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校之间积极沟通,通力合作,共建和谐美好校园,既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与进步,也助于全面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家校共建的积极作用,探究家校合力育人的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合力育人;策略
一、家校共建的积极作用
所谓家校共建,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建立合作意识,开展合作育人工作,保持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沟通,有效协作,共建美好校园,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家校共建的理论基础是,不论是开展家庭教育,还是进行学校教育,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因此学校、家庭之间应相互沟通,保持教育理念上的一致。家庭如果能够积极地支持学校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那么学校教育的效果会不断增强;同时,学校如果能积极和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可以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因上分析,家校积极沟通,协商共建的确是有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对一些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家长,学校有责任对其引导和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成才观,重塑教育观。当然,学校教育也要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学校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质量,推动学校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家校合力育人的策略探索
(一)正确认识家校合力育人的意义
我们习惯性的认识是,学校就是专门育人的地方,容不得外界干扰。有道是,闲不游学。也就是说没事干不要到学校闲逛,不可干扰正常教学。因此,很多人的认识是,学校重地,教书育人都是教师的事,其他人不要干预。家长还有一种思想的惰性,把学生交给学校,就让教师教去,自己不需要干什么,甚至可以不闻不问。上述思想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认识误区。首先,学校和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是教育权威,不容许所谓的外行参与和干预,但教师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专业基地,自己是外行无权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家长对教育的比较肤浅的认识。因此,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则是家长、学校与教师共同的责任。
(二)积极发挥家委员会的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对家校合力育人的逐渐认识,一些学校也开始重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筹建家长委员会便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几乎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他们代表全体家长协调家校之间的事务,或者参与学校的管理,还有的建议家长来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是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进步的一大表现。在此基础上,建议学校建设好家校沟通的良好机制,保证家长和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最好能凸显家校共建的办学特色,赋予家长对学校的监督权利,积极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当邀请家长代表进校工商学校事务,推动家校共建机制的良性发展。
(三)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
很多家长不能够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自身文化水平低,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会教给孩子不正确的知识,认为教师就是最专业的教育者,认为家长最好不要干预学校教育。这些认识都存在误区。其实,家庭教育才是学生最初始、最基础的教育。家庭教育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孩子如何认识人和社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
实践证明,缺少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学校中犯错的概率就高,与人交际的能力就差,相应地学习习惯等也存在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和重要性,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并主动参与学校活动,积极与教师沟通。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其实,说家长中“藏龙卧虎”一点都不为过,所以,学校也要积极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建立健全家校合力育人档案
在家校互动和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长考虑,建立长效机制,不可只图一时热闹。学校需要以学生为本,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的档案,明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改进措施,记录下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记录家长、学生和教师沟通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学校要敞开胸襟,积极采纳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建立和健全家长对學校满意度的测评制度,并作档案记录。学校也要积极建设家校沟通平台,敞开家校沟通渠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联系,合力育人。
(五)构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交流平台,增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家校合作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并不能忽略学生这一主体的存在,因此应当构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交流平台,在平台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和学校家庭的教育方案进行共同的交流,沟通分享各自的看法,充分采纳彼此的意见,体现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确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修改教育方案,能够有效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情感,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推进家校合作模式的高效开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发展,但不可脱离家庭教育,作为纯粹的学校教育。家校共建,是一种完整教育的过程,肯定艰辛,但十分必要。学校需要正确认识家校合力育人的意义,积极发挥家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共建,合力育人。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蒲蕊.教育治理中的社会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17(7).
[2]余小琴.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6(9).
关键词:家校合作;合力育人;策略
一、家校共建的积极作用
所谓家校共建,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建立合作意识,开展合作育人工作,保持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沟通,有效协作,共建美好校园,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家校共建的理论基础是,不论是开展家庭教育,还是进行学校教育,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因此学校、家庭之间应相互沟通,保持教育理念上的一致。家庭如果能够积极地支持学校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那么学校教育的效果会不断增强;同时,学校如果能积极和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可以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因上分析,家校积极沟通,协商共建的确是有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对一些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家长,学校有责任对其引导和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成才观,重塑教育观。当然,学校教育也要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学校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质量,推动学校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家校合力育人的策略探索
(一)正确认识家校合力育人的意义
我们习惯性的认识是,学校就是专门育人的地方,容不得外界干扰。有道是,闲不游学。也就是说没事干不要到学校闲逛,不可干扰正常教学。因此,很多人的认识是,学校重地,教书育人都是教师的事,其他人不要干预。家长还有一种思想的惰性,把学生交给学校,就让教师教去,自己不需要干什么,甚至可以不闻不问。上述思想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认识误区。首先,学校和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是教育权威,不容许所谓的外行参与和干预,但教师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专业基地,自己是外行无权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家长对教育的比较肤浅的认识。因此,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则是家长、学校与教师共同的责任。
(二)积极发挥家委员会的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对家校合力育人的逐渐认识,一些学校也开始重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筹建家长委员会便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几乎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他们代表全体家长协调家校之间的事务,或者参与学校的管理,还有的建议家长来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是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进步的一大表现。在此基础上,建议学校建设好家校沟通的良好机制,保证家长和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最好能凸显家校共建的办学特色,赋予家长对学校的监督权利,积极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当邀请家长代表进校工商学校事务,推动家校共建机制的良性发展。
(三)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
很多家长不能够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自身文化水平低,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会教给孩子不正确的知识,认为教师就是最专业的教育者,认为家长最好不要干预学校教育。这些认识都存在误区。其实,家庭教育才是学生最初始、最基础的教育。家庭教育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孩子如何认识人和社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
实践证明,缺少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学校中犯错的概率就高,与人交际的能力就差,相应地学习习惯等也存在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和重要性,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并主动参与学校活动,积极与教师沟通。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其实,说家长中“藏龙卧虎”一点都不为过,所以,学校也要积极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建立健全家校合力育人档案
在家校互动和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长考虑,建立长效机制,不可只图一时热闹。学校需要以学生为本,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的档案,明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改进措施,记录下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记录家长、学生和教师沟通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学校要敞开胸襟,积极采纳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建立和健全家长对學校满意度的测评制度,并作档案记录。学校也要积极建设家校沟通平台,敞开家校沟通渠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联系,合力育人。
(五)构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交流平台,增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家校合作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构建家校合作模式并不能忽略学生这一主体的存在,因此应当构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交流平台,在平台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和学校家庭的教育方案进行共同的交流,沟通分享各自的看法,充分采纳彼此的意见,体现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确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修改教育方案,能够有效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情感,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推进家校合作模式的高效开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发展,但不可脱离家庭教育,作为纯粹的学校教育。家校共建,是一种完整教育的过程,肯定艰辛,但十分必要。学校需要正确认识家校合力育人的意义,积极发挥家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共建,合力育人。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蒲蕊.教育治理中的社会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17(7).
[2]余小琴.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6(9).