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文化辅导是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最基础性的工作,在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的新要求、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首先阐明了群众文化辅导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开展好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初探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中央“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繁荣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最终要落实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具体文化生活中。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其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文化公共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也空前活跃。在此形势下,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通过群众文化辅导,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文化生活水平,引导群众文化向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紧迫性。
一、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口素质、丰富社会生活、弘扬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复杂化倾向,拜金主义、道德滑坡、信仰迷失等现象令人扼腕,有些地方低俗文化之风盛行。群众文化辅导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龙头,可通过发挥人才优势、借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优势,构建广泛覆盖、深入基层的文化服务网络,将先进文化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渗透到群众文化生活中,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提高思想素质。
(二)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且靠自身发展难以提升,有些仅停留在“娱乐”的层次,达不到“文化”的高度。群众文化辅导可顺应这一需求,普及专业知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群众各类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但是目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传承乏人等问题。以群众文化辅导为契机,可组织人员对传统文化进行专题培训,并结合实际与时代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二、群众文化辅导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辅导队伍建设滞后
虽然各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资金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文化设施越来越完善,但人才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尤其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由于受编制影响,专业人员短缺问题突出,而且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仍不尽合理,影响了服务的水平与覆盖面。
(二)文化辅导工作不深入
基层文化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培训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受工作经费、工作机制所限,文化工作人员知识陈旧、思维僵化,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辅导工作有的蜻蜓点水,有的敷衍了事,发挥作用有限。
(三)工作机制不合理
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理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文化建设偏重于“项目化”,对文化工作的考核也偏重于硬件建设,对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等难考核、难出成效的工作,缺少规划与投入,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有效开展群众文化辅导的途径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地方文艺骨干是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工作开展水平高低的关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培训。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组织人员赴专业院校进修、专题讲座、文化展演、文化论坛等方式,不断提高辅导人员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二是改革用人机制。打破编制限制,精选吸纳各类文化人才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能动性。三是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服务志愿者组织,组织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文艺爱好者以及企业家等广泛参与,按照专业类别和水平层次,有组织地安排其加入到群众文化辅导中来,并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业务培训,这样既可壮大文化辅导人员队伍,又有利于解决专项资金不足等问题,还可最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优秀文化人才的作用,形成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1]。
(二)拓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各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日趋完善。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穿针引线”,把硬件设施串连起来、运转起来,从而使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龙头带动、网络健全、动力十足、充满活力的格局。市县一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级职责目标,建立好人才队伍,横向抓好与各文艺团体的资源整合工作,纵向抓好辅导下乡工作;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具体抓好各项辅导工作,并与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同步推进。同时抓好社区、农村文艺骨干的培养工作,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
(三)对群众自主文化活动进行良性干预
随着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社会上群众自发组织的团体和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些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由于专业知识不足,这些活动在水平提升方面都存在“天花板”的问题,低水平重复导致生命力不强,很多活动难以延续,有的還向不健康的方向滑坡,不仅制约了自身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对此进行积极干预。干预不是横加干涉,而是以群众可接受的方式进行正确规范和引导,利用资源优势和导向优势,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四)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纸上谈兵终觉浅。群众文化辅导面对的对象,一般都是业余参与,专业水平不高,如果只是讲理论,接受能力和意愿都不会很强。因此,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实践中点拨,在活动中启发,效果会事半功倍。目前,组织活动的平台与契机越来越广、越来越多,除节庆活动外,还可以组织竞赛、展演、文化下乡、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解决经费问题,还可以与旅游、餐饮、车展等行业结合,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通过活动,让浓厚的氛围熏陶人,让展演的经验锻炼人,让优美的艺术吸引人,让高雅的艺术提升人,让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发挥“乘法效应”[2]。 (五)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群众文化辅导面对的对象是群众,因此,要注重创作群众身边的、喜闻乐见的、历代传承的文化艺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大多内容是来自电视和网络,与当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关联度不大。艺术来自生活,脱离自身生活的艺术注定不会有源头活水。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要善于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创作出反映当地历史风物、精神面貌,反映当地群众喜怒哀乐的作品。要努力挖掘、整理、创新民间文化艺术,在辅导过程中加以完善、创新,与時代精神相结合,与现代艺术形式通有无,激发传统文化艺术活力,使之成为地方品牌。
(六)坚持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即将思想、素养、技能三方面的辅导融为一体,贯穿始终。一是政治思想辅导。对群众文化在理想信念方面进行引导和把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有机融入其中。二是文化素养辅导。从群众身边的艺术形式入手,普及基本的文化知识,增强审美素养和判断能力,使群众能够自主地辨别雅与俗、美与丑,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三是文化技巧辅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3]。
(七)创新辅导方式
鼓励文化辅导人员深入群众、深入农村和企业,体验群众生产生活和情感情怀,创作出更多“三贴近”作品,将文化雨露送进群众心里,通过送文化进基层,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利用作品的感染力,培养群众对艺术的向往之情,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文化辅导,开发网上艺术课堂,将各类文化知识上传到网络,将文化知识与作品送进千家万户,让群众享受点菜式服务。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广泛吸纳文化工作者、专业人士、爱好者参与进来,展示作品、交流体会、专家点评,在交流切磋中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要结合相关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新时期的要求,破解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扭转思想观念,理顺和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从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将强化思想引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加强组织、突出特色、增强活力,切实担负起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贾秀芹.加强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5(2):364.
[2]蒋琴.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大众文艺,2015(4):11.
[3]毕丽丽.刍议群众文化辅导[J].现代交际,2016(2):63.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初探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中央“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繁荣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最终要落实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具体文化生活中。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其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文化公共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也空前活跃。在此形势下,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通过群众文化辅导,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文化生活水平,引导群众文化向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紧迫性。
一、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口素质、丰富社会生活、弘扬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复杂化倾向,拜金主义、道德滑坡、信仰迷失等现象令人扼腕,有些地方低俗文化之风盛行。群众文化辅导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龙头,可通过发挥人才优势、借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优势,构建广泛覆盖、深入基层的文化服务网络,将先进文化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渗透到群众文化生活中,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提高思想素质。
(二)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且靠自身发展难以提升,有些仅停留在“娱乐”的层次,达不到“文化”的高度。群众文化辅导可顺应这一需求,普及专业知识,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群众各类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但是目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传承乏人等问题。以群众文化辅导为契机,可组织人员对传统文化进行专题培训,并结合实际与时代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二、群众文化辅导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辅导队伍建设滞后
虽然各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资金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文化设施越来越完善,但人才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尤其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由于受编制影响,专业人员短缺问题突出,而且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仍不尽合理,影响了服务的水平与覆盖面。
(二)文化辅导工作不深入
基层文化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培训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受工作经费、工作机制所限,文化工作人员知识陈旧、思维僵化,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辅导工作有的蜻蜓点水,有的敷衍了事,发挥作用有限。
(三)工作机制不合理
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理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文化建设偏重于“项目化”,对文化工作的考核也偏重于硬件建设,对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等难考核、难出成效的工作,缺少规划与投入,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有效开展群众文化辅导的途径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地方文艺骨干是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工作开展水平高低的关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培训。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组织人员赴专业院校进修、专题讲座、文化展演、文化论坛等方式,不断提高辅导人员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二是改革用人机制。打破编制限制,精选吸纳各类文化人才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能动性。三是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服务志愿者组织,组织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文艺爱好者以及企业家等广泛参与,按照专业类别和水平层次,有组织地安排其加入到群众文化辅导中来,并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业务培训,这样既可壮大文化辅导人员队伍,又有利于解决专项资金不足等问题,还可最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优秀文化人才的作用,形成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1]。
(二)拓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各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日趋完善。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穿针引线”,把硬件设施串连起来、运转起来,从而使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龙头带动、网络健全、动力十足、充满活力的格局。市县一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级职责目标,建立好人才队伍,横向抓好与各文艺团体的资源整合工作,纵向抓好辅导下乡工作;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具体抓好各项辅导工作,并与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同步推进。同时抓好社区、农村文艺骨干的培养工作,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
(三)对群众自主文化活动进行良性干预
随着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社会上群众自发组织的团体和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些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由于专业知识不足,这些活动在水平提升方面都存在“天花板”的问题,低水平重复导致生命力不强,很多活动难以延续,有的還向不健康的方向滑坡,不仅制约了自身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对此进行积极干预。干预不是横加干涉,而是以群众可接受的方式进行正确规范和引导,利用资源优势和导向优势,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四)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纸上谈兵终觉浅。群众文化辅导面对的对象,一般都是业余参与,专业水平不高,如果只是讲理论,接受能力和意愿都不会很强。因此,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实践中点拨,在活动中启发,效果会事半功倍。目前,组织活动的平台与契机越来越广、越来越多,除节庆活动外,还可以组织竞赛、展演、文化下乡、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解决经费问题,还可以与旅游、餐饮、车展等行业结合,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通过活动,让浓厚的氛围熏陶人,让展演的经验锻炼人,让优美的艺术吸引人,让高雅的艺术提升人,让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发挥“乘法效应”[2]。 (五)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群众文化辅导面对的对象是群众,因此,要注重创作群众身边的、喜闻乐见的、历代传承的文化艺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大多内容是来自电视和网络,与当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关联度不大。艺术来自生活,脱离自身生活的艺术注定不会有源头活水。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要善于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创作出反映当地历史风物、精神面貌,反映当地群众喜怒哀乐的作品。要努力挖掘、整理、创新民间文化艺术,在辅导过程中加以完善、创新,与時代精神相结合,与现代艺术形式通有无,激发传统文化艺术活力,使之成为地方品牌。
(六)坚持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即将思想、素养、技能三方面的辅导融为一体,贯穿始终。一是政治思想辅导。对群众文化在理想信念方面进行引导和把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有机融入其中。二是文化素养辅导。从群众身边的艺术形式入手,普及基本的文化知识,增强审美素养和判断能力,使群众能够自主地辨别雅与俗、美与丑,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三是文化技巧辅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3]。
(七)创新辅导方式
鼓励文化辅导人员深入群众、深入农村和企业,体验群众生产生活和情感情怀,创作出更多“三贴近”作品,将文化雨露送进群众心里,通过送文化进基层,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利用作品的感染力,培养群众对艺术的向往之情,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文化辅导,开发网上艺术课堂,将各类文化知识上传到网络,将文化知识与作品送进千家万户,让群众享受点菜式服务。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广泛吸纳文化工作者、专业人士、爱好者参与进来,展示作品、交流体会、专家点评,在交流切磋中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要结合相关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新时期的要求,破解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扭转思想观念,理顺和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从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将强化思想引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加强组织、突出特色、增强活力,切实担负起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贾秀芹.加强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5(2):364.
[2]蒋琴.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大众文艺,2015(4):11.
[3]毕丽丽.刍议群众文化辅导[J].现代交际,20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