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干部监督是整个干部工作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社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思想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干部监督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干部;监督
1充分认识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监督作为对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和督导的一种手段,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企业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2当前干部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方面作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总的看,监督的办法不新,力度不大,效果还不理想。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在一些企业单位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监督意识不强。对权力的监督,无论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让监督”的认识问题。有的认为,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时期,消极腐败现象不可避免,监督难有作为;有的看破红尘,对监督的约束力产生疑虑;有的觉得手中无权,说了也不顶用;有的认为监督是领导和专门机构的事情,对一些不良倾向视而不见,高高挂起,对监督漠不关心;还有的好人主义严重,怕得罪人,监督下级怕丢了选票,监督同级怕伤了和气,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
监督措施不完善。监督作为一种带强制性的活动,如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和权威规定作为保障并规范监督行为,势必显得苍白无力。
监督途径不规范。一是干部考察缺乏创新,针对性不强。有的单位考察干部往往注重阶段性考察,轻经常性了解;重实绩,轻思想政治素质评定;重普遍性考察,轻重要时期、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深入。
3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主要途径
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要有作为、有所发展,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强调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创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监督意识、增强监督意识,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增强监督意识,才能提高监督的自觉性,解决好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让监督的问题。
强化教育,提高监督的自觉性。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旦扭曲,必然蜕化变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如此。要通过加强监督意识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任何人、任何权力都必须置于必要监督之下的观点,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防。
摆正位置,勇于接受监督。接受监督是每个党员应有的自觉行为,也是《党章》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党内监督既有党组织群体对党员个体的监督,又有党员个体对党组织群体的监督;既有党员个体之间的监督,又有群体之间的监督;既有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在这个三维立体空间中,人人都是监督主体,人人又都是监督的客体。主体和客体,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无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都不能脱离这个立体空间而不接受监督或不去监督。
加强修养,乐于接受监督。一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和信念。要把权力看成是责任奉献而不是索取私利的工具,要把权力看成是重担而不是贪图享乐的温床。二是树立“立党为公”的思想,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三是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淡泊名利,扼制私欲,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避免陷入追名逐利、患得患失的泥潭。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就能在对待监督问题上胸襟开阔,无私无畏,不仅乐于接受监督,同时也能敢于监督别人。
4突出监督重点
一把手在基层党委(支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行政领导班子中处于统帅地位,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导地位,在领导活动中处于监督地位。正是这些特殊地位使得一把手在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举足轻重,他对班子成员起着教育、管理、监督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整个干部监督工作中显得尢为重要。一是以讲政治为基点,强化上级监督。二是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形式,强化班子内部监督。三是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手段,强化财经纪律监督。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的手段,对领导干部行使的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和审计,并且把审计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以任期内审计为主。强化对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一把手的有效监督,集中管理好预算外资金,防止有法不依、以权谋私、为政不廉问题的发生。四是以事前、事中防范为主,强化治本之举。首先以正面教育为主,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把及时发现问题与全面评价干部结合起来,把批评帮助与表彰先进结合起来,把严格约束与鼓励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干部监督正面导向和激励鼓舞作用。再次,把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转化为组织监督的优势,根据干部的表现和工作需要,对干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部职务的升降,以实施对领导干部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
5完善监督制度
制度建设在加强干部监督过程占据重要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完善监督制度是搞好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有效监督的根本途径,也是保证干部少犯和不犯错误的有效措施。因此,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充实完善原有的监督制度,改变有的制度量多质少、过于原则笼统的状况。如有的只有“禁止”,但没有处罚及纪律制裁的规定,执行时难以操作。又比如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能只规定“有了”才报,应规定“有没有”都要报,即使没有也要规定一定时期向组织进行一次“有、否”的报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干部的观念和报告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制约不如实报告的说假话者,组织一旦发现报告不实,就可据此查处。要探索拓宽考察干部渠道,把考察干部由工作圈为主向生活圈、社交圈转变,全方位多角位立体考核干部。因此,有关部门应在原有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完善,使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二是新制度的制订要尽可能的注意规范、全面,并且要考虑到制度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具体条款不要一个规定重复另一个规定。监督制度不在量多,而在于统一性和普遍性,超前性和预防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通过制度的创新,预防腐败。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执行要有法律保障。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制度落实到实处,必须有法律保障,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提升监督的地位,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有平等的地位,使监督者和监督权力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能充分发挥出来。不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走过场,穷于应付的局面。三是抓监督制度的检查落实。制度再多再好,如果不去落实或落实不好等于没有制度,只有制度落实,才能体现制度的价值。因此,要严格按照监督制度的规定来要求干部,做到执行监督制度不打折扣、不搞下不为例、不搞因人而异,尽可能地减少监督制度的“灵活性”,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不执行、不落实的要有相应的追究、处罚制度,使监督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企业;干部;监督
1充分认识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监督作为对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和督导的一种手段,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企业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2当前干部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方面作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总的看,监督的办法不新,力度不大,效果还不理想。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在一些企业单位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监督意识不强。对权力的监督,无论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让监督”的认识问题。有的认为,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时期,消极腐败现象不可避免,监督难有作为;有的看破红尘,对监督的约束力产生疑虑;有的觉得手中无权,说了也不顶用;有的认为监督是领导和专门机构的事情,对一些不良倾向视而不见,高高挂起,对监督漠不关心;还有的好人主义严重,怕得罪人,监督下级怕丢了选票,监督同级怕伤了和气,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
监督措施不完善。监督作为一种带强制性的活动,如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和权威规定作为保障并规范监督行为,势必显得苍白无力。
监督途径不规范。一是干部考察缺乏创新,针对性不强。有的单位考察干部往往注重阶段性考察,轻经常性了解;重实绩,轻思想政治素质评定;重普遍性考察,轻重要时期、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深入。
3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主要途径
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要有作为、有所发展,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强调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创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监督意识、增强监督意识,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增强监督意识,才能提高监督的自觉性,解决好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让监督的问题。
强化教育,提高监督的自觉性。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旦扭曲,必然蜕化变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如此。要通过加强监督意识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任何人、任何权力都必须置于必要监督之下的观点,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防。
摆正位置,勇于接受监督。接受监督是每个党员应有的自觉行为,也是《党章》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党内监督既有党组织群体对党员个体的监督,又有党员个体对党组织群体的监督;既有党员个体之间的监督,又有群体之间的监督;既有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在这个三维立体空间中,人人都是监督主体,人人又都是监督的客体。主体和客体,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无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都不能脱离这个立体空间而不接受监督或不去监督。
加强修养,乐于接受监督。一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和信念。要把权力看成是责任奉献而不是索取私利的工具,要把权力看成是重担而不是贪图享乐的温床。二是树立“立党为公”的思想,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三是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淡泊名利,扼制私欲,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避免陷入追名逐利、患得患失的泥潭。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就能在对待监督问题上胸襟开阔,无私无畏,不仅乐于接受监督,同时也能敢于监督别人。
4突出监督重点
一把手在基层党委(支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行政领导班子中处于统帅地位,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导地位,在领导活动中处于监督地位。正是这些特殊地位使得一把手在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举足轻重,他对班子成员起着教育、管理、监督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整个干部监督工作中显得尢为重要。一是以讲政治为基点,强化上级监督。二是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形式,强化班子内部监督。三是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手段,强化财经纪律监督。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的手段,对领导干部行使的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和审计,并且把审计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以任期内审计为主。强化对各个岗位、各个环节一把手的有效监督,集中管理好预算外资金,防止有法不依、以权谋私、为政不廉问题的发生。四是以事前、事中防范为主,强化治本之举。首先以正面教育为主,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把及时发现问题与全面评价干部结合起来,把批评帮助与表彰先进结合起来,把严格约束与鼓励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干部监督正面导向和激励鼓舞作用。再次,把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转化为组织监督的优势,根据干部的表现和工作需要,对干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部职务的升降,以实施对领导干部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
5完善监督制度
制度建设在加强干部监督过程占据重要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完善监督制度是搞好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有效监督的根本途径,也是保证干部少犯和不犯错误的有效措施。因此,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充实完善原有的监督制度,改变有的制度量多质少、过于原则笼统的状况。如有的只有“禁止”,但没有处罚及纪律制裁的规定,执行时难以操作。又比如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能只规定“有了”才报,应规定“有没有”都要报,即使没有也要规定一定时期向组织进行一次“有、否”的报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干部的观念和报告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制约不如实报告的说假话者,组织一旦发现报告不实,就可据此查处。要探索拓宽考察干部渠道,把考察干部由工作圈为主向生活圈、社交圈转变,全方位多角位立体考核干部。因此,有关部门应在原有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完善,使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二是新制度的制订要尽可能的注意规范、全面,并且要考虑到制度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具体条款不要一个规定重复另一个规定。监督制度不在量多,而在于统一性和普遍性,超前性和预防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通过制度的创新,预防腐败。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执行要有法律保障。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制度落实到实处,必须有法律保障,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提升监督的地位,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有平等的地位,使监督者和监督权力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能充分发挥出来。不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走过场,穷于应付的局面。三是抓监督制度的检查落实。制度再多再好,如果不去落实或落实不好等于没有制度,只有制度落实,才能体现制度的价值。因此,要严格按照监督制度的规定来要求干部,做到执行监督制度不打折扣、不搞下不为例、不搞因人而异,尽可能地减少监督制度的“灵活性”,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不执行、不落实的要有相应的追究、处罚制度,使监督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