列强关系的缩影,更是促使华盛顿会议召开的间接力量之一。
摘 要:马克思的“革命”概念在其思想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同时也饱受误解与争议。在其语境中,革命不只是流血暴力,革命不等于保守改革,革命不一定一蹴而就,革命不应该尘封告别。产生误解与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大众化难题产生的理论隔阂,也有改良主义传统的观念纠葛造成的思维定势,还有20世纪错误革命的经验教训引发的实践反思。拨开迷雾,回归经典,可以从革命的真正主体、革命的存在形式以及
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创新是我国人才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大数据驱动人才治理场景、思维、方式、模式和过程面临以下转变:从样本数据到全量数据,从线性思维到关联思维,从信息管理到数据治理,从经验管理到智能决策。在人才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中,政府需要树立“基于数据”的人才治理理念,完善人才数据网络的互动治理机制,构建“数据+”人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人才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官方谈话代表日本政府对某项问题的基本态度。“慰安妇”是典型的二战史遗留问题,日本官方谈话多次涉及。1992年日本政府发表第一次“慰安妇”调查结果(即“加藤谈话”),首次承认军方参与其中。1993年日本政府专门针对该问题发表“河野谈话”,承认日军强征“慰安妇”。“河野谈话”虽然被历届日本政府所继承,但是其精神实质不断受到挑战和削弱。特别是安倍晋三内阁试图以否定“河野谈话”来否定“慰安妇”问题。他借纪念战后70周年之际,发表“安倍谈话”,极力模糊“慰安妇”问题。接替安倍政治遗产的菅义伟则保持一贯作风,坚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