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新一代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
误区1:孩子都很幸福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体验快乐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据调查,在三种情况下孩子最不开心:一是父母吵架离婚时,孩子很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心自己没人要。二是没人玩时。特别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孩子很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能拍球、卫生间里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兴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儿童期的合理需要,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那么即使锦衣玉食、玩具丰富,孩子也不会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让孩子过孩子的生活。
另外,孩子也会有孩子的小小烦恼。父母应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肯定、鼓励他表达情绪,帮助他调整情绪。
误区2:等孩子长大了,
自己就会了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父母的包办代替剥夺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实践机会,结果是孩子生存适应能力差。其实像穿脱衣服、洗脚洗脸、玩具整理这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干。初期父母要容忍孩子的不利索不完美,从手把手示范教到只动嘴不动手,逐步放开,只要坚持一个月两个月,没有培养不出的生活能力。在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识的“赖”些,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时候肯放手,长大了才放心。
误区3:孩子的愿望
要迅速满足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孩子,引发孩子哭闹。其实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把自己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把在今后三年内可能会满足的愿望打上勾,其中打勾的能占到20%,我们多半就很满足了。而现实是多数孩子75%以上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很少,这一点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
所以,父母应善于对孩子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受。一项实验表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
误区4:孩子太小,不用
做家务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分担家务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可以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可以叠衣服、理床铺,6岁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间。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家长应该让他分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误区5:孩子是无辜的,
错不在孩子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板凳绊倒了孩子,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中国的家长是打板凳,安抚孩子,孩子学会的是推卸责任,抱怨他人;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承担责任,寻找原因。
其实很多事情家长是不必急着挡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让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只有承受了,孩子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这远比家长过后反复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责编 林楠
误区1:孩子都很幸福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体验快乐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据调查,在三种情况下孩子最不开心:一是父母吵架离婚时,孩子很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心自己没人要。二是没人玩时。特别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孩子很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能拍球、卫生间里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兴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儿童期的合理需要,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那么即使锦衣玉食、玩具丰富,孩子也不会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让孩子过孩子的生活。
另外,孩子也会有孩子的小小烦恼。父母应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肯定、鼓励他表达情绪,帮助他调整情绪。
误区2:等孩子长大了,
自己就会了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父母的包办代替剥夺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实践机会,结果是孩子生存适应能力差。其实像穿脱衣服、洗脚洗脸、玩具整理这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干。初期父母要容忍孩子的不利索不完美,从手把手示范教到只动嘴不动手,逐步放开,只要坚持一个月两个月,没有培养不出的生活能力。在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识的“赖”些,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时候肯放手,长大了才放心。
误区3:孩子的愿望
要迅速满足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孩子,引发孩子哭闹。其实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把自己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把在今后三年内可能会满足的愿望打上勾,其中打勾的能占到20%,我们多半就很满足了。而现实是多数孩子75%以上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很少,这一点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
所以,父母应善于对孩子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受。一项实验表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
误区4:孩子太小,不用
做家务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分担家务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可以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可以叠衣服、理床铺,6岁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间。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家长应该让他分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误区5:孩子是无辜的,
错不在孩子
教育指向→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板凳绊倒了孩子,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中国的家长是打板凳,安抚孩子,孩子学会的是推卸责任,抱怨他人;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承担责任,寻找原因。
其实很多事情家长是不必急着挡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让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只有承受了,孩子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这远比家长过后反复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责编 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