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甙(TWP)对于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和抗炎作用。
方法将5~6周龄体重(190±15) g SD雄性大鼠6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和高糖高脂饲料组(n=60),4周后以链尿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进一步将高糖高脂饲料组分为模型对照组(DM组)、雷公藤多甙给药低剂量组(TL组,6 mg·kg–1·d–1)、中剂量组(TM组,12 mg·kg–1·d–1)、高剂量组(TH组,24 mg·kg–1·d–1),每组15只,于第5周开始灌胃治疗,第8周末处死取材。观察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后基础血糖、血脂,成模后第0、4、8周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第8周末肝肾功能,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中TNF–α、IL–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各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1)高糖高脂饲料组UMA自第4周起明显高于NC组(t=11.588、23.452、16.033、19.992,均P<0.05);(2)第8周末,DM组大鼠UMA、肾重/体重(KW/BW)明显高于NC组(t=17.276、10.477,均P<0.05);3个给药组UMA、KW/BW较DM组有不同程度下降(t=13.274、15.877、10.480、3.588、4.794、3.134,均P<0.05),其中TM组降低最明显,TL、TH组次之;各组大鼠肝肾功能无差别(F=0.610、1.263、1.032、0.278,均P>0.05);(3)5组TNF–α、IL–4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87.415、15.623、152.196、11.377,均P<0.05),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脏中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19.961、8.888,均P<0.05),IL–4表达无明显降低(P>0.05);与DM组相比,3个给药组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t=5.233、8.397、4.021、4.765、5.977、2.727,均P<0.05),IL–4 mRNA和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31.509、36.532、6.540、7.761、9.621、5.387,均P<0.05),顺序依次为TM组>TL组>TH组。
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4的表达,减轻肾脏局部的炎症反应,降低尿蛋白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