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4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的经验。方法:通过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生活指导及康复指导。结果:通过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61-01
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上成熟的手术,近年来,各级医院已经广泛开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手术效果,近5年来,我们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65.4岁,单侧关节置换40例,一期双侧关节置换5例,患有两种以上内科疾病的36例。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与家属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患者入院后.通过家属逐步了解每个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工作经历,不良嗜好后,并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与家属及患者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口头讲解、图片介绍、身体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较年轻患者,可浏览相关的专业网站,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请已康复的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患者间交流。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指导心理干预对减轻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起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而害怕手术,同时对医院条件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所顾虑,特别是高龄患者,大多数认为手术可做可不做,存在害怕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的想法。针对以上情况,由责任护士和患者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安抚不良情绪,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有些患者,术前还需进行相关的检查,应告知检查的必要性。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髋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手册”,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手术的安全性及多次成功的先例,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认知能力差的老年患者,要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对较年轻的患者,应结合其职业特点,讲解恢复工作后的注意事项,使其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2 生活指导
3.2.1 去除不良生活方式针对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告知不良生活方式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例如:吸烟的患者,告知吸烟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劝其戒烟,喜欢翘二郎腿的患者,告知术后应避免该动作,减少假体脱位的风险。
3.2.2 饮食指导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全身并存疾病。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卧床导致的便秘、腹胀的发生。
3.2.3 排便指导术前3天训练患者正确使用便盆及床上排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3.3 指导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并强调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并做好合理安排。术后平卧时要保持患肢外展30°,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静态性肌肉收缩),并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术后6周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手术侧,侧卧时,应在双腿间放置1个枕头,以保证患肢外展30°。不要坐低沙发或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髋穿鞋等动作,以保证髋关节屈曲不大于90°,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根据患者置换假体的类型决定下床的时间,下床后初期患肢不负重,拄双拐杖行走,指导使用拐杖的方法,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杖行走逐渐过度到单杖行走,直至弃杖,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及各侧方应力。出院后将健康教育计划交给患者及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4 结果
以上患者均能按照健康教育计划正确执行,42例患者切口均愈合,除1例患者因术后行X线检查中,出现假体脱位外,其他患者均按期达到了既定目标,最大限度恢复了关节功能,住院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5 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手术效果。手术患者的康复,与术者的手术技巧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离不开系统的健康教育。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康复训练才能获得肢体功能恢复。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强化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配合程度及康复锻炼能力,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把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入院直至出院后的功能康复,采取多形式、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增强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进了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也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对专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证明,对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施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健康教育;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61-01
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上成熟的手术,近年来,各级医院已经广泛开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手术效果,近5年来,我们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65.4岁,单侧关节置换40例,一期双侧关节置换5例,患有两种以上内科疾病的36例。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与家属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患者入院后.通过家属逐步了解每个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工作经历,不良嗜好后,并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与家属及患者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口头讲解、图片介绍、身体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较年轻患者,可浏览相关的专业网站,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请已康复的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患者间交流。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指导心理干预对减轻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起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而害怕手术,同时对医院条件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所顾虑,特别是高龄患者,大多数认为手术可做可不做,存在害怕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的想法。针对以上情况,由责任护士和患者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安抚不良情绪,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有些患者,术前还需进行相关的检查,应告知检查的必要性。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髋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手册”,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手术的安全性及多次成功的先例,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认知能力差的老年患者,要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对较年轻的患者,应结合其职业特点,讲解恢复工作后的注意事项,使其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2 生活指导
3.2.1 去除不良生活方式针对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告知不良生活方式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例如:吸烟的患者,告知吸烟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劝其戒烟,喜欢翘二郎腿的患者,告知术后应避免该动作,减少假体脱位的风险。
3.2.2 饮食指导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全身并存疾病。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卧床导致的便秘、腹胀的发生。
3.2.3 排便指导术前3天训练患者正确使用便盆及床上排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3.3 指导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并强调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并做好合理安排。术后平卧时要保持患肢外展30°,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静态性肌肉收缩),并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术后6周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手术侧,侧卧时,应在双腿间放置1个枕头,以保证患肢外展30°。不要坐低沙发或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髋穿鞋等动作,以保证髋关节屈曲不大于90°,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根据患者置换假体的类型决定下床的时间,下床后初期患肢不负重,拄双拐杖行走,指导使用拐杖的方法,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杖行走逐渐过度到单杖行走,直至弃杖,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及各侧方应力。出院后将健康教育计划交给患者及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4 结果
以上患者均能按照健康教育计划正确执行,42例患者切口均愈合,除1例患者因术后行X线检查中,出现假体脱位外,其他患者均按期达到了既定目标,最大限度恢复了关节功能,住院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5 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手术效果。手术患者的康复,与术者的手术技巧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离不开系统的健康教育。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康复训练才能获得肢体功能恢复。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强化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配合程度及康复锻炼能力,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把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入院直至出院后的功能康复,采取多形式、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增强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进了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也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对专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证明,对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施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