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设计的现实原型

来源 :新知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科幻片中,曾出现各种各样古怪的幻想设计。但是这些设计并不完全是凭空捏造,有很多来自于现实之中的科学研究。
  
  脑机接口
  剧中角色:《阿凡达》中的化身“阿凡达”
  原型:脑机接口
  美国北卡罗来纳杜克大学的神经系统学家米格尔•尼科莱里斯,目前是总部设在巴西的“重新行走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他所带领的团队在2008年1月的实验中,在一只身在美国名叫艾多亚的雌性猕猴脑部安装电极,将所采集的猴子神经信号传到日本,让在日本的一个叫“CB”的机器人走动了3分钟。脑机接口研究的主要目标便是让残疾人能够恢复活动能力,这套将来装在残障人士身上的装备和化身阿凡达很像,只不过它控制的是机械体而非有机生物体。《新知客》在2008年3月刊曾经详细报道过这项研究。
  现身:2008年1月美国杜克大学
  意义:证明灵长类动物可以运用意念让机器人做出动作
  相似度:60%
  
  “利剑”机器人
  剧中角色:《星球大战1:魅影危机》中,由指挥官进行遥控的战斗机器人
  原型:“利剑”机器人
  这种学名“远程侦察直接行动观测系统特种武器”的地面武装机器人,是无人操作武器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标志。单兵能够发射的武器,“利剑”都可以发射,比如枪弹、榴弹,美国士兵可以在距离前线800~1000米的地方通过无线电遥控作战,通过和利剑的信息交换,发布指令,探测还是打击。利剑上装备了5台监视摄像机,360度的视野,可伸缩镜头的广角摄像机,定视时可以看到300米以外的敌军枪支保险是开是关。
  现身:2007年8月伊拉克巴格达战场
  意义:世界上第一具参与实战的武装机器人
  相似度:55%
  
  机器龙虾
  剧中角色:《少数派报告》中配备机器追踪系统及热感应器的机器蜘蛛
  原型:盖茨教授的机器人
  同电影中的机器蜘蛛一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辛达卡拉大学机械动力系卡里斯基•基茨教授研制的机器人具备了三个特征:第一,视网膜扫描技术;第二,移动系统发达;第三,团结协作能力。沿着走廊行走时,一个机器人会检查房间,另一个会继续前进,它们知道对方在哪,可以进行系统搜查,不同机器人之间可以交相感应。机器人外壳负有保护盖,采用声纳技术,发出脉冲,探测前进时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天线负责通讯,机器人将信息传递给人和其他机器人。
  现身:目前还在基茨教授的工作室
  意义:成组的人工智能能够进行相互协作
  相似度:70%
  
  “XOS”机械外骨骼
  剧中角色:《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中的机械盔甲
  原型:“XOS”机械外骨骼
  这个人体动力盔甲装置项目由美国雷神公司萨克斯研究团队(Raytheon Sarcos)开发,由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主导并提供资金支持,由雷神公司萨克斯研究组、奥克里奇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3个研究团队负责开发的计划。XOS重150磅,可以装在人的手臂、胳膊和背部。这种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机器人可以让使用者数百次轻松地举起200磅的重物,而且佩戴者仍然可以非常轻巧地爬楼梯或踢足球。它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动力来源不足,需要通过外接电源。
  现身:美国犹他州一所秘密实验室里
  意义:极大地增强人类的力量,并能灵活使用。
  相似度:75%
  
  G-Speak手套
  剧中角色:《少数派报告》中汤姆•克鲁斯挥动手势控制出现的智能办公室
  原型:G-Speak开放操作环境
  奥布朗(Oblong)工业公司是G-Speak开放操作环境的开发者,这个技术早在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oratory)的一项新基础研究中就找到源头,当时是为了研究如何更好利用人脑中大量未启用的功能区域,如解读空间的能力。奥布朗公司的乌德科夫勒也是《少数派报告》的科学顾问,他认为现实版本比电影中更先进。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电脑,并不需要太昂贵的设备,以后将用于空中交通管理、医学成像等。
  现身: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意义:颠覆以往用键盘鼠标操作电脑的方式。
  相似度:90%
  
  SIT可自动充气轮胎
  剧中角色:《007:明日帝国》中邦德的宝马车可自动充气的轮胎
  原型:SIT(the Self Inflating Tire)技术
  捷克Coda Development公司的自动充气轮胎新系统使用了一个轮胎壁上内置的泵室充当蠕动泵,来保持轮胎的恒定压力。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可以旋转的转子顶压着充满液体的管道,当转子旋转时,它将管道内的气体推向一端,而从另一端送来更多的气体。在Coda的这个系统里,轮胎就是这个转子,充满空气的轮胎就是管道。
  现身:2008年4月14日德国汉堡世界轮胎技术博览会
  意义:不用换胎了。
  相似度:80%
其他文献
“多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当灾难带走了某个人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互联网上每天发生的那些事都跟这差不多,而且它们的发展速度更是经常超出控制。“多好的一个名声,就这么没了”,唐骏的“学历门”事件之后,人们也许会这样感叹。    互联网是媒体也是档案馆   我们都知道信息具有时效性,但很少人知道,媒体也有时效性。电视台播放的一个节目,如果不重播也不被录下来,那么基本上我们不会再看
期刊
奶品安全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于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后就受到了几乎一边倒的质疑,但卫生部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事隔几个月后,卫生部以及旗下的专家们似乎才终于想好了怎么向公众扯圆这个场子,于是,在7月13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首次解释了我国乳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情况。  对“新国标”最大的责问来自于两个标准的大幅度下降: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
期刊
阿尔卑斯山脉形成于九千万年前阿非利加板块和欧罗巴板块的冲撞和叠加。虽然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相比,阿尔卑斯山的海拔要低很多,但它的雄伟壮丽却毫不逊色。这是因为,由于它所在的欧洲中部,比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地理纬度往北很多,因而在海拔三千米的地方就出现了青藏高原海拔六千米以上才出现的高原景色。  我曾经多次在阿尔卑斯山旅行,从开始时纯粹的游山玩水,到后来对各种地质奇观的关注和考察,其中冰川所留下的各种地
期刊
当我的儿子临近小学毕业时,我想已经是时候将我怪异又很有趣的科学智慧传授给他了。  我对他说,如果你能将一张纸折叠10次,我就给你一百万。当然他失败了。我知道一定会这样,谁都知道一张纸没有办法被折10次(或者8次、7次)。我告诉他,即使给他一张足球场大小的纸,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现在,我知道我错了。  建议你用一张A4纸,大约300毫米长,0.05毫米厚。  第一次折叠后,它会变成150毫米长,
期刊
你想过自己一个月内在生活的城市里的活动路线会“画”出个什么图案么?你想过绘制出自己乘坐的航班的飞行轨迹么?你曾忘记旅行的时候都去过什么地方,而且忘记了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么?你想知道你的另外一半下班后都去了什么地方么?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又对可行性表示怀疑的话,那么下面所述的GPS追踪仪就是你需要好好看看的了。    轨迹追踪仪与轨迹记录仪    GPS轨迹追踪仪(GPS Tracking Un
期刊
在人类形形色色的死亡原因中,因癌症——恶性肿瘤致死的病例排名首位。刚通过FDA审批的Provenge疫苗,向着打败这第一杀手迈出了大规模应用的一步。    通常被称为癌症的恶性肿瘤是当今最令我们头痛的疾病,它如人体内叛乱的游击队,十分容易侵袭转移,打了就跑,时常是医来它走,医退它进,复发不止。但是当肿瘤似乎愈发强大,我们感觉一筹莫展的时候,却有了柳暗花明的新进展,甚至可能是对肿瘤的终极胜利。  人
期刊
1977《星球大战》Star Wars  最早将数字技术引入电影的作品,运用了名为Dykstraflex的系统,让摄影机精确重复的运动轨迹。模型飞船太小,如果直接爆炸,胶片上很难记录太快的过程,所以是单独处理再后期合成。    1977《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Third Kind  发明了云箱(cloud tank),用一个内灌水的玻璃容器,注入白油漆、有色凝胶
期刊
在电影里,银幕上的人坐出租从来不给钱或者一给钱就是正好;他们从不锁车或者房门;他们总是跑到咖啡馆要一杯饮料,然后不付钱就匆匆离开……对这些违反生活常识的地方,我们可以安之若素—反正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场景。然而作为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时间有闲钱的四有观众,我们不能或者说不应该安之若素的是电影中那些不顾科学常识的胡扯瞎编,因为电影强大的视觉效果会深印进我们的头脑里,悄悄代替正确的认识。    别惹巨型昆虫
期刊
以科学为特质,为虚拟的幻想打造可信的现实基础,是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主旋律,正因如此,科学顾问们在好莱坞电影的成功背后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给我一个科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可以告诉我究竟他妈的发生了什么事的人!”汤米李琼斯(Tommy Lee Jones)在灾难片《活火熔城》(Volcano)中喊出的这句话,代表了好莱坞对待科学家的态度。  在好莱坞电影票房成绩最好的名单里,20%的电影都聘
期刊
几乎所有好莱坞电影美仑美奂的视觉呈现,都来自于以硅谷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学的多年积累。    从旧金山开车,半天就可以到好莱坞。好莱坞的风吹草动,会被硅谷的科学家放进研究计划;而硅谷实验室里的任何突破,也会迅速被好莱坞捕捉到,植入科幻剧本。视觉技术也在电影娱乐的带动下,从幻想变成现实。    “终极的显示”    1965年,一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在硅谷发表。作者伊凡苏泽兰来自美国国防部高级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