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乡文化对峙的文本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萧萧》中城乡两种文化形成对峙,萧萧在强大的乡间文化造成的整体蒙昧中只能以悲剧结束。探索悲剧的原因,可以看出作者从这里开始对他一贯深爱的湘西乡间文化提出了质疑,只有两种文化各取所长,互补吸收,才能建构作者理想的人性。
  [关键词]悲剧原因 城乡对峙 互补
  
  沈从文先生的《萧萧》讲述了一个平淡的关于童养媳的故事,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有的是生活的真实。从萧萧出嫁到第二代萧萧的进门,在前后两次婚礼喜庆的气氛中,演绎着一代又一代萧萧们的人生悲剧,甚至灵魂悲剧。在作者一贯颂扬的自然完美人性背后,凸现着作者对湘西自然生命形式的质疑、忧虑、悲悯和批判。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指出:人是由风俗而不是由本能铸成的,风俗在人类经验和信仰中起着占支配地位的角色,并具有巨大的多样性。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其文化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在萧萧生活的宁静偏僻的乡村,新文化运动的声音虽隐隐飘过,但并未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波动和改变,千百年来的风俗习惯依然掌控着这里的人们,在平静乡间到处都弥漫笼罩着整体性的蒙昧的空气。祖父们按照习俗给小丈夫娶大妻子,萧萧及丈夫深受习俗毒害而又懵懂无知,这种小夫大妻的习俗在湘西司空见惯,人们都习以为常,所有这些构成整体性的精神蒙昧,这种群体性的精神蒙昧又加重加剧了萧萧心灵的贫乏,压抑和阻碍了萧萧理性意识的发展,而女学生所代表的现代城市文明对于萧萧又太遥远,太不可思议,于是萧萧只能认同接受乡间习俗。这是萧萧悲剧命运的外在的根本的原因。萧萧最后喜剧性地活了下来,完全是由于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见,看到了生活中的“常”与“变”。假如婆家娘家有一个读过“子曰”的人(代表封建势力和传统道德);假如萧萧被决议“发卖”后有相当人家宁愿买;假如萧萧生下的不是儿子;这三个人生险关如果有一个假设成立,萧萧就不是喜剧性的结局了。这里也可以看出封建传统观念对乡民的深刻影响。
  夏夜歇凉的晚上,祖父们说起了女学生,女学生代表的是获得知识和自由的城市女性,把女学生放在童养媳这个乡间文化场中所构成的反讽意味显得悠长无尽。祖父们对女学生的夸张歪曲想象,恰好映现出他们内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和男权思想,这种男权中心意识和封建习俗造成的人们的整体精神蒙昧结合起来,就对女性及其生存构成一种强大的反动力量,维持着习俗得以继续存在下去,祖父对女学生的打趣叙述在萧萧心中升腾起的却是一种模糊含混的愿望,她向往着像一个女学生那样做事生活,于是她做梦也梦见女学生,怀孕后想跟着女学生走,而实际上女学生引发的是萧萧对于另一种全新的异质生活的朦胧憧憬,但也仅止于此,因为她缺乏主观把握现实的能力。对自身处境缺乏理性认知,更无力改变这现状,因此萧萧只能只听任周围人的主宰,被动地依着自然本性生活着。与花狗的关系并非爱情意识的自觉和爱情心理的成熟,二人的性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性本能;中动下和花狗有意引诱下的半知半觉的盲动行为,想改变眼前困境却无法实现。在等待发卖过程中既无怀疑也无不平和反抗,她已经将传统道德伦理观念自觉内化为自我的观念意识,于是在一连串的或然因素作用下,萧萧成为一名真正的母亲,在喜剧性的外壳下掩藏了一个女性生命的悲剧本质,即“女人=母亲”,当女人成为一个母亲,显示了作为生育机器的能力和成绩后,悲剧即喜剧,而牛儿若干年后叫萧萧丈夫为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全家人的皆大欢喜再次彰显了传统文化习俗的整体蒙昧和人们的心灵蒙昧。
  初稿小说到此就结束了,后来的修改稿作者又加上了结尾一段,正是有这一段,作者的创作意图才更明显,小说的结尾是她与花狗的私生子牛儿在十二岁时迎娶比他年长六岁的妻子,在唢呐声中“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萧萧在麻木状态下欣赏着眼前的热闹,而且作者前后情节的安排恰好构成一个圆形的轮回,象征着这样的喜剧还会生生不息地重演下去。萧萧的快乐、满足与木然旁观令人立即联想到鲁迅在日本某医专看到的时事片,片中围观杀人的国民与眼前的萧萧在精神状态上绝无二致。我想沈从文与鲁迅此时的内心悲凉何其相似!这是一种怎样悲凉的“人生形式”。萧萧们永远只能是萧萧们,她们没有也不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中国朴素乡民们的前途何在?民族的道路又将何去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萧萧》蕴含的唤起人性的自觉意识就与“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实现了对接。从萧萧个人命运上看,这又与五四“妇女解放”的呼声相一致,显示了沈从文个性化审美追求的现代性诉求。
  以上我们分析了造成萧萧悲剧的两大原因,其中第一大原因代表着乡村文明,女学生的意象及萧萧对女学生的梦想憧憬代表着城市文明,两者通过萧萧联系起来,构成小说的表层结构,但我们明显感到乡村文化场的势力和惯性是巨大的,以萧萧的蒙昧无知,根本无力从中逃逸。而城市文化对乡间文化却又是一个时刻存在的威胁,萧萧虽然最终放弃了城市之梦,但城乡文化;中突却将一直存在下去,与之对应的是小说的深层结构,即:梦——萧萧——现实,萧萧的梦是个体的,现实就等同于乡间文化习俗,这两者是永恒对立的,萧萧的梦由于自身和外在的原因始终无法实现,当梦被现实消解时,也就意味着个体被“文化场”异化成“非我”。正因为此,萧萧的悲剧命运无法避免。
  还有两句话也不容忽视。“大家全都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像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究竟是谁定的规矩,是周公还是周婆,也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代规矩对萧萧实施惩罚的乡民们的宽容,对规矩本身的嘲讽,对乡民们蒙昧状态的温和批评。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作者对传统道德文化、对“规矩”、对乡民们的蒙昧封闭提出了批评,在城乡两种文化对峙中作者对淳朴乡民的未来前途深表忧虑,他已经从这里开始对自己深爱着的以湘西为背景的宁静秀美、古朴淳厚的乡间文化提出了质疑,为它们无可挽回地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抹上一缕悲凉的哀音,这仅仅是开始,大规模地批判乡间传统道德文化则是在抗战以后的事。另外小说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矛盾现象:小说中的萧萧渴望女学生那样的自由生活,但作者的叙述语言则对女学生采取了讽刺、揶揄,否定的叙述策略。这是矛盾之一。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始终讴歌湘西山民的纯朴、善良、单纯、雄强的人性美,而在这篇小说中又特意放大乡间民俗的罪恶和顽固,对乡民的愚昧提出温和的批评,这是矛盾之二。如何理解这些矛盾现象呢?我想,既然沈从文一生都在用文学语言建造人性小庙,那么他所理想的人性是否应该是综合城市和乡村两种文化的优长,各取所需,相互补充,剔除城市和乡村各自本身的痼疾,共同达到人性的完美,他“想借文学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具体到小说中,要改变乡村儿女的悲剧命运,必须借鉴吸收代表知识和自由的都市文化,追求自由自愿的婚姻,逐步放弃那些陋习,取得人性的和谐。对都市人而言,要吸收乡村文化中单纯、朴实、善良、宽厚的原始人性美,两者相得益彰,这才是沈从文所向往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其他文献
摘要 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黑色反战喜剧片《第22条军规》以感性、直观的形象,展现了在所谓的“第22条军规”的笼罩之下的世界的荒诞悖谬,表现了一种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疯狂,揭示出人的困惑与无奈,对人类生存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物在荒诞世界中的自我救赎来给现代人指出一条选择之路。  关键词 《第22条军规》 荒诞与悖谬 困惑与无 反思 自我救赎    电影《第22条军规》是由迈克,尼
摘要 电影《三峡好人》在2006年12月全国公映,其思想内涵丰厚,可说是一部隐语性很强的电影;艺术特色突出,在当前的电影文化语境里成为杰出的另类;但它又受制于当前的接受语境,其不足之处也令人深思。  关键词 争议 艺术 另类绝唱    2006年12月。电影《三峡好人》在全国公映,引来一片争议。它在国内的票房收入相对较低。这成为一些人攻击并肆意延伸的话题。但其在国外却又频频获奖,以及它在法国。澳洲
[摘要]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百姓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域文化特色对于任何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既是作品中人物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是作品个性和文化特征的综合体现,也是创作者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的自然流露。近几年来,以地域文化特色为题材的电视剧迅速发展,各种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值得我们去发现。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3D打印这一项创新型的新兴技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加快3D打印在我校的普及,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结合“灵动创客”社团活动,笔者进行了“3D打印入课堂”教学探索。文章从3D打印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着手,分析当前现状,着力研究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的想
摘要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导演李安忠实了原著对“人性”的深刻描画。通过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对电影文本所作的全面解读,《色·戒》对“人性”进行多层次挖掘的主题内蕴得以具体呈现。  关键词 《色·戒》 人性 符号矩阵    由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名导 名家的组合必然会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社会上对《色·戒》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人以为要
【摘 要】“表扬”可以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常常能在课堂中听到“掌声”,催人奋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欢笑”。思考”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常能听到“争辩声”。在小班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三声”,小班数学课堂教学也更适合“三声”的扎根繁衍。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班数学教学;三声  一、掌声——小班数学课堂激发学习潜能的催化剂  (一)掌声——增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摘要] 《功夫熊猫》成功的关键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紧扣现代文化流行热点,中西合壁的精确表达。反思我国当代动画,总觉得太浮躁,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层次探索和理解,可以说当代国内动画很少让我们能解读到民族文化的深奥内涵。中国动画不仅要加强技术修养,更重要的是要练创意内功。创作当代杰出的中国动画,传统元素结合现代创作理念才是硬道理。  [关键词] 民族动画 《功夫熊猫》 中国文化 现代创作理念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手机摄影应该是年轻人观看世界的方式,展现的应该是年轻人的眼光与观念,  而不能用传统影像的审美去欣赏与衡量。  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点儿道理,但是仔细琢磨又感觉不那么靠谱儿。  手机也好,相机也罢,无非是具有影像采集功能的一种工具,  按照工具来划分影像的类型实在有些欠通,  再从摄影者的年龄段来引导手机摄影的主流归属,更是无理可循了。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以拥有地球上最像月
[摘要] 真实影像系统是一个特指历史和现实时段的理论范畴,与自身媒介的特性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叙事机制的真实与环境与人物造型机制的真实,是真实影像系统内部最基本的本质要求。充满纪录风格的电影《可可西里》用它的现实主义题材,带来了令人震撼的真实,也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是导演陆川的一部上乘之作。  [关键词] 真实影像系统 《可可西里》 现实主义 藏羚羊 人性思考    真实影像系统的根
摘要 加拿大导演德尼·阿岗的《野蛮入侵》以父子关系为基本逻辑起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所指涉的是与家庭深层同构的文化认同问题。难能可贵一点的是,尽管影片不论是在人物形象还是在叙事结构上都高度象征化,但是导演最终没有让他们成为一组刻板沉闷的符号及其对应物,而是运用了一系列电影手段对其加以丰富。  关键词 《野蛮入侵》 文化解读 身份认同 身份困境    如果用现有的类型概括。德尼·阿岗的《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